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
厦门港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61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交通运输经济、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588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港口经济、港口科技、水运工程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等;厦门港的相关文献由5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宏佳、林珊仟、陈苹等。
厦门港
-研究学者
- 杜宏佳
- 林珊仟
- 陈苹
- 黄和荣
- 曹文清
- 李少菁
- 林元烧
- 黄宗国
- 张珞平
- 徐啸
- 李照
- 洪华生
- 郑志虹
- 郭东晖
- 陈松
- 高亚辉
- 付瑞如
- 余杰
- 刘文华
- 张镜潮
- 徐力
- 本刊
- 杨青
- 江毓武
- 王文樵
- 许岗云
- 许振祖
- 陆民敏
- 陈伟琪
- 陈钢
- 黄建设
- 黄邦钦
- 龚高健
- 京生
- 刘敏
- 刘绵勇
- 夏俊峰
- 奚韵文
- 崔峥
- 廖国省
- 廖文卓
- 张俊飞
- 张杏谷
- 徐立
- 方秦华
- 李世芳
- 李明
- 李木荣
- 李鑫
- 杨位迪
-
-
沈毅敏
-
-
摘要:
一、“泰兴”号最后一次远航1822年1月初,一艘巨大的远洋帆船,平静地停泊在厦门港。圆滚滚的肚子,船头呈方形,船艉高耸出水面,画着一只彩色的鹢鸟,处在精心装饰的叶状花纹之中。船头两侧画着两个巨大的眼睛,船艏部分漆成绿色,这意味着“泰兴”号帆船属于福建省,而且它们还以红色粗体字显示了这些船的登记号,见图1。
-
-
-
-
摘要:
近日,305台金龙客车在厦门港顺利完成装船,扬帆发往科威特,助力当地公共交通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客车在科威特市场占有率。
-
-
李鑫
-
-
摘要:
2015年7月1日起,厦门港在全省率先试行第一版“两制”,为厦门水域打通了“水上高速路”,厦门港通航条件持续改善,船舶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旧版“两制”已实施6年有余,通航环境发生许多改变,为与时俱进,厦门海事局及时对《厦门水域船舶定线制》及其配套的《厦门水域船舶报告制》进行修订,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两制”的实施将使厦门水域“海上高速路”全面提速,实现2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双向进出港。
-
-
皇甫凯龙
-
-
摘要:
港池水域水深维护直接影响港口营运和经济效益,受九龙江泄流、港池水动力泥沙环境及疏浚施工作业等因素影响,厦门港海沧港区水深条件难以满足码头企业日常作业需求。为提高海沧港区船舶停、靠泊安全和作业效率,结合水深测图、数学模型、施工数据及回淤机理等资料分析海沧港区淤积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回淤量,并对海沧港区港池维护模式、时机进行探讨。分析表明:海沧港区停泊水域、回旋水域年度回淤量分别约为50.90万m^(3)、96.46万m^(3),维护模式采用常年维护性疏浚模式较为合适,研究成果为其他码头维护性疏浚工程提供科学参考。
-
-
康晓昀
-
-
摘要: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航运数字化进程加快,港航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如火如荼。本文结合航运数字化发展背景和厦门港数字化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外代”)集装箱铅封(以下简称“铅封”)管理实践,并探讨未来铅封管理数字化发展方向。1航运数字化发展概述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与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首次专业阐释产业数字化的内涵。
-
-
林春景
-
-
摘要:
近20年来,厦门港国际集装箱运输操作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先后建立厦门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协作平台、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物流付费通”国际海运费支付平台、“物流快e保”网上投保平台、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港口船舶操作无纸化平台。针对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厦门港应强化电子商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新兴技术的应用,统一船代平台入口,将货代等业务操作全流程平台化,推进“码头放行联”等信息共享,建成多角色一体化集成电子商务管理平台。
-
-
陈爱琳;
江洪;
麻霞
-
-
摘要:
采用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提取厦门港2000—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等技术指标的计算分析,进行厦门港海沧、东渡、翔安港区开发对环境影响以及港口空间格局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港口扩张导致水体、耕地、滩涂和养殖等用地大量减少. 2000—2020年,海沧港区增加了540.47 hm^(2),东渡港区增加287.80 hm^(2),翔安港区增加94.05 hm^(2).不同时期厦门港用地变化差异明显,海沧港区土地利用在2000—2008年变化最剧烈,翔安港区土地利用在2008—2020年变化最剧烈,东渡港区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较平稳. 2000—2014年,海沧港区迅速扩张,拉动厦门港港口用地重心向海沧港区方向移动;2014—2020年,翔安港区海翔码头的建成,使港口用地重心向东南略有转移.厦门港发展方向基本保持东北—西南方向,港口用地空间格局趋向分散化. 20多年来,厦门港从东渡港区起步,逐步向海沧、翔安港区发展.
-
-
-
-
摘要: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广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九批可复制创新成果的通知》,由厦门海事局在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开发建设,厦门港口管理局、中国船级社(CCS)协助完成的“运-检-航”三方协同办证模式--“航运公司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九批可复制创新成果,并将在全省推广实施。“航运公司综合服务平台”是厦门港“运-检-航”三方长期合作机制落深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突破的有益尝试.
-
-
林春景
-
-
摘要:
研发背景 1厦门港信息共享和操作协同的情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厦门港在国内率先进行港口船舶操作、国际集装箱运输和旅游客运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操作协同的实践,先后建成了“船舶网上报检”“网上调度”“单一窗口”“国际集装箱运输协作平台”“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1海台”等平台,为厦门港的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推进了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
-
叶清
-
-
摘要:
位于厦门岛南端曾厝垵社(村)的思明区滨海街道办事处门口道路边,树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港口”2个字(图1)。这个地方是原“港口自然村(港口社)”的位置。据清朝道光十九年的《厦门志》,那里还是最早厦门港所在地。然而今天该“港口”距离海岸已超过1km。据《厦门志》卷四“港澳篇”载:“(曾厝垵澳)在厦门南海滨,与南太武山隔海相望。沙地宽平,湾澳稍稳,可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