压缩变形
压缩变形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53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99921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4年(第七届)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年会暨2014年广东省铸造·压铸新技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等;压缩变形的相关文献由1367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建忠、毛卫民、康永林等。
压缩变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9921篇
占比:99.80%
总计:200315篇
压缩变形
-研究学者
- 崔建忠
- 毛卫民
- 康永林
- 张立群
- 万德安
- 冯予星
- 李彦民
- 林飞
- 王平
- 田明
- 邹华
- 丁思博
- 丁桦
- 于基宁
- 任凯强
- 俞建成
- 刘丹
- 刘勇
- 刘波
- 卢德宏
- 卢鑫
- 吕潇文
- 周荣
- 周荣锋
- 孙新军
- 孙良鑫
- 宋仁伯
- 尹大伟
- 屈晓
- 廖毅彬
- 张宗棠
- 张然
- 徐彦红
- 拾以萍
- 李响
- 李涛
- 李激光
- 李飞
- 牛毅
- 王再学
- 王向阳
- 王应铭
- 王旭东
- 王长生
- 王鹏
- 白洁
- 罗立红
- 肖寒
- 舒磊
- 葛建军
-
-
马全国;
易先达;
郎梦婷;
赵鑫鑫;
李颖;
周葆春
-
-
摘要:
为加深对信阳原状黏土岩土工程特性的认知,对取自信阳师范学院主校区的原状土样开展系统全面的物理、化学、力学等岩土工程特性测试,主要结论如下:(1)土样粉粒含量57.0%,黏粒含量42.4%,为细粒土;液限41.6%,塑限18.8%,为低液限黏土。天然状态下液性指数0.19,处于硬塑状态。最优含水率14.7%,最大干密度1.88 g/cm^(3)。(2)阳离子交换量206 mmol/kg,自由膨胀率40%,膨胀潜势为弱。膨胀含水率26.6%,体膨胀率0.2%;体缩率3.4%,收缩系数0.12,缩限11.9%;胀缩变形较小。(3)原生矿物包括石英、斜长石和铁白云石,占比69.7%;黏土矿物包括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混层,占比30.3%。(4)先期固结压力454.1 kPa,超固结比7.7,为重超固结土。压缩指数0.283,回弹指数0.038,压力100~200 kPa范围内压缩系数0.166,为中等压缩性土。(5)原状样峰值抗剪强度有效黏聚力33.6 kPa、有效内摩擦角25.5°,残余强度有效内摩擦角23.7°。(6)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获得其渗透系数为5.97×10^(-7)cm/s。
-
-
许珊珊;
王硕;
王鹏;
黄学欣
-
-
摘要:
为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缺陷的检测性能,分别添加0、0.4%、0.5%、0.6%的石墨烯制备石墨烯-SBS改性沥青,通过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单轴压缩实验,分析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压缩过程中电阻率随竖向应变的变化规律,根据电阻率变化状态预估公路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在掺入石墨烯且试件表面及内部无裂缝的情况下,平均电阻率为4.395Ω·m,具有良好的导电性;0.5%石墨烯掺量的改性沥青比未添加石墨烯的软化点提高了19.72%,针入度提高了2.47%,石墨烯改性沥青流动性,愈合前后电阻率变化越相近。
-
-
王春伟;
操芹;
张景煌;
江想莲;
王若满
-
-
摘要: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汽车尾门密封条压缩进行仿真分析,并对两种影响因素下的压缩变形及压缩力进行仿真和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橡胶材料的Mullins效应明显影响汽车尾门密封条的压缩变形及压缩力;通过摩擦力试验获取的尾门及其密封条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可直接用于密封条压缩仿真分析。
-
-
张拥军
-
-
摘要:
深厚砂砾石覆盖层是一类较特殊的坝基,但在我国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因其具有一定的地基承载力及抗压缩变形能力,可作为柔性坝持力层,从而有效减少坝基开挖工程量,节约工程投资;砂卵砾石层透水性较强,渗漏及渗透变形问题突出,是勘察和基础处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新疆地区几个深厚砂砾石覆盖层坝基勘察及基础处理研究,文章对其工程特性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
