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路面
刚性路面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1697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职业技术、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论坛、2011年中国公路养护技术大会、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等;刚性路面的相关文献由569位作者贡献,包括夏英志、刘廷国、彭永恒等。
刚性路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697篇
占比:99.52%
总计:51947篇
刚性路面
-研究学者
- 夏英志
- 刘廷国
- 彭永恒
- 黄晓明
- 唐伯明
- 张肖宁
- 张蓓
- 刘玉恒
- 史纪村
- 布赛尔·阿列克谢
- 张庆
- 彭波
- 李忠玉
- 王君雄
- 赞科维奇·维塔利
- 赫鲁斯塔廖夫·鲍里斯
- 钟燕辉
- 陈荣生
- 韦连科·弗拉基米尔
- 丁智勇
- 关甫洋
- 刘学江
- 吕文全
- 季晓丽
- 张东省
- 张威
- 张浩
- 张硕
- 张起森
- 李凯峰
- 李娜
- 李文瑛
- 李昆
- 李熙
- 杜新安
- 王凯
- 王复明
- 王新岐
- 王铁权
- 王陶
- 程志豪
- 袁鹏
- 许瑞芹
- 赵彤
- 赵洁
- 赵群
- 郑健龙
- 陈德
- 韩微微
- 丁永峰
-
-
姚玲
-
-
摘要:
在介绍声振法试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并比较不同厚度板角脱空、板角非脱空混凝土面板声振频谱数据,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板底脱空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20cm和18cm厚脱空水泥混凝土面板测试点布置在板角脱空区域和非脱空区域时,最大振幅对应频率分别为200~400Hz和500~700Hz;且水泥混凝土板厚度及测试点布置距离和声振频率存在一定关系,这也是通过声振法进行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脱空程度无损检测的主要依据。
-
-
玉俊杰;
米肖松
-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优化再生基层材料的刚性路面厚度。本文通过设置交通、气候和土壤条件对一系列路面案例进行建模,并将获得的数据导入到一种设计方法(混合遗传规划和正交最小二乘法,GP/OLS)中,用于优化和预测可能的路面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遗传规划和正交最小二乘法与现有的路面设计方法在再生材料刚性路面厚度估算上的一致性高达90%以上。
-
-
熊鹏飞
-
-
摘要:
扩散载荷能力较高是水泥混凝土道路的优点之一,其还有刚度好,较长的疲劳寿命以及高强度,高平整度维持时间长以及衰减慢等。我国在设计混凝土路面的过程中,温度应力会受到热膨胀系数的左右,依据起源于美国的力学经验设计方法,其计量的核心内容是热膨胀系数对路面板角翘曲变形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接缝传荷能力所产生的作用机理。所以,在我国的该项目设计中,也要考虑到相关的影响范围,例如板角温度的翘曲变形程度、接缝处的传载荷能力及温度疲劳应力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着重探索热膨胀系数面向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最终计算结果表明,(1)水泥混凝土表面层板的温度疲劳应力显著受到热膨胀系数的正向影响,每增加1×10^(-6)/°C热膨胀系数时,都会相应增加12%以上的温度疲劳应力,最高可达到48%。(2)混凝土路面设计厚度会因为热膨胀系数对板角翘曲变形以及接缝传荷能力的影响而改变。
-
-
高泽倩
-
-
摘要:
我国刚性路面应用广泛,运营里程不断增加。然而随着刚性路面服役年限和交通量的增加,路基路面病害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影响公路安全运营的同时,也对公路养护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压浆技术具有高效便捷、经济环保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路基路面病害的常规修复方式之一。为确保压浆技术在刚性路面病害处治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根据刚性路面病害特点阐明了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和相关规范要求详细介绍了压浆技术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
-
胡朋;
王保群;
成英才
-
-
摘要:
为了研究以贫水泥混凝土作为基层的刚性路面结构响应,铺筑了以贫水泥混凝土做基层的路面结构大型模型,在面层和基层层底安装了应变传感器,利用大型M TS模拟车辆荷载并对路面模型施加该荷载,检测面层层底和基层层底拉应变数据.应变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荷载作用在路面板长边边缘中部时,路面结构响应最大;在未设置底基层情况下,基层层底拉应变大于面层层底拉应变;在进行以贫水泥混凝土作为基层的路面设计时,基层层底应设置模量较高的过渡层,避免出现模量较低的垫层材料或者底基层材料.
-
-
刘卫东;
冯东东;
宿利平
-
-
摘要:
文章以某公交专用车道路面试铺项目为例,阐述采用坍落度大于230mm、56d设计强度为68.9MPa的高性能混凝土(HPC)进行刚性路面施工的试验全过程.经初步评估发现100m长的公交专用车道可在工期4.5d内完工通车,包括整地施工1.5d及养护3d.试验结果表明,HPC的抗压强度3d可达34.5MPa,56d超过68.9MPa,抗弯强度超过5.0MPa.同时,案例中公交专用车道路面工程自开放通车至目前已近6年,路面状况正常,并无明显的裂缝或破坏现象,表明HPC应用于公交专用车道路面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
刘卫东;
冯东东;
宿利平
-
-
摘要:
文章以某公交专用车道路面试铺项目为例,阐述采用坍落度大于230mm、56d设计强度为68.9MPa的高性能混凝土(HPC)进行刚性路面施工的试验全过程。经初步评估发现100m长的公交专用车道可在工期4.5d内完工通车,包括整地施工1.5d及养护3d。试验结果表明,HPC的抗压强度3d可达34.5MPa,56d超过68.9MPa,抗弯强度超过5.0MPa。同时,案例中公交专用车道路面工程自开放通车至目前已近6年,路面状况正常,并无明显的裂缝或破坏现象,表明HPC应用于公交专用车道路面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
晏一龙
-
-
摘要:
骨料的特性对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研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用混凝土道路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使用天然和混凝土道路再生骨料的碾压混凝土在固体密实度方面相似,但水泥含量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应以200k g/m3为最低水泥含量限制.混凝土道路再生骨料由于其来源的相对均匀性,通常呈现出更稳定的特性.此研究表明了使用混凝土道路再生骨料进行碾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性能,可以用于实际施工中.
