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蠕变变形

蠕变变形

蠕变变形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57275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十二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叶轮机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会议等;蠕变变形的相关文献由573位作者贡献,包括宋迎东、胡绪腾、叶文明等。

蠕变变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7275 占比:99.74%

总计:57424篇

蠕变变形—发文趋势图

蠕变变形

-研究学者

  • 宋迎东
  • 胡绪腾
  • 叶文明
  • 丁文江
  • 任学平
  • 张云
  • 王渠东
  • 翟春泉
  • 轩福贞
  • 陈永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梦月; 赵磊; 刘从峰; 安平; 闫翔鹏
    • 摘要: 高模量沥青是解决路面车辙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成品SBS沥青添加CoN-I高模量改性剂研制高模量沥青,对其三大指标及布氏黏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使沥青的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减小、低温延性降低,黏度增大;当改性剂掺量为17%时,调制的CoN-I高模量沥青性能指标满足高模量沥青技术指标标准;结合沥青气动回弹试验进一步分析验证沥青性能变化,沥青蠕变变形与针入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 黄文超; 张贵科; 邓刚; 张延亿; 张茵琪; 陈辉
    • 摘要: 采用两河口特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壳风干板岩堆石料,开展了大型侧限压缩和蠕变试验。考察了恒定应力速率加载-蠕变、恒定应力速率加载-卸载-再加载后蠕变中的堆石料体积变形发展过程,以研究加载和蠕变的相互影响。除前期存在卸载或低速加载后的蠕变外,各方案蠕变体积变形随时间发展均大致遵循相似的归一化过程,且应力越高,蠕变变形量值越大;蠕变速率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且与时间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良好线性关系;蠕变速率起始值与应力正相关,但随时间的衰减速度与应力无关,也与之前的加载、蠕变历史没有关系。当前期存在卸载或低速加载时,后继蠕变量值明显大幅减小,且蠕变初期存在蠕变速率随时间逐步增大或随时间维持不变的现象。蠕变后再加载过程类似卸载后再加载过程,侧限压缩模量初期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加载模量,随着再加载应力增大,模量快速减小并接近正常加载模量。蠕变后继加载过程中后期受之前的蠕变次数、时间影响较小。
    • 王春香; 潘杙成; 纪康辉; 尹金林; 王齐超
    • 摘要: FDM型打印机中热床平台的水平度与平整度是保证成型件顺利打印的重要前提,针对热床加热逐渐变形以及难以获得良好第一层问题,使用ANSYS对热床平台进行热-力间接耦合仿真模拟了变形过程,通过BL touch接触传感器对不规则热床表面实时采集15个点数据,使用拉格朗日与双三次插值算法对采样点进行曲率插值,对生成的网床三角面片化后赋予1 mm厚度并使用切片算法切片形成补偿基底代码,在双喷头打印机上喷头1使用水溶性PVA材料将基底以支撑形式打印,喷头2打印实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去除补偿材料方便,打印模型精度提高等特点,特别是对大型FDM打印机易变形的热床有一定的帮助。
    • 叶为民; 王启力; 罗文静; 谢雄耀; 周彪
    • 摘要: 以南宁第三系泥质粉砂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非饱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分析含水率对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再在既有五元件蠕变模型中,引入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构建泥质粉砂岩的七元件非饱和压缩蠕变模型,分析相关蠕变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加,泥质粉砂岩的蠕变变形和蠕变速率显著增加,且蠕变长期强度明显降低,表明水对泥质粉砂岩蠕变变形影响显著;新建七元件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非饱和泥质粉砂岩全过程蠕变曲线。
    • 王宝迪; 宿利平; 刘洋
    • 摘要: 为了研究黏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规律,基于软黏土流变模型及已有的黏土蠕变试验结果,分析3种常用的经验蠕变模型对软土蠕变研究适用性,提出幂函数非线性元件,在传统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非线性黏塑性体(NVPB)构成改进的西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幂函数描述黏土在低应力和高应力条件下所表现的变形特点都有着较高的准确度,改进西原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黏土蠕变的非线性问题以及黏土在高应力水平下的加速蠕变变形。利用自定义本构程序开发接口UMAT对该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改进的西原模型对比经典西原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软土的的蠕变变形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区沉降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 陈志; 贾朝军; 雷明锋