-
黄文超;
张贵科;
邓刚;
张延亿;
张茵琪;
陈辉
-
-
摘要:
采用两河口特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壳风干板岩堆石料,开展了大型侧限压缩和蠕变试验。考察了恒定应力速率加载-蠕变、恒定应力速率加载-卸载-再加载后蠕变中的堆石料体积变形发展过程,以研究加载和蠕变的相互影响。除前期存在卸载或低速加载后的蠕变外,各方案蠕变体积变形随时间发展均大致遵循相似的归一化过程,且应力越高,蠕变变形量值越大;蠕变速率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且与时间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良好线性关系;蠕变速率起始值与应力正相关,但随时间的衰减速度与应力无关,也与之前的加载、蠕变历史没有关系。当前期存在卸载或低速加载时,后继蠕变量值明显大幅减小,且蠕变初期存在蠕变速率随时间逐步增大或随时间维持不变的现象。蠕变后再加载过程类似卸载后再加载过程,侧限压缩模量初期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加载模量,随着再加载应力增大,模量快速减小并接近正常加载模量。蠕变后继加载过程中后期受之前的蠕变次数、时间影响较小。
-
-
黄文超;
张贵科;
邓刚;
张延亿;
张茵琪;
陈辉
-
-
摘要:
堆石料变形具有时间相关性。本文采用两河口特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壳风干板岩堆石料开展不同应力加载速率下的大型侧限压缩试验,以及侧限压缩后卸载再加载试验、蠕变变形试验。对于侧限压缩试验,中低应力下,应力速率越高、变形增量越大、模量越小;高应力下,应力变形过程受应力速率的影响减小,规律反之,即应力速率越高、变形增量越小、模量越高。对应加载全过程,堆石料变形量总体随应力速率提高而增大。侧限压缩后卸载和再加载过程中形成滞回曲线,每次卸载-再加载中有一定的变形累积,每次变形累积增量随卸载-再加载次数逐渐减小,且各次卸载-再加载过程中的平均回弹/再压缩指数随卸载-再加载次数逐渐减小。一般地,应力速率越高,卸载和再加载变形量均更小。同时,应力速率越高,卸载-再加载循环中的变形累积增量越小、收敛也越快。以一定应力速率加载到特定荷载后的蠕变速率与蠕变时间在双对数坐标中近似为线性关系。初始蠕变速率随应力和应力速率增大而增大,而蠕变速率衰减速度随应力和应力速率增大而减小。
-
-
史利莹;
卢江合;
胡博;
王永超;
赵鹏程
-
-
摘要:
该文通过热空气老化模型对四种导电橡胶进行加速老化研究,将所关注的性能的变化看作时间函数,在某一温度下持续进行老化试验,直至达到该性能的临界值,从而得到该温度下材料性能的失效时间。以失效时间数值与温度函数作阿雷尼乌斯图,通过所得的曲线推算实际贮存温度下的失效时间,以此得到产品需要的老化时间最短的导电橡胶。
-
-
张福海;
陈良;
周天宝;
白岩辉;
段丽军
-
-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绿化程度越来越完善,但行道树根系对路面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借助颗粒流方法,考虑根深和路面2种因素,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水平根对路面的破坏现象和特征.研究表明:混凝土路面的隆起高度为土体路面隆起高度的41%,能有效降低根径对路面的破坏程度;根径相同时,根深越小,路面隆起高度越高,隆起高度差值越大,路面破坏程度越严重;土体路面和砖块路面的根径上部土体位移呈现倒八字形,根径下部土体位移呈现圆形,而混凝土路面根径周围土体位移近似圆形.根深越大,土体的抗剪能力越大,承担压缩变形量也越大;控制树的埋深、采用水泥砂浆胶结砖块和混凝土路面植入钢筋等可有效防止行道树根系对路面的破坏.
-
-
马其华;
王凯;
周天俊;
甘学辉
-
-
摘要:
为了研究了不同数量、位置和尺寸的诱导孔对铝–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管(AL–CFRP混合管)压缩变形模式与吸能特性的影响,建立了AL–CFRP混合管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诱导孔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均对AL–CFRP混合管压缩变形与吸能特性有较大影响;单排诱导孔时,混合管的变形模式随孔的数量增多逐渐由混合模式变化为手风琴模式,降低了初始峰值载荷,提高了吸能特性,但诱导孔数量不能过多;多排诱导孔时,诱导孔开设在管件端部能够使AL–CFRP混合管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同时,诱导孔尺寸从上往下依次降低能够使AL–CFRP混合管的吸能过程更加稳定,吸能效率更高,吸收的能量也越多;但过大的诱导孔尺寸,将降低管件的吸能能力,同时改变其变形模式.
