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峰值强度

峰值强度

峰值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23030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东北地区第二届高等学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2010年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2010海峡两岸天然气水合物学术交流会等;峰值强度的相关文献由74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永岩、周葆春、李勇等。

峰值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3030 占比:99.81%

总计:123261篇

峰值强度—发文趋势图

峰值强度

-研究学者

  • 王永岩
  • 周葆春
  • 李勇
  • 杜联芳
  • 赵鑫鑫
  • 马全国
  • 黄志全
  • 付朋方
  • 唐志成
  • 夏才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全国; 易先达; 郎梦婷; 赵鑫鑫; 李颖; 周葆春
    • 摘要: 为加深对信阳原状黏土岩土工程特性的认知,对取自信阳师范学院主校区的原状土样开展系统全面的物理、化学、力学等岩土工程特性测试,主要结论如下:(1)土样粉粒含量57.0%,黏粒含量42.4%,为细粒土;液限41.6%,塑限18.8%,为低液限黏土。天然状态下液性指数0.19,处于硬塑状态。最优含水率14.7%,最大干密度1.88 g/cm^(3)。(2)阳离子交换量206 mmol/kg,自由膨胀率40%,膨胀潜势为弱。膨胀含水率26.6%,体膨胀率0.2%;体缩率3.4%,收缩系数0.12,缩限11.9%;胀缩变形较小。(3)原生矿物包括石英、斜长石和铁白云石,占比69.7%;黏土矿物包括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混层,占比30.3%。(4)先期固结压力454.1 kPa,超固结比7.7,为重超固结土。压缩指数0.283,回弹指数0.038,压力100~200 kPa范围内压缩系数0.166,为中等压缩性土。(5)原状样峰值抗剪强度有效黏聚力33.6 kPa、有效内摩擦角25.5°,残余强度有效内摩擦角23.7°。(6)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获得其渗透系数为5.97×10^(-7)cm/s。
    • 周兆曦; 马芹永
    • 摘要: 为了确保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开展冻结模拟月壤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在围压为0.8 MPa、1.6 MPa、2.4 MPa和温度为-15°C、-10°C、-5°C条件下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结模拟月壤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硬化特性,曲线可分为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围压增大,试样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大,泊松比逐渐减小;在负温条件下,温度对模拟月壤的内摩擦角影响不明显,黏聚力和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同的温度和围压下,模拟月壤的E_(0)值比E_(0.5)值对围压的变化更敏感。
    • 赵帆程; 苗发盛; 吴益平; 薛阳; 孟佳佳
    • 摘要: 研究不同环剪条件下库岸堆积层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在库岸堆积层滑坡滑带土力学特性方面研究薄弱的问题,以三峡库区童家坪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ARS-E2环剪仪开展了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试验,研究了等速剪切、加速剪切以及减速剪切作用下滑带土强度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土试样在恒定的低速剪切条件下更容易得到稳定的残余强度,并且达到峰值强度后易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在相同剪切应力条件下,滑带土加速环剪和减速环剪的剪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法向应力均呈正相关关系;剪切速率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滑带土峰值黏聚力的大小。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环剪条件下滑带土力学特性,可以为揭示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的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韩国忠
    • 摘要: 文章基于灌浆工艺和拌和工艺,研究不同胶结工艺对微生物水泥固化尾矿砂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水泥可以有效提高尾矿砂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抗渗能力;从碳酸钙含量、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防渗性能上看,灌浆工艺处理要优于拌和工艺。
    • 高泳; 陈圆圆; 韦丽艳; 曾雪容; 廖新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穿刺活检标本受侵范围与病理新分级分组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且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有异常发现的94例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腺癌。收集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病灶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穿刺活检标本受侵范围(包括穿刺阳性针数占总针数的比例、全部活检标本肿瘤所占平均比例、受累最重的活检标本肿瘤所占最大比例)、全部活检标本肿瘤病理新分级分组情况。结果 超声造影呈高增强组67例,低增强组27例。高增强组穿刺阳性针数占比、受累最重的活检标本肿瘤最大占比和病理新分级分组均高于低增强组(t=-3.719、-4.312、-2.401,P均<0.05)。低增强组PI与新分级分组呈正相关(r=0.774,P=0.003);高增强组PI与新分级分组无相关性(P=0.384)。结论 超声造影呈高增强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标本受侵范围更大,病理新分级分组更高,预后更差。超声造影呈低增强的癌灶,PI值越高,提示预后越差;但超声造影呈高增强的癌灶,PI值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其预后。
