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编纂

历史编纂

历史编纂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史学理论、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389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妇女研究论丛、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历史编纂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其泰、刘永祥、屈宁等。

历史编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2.1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389 占比:97.82%

总计:4487篇

历史编纂—发文趋势图

历史编纂

-研究学者

  • 陈其泰
  • 刘永祥
  • 屈宁
  • 施建雄
  • 张峰
  • 张涛
  • 李峰
  • 王志刚
  • 丁鼎
  • 万光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宏珍
    • 摘要: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历史编纂思想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体现了19世纪中期的历史批判理念,尤其是兰克和阿克顿等人主张的客观历史学传统,主张书写科学历史,从学术中立的角度重申了科学历史的价值,坚持维护学术历史的独立地位,认识到现代科学的兴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主倡科学史在通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需要批判的是,巴氏的历史编纂思想同宗教主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他根据宗教哲学解释了作为科学的历史编纂,也通过科学的历史叙述展示了宗教观念,体现了作为宗教信仰者的历史理解和作为历史学者的宗教信念的纠合,从而弱化了历史编纂思想的合理性。
    • 施建雄; 陈子沛
    • 摘要: 吕思勉在史学史领域的成就,表现在他能系统地就史学发展阶段及其演变之时代因素作深层次剖析,不仅注意到秦汉之际是一个界标,而且从对司马迁创始性贡献的肯定,到对刘知幾、郑樵、章学诚等在几个关键性转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所包含的时代意义进行总结,论述精辟而具有开创性意义。就历史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辩证地看待官修史书和私人修史的相互关系及其利弊得失,对正史的定位不为传统观念所拘囿,对纪传体史书各种体例追根溯源,历史地看待史书体裁的演变等,科学而不乏理性精神。强调对历史叙述的真实性进行考察以及在具体考证中所应该注意的事项,具有方法论上的价值。
    • 贝承熙
    • 摘要: 沃格林在《秩序与历史》中以“存在的飞跃”为主线,建立了一套能够揭示秩序如何在诸文明中演进的思辨历史哲学。他认为,对存在领会的突破构成了文明史的关键线索,但这一线索并非单线化、西方中心主义的,而是一种克服“历史创生论”、突出各类精神突进进程复杂性的框架。这一对历史秩序网状结构的叙事基于沃格林对历史书写的独到见解,他将历史编纂本身看作发现人性历史维度的重大事件,因而历史写作自当努力阐明人作为居间的存在不断在存在之流中挣扎的过程。而为了以一种更能展现历史厚度的方式贴近史料,沃格林摆脱了黑格尔以降用僵化概念解读史料的方法,他将史料看作与当时的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活生生的符号,极力还原当时之人对于存在秩序的体验,试图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史料的涵义。由此,沃格林通过体察诸多文明形态各异的秩序理解,彰显了历史的展开将何以可能。
    • 马宜果; 任瑞兆
    • 摘要: 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史家司马迁“华夷共祖”的民族史观对西南地区的民族记述及其历史编纂的叙史原则,不仅为后世著史确立范式,同时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体现了强烈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现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历史实践,在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当下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 屈畅
    • 摘要: 《南齐书》的体例带有作者萧子显鲜明的个人特色。在断限上,它标准明确,入传人物经过了精心拣择。在编次上,萧子显为尊显其父,也为讥刺萧鸾弑君篡位之事,在继承前代史书体例的基础上对编次做了调整。在叙事方法上,萧子显发挥类例思想,善用类叙法、带叙法整齐体例。他在史书体例上用功颇深的原因,一是为先人避讳,二是阐发自己的历史思想。
    • 韩艺宽; 张妍; 田志超
    • 摘要: 童寯和刘敦桢是建筑界园林研究的代表人物,研究通过对二者代表著作的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角度,把握童、刘江南园林著作的编纂逻辑,分析其知识建构的理论预设,并用心学和理学概括二者的区别。研究指出,在本体论上,童强调文人主导,刘推崇无名工匠;在认识论上,童推崇诗、画、园的统一,刘强调空间组织及“视点-路线”的视角;在方法论上,童体现中西交流,刘突出古今对接;在实践观上,童有所不为,刘推陈出新。
    • 王昱淇
    • 摘要: 维柯从科学与人性双重路径中将历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在理性批判中奠定了历史编纂客观性的哲学根基,指出要把历史作为客体进行考察;黑格尔提出在自由意志与世界精神的统摄下让史实客体自我规定.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编纂中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直接移植进来,出现了唯科学化的符合论倾向,弱化了史家的主体性.兰克则主张在历史编纂中"如实直书",叙述客观历史对象时避免先入为主.柯林武德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反对用普遍规律解释历史现象,主张以史家主体观念涵盖客观性,以主体验证史实,因而形成了质疑历史编纂客观性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后现代哲学中叙事主义将历史编纂限制在文本书写中,试图回避客观性问题.为了协调各种理论之间的冲突,沃尔什提出了视域融合论与配景理论,但对视域范围进行了限定.伽达默尔则将历史编纂视为史家主体与史实客体相互规定的开放性过程,主张破除历史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区隔,在多元视域的融合中提升对客观性的深度认识.
    • 单辉
    • 摘要: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全书贯穿“党史姓党”的重要论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党史工作性质作出的重大判断。古今中外的历史编纂工作全都告诉我们,历史编修工作从来都有着明显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所谓超阶级的、纯客观的、没有政治属性的历史。
    • 尤尼-马蒂·库卡宁; 张涛
    • 摘要: 海登·怀特和(特别是)弗兰克·安克斯密特均尝试提出历史编纂的表现主义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两人都拒绝了表现的复制论,但仍然坚持认为历史编纂产生表现.较为有利的做法是,在叙述层面完全拒绝表现主义者的语言——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用 自己的语言表现一个给定的对象.叙事和其它综合表达方式如总括性观念,在过去本身中并没有相应的客体或指称,因此,更恰当的做法是讨论建构的"表现".鉴于历史编纂是一种话语的实践形式,在此略述一个可供选择的非表现主义替代方案,即历史编纂的本质是关于论证的.
    • 斯蒂芬·布尔特; 张骏; 张涛
    • 摘要: 历史编纂知识所面临的挑战激发了我们对下述认识论问题的关注,如历史事件的不可观察性;如何建立一个充分有效的推理连结,把证据和历史编纂断言联系起来,使得真信念转变为知识.而这些议题遗漏了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即历史编纂断言缺乏明显的成真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揭示了实在并不迎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充当历史实体和事件的成真项.因此研究的首要目的 在于阐明这些根本性挑战,进而阐述其各种表现形式,包括抽象对象本体论的膨胀以及"块状"时间理论等.面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在此将以本体论的集约化方案,对传统真之理论进行修正.通常真之理论把真的原因误认为真本身,这一混淆导致了关于历史编纂断言成真项的曲解期望.历史编纂断言的成真项并非历史事件本身(因为它们并不存在),而是关于事物序列的非时间性模态事实,历史事件是该序列的一部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