-
-
李伟;
张楷;
郭超溢;
崔强;
张传庆;
马海辉
-
-
摘要: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具备施工速度快、布置形式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注浆后桩-土界面力学行为与强度特性尚未得到定量认识,因此,需要开展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依托国网沧州东光北变220 kV线路工程,对原状土和不注浆钢管桩、后注浆钢管桩桩侧不同水平距离处土体及桩-土界面进行现场取样,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注浆作用对土样变形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借助微米CT扫描仪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试手段,从微观层面对比分析注浆作用下桩-土界面结构的变化及浆液进入原状土体的程度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注浆后浆液的渗入使得土体结构更加密实且黏聚力明显增大,但浆液影响范围有限.研究成果可为该桩型加固机理的揭示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
FANG Kun-bin;
方坤斌;
LI Wei-chao;
李卫超;
YANG Min;
杨敏
- 《第二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含有机质组分是泥炭土区别于矿质软土的重要特征,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了泥炭土的物理性质,进而影响了泥炭土的固结特性.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统计了大量泥炭土物理性质指标,分析了有机质含量与密度、含水率、土粒比重线性相关关系,并结合特殊土粒比重和平均土粒比重概念推导泥炭土特殊四相模型中液相孔隙比、有机质"孔隙比"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有机质相可压缩变形对泥炭土固结特性的影响,将有机质压缩变形模型与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耦合,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
-
肖寒;
卢德宏;
周荣锋;
周荣
-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9+2)铸造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采用轧制与重熔加热法制备铜合金半固态坯料,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二次加热和保温后,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压缩实验,研究不同压缩条件对变形行为和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铸态试样由于发达的枝晶而使得往相同条件下进行压缩变形时所需载荷高于半同态试样;压缩过程中载荷位移曲线受压缩速率和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试样中的液相率越高,在受到相同的变形作用时,载荷降低;速率越大,往相同位移下载荷越大.压缩过程中组织不断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压缩速率和温度有利于固液两相的协同变形.
-
-
-
-
-
Wang Xu-dong;
王旭东;
Luo Dong-na;
罗东娜;
Zeng Jie;
曾婕
- 《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为了解释地下水位恢复过程中含水层砂土产生压缩变形的现象,利用FlowTracⅡ增量固结试验系统,设计了符合抽注水条件下含水层土体应力路径的砂土单向固结试验,通过对孔压的控制实现了对地下水位升降变化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含水层砂土的变形特性受抽注水模式影响明显,当注水作用相对抽水作用较小时,注水会引起含水层砂土产生压缩变形,并随注水作用的增强由压缩变形逐渐转变为回弹变形.在实验基础上,从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结构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含水层注水砂土产生压缩变形的力学机理.研究成果为含水层系统地下水位和土体变形长期观测资料的合理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对工程建设中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有效实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
LI Xiao-lei;
李晓磊;
KANG Jian;
康健;
LI Yun-jie;
李云杰;
YUAN Guo;
袁国;
WANG Guo-dong
- 《第一届河钢东大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以低碳Si-Mn钢为研究对象,将压缩变形引入到传统淬火-配分工艺中,研究了压缩变形和配分参数(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对实验钢组织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淬火-配分工艺相比,引入40%压缩变形后显微结构细化显著,组织中大角度晶界比例提高7%.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组织回火态转变程度增大,在425°C配分150s后,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马氏体板条束变宽.在325°C配分处理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配分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保持在9~11%之间,同时残余奥氏体平均碳含量也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保持在1.0~1.4%之间.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低碳硅锰系钢的最佳配分处理区间为配分温度在300-400°C之间,配分时间小于5min,此时碳原子扩散程可达数十纳米,能有效的完成配分过程,获得较多的RA.
-
-
XU Kun;
许琨;
WANG Jun-lin;
王俊林;
WEN Peng-yu;
文鹏宇;
SUN Xin-sheng;
孙新生;
CUI Kai;
崔凯;
LI Qiang;
李强
- 《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结合某新建电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工程,通过对强夯后夯点与夯区外的现场及室内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根据夯点下土体变形分析,夯击能主要消耗在土体的竖向压缩变形上,例向挤出量不大.试验夯点相对于夯区外土体的参数有较大改善,使土体压缩,增加其承载性能,同时随着深度的增加,各参数提高幅度逐渐减小,夯点与夯区外逐渐趋于相同,说明在强夯过程中夯击能量逐渐消散.实测数据具有科学价值,为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理论分析或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