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识别

分子识别

分子识别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8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6篇、会议论文154篇、专利文献348252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材料导报、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84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交流暨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农药学教学科研研讨会、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等;分子识别的相关文献由238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志刚、刘育、陈淑华等。

分子识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6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5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48252 占比:99.74%

总计:349162篇

分子识别—发文趋势图

分子识别

-研究学者

  • 赵志刚
  • 刘育
  • 陈淑华
  • 朱志昂
  • 阮文娟
  • 刘兴利
  • 何锡文
  • 牟其明
  • 吴世康
  • 褚良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黎霞; 马文珍; 刘哲; 叶英; 韩丽娟
    • 摘要: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滴定法、Job法、荧光滴定法考察了手性胆甾类荧光探针分子钳对有机酸、酚酸、含氮碱基的识别性能,并测定了主客体之间的结合常数和自由能变化值,建立了胆甾类荧光探针快速检测有机酸、酚酸、含氮碱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分子钳与所考察丁香酸、香草酸、苹果酸、熊果酸、没食子酸、亚油酸、腺嘌呤、胞嘧啶均形成1∶1型静态淬灭超分子配合物。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香兰荚豆香草酸、小米糠油亚油酸、猪肝腺嘌呤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香兰荚豆中香草酸的含量为0.148 mg/g、小米糠油中亚油酸的含量为70 mg/g、猪肝中腺嘌呤的含量为81 mg/100 g。
    • 郭琳洁; 彭红珍; 李江; 王丽华; 诸颖
    • 摘要: 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细胞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均相溶液不同,受体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非连续的、动态的,因此细胞表面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常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结合模式。框架核酸作为一类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DNA纳米支架,可用于多价配体的偶联,为深入揭示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利用框架核酸纳米分辨率的可寻址特性,可实现对配体数目、间距及空间构象等参数的精确调控,进而研究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的结合特性及影响因素,优化结合条件最终实现高效的分子识别及靶向治疗。本文综述了基于框架核酸的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通过探讨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生物学应用,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予以展望。
    • 王绪凯; 杨佳臻; 丁建勋
    • 摘要: 手性超分子水凝胶是由手性分子基元通过π-π堆积、氢键、疏水力等非共价作用结合而形成的一类手性生物材料。其可控的螺旋手性及敏感的生物响应性,如pH值、酶、生物信号、温度和光,使其能够模拟手性细胞外微环境,有助于理解天然生物分子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分子识别、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1]。但非共价作用诱导的组装体稳定性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超分子手性水凝胶的应用潜力。水凝胶中所含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可以使其进一步交联,从而获得可调的韧性和刚度[2]。然而,在超分子体系中通过金属−配体配位键提高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仍然受到限制。将无机纳米粒子与有机超分子材料相结合,可以显著增强水凝胶基质,并赋予其新的功能[3]。
    • 摘要: 能源前沿网易号9月1日讯具有纳米通道的膜在分子分离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由于缺乏尺寸筛分特性和特异性亲和力,在分离具有非常接近物理性质和动力学直径的分子(例如乙烯/乙烷)方面仍然存在巨大挑战.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金万勤教授和刘公平副教授等人报告了一种金属受限二维(2D)亚纳米通道,通过分子识别和筛分成功区分乙烯与乙烷.
    • 高芳; 郑媛洁; 石彬彬; 陈舒妮; 武奥阳; 孙俊南
