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韧度
冲击韧度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50135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焊接学报、金属加工:热加工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安徽省铸造学会第十届铸造技术大会、第17届河北省铸造年会、山西省第二十四次铸造会议等;冲击韧度的相关文献由8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忠侠、刘扭参、刘栓江等。
冲击韧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0135篇
占比:99.38%
总计:50448篇
冲击韧度
-研究学者
- 刘忠侠
- 刘扭参
- 刘栓江
- 薄鑫涛
- 陈炜
- 陈翠欣
- 冯斌
- 李午申
- 符寒光
- 薛振奎
- 赵爱民
- 霍立兴
- 黄岩
- 冯耀荣
- 刘承军
- 刘方明
- 卢庆华
- 姜茂发
- 孙凯
- 孙玉福
- 张汉谦
- 张玉凤
- 李保成
- 李具仓
- 李凤春
- 李建新
- 李春龙
- 李臻
- 杨才良
- 王云盛
- 肖永华
- 陈建军
- 韩养军
- 魏世忠
- 丁晨
- 伦宁
- 何平
- 刘向东
- 刘国栋
- 刘正东
- 刘波
- 刘达
- 刘金海
- 叶健熠
- 吉晓华
- 吉玲康
- 吴军
- 周启东
- 姚上卫
- 姚军
-
-
戚蒿;
周声结;
杨阳;
葛辉
-
-
摘要:
针对某深水管道连接器A694 F65钢冲洗压力帽锻件,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两种不同化学成分即合金元素存在微量差异的锻材方案,采用相同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进行加工制造,对两种锻件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为保证可焊性,在考虑碳当量的同时,降低碳、锰含量,提高铬、镍和钼等合金元素含量,锻件的显微组织为所需的贝氏体+铁素体,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低,材料强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锻件低温冲击韧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在-46°C和-18°C温度下的冲击韧度测试结果差异较大,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冲击韧度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提升。
-
-
纪久张;
张朋彦;
董陈;
张迪
-
-
摘要: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对传统热轧机械控制工艺生产的EH36船板钢进行了模拟焊接试验,焊接热输入分别为100 kJ/cm和200 kJ/cm。对热模拟试验后的钢进行了-20°C冲击试验、硬度测试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在两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严重软化,冲击韧度较低,均为脆性断裂,不满足船级社的要求;以200 kJ/cm的热输入焊接的EH36船板钢热影响区晶粒粗化严重,部分晶粒尺寸达200μm以上,晶界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较多,针状铁素体较少。
-
-
李晓
-
-
摘要:
分析一种优化后的低硅高钼型H13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结果表明,低硅高钼型H13钢CCT曲线中冷却速率大于2°C/min时,组织转变产物为全马氏体,淬透性十分优秀,且退火性能优良,可以在坯料淬火之前进行充分粗加工,保证工件质量;其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大量弥散碳化物,晶粒度级别为6~7级,回火组织为均匀回火索氏体及少量碳化物,平均洛氏硬度为44.7HRC,冲击韧度达到48.5J/cm2。低硅高钼型H13钢调质处理后韧性、淬透性及导热性较传统H13更优。
-
-
陈炜;
于晃;
牛丹;
郝建国;
王升;
王思倩
-
-
摘要:
一批压缩机转子,材料为FV520B不锈钢,脆性较大,即冲击韧度偏低。为揭示转子冲击韧度不合格的原因,对转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转子含有含氧的网状非金属夹杂物,就是这种网状非金属夹杂物导致其韧性较差。
-
-
郑庆行;
温玉磊;
张文良;
赵锦同
-
-
摘要:
某公司制作的炉号为Y20200413-12和Y20200420-18的30Cr2Ni4MoV钢汽轮机转子,前者的冲击吸收能量仅为18~50 J,远低于要求的≥81 J。对两个炉号的转子进行了低倍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Y20200413-12炉号转子的锑含量高达0.009 5%,导致其冲击性能严重降低。
-
-
李宁
-
-
摘要:
一批Φ300 mm×1 950 mm的35CrMoV钢轴锻造和调质处理后冲击韧度仅为13~28 J,远低于要求的>60J.检测了轴的化学成分、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这批35CrMoV轴冲击韧度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锻造的加热时间过长或锻造后表面温度过高,导致锻件形成魏氏组织.完全退火后调质处理的轴,其冲击韧度提高到了 79~89J.
-
-
李风波;
潘川;
杨文华;
梅飞强
-
-
摘要:
从屈服强度为690M P a级的海洋工程用高强韧钢的化学成分及性能入手,结合前期冷裂试验的相关数据对其焊接性进行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坡口及焊接参数,采用自行研制的金属粉药芯焊丝进行焊接试验.结果表明:接头性能优良,满足规范要求,达到可在海洋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目的.
