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冠状动脉搭桥

冠状动脉搭桥

冠状动脉搭桥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582篇;相关期刊238种,包括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天津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论坛、第二届长城国际中西医结合心脏病论坛等;冠状动脉搭桥的相关文献由1015位作者贡献,包括姬尚义、徐明、沈宗林等。

冠状动脉搭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2 占比:2.1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7582 占比:97.78%

总计:17981篇

冠状动脉搭桥—发文趋势图

冠状动脉搭桥

-研究学者

  • 姬尚义
  • 徐明
  • 沈宗林
  • 陈鑫
  • 王圣
  • 蒋英硕
  • 郭子黄
  • 温昭科
  • 王志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韦苇; 高力明; 宋之明; 张奇
    •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Angelini等[1]首次报道了微创直接冠状动脉搭桥(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相结合的“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随着PCI进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年代。
    • 谢家湘; 邵永丰; 黄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联合下肢抬高30°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取血管的下肢恢复的影响。方法将CABG后取下肢血管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中途退出1例)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护理采用光子治疗联合下肢抬高30°。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3、4、5天取血管下肢的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4、5天取血管下肢的肿胀程度、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轻于、低于、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联合下肢抬高30°能够减轻CABG患者取血管下肢的肿胀程度,减轻伤口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吴立文; 朱海文; 冯世军; 吴学志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内皮素(ET)、S100B蛋白(S100B)、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与心脏外科手术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8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CABG)者82例(CCABG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者86例(OPCAB组)。记录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脑损伤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S100B、Aβ-42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CABG组术后脑损伤情况与术后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对CCABG术后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CCABG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术后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OPCAB组(P术后3 d>术毕(P0.05),但均低于术毕(P<0.05);且术毕及术后3 d时,CCABG组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均高于OPCAB组(P<0.05)。CCABG组术后3 d时根据NIHSS得分分组,无症状组25例,轻症组28例,中重症组29例;术毕及术后3 d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比较,均为无症状组<轻症组<中重症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CABG组术后NIHSS评分与术毕及术后3 d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无症状组术毕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均显著低于脑损伤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术毕血清ET-1、S100B、Aβ-42水平对CCABG术后无神经症状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728、0.947、0.892,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154.54 ng/L、2.03μg/L、33.13 pg/mL。结论 心脏外科手术可引起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脑损伤,CCABG术引起的脑损伤更为严重,血清ET-1、S100B、Aβ-42与CCABG术后脑损伤情况密切相关,可辅助预测患者术后脑损伤发生风险。
    • 祝英梅; 乔义德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系统化针对性护理在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选取8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观察组。2组均治疗8周并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BN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随访期间不良反应与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率。结果治疗后,对比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浆BNP、血清(TG、IL-8、CRP、LDL-C、IL-6、TC)水平,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血清HDL-C水平,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系统化针对性护理可调节CABG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徐晶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 2019-10我院冠状动脉搭桥患者60例,单独泵注瑞芬太尼麻醉的29例为对照组,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31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醉前1 h(T0)、麻醉诱导后3min(T1)、气管插管后3min(T2)、手术开始20min(T3)、拔管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2 T3、T4时研究组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对照组;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7.59% (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能减小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维持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胡慧; 崔颖颖; 孙玉荣
    • 摘要: 总结1例肝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搭桥术的护理.加强气道护理,严密循环监护,精密液体管理,积极预防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导致的出血,着重观察肝性脑病的先兆,避免其诱因并细化腹水,皮肤,用药及心理护理.
    • 曹慧敏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6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护理关键.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张社芳; 陈嵩; 王华; 王振华; 肖露; 娄丽平; 周鼎文; 吕彬彬; 魏国士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病人采用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收缩末期右心房内径(RAD)、舒张末期右心室前后径(RVD)、收缩末期主肺动脉内径(PAD)、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Tei指数及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的变化.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RAD、RVD、PAD、IRT、ICT、Tei指数、整体收缩期峰期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术后早期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情况被纠正,心功能恢复好.病人右心功能在术后1个月内即恢复正常.结论 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客观评价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右心功能.
    • 何柏; 张颖倩; 荆晶; 辜小芳; 单冬凯; 李娜; 商婷婷; 陈韬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CT Double-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心率≤65次/min的73例CABG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CTCA).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普通模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5例),B组为Double-Flash模式组(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38例);检查过程中分别记录A、B两组中两种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结果 两组CABG血管共151支,平均随访(13.3±9.7)年.普通扫描模式A组82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5±0.4)分;Double-Flash扫描模式B组69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6±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6.14±3.51)msv和(39.51±6.81)mGy,B组分别为(2.91±0.87)msv和(4.43±0.71)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对比剂一次性注射量分别为(81±14)ml与(60±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 Double-Flash扫描模式在CABG冠脉造影中,与普通螺旋扫描模式比较,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