    • 摘要: 通过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葛根素客体的分子识别能力。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和葛根素可在水中形成1∶1的主客体络合物,络合常数为1.85×10^(2)L/mol;羟丙基-β-环糊精的加入显著增强了葛根素的荧光强度,金属离子与葛根素竞争结合羟丙基-β-环糊精会造成包合物的荧光猝灭,Fe^(3+)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键合常数达1.02×10^(4)L/mol。
    • 王隆杰; 范鸿川; 秦渝; 曹秋娥; 郑立炎
    •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节点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序多孔骨架的材料,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可调及表面性质可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通过对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进行选择及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后修饰处理,可实现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表面性质的调控,以提升其选择性吸附及特异性识别等性能,进而拓展其在分离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性质调控出发,介绍了其表面性质与分离分析性能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代表性工作,并展望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分离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 吴江华; 肖松文; 杨天足; 张杜超; 夏大厦; 万洪强
    • 摘要: 研究了硫酸体系中氮杂冠醚萃取分离La3+的过程,考察了氮杂冠醚浓度、平衡阴离子浓度对La3+分配比的影响,并结合DFT计算和红外光谱表征探索了氮杂冠醚对硫酸体系中La3+的配位结合机理.结果表明,La3+与1,7?二氮杂15冠5醚形成8配位、La:2N?15C5:H2 O=1:1:3构型的配合物,配位反应的实质在于冠醚环上N原、O原子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与La3+之间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在硫酸体系下,氮杂冠醚萃取La3+所生成的萃合物结构式为La(2N?15C5)(H2O)3(SO4)0.52+,对应的萃取平衡常数K=2.88×105.
    • 何建雄; 潘浣钰; 闵曼
    •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对人类和动物危害极大的致癌物质.在食品检测领域,快速、准确和有效地检测黄曲霉毒素尤为重要.近年来,因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高预选性、高稳定性、可重复使用性等优点,其在黄曲霉毒素的分离和检测中的应用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分子印迹传感器和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 姜涛; 邱海燕; 王肖元; 盛程曦; 居家奇
    • 摘要: 报道了一种聚丙烯酰胺(PAAM)-植酸(PA)-聚多巴胺(PDA)导电分子印迹膜(PAAM-PA-PDAMIP)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电化学定量检测食品添加剂胭脂红(P4R)中的应用.即通过原位电聚合和碱液洗脱的方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具有分子识别作用的导电分子印迹膜(PAAM-PA-PDAMIP)化学修饰电极,并利用SEM、循环伏安法(CV)及交流阻抗法(EIS)对该导电分子印迹膜化学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导电分子印迹膜化学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检测性能和应用前景,其对P4R的线性检测区间为10-200 μmol/L,灵敏度为0.085A/mol/L,检测限可达23.6nmol/L,并可有效地应用于P4R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 窦鹏; 向玉苗; 梁靓; 刘震
    • 摘要: 低分子量糖蛋白被认为是发现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宝库.特异性的萃取吸附剂对这一类化合物的萃取和富集是必不可少的.硼亲和材料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专门用于选择性富集低分子量糖蛋白的硼亲和材料目前鲜有报道.该文提出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磁性纳米颗粒(MNPs),用于低分子量糖蛋白的选择性捕获.该多功能磁性纳米颗粒是用硼酸功能化聚合物网络包裹的磁性纳米复合物.该多功能磁性纳米材料是利用磁性的纳米颗粒内核通过在其表面修饰苯硼酸功能团的聚丙烯酸高分子网络链制备得到.该材料不仅具有常规磁性材料在磁分离方面的基本优势,还能提供三重预先设计的先进功能:1)尺寸排阻效应,去除高分子量蛋白质的干扰;2)对低分子量糖蛋白的选择性萃取;3)保护捕获到的低分子量糖蛋白不被降解和污染.该材料的选择性萃取功能来自于硼酸配基与糖蛋白的顺式二醇部分的亲和性,而尺寸限制效应和保护功能则依赖于磁性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聚合物网络,允许低分子量化合物选择性通过.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预设的功能,且通过改变聚合物链长可以调节限径效应的阈值.这种多功能磁性纳米复合物可以进一步发展成有前景的纳米探针,不仅可以选择性捕获低分子量糖蛋白,还可以选择性捕获核苷和聚糖等其他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顺式二醇分子.因此,该文报道的材料制备策略为从复杂样品中选择性萃取靶标化合物的多功能吸附剂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