-
-
-
王富强;
李卫宁
-
-
摘要:
水泥混凝土作为刚性路面是最常用的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不易老化衰变的特点,在重载交通作用下应用效果显著,但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容易开裂.文章通过研究单掺PVA或单掺钢纤维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验证了单掺PVA或单掺钢纤维能够提高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使用性能,为以后在实际工程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中提供了参考.
-
-
LIAO Min-zhi;
廖敏志;
CHEN Jian-xu;
陈建旭;
LIU De-xian;
刘德贤
- 《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高速公路隧道内水泥刚性路面因长时间受行驶车辆辗压,在表面水泥胶浆及裸露出的集料逐渐磨损的情况下,导致路面抗滑能力下降,因此采用细纹铣刨方法,改善路面抗滑安全性.然而,因施工后之铣刨面即为通车路面,路面平整度要求较高,且宏观和微观纹理特性对于路面抗滑能力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针对高速公路隧道内刚性路面铣刨前后的抗滑度与平整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刚性路面铣刨后IRI些微上升,原因为横向接缝处在铣刨过程中,导致混凝土版块接缝处形成崩角情况,扩大横向接缝的宽度;细纹铣刨对于宏观纹理深度有增加之效果,但部分试验点位由于铣刨前已存在横向刻槽纹理,铣刨后之MTD反而降低;细纹铣刨后SN值明显提升,BPN与SN值趋势呈现正相关,即微观纹理有效提升路面抗滑能力;MTD到达0.3mm后对于SN值提升有限,说明横向刻槽所形成的宏观纹理深度未显着提升刚性路面抗滑能力.
-
-
辛海生;
贾玉
- 《中国公路学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根据刚性路面板底脱空产生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荷载作用在不同位置时的弯沉值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板底脱空形状,并以弯沉值作为参考因素,分析了不同脱空形状对刚性路面板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板底脱空形状与实测值相符,当脱空面积相同时脱空区域的形状对弯沉值的影响不大,而脱空面积的影响稍大于脱空形状的影响.
-
-
-
薛彦卿;
黄晓明;
赵永利;
马涛;
李志栋
- 《2011年中国公路养护技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为把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从而给养护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恰当的评价和预测.现行标准以PQI评价路面使用性能,未考虑结构承载缺陷,且相同评价等级路面的差距无法量化.本文以可拓论为基础,首先利用现场检测数据,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多维物元模型,进而计算最大关联度与级别变量特征值以评价路面使用性能.接着,考虑脱空这一结构承载缺陷,新增多级加载弯沉轴截距这一指标,选取一组权系数对路面综合技术性能开展可拓评价,并结合现场实际确定新增指标的权系数.最后,根据收集的技术资料,计算历史年份可拓评价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技术性能的级别变量特征值,建立回归模型以确定其与年份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预测路面综合技术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可拓评价方法有利于获得真实可靠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评价结果,能够较好预测路况趋势,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
刘建勋;
王龙飞
- 《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宝天高速公路桥隧之间柔性短路基段可能潜在很多弊端及隐患的实际问题,取消了传统的桥头搭板、短路基段和隧道混凝土过渡板的桥隧连接方式,改设钢筋混凝土厚整体式刚性面,使之刚性过渡一致,衔接自然合理,实现行车平顺舒适,减少运营维护.
-
-
-
陈十德;
王凯;
朱林
- 《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
| 2004年
-
摘要:
在整个刚性混凝土路面工程中,接口密封材料仅占了很微小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往往为人们所忽略.然而正由于接口密封效果之不彰,轻则路面易产生D-型裂缝、崩角,重则导致路基之侵蚀、塌陷,而缩短了刚性路面之使用年限.本文将就已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之硅酮密封胶,针对其独特之物性、施工工艺和品质检测作介绍,以期提高接口密封之效果,使刚性路面达到应有之特性和寿命.
-
-
卢波;
刘治军;
陈弩
- 《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
| 2004年
-
摘要:
水泥碎石稳定层结构基层是常见公路结构形式,它的工作性能得到了公路界的首肯,广泛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基层结构.重庆公路局、重庆质量检测中心和重庆交通学院共同开发的刚柔性地基结构层的对比实验中,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结果:半刚性基层的脆性裂缝将导致混凝土路面的开裂,适当的刚柔性结构组合基层却可以保护路面.这个结果显示了:路面结构体系的正常工作是要通过路面、基层和地基共同协调运作才能良好的工作状态.我们通过实验、分析和计算,提出协调性工作路面结构层分析理念.
-
-
-
富海鹰;
蒋鑫
- 《2006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杭州湾跨海大桥X标段预制场拟采用800t轮胎式搬运设备搬运大型箱梁,为国内首次使用如此超大吨位的运梁设备.采用有接缝水泥混凝土路面专业有限元软件EverFE,对纵、横向运梁通道进行了轮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多种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探讨了搬运机轮载偏移时对纵向运梁通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拟定的运梁通道路面结构方案应能满足800t搬运设备走行时对路面受力及变形的要求,并可适当减薄路面结构层厚度,同时应尽量保证搬运机沿纵向运梁通道中部缓慢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