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开关

分子开关

分子开关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48242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陕西档案、世界发明、生物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等;分子开关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兆超、祁清凯、朱明强等。

分子开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8242 占比:99.96%

总计:348392篇

分子开关—发文趋势图

分子开关

-研究学者

  • 徐兆超
  • 祁清凯
  • 朱明强
  • 李冲
  • 元宁宁
  • 李梦琪
  • 李锦
  • 田禾
  • 董育斌
  • 谢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家琦; 成荣洁; 闫超; 赖宜生
    • 摘要: Ras原癌基因的突变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激活突变,驱动人类30%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够研发出靶向RAS蛋白的抗肿瘤药物,但进展缓慢.直至最近两年,随着首个K-RASG12C共价抑制剂AMG-510进入临床试验,直接靶向RAS蛋白的药物研发才逐渐显露出希望的曙光.本文主要介绍K-RASG12C小分子共价抑制剂的研发历程、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以及RAS靶向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于淼; 赵武; 张凯; 郭鑫
    • 摘要: pH敏感高分子是智能高分子的重要分支,基于其体积、质量或者弹性等参数随pH值变化的性质,可以应用在生物、化学和微/纳机械等多个领域.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应用领域,缺乏从更深层次的机理上的研究,因此亟需在分子水平上对pH敏感高分子的环境敏感机理进行研究.本工作基于控制变量实验法,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技术(SMFS)对pH敏感型高分子聚丙烯酸(PAA)在pH变化前后的单分子力学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pH值增加,PAA单链构象经历了从塌缩到完全伸展的改变,并获得了不同构象之间的能量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子马达(开关)的设计概念.本工作的研究结果有望为设计多重响应新型聚合物和智能传感器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 冯燕; 李涛
    • 摘要: 某些活性分子(如分子开关、分子马达)能在外界能量的刺激下发生几何形状的动态可逆变化.科学家们已经学会了把它们组装起来获得宏观的驱动力,从而能够对外做功.但是,单个分子的力量有多大?这一根本的问题还未得到回答.
    • 肖见森; 徐汤泽钰; 邓霏
    • 摘要: 光致变色是指化合物在一定波长和强度的光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可逆变化.二芳基乙烯相比于传统的光致变色分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光致变色材料.本文归纳了二芳基乙烯具有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的机理,并简述了其基于这些特性在光存储、分子开关、超分辨荧光成像以及分子机器领域的应用,同时对未来二芳基乙烯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 蒋艳芳; 谭黎; 向花花; 文小莎; 郭紫芬
    • 摘要: 目的 构建高保真酶介导的EGFR基因19外显子del18bp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平台,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 以健康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普通PCR与重叠PCR技术扩增分别得到包含EGFR基因19外显子del18bp的野生型和突变型DNA片段,并将其插入pMD19-T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DH5α,通过菌液PCR及基因组测序进行鉴定.设计EGFR基因19外显子del18bp突变型特异性检测引物,并在3′端进行硫化修饰;用高保真聚合酶进行双向引物延伸.通过正交实验方案对高保真酶介导的PCR体系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循环数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平台.结果 成功建立了EGFR基因19外显子del18bp突变检测技术平台.分子开关技术检测EGFR基因19外显子del18bp突变位点的最佳PCR条件为:模板浓度1.48×10-2μmol/L,引物浓度0.16μmol/L,退火温度57°C,循环数25;对突变模板的最低检出率为10-3 copies/μL.结论 高保真聚合酶偶联硫化修饰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望为肺癌患者实施EGFR基因突变检测,进行个体化靶向用药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摘要: 老而不衰、老而无病或将实现前不久,我国科学家破译出部分衰老密码,未来老而不衰或将实现。专家团队找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可以通过重设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使细胞老化的节奏放缓。当这个开关开启时,人的细胞就会变得衰老,而这个开关关闭,人的干细胞衰老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细胞衰老得以逆转。专家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来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实现一个老而不衰、老而无病的状态。
    • 龚怡然; 陈昌兵; 毛倩楠; 马栋良; 刘国权; 杨国坚; 张宇模
    • 摘要: 手性分子光学开关在光学储存、光学通信以及三维立体显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的手性分子光学开关存在材料种类少、光学可调性差、稳定性差等缺点,如何构筑出具有高光学可调性以及稳定性的手性光学切换体系依旧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本工作基于电致酸/碱理论,通过将手性联萘官能团引入到酸响应的罗丹明主体结构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酸响应手性光学开关分子,并将其与电致酸材料相结合,成功实现了电场驱动的手性光学开关过程,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光学切换体系.发现在合适的电场控制下,其颜色、荧光以及圆二色谱信号均能发生可逆的变化.这种方法为构筑新型手性光学开关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手性光学开关材料的应用拓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张树东; 王传航; 唐伟; 孙阳; 孙宁泽; 孙召玉; 徐慧
    • 摘要: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了2,3-二呋喃基马来酸酐(2,3-difurylmaleic anhydride,DFMA)的光致变色开关机理.在获得DFMA分子开环(O-DFMA)和闭环(C-DFMA)稳定构型的基础上,应用微动弹性带(NEB)法找到了开环与闭环之间的最小能量路径(MEP)及过渡态构型(TS-DFMA),得出O-DFMA和C-DFMA的势垒分别是24959 cm–1(3.0945 eV)和23328 cm–1(2.8923 eV),预示着DFMA分子可能为热稳定双稳态分子.基于MEP曲线(基态S0)对应的分子构型,计算了DFMA最低8个单重激发态的势能曲线,发现仅第1激发态(S1态)在TS-DFMA构型时出现极小值.结合分子轨道跃迁及其图像,DFMA分子光致变色的机理为:1)闭环→开环:在S1–S 0共振跃迁的波长激光作用下,C-DFMA分子从S0跃迁至S1态,然后分子沿S1态势能曲线退激发,在TS-DFMA构型处发生从S1态到S0态的交叉跳变回到O-DFMA构型,完成由闭环→开环的开关动作.这一开关过程中S1态势能曲线单调下降,预示着开环动作不会有荧光辐射发生;2)开环→闭环:在S1–S 0共振跃迁的波长激光作用下,O-DFMA分子从S0跃迁至S1态.从O-DFMA构型到TS-DFMA构型,S1态势能曲线存在一段相对"平坦"的区域,仅在接近TS-DFMA构型时才明显单调下降.这意味着O-DFMA分子可能需要借助振动激发才能跨越S1这段"平坦"区从而接近到TS-DFMA构型,然后顺着单调下降的S1态势能曲线退激发,在TS-DFMA构型处发生从S1态到S0态的交叉跳变,完成由开环→闭环的开关动作.也正因为有起初S1态势能曲线的平坦区,这一激发开关过程中同时伴有荧光辐射发生.DFMA分子的光致变色机理预示着其适合制作荧光分子开关.
    • 摘要: 老而不衰、老而无病或将实现前不久,我国科学家破译出部分衰老密码,未来老而不衰或将实现。专家团队找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可以通过重设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使细胞老化的节奏放缓。当这个开关开启时,人的细胞就会变得衰老,而这个开关关闭,人的干细胞衰老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细胞衰老得以逆转。专家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来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实现一个老而不衰、老而无病的状态。
    • 张莹
    • 摘要: 形状记忆聚合物因具有在受到外界刺激或环境改变时能从临时形状恢复至原始形状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航空航天、3D打印、传感器、电子皮肤等领域。环糊精是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空腔结构和两亲性质,现已作为分子开关广泛用于智能响应材料。阐述了热响应型、水响应型、pH响应型、光响应型、多刺激响应型、其他类响应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特点,指出了该材料目前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