-
-
薄鑫涛
-
-
摘要:
冲击韧度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反映材料内部的细微缺陷和抗冲击性能。冲击韧度指标的实际意义在于揭示材料的变脆倾向,可以反映金属材料对外来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一般用冲击韧度值(a_(k))或冲击功(A_(k))表示,其单位分别为J/cm^(2)或J(焦耳)。数值的大小表示材料的韧性好坏。影响钢材冲击韧度的因素有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冶炼方法、内在缺陷、加工工艺及环境温度等。
-
-
薄鑫涛
-
-
摘要:
金属材料在高温短时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塑性增加。但在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金属材料冷却后,其塑性会显著降低,缺口敏感性增加,往往呈现脆性断裂现象。金属材料的这种特性称为热脆性。钢的热脆性是钢组织不稳定的结果。钢热脆性的温度范围、产生热脆性的速度和冲击韧度降低的多少,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
-
-
薄鑫涛
-
-
摘要:
某些钢材长时间停留在400~550°C区间,在冷却到室温后其冲击值会出现显著下降的热脆性。几乎所有钢材都有这种产生热脆性的倾向。需要注意的是,具有热脆性的钢材在高温下并不呈现脆化,仍具有较高的冲击韧度,只有当冷却到室温时,才显示出脆化现象。钢材的热脆性只有通过冲击试验才会明显地显示出来,一般比正常冲击韧度下降50%~60%,甚至下降80%~90%。具有热脆性的钢材,显微组织没有明显的变化。影响钢材热脆性的因素主要有。
-
-
SUN Jifeng;
孙继锋;
DING Chen;
丁晨;
JI Bo;
计波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2017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横向和纵向试样测定了直径为170mm的TC18钛合金锻棒的力学性能,以研究该棒材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是否有差异.锻造状态的TC18合金棒材晶粒尺寸为200-500um,沿纵向拉长.晶界上存在不连续的α相,β基体中分布着大量棒状或球状次生α相.相比于纵向,锻棒的横向拉伸强度略高,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度偏低,存在各向异性.锻棒的冲击韧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裂纹扩展面的几何因素,与材料的本征塑性和织构关系不大,受晶粒形貌的影响.锻棒的横向断面缩率低也与其晶粒形貌有关.
-
-
张军;
郑言彪
- 《第十三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6中国铸造活动周》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DCQT900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很大.在-60°C时,相对于常温条件抗拉强度提高了19.8%,伸长率下降33.0%,冲击韧度下降超过了70%,降为31J·cm-2,硬度提高了18.4%.实验结果为研究ADI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提供了数据参考,有利于ADI的推广应用.
-
-
钟敏;
张世胜;
石磊;
孙莹;
韩福生
- 《安徽省铸造学会第十届铸造技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对比考察了覆砂金属型和水玻璃砂型铸造高锰钢衬板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覆砂金属型工艺使高锰钢衬板铸态组织中碳化物数量明显减少,冲击韧度最高达94J/cm2,显著高于相同状态下普通水玻璃砂型铸造的衬板.冲击磨粒磨损试验表明,覆砂金属型高锰钢衬板铸态和热处理态的磨损量分别比热处理态普通水玻璃砂型衬板减小36%和28%,前者耐磨性的提高,不仅与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有关,也与其较少的缩松及较高的致密度相关.
-
-
TAN Jian-bo;
谭建波;
LI Zeng-min;
李增民;
LI li-xin;
李立新
- 《第17届河北省铸造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采用自制的振动频率可调的倾斜流变装置,制备了半固态合金浆料并直接进行了流变压铸,研究了振动频率对半固态ZL104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带振动装置的倾斜板法制备半固态合金浆料并进行流变压铸,成形试样的组织细小,颗粒较为圆整,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组织进一步细化.振动频率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影响较大.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和冲击韧度都在增加,当振动频率为40Hz时,抗拉强度为291MPa,伸长率为7%,硬度(HBS)为80.8,冲击韧度为0.95kJ/m2.
-
-
史伟;
王会斌;
张耳;
张君;
齐文宽
- 《全国理化测试学术研讨会暨《理化检验》创刊50周年大会》
| 2012年
-
摘要:
对不同显微组织、不同铁素体与珠光体相对含量以及不同晶粒度等级的16Mn(HIC)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钢中出现魏氏组织时,其冲击韧度会明显变差,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当显微组织完全由魏氏体组成时,材料强度接近技术要求上限;随着珠光体含量的增加,材料强度和硬度提高,冲击韧性则下降;随着晶粒的细化,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冲击韧性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晶粒度等级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对力学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
-
-
-
程巨强;
刘志学;
徐美玲;
刘男杰
- 《第十五届全国钎钢钎具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研究35SiMnMo截齿钢900°C正火后不同的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5SiMnMo钢900°C正火250°C回火强度出现最高值,回火温度在200~300°C时硬度值最高,不同温度回火,冲击韧度在300°C回火出现峰值,400°C出现了回火脆性,超过400°C回火冲击韧度升高。900°C正火、250°C回火试验材料可获得超高强度和一定的冲击韧度,900°C正火+600°C高温回火试验材料可获得高强度和高的冲击韧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