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理论

历史理论

历史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3篇,主要集中在史学理论、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867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现代哲学、前线、北方论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北京地区博物馆第六次学术会议等;历史理论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瞿林东、庾虎、易宁等。

历史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1 占比:3.1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867 占比:96.83%

总计:10190篇

历史理论—发文趋势图

历史理论

-研究学者

  • 瞿林东
  • 庾虎
  • 易宁
  • 曹守亮
  • 侯云灏
  • 张广智
  • 张文喜
  • 王学典
  • 邓京力
  • 雷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庾虎
    • 摘要: 全国高校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新添一目“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新添这一目的直接背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这一理念的成熟。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到成熟的逻辑过程来看,新添这一目的时间应当可以早一些,至少其中的内容可以更多地出现于教材的2018年版中。新添这一目的内容阐述了“交往与生产的矛盾”以及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交往范畴是区别“交往与生产的矛盾”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二者为不同矛盾的关键。“交往”有许多形式,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它们在原著引文中的不同内涵,同时还应注意生产关系不是交往形式及生产关系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教材未来的修订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 吴英
    • 摘要: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历史学面临的最重大课题。而这一重大课题能否成功完成则取决于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能否成功,因为有什么样的史学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史学。而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则需要在唯物史观新的解释体系的构建、力戒教条主义、处理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两对关系等方面着力。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史学界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 杨德志
    • 摘要: 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环节之一,历史学科备考教学应实现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概念理解本质化,知识体系构建多元化,理论方法运用科学化,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迎接新高考挑战。
    • 刘思妍; 张海夫
    •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过程中形成的世界性经济交往基本趋势,蕴含着资本扩张的积极成效及其内在矛盾。我国着力推动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既要立足本国生产方式,又要把握世界经济交往的内在规律,两种力量有机结合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把构建国内大循环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与国际贸易、投资、生产有机对接起来,超越以往的国内国际经济交往范式,重塑国际经济循环机制,助推我国构建双循环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
    • 韩中慧
    • 摘要: 《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自1923年刊布前四卷,1935年合集正式出版木刻本后,东亚学界对它的资料价值和科学考证方法一致给予高度的肯定。1966年由钱星海、傅路德教授翻译注释的英译补注本出版,欧美学界以牟复礼、拉铁摩尔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在肯定陈垣原稿的资料价值和傅路德教授补注之功的同时,对此书所呈现出的陈垣本人的历史思维、宗教概念、学术研究范式等都进行了较为负面的评价。这些批评在今天看来,有些是英译补注本的中英语言翻译理解的问题,有些不免是对陈垣论述的苛责。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学者在评介此书时所提出的现代学术规范、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解等问题,对于当今的史学研究,仍不失启发意义。
    • 韩艺宽; 张妍; 田志超
    • 摘要: 童寯和刘敦桢是建筑界园林研究的代表人物,研究通过对二者代表著作的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角度,把握童、刘江南园林著作的编纂逻辑,分析其知识建构的理论预设,并用心学和理学概括二者的区别。研究指出,在本体论上,童强调文人主导,刘推崇无名工匠;在认识论上,童推崇诗、画、园的统一,刘强调空间组织及“视点-路线”的视角;在方法论上,童体现中西交流,刘突出古今对接;在实践观上,童有所不为,刘推陈出新。
    • 熊杰
    • 摘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趋势作了分析,却遗留一个问题,即不发达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自我发展,具体表现在他对东方社会道路的看法上.①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遗留问题的实践注解.他不仅回答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落后国家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又具有该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而且也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道路的思考带向了21世纪,为那些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方案和建设样板,是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中国方案.
    • 熊杰
    • 摘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趋势作了分析,却遗留一个问题,即不发达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自我发展,具体表现在他对东方社会道路的看法上。(1)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遗留问题的实践注解。他不仅回答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落后国家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又具有该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而且也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道路的思考带向了21世纪,为那些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方案和建设样板,是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中国方案。
    • 张昭军
    • 摘要: 近代新史学的主流是变革论和冲突论.无论现代化范式还是革命史范式,均以现代性为中心,视古与今、中与西的矛盾冲突为主要方面.与此不同,作为抗战时期经世史学的代表作,钱穆所著《国史大纲》以历史思维回答现实问题,力主维护和衍续中国历史传统,也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该书独特的学术理路.其一,以文化为本位观察中国历史:中国的生命活力在文化,当下的中国仍需在发扬固有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寻求突破.其二,从会通的角度解释中国历史:中国因融和而壮大,因贯通而持久,所恃的是文化而非武力,当下的中国仍处于融会外来文化而发展壮大的进程中.《国史大纲》一反"中国停滞论"、"专制论"、"封建论"等说法,展示了中国重统一、尚和平、不断趋于平等化的传统,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挚意,坚定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念.该书解决问题的理路,于今人不乏重要启示.
    • 朱韵
    • 摘要: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唯物史观为基石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阐述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性、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显著特征和世界历史的必然走向。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汲取其中包含的深刻意蕴,对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