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利血平

利血平

利血平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4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3篇;相关期刊294种,包括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4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第四届广东省分析化学研讨会等;利血平的相关文献由1218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新生、冯蕾、赵凤生等。

利血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4 占比:87.24%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3.91%

专利文献>

论文:43 占比:8.85%

总计:486篇

利血平—发文趋势图

利血平

-研究学者

  • 丁新生
  • 冯蕾
  • 赵凤生
  • 叶民
  • 董海蓉
  • 孙蕾
  • 张孝斌
  • 程帆
  • 谢明仁
  • 黄庆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裴海月; 姜宁; 王孟迪; 王凤忠; 敖冬梅; 王琼
    • 摘要: 目的研究槟榔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建立行为绝望模型和利血平拮抗模型,雄性ICR小鼠分为槟榔低、中、高剂量组(160、320、640 mg/kg)和阳性药组(氟西汀,2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行为学检测小鼠旷场实验(OFT)、悬尾实验(TST)及小鼠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价槟榔的抗抑郁活性;采用利血平拮抗实验评价槟榔的抗抑郁作用和槟榔对单胺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其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变。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小鼠神经递质含量;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反映槟榔抗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各组间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槟榔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情况无影响。槟榔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低、高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P<0.05)。在利血平拮抗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槟榔低、高剂量组可拮抗利血平导致的小鼠体温降低(P<0.01),且3个剂量组均可显著拮抗利血平引起的小鼠眼睑下垂(P<0.05)。与利血平拮抗模型组相比,槟榔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5-HT含量(P<0.01),槟榔低、高剂量组DA含量(P<0.05,P<0.01);槟榔低、中剂量组GABA水平(P<0.05)均有显著性升高;槟榔中、高剂量组5-HIA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槟榔3个剂量组SOD和CAT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P<0.01);槟榔中、高剂量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槟榔在应激类绝望模型和利血平拮抗药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抑郁疗效且未影响运动活性及体重。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脑内单胺神经能系统水平及抗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 李锦玉; 罗佛全
    • 摘要: 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已超过2亿,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高血压可增加心肌缺血、脑卒中及其他循环并发症的发生率。利血平(Reserpine)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贮存,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和心、脑等组织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以达到降压的目的,因其价格低廉且降压效果确切而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综述利血平在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为使用利血平的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基础。
    • 韦宇婷; 钟静; 钟振国; 梁明坤
    • 摘要: 目的:探讨归脾丸对小鼠抑郁行为及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归脾丸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均按20 m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7天,利用利血平诱导小鼠抑郁模型,观察小鼠体温、眼睑下垂及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相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结果:归脾丸高、中、低剂量能提高抑郁模型小鼠体温(P<0.001),改善眼睑下垂(P<0.05,P<0.01);归脾丸高剂量能缩短小鼠游泳不动时间(P<0.05),提高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P<0.01)及小鼠血浆5-HT(P<0.01)、NE(P<0.001)和DA(P<0.001)含量。结论:归脾丸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 陈明珠; 陈静; 廖婉婷; 黄刚; 张吟
    • 摘要: 目的 观察隐丹参酮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隐丹参酮低(10 mg·kg-1)、中(20 mg·kg-1)、高(30 mg·kg-1)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药组.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利血平拮抗实验、5-HTP增强实验,考察隐丹参酮的抗抑郁作用.结果 隐丹参酮能够显著缩短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小鼠的不动时间(P<0.05或P<0.01);对抗利血平引起的小鼠眼睑下垂、体温降低及出圈率下降(P<0.05或P<0.01);增加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P<0.05).结论 隐丹参酮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 张晓富; 周茜; 袁静; 韩雪; 王颉; 赵文
    • 摘要: 以天然牛磺酸为试验材料,通过建立2种急性抑郁动物模型,研究牛磺酸对抑郁模型动物的干预效果。以ICR小鼠为实验动物,设牛磺酸低(0.5 g/kg bw)、中(1 g/kg bw)、高(2 g/kg bw)剂量组,同时设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和阳性(氟西汀)对照组。通过建立行为绝望动物模型,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行为绝望小鼠的干预效果;通过行为学、血清和脑组织中相关生化指标,分析牛磺酸对利血平诱导的急性抑郁的干预机制。结果表明: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行为绝望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并缓解利血平诱导的小鼠眼睑下垂,同时升高抑郁小鼠脑组织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降低单胺氧化酶活性,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研究表明:牛磺酸对行为绝望模型和利血平诱导抑郁模型均具有干预抑郁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紊乱有关。
    • 王孟迪; 姚勤伟; 薛涛; 刘新民; 梁娟娟; 秦文杰; 叶祖光; 王琼
    • 摘要: 目的 比较3个中药处方的抗抑郁作用,筛选出抗抑郁效果最好的处方.方法 ICR雄性小鼠(1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帕罗西汀组,处方一高、中、低浓度组,处方二高、中、低浓度组,处方三高、中、低浓度组,每组10只.通过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以及建立小鼠利血平拮抗模型,检测其眼睑下垂度、体温和自主活动能力,以此检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结果 预防性给药7 d后,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及3个处方均能不同程度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阿米替林、处方二能显著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增加游泳距离(P<0.01),但处方一和三无效.预防给药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阳性药与3个处方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同时,各阳性药与处方一和处方二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P<0.01),增加小鼠游泳距离(P<0.05),但处方三无效.在利血平拮抗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运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体温出现明显下降(P<0.01),小鼠眼睑下垂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阿米替林、帕罗西汀以及3个处方均能不同程度逆转利血平所致小鼠运动不能(P<0.05),体温下降(P<0.05,P<0.01),眼睑下垂(P<0.05,P<0.01)的现象.结论 3个中药方均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中处方二的药理作用更广,抗抑郁作用效果更好,表现为起效时间短、药效强.
    • 陈丹桢; 陈杨; 耜华兵; 王薪淇; 王英杰; 毛洁; 韩凤波
    • 摘要: 应用利血平拮抗模型,研究温郁金石油醚部位抗抑郁药效,通过强迫游泳等行为学指标以及拮抗利血平实验结果,评价温郁金各浓度组抗抑郁作用,观察不同浓度温郁金石油醚部位对抑郁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中、高浓度的温郁金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不动时间(P<0.05或P<0.01);在糖水偏好实验中,温郁金的中、高浓度显著地增加糖水偏好值(P<0.01);在拮抗利血平实验中,中、高浓度的温郁金均能显著地拮抗利血平所诱导的小鼠眼睑下垂(P<0.01)和运动不能现象.结果表明:温郁金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抗抑郁作用,实验中,石油醚提取物剂量0.338g/kg为抗抑郁最佳剂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