    • 摘要: 铁路隧道建设不可避免会遇到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节理和裂隙等软弱结构面.软弱结构面的蠕变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采集无扰动的天然软弱结构面立方体试样,开展不同正应力条件下的室内蠕变力学试验,以探究天然软弱结构面岩体的剪切蠕变特性,并讨论软弱结构面的长期强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剪切蠕变过程分为瞬时阶段,瞬态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瞬时变形和蠕变变形受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影响;稳态蠕变速率与剪应力的关系可采用指数函数或幂函数表示.软弱结构面长期强度与稳定应变率有关的确定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与人工预制水泥砂浆材料的结构面岩体相比,天然软弱结构面的剪切蠕变机理更复杂,在低正应力作用下,填充的土石混合物会显著影响剪切蠕变变形.
    • 张家亮; 童科挺; 陈伟; 王建民; 李玉顺
    • 摘要: 为研究钢-竹组合工字形柱(以下简称组合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18个组合柱试件,依次对其实施一次加载试验、长期加载试验与二次加载试验,观测并分析试件的蠕变过程,研究组合柱承载力与形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组合柱有良好的整体性与承载能力,加载至60 d时蠕变变形已达蠕变总量的90%,Burger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组合柱的蠕变过程;长期荷载作用后,组合柱的延性与极限应变明显提高,极限承载力受长期荷载作用影响较小,承载力与延性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显著提升.
    • 张慎河; 杨景; 徐学国; 邢鲁义; 柴志刚
    • 摘要: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受扰动影响,巷道围岩变形增大,易导致岩爆、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开展受扰动影响的岩石变形特性研究至关重要.文章采用TAW-1000D岩石流变扰动试验仪,对类岩石试件进行三轴蠕变扰动试验,研究不同预静载下扰动荷载对类岩石蠕变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类岩石的极限应变值和长期强度值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施加扰动荷载后的试件应变值会突变,进入扰动区后,突变值增加较为明显;相同围压下,第一次扰动累计变形值随着预静载的增加而增大,蠕变变形的永久性变形增加;类岩石蠕变扰动破坏表现为斜剪破坏,扰动荷载释放了存储的弹性应变能,造成单元损伤增加,且释放的弹性能超过类岩石单元破坏所需的能量时,类岩石单元发生破坏.
    • 赵晨阳; 雷明锋; 贾朝军; 张逆进; 彭龙; 龚琛杰
    • 摘要: 针对现有岩体蠕变力学模型在岩体加速蠕变阶段模拟存在的不足,基于Kachanov-Rabotnov蠕变损伤理论研发一种非线性元件,并将该非线性元件和Burgers蠕变模型串联形成六元件的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以实现对含软弱结构面岩体加速蠕变阶段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若试样未发生加速蠕变,则蠕变变形为稳态蠕变速率与时间的积;若发生加速蠕变,则需要乘以材料常数λ;试样在衰减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当剪切应力较低时,剪切蠕变速率减小至恒定值,处于稳态蠕变阶段;随着剪应力增加,经过稳态蠕变后的试样蠕变速率迅速增加,蠕变变形也急剧增加并最终导致试样被破坏;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描述结构面的时间相关特性,可以对含软弱结构面岩体的剪切蠕变特性进行较全面描述.
    • 经来旺; 战昭光; 彭绍驰; 张开放; 张浩
    • 摘要: 针对巷道所处煤层松软、埋深大、蠕变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以芦岭煤矿为研究背景,在分析芦岭煤矿巷道原支护变形大的基础上,提出"平顶棚+梁锚注+网布"的复合支护技术.运用ABAQUS软件对新支护形式蠕变前后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巷道顶中、底中和帮部中点的蠕变位移曲线,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顶棚+梁锚注+网布"巷道围岩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围岩的蠕变变形,巷道顶板最大蠕变量仅为4mm,两帮移近量为60mm,底臌蠕变量为174mm,巷道总变形量减小,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十分吻合且在巷道开挖13 d后变形趋于稳定,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为极松散煤层巷道围岩的加固及支护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