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再磨

再磨

再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冶金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7962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非金属矿、金属矿山、现代矿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全国选矿学术讨论会等;再磨的相关文献由81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凌燕、刘双安、梅灿国等。

再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962 占比:99.61%

总计:78264篇

再磨—发文趋势图

再磨

-研究学者

  • 张凌燕
  • 刘双安
  • 梅灿国
  • 于雪
  • 宋均利
  • 杨晓峰
  • 戴兴宇
  • 艾光华
  • 赵天岩
  • 邱杨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盛辰; 梅灿国; 李万兴
    • 摘要: 国内某选厂复杂难选铁矿石铁含量为31.69%,赤褐铁分布率占57.24%,磁性铁分布率占31.87%,现场所采用的两段连续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选别工艺流程不仅适应性差,而且产品指标不理想。为解决该问题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连续两段闭路磨矿(-200目80%)情况下,1次弱磁选、2次强磁选,混磁精矿再磨至-320目90%,再1粗1精3扫闭路反浮选,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6.45%、回收率为72.28%的优质精矿,与现场精矿相比,铁品位提高了2.45个百分点,铁回收率提高了12.85个百分点,优化效果明显,且优化后的工艺流程简洁、顺畅,易于操作管理。
    • 邵辉; 姬梦姣; 刘时健; 王康; 刘中伟; 郁正飞
    • 摘要: 安徽某铁矿选矿厂现场生产的铁精矿-200目89.83%,铁品位为66.21%。为制备超级铁精矿,对该矿样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采用1粗1精反浮选,可获得铁品位71.76%、铁回收率75.87%的超级铁精矿,尾矿合并再磨至-200目96.21%后再反浮选流程处理,获得铁品位65.66%、回收率21.16%的浮选精矿。
    • 陆欢欢; 祝庆
    • 摘要: 国内某大型铜矿山实际生产浮选尾矿铜品位在0.05%~0.07%波动,损失于浮选尾矿中的铜金属量达6100~8500 t/a。为了综合回收浮选尾矿中损失的铜,进行了浮选尾矿选铜探索试验研究和浮选粗精矿是否单独再磨的对比研究。研究最终确定了采用浮选尾矿1次粗选、粗选粗精矿单独再磨后返回现有混合粗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0%,综合回收率提高1.45个百分点的良好指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通过方案设计和技术经济效益测算,项目年均利润总额289.59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4.93%;税后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6.25%,项目建成后,可为矿山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 张国强; 张津; 王浩明
    • 摘要: 石人沟铁矿现场铁精粉全铁品位67.99%,杂质成分主要是Si,其次是Mg、Al、Ca等,-200目含量59%,铁在200~325目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为确定该精矿进一步加工生产超纯铁精矿的可能性,进行了多种工艺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试样再磨后进行4次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70.62%~71.66%的铁精矿。②试样脱粗后4次磁选机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71.75%的铁精矿及铁品位64.29%的普通精矿;2次磁选柱精选可获得铁品位71.55%的铁精矿及铁品位66.75%的普通精矿。③试样脱粗再脱泥后磁选柱2次精选可获得铁品位71.87%的铁精矿及铁品位66.36%的普通精矿。④试样直接磁浮选柱精选和脱泥后再磁浮选柱精选,分别可获得铁品位72.05%的磁浮选柱精矿及铁品位59.92%的普通精矿,铁品位72.19%的磁浮选柱精矿及铁品位59.82%的普通精矿;试样磨至-200目80%后直接磁浮选柱精选和脱泥后磁浮选柱精选,分别可获得铁品位72.04%的磁浮选柱精矿及铁品位57.01%的普通精矿,铁品位72.25%的磁浮选柱精矿及铁品位54.96%的普通精矿;试样磨矿至全部过200目筛并脱泥后采用磁浮选柱精选,可以获得铁品位72.38%的磁浮选柱精矿及铁品位57.20%的普通精矿。