    • 栗青; 常兆荣; 高阳; 张春生; 张传庆; 周辉
    • 摘要: 针对白鹤滩隐晶质玄武岩的变形演化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其应力应变曲线演化规律与强度破坏特征,应用裂纹体积应变模型确定了启裂强度与损伤强度.结果表明:单轴压缩条件下,隐晶质玄武岩的启裂强度为峰值强度的52.07%,损伤强度为峰值强度的93.6%;三轴压缩条件下,启裂强度为峰值强度的48.4%~53.1%,损伤强度为峰值强度的92.4%~96.6%,随着围压的增大,启裂强度和损伤强度随之增大;启裂阶段内摩擦角小于损伤阶段的内摩擦角,损伤阶段的内摩擦角与峰值阶段的内摩擦角相当.
    • 周葆春; 李颖; 马全国; 郎梦婷; 赵鑫鑫; 王少奇; 韩灵灵; 张斌; 卢承东; 陈翔宇; 梁维云
    • 摘要: 以相同初始密度和含水率的荆门弱膨胀土原状样和压实样及其泥浆固结样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压缩-卸荷试验(0~4000 kPa)获得压缩行为,采用覆盖低(≤50 kPa)、中(50~400 kPa)、高(400~800 kPa)应力水平的直剪试验获得峰值、完全软化与残余强度。结果表明:(1)原状、压实、泥浆固结样压缩曲线相交于压力1200 kPa对应点;压实样压缩曲线总位于原状样与泥浆固结样之间。泥浆固结样压缩曲线与固有压缩线ICL经验公式几乎重合;原状与压实样压缩曲线均穿越ICL,并向下弯曲;原状样膨胀敏感性大于压实样,表明原状样颗粒间胶结更强。(2)低应力下原状样峰值强度主要受土体结构性控制。峰值与残余强度比可作为反映土体结构性强弱的一个显性指标。整个低中高应力水平,原状、压实、泥浆固结样峰值强度线均为线性,且有效内摩擦角基本一致(25.0°~25.7°)。原状与压实样的结构性体现于峰值强度有效凝聚力,分别为29.6 kPa与15.2 kPa。整个低中高应力水平原状与压实样残余强度基本相同;低应力水平下残余强度线表现出强烈非线性;采用幂函数可很好描述低中高应力水平下的残余强度特征。
    • 陈珺; 陈念辉; 侯靖
    • 摘要: 为研究高应力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脆性硬岩强度特性和参数演化规律,开展了不同围压水平下的黑砂岩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了高脆性硬岩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破裂特征,并借助塑性内变量来表征岩石损伤程度,研究了变形与强度参数随损伤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循环加卸载试验中黑砂岩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屈服平台,峰后应力快速跌落,试样以剪切破坏为主;②从初始屈服到残余变形过程中,黑砂岩弹性模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特征,在塑性内变量为0.80~0.85左右达到最小值,泊松比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③黏聚力先随塑性内变量不断减小,在接近残余强度时保持稳定,而内摩擦角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强度参数与塑性内变量之间的关系可采用线性分段函数表示。
    • 辛光明; 郑勇; 党金铭; 王绪奎; 沈建波; 于海峰; 李猛; 闵祺
    • 摘要: 增强地热系统(EGS)在储层激发及热能回采过程中经常遇到变温冷却循环现象,该现象加快了干热岩局部破损,极易导致地热储层出现漏失及储热效果降低等问题。为研究变温冷却循环处理花岗岩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演化规律,借助岛津岩石力学试验机开展了变温冷却循环处理花岗岩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单轴抗压强度随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当循环增至12次时,温度降低幅度分别为10,15及20°C条件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了18.63%,7.04%及5.16%;但随温度降低幅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降低幅度由10°C增至20°C,循环4,8及12次条件下的花岗岩单轴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12.00%,22.40%及30.54%。花岗岩破坏产生的累积声发射能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少,但随温度降低幅度增加而增加。变温冷却循环处理花岗岩破坏以拉剪混合及张拉破坏2种模式为主。随循环次数增加或温度降低幅度减少,花岗岩破坏模式由拉剪向张拉破坏转变,破坏时的剥落面积增加,整体裂纹数量减少。
    • 陆永龙
    • 摘要: 为研究表面裂隙对红砂岩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不同深度的表面预制裂隙红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预制表面裂隙砂岩试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完整砂岩试样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弹性模量随着裂隙深度增加呈二次抛物线下降。砂岩的破坏模式随着预制裂隙深度的增加由劈裂破坏逐渐向剪切破坏转变,试样加载后裂纹主要为翼裂纹和反翼裂纹,反翼裂纹随着裂隙深度增加逐渐由次裂纹发展成为主裂纹,主裂纹与预制裂纹之间的夹角则是先减小后增大。试验结果表明红砂岩表面预制裂隙深度对其力学行为影响较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