    • 顾兆云; 陈经华
    • 摘要: 为了提高某铅锌浮选尾矿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减缓现有尾矿库的库容压力,针对某铅锌浮选尾矿经过一段弱磁后,对磁选粗精矿分别进行了不再磨直接浮选脱硫试验、再磨再磁选试验、再磨再浮选试验和再磨再浮后磁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段弱磁—粗精矿再磨—再磁选工艺,可获得最佳的选矿效果;当一段磁选磁场强度为143.3 kA/m、再磨细度为-0.074mm68.96%、再磁选磁场强度为119.4 kA/m时,可获得产率5.20%、全铁品位62.72%、磁性铁品位61.14%的铁精矿产品,达到了尾矿综合利用的目的。
    • 王学猛; 张小虎
    • 摘要: 为确保萤石精矿品位及成分达到或优于其质量标准,对原矿品位为65.34%的萤石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进行了系列选矿试验。捕收剂TZ-18^(#)用量500 g/t,组合抑制剂TZ-1^(#)和TZ-2^(#)分别500 g/t和300 g/t,原矿磨矿细度-74μm占70%,粗精矿再磨细度-400目占75%,粗精矿再磨后经五次精选,得到CaF_(2)品位97.38%,产率57.89%的合格精矿。
    • 李俊旺; 呼振峰; 张云海
    • 摘要: 某铜镍矿含铜0.23%、镍0.42%,属低品位硫化矿石。矿石中铜矿物大部分为黄铜矿,镍矿物主要为镍黄铁矿,其他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橄榄石、辉石、斜长石、透闪石等。矿物学研究表明,该铜镍矿呈典型的浸染状构造,影响铜镍回收的主要矿物学因素是矿石中黄铜矿、镍黄铁矿的产出形式较为复杂、嵌布粒度较细、形态不甚规则。根据该矿石性质,采用BK303新型高效捕收剂,CMC作脉石矿物抑制剂,通过“两粗两扫三精-粗精矿再磨-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成功实现了铜镍的高效浮选回收,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3.29%、镍品位5.32%,铜回收率81.78%、镍回收率71.53%的铜镍混合精矿,取得了良好的浮选指标。
    • 何远鹏
    • 摘要: 中亚某金矿石含铜0.21%、含金6.32 g/t,原生硫化铜和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96.22%;暴露金和硫化物包裹金占总金的90.07%,包裹金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现场1粗1精1扫铜硫混浮,混合精矿磨至-38μm占90%的情况下2粗3精铜硫分离,金铜精矿铜品位仅4.72%。为了获得铜品位超过20%的金铜精矿,对混合精矿进行了铜硫分离药剂优化。结果表明,以Z-200+戊基黄药为捕收剂,采用2粗3精铜硫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22.39%、金品位602.61 g/t、铜回收率85.34%、金回收率63.68%的金铜精矿,及金品位13.28 g/t、金回收率36.32%的硫金精矿,与现场生产精矿相比,金铜精矿金品位由139.50 g/t提升至602.61 g/t、铜品位由4.72%提升至22.39%、Cu回收率提升了9.35个百分点;闭路试验硫金精矿氰化浸金试验金浸出率为69.49%,浸渣金品位为4.08 g/t,最终金综合回收率为88.92%,达到了理想的试验效果。
    • 常伟华; 余涛; 苏超; 申培伦; 刘瑞增; 刘殿文
    • 摘要: 针对云南某硫化铅锌矿方铅矿嵌布粒度细、黄铁矿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采用铅硫混浮—混合粗精矿再磨—铅硫分选—锌硫分选选矿回收工艺,基于全流程主要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条件。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Pb品位65.52%、Pb回收率87.51%、含锌3.89%的铅精矿;锌1、锌2合计Zn品位54.74%、Zn回收率95.02%的锌精矿及Fe品位42.02%、Fe回收率78.26%的硫精矿。目的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均得到良好回收。
    • 陶恒畅; 吕昊子; 毛富邦; 郭超华
    • 摘要: 内蒙古某铜尾矿含铜0.14%左右,具有再利用价值,但尾矿含泥较多,铜的再选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重点研究了分级再磨方式对尾矿铜再选的影响,对比了“直接浮选”、“再磨浮选”、“预先分级-粗粒再磨-合并浮选”和“预先分级脱泥-再磨浮选”等再选方案,发现再磨可以实现铜矿物的有效解离,大幅提升铜精矿的品位和作业回收率;预先脱泥可大幅提升铜精矿品位,有效改善铜浮选的作业指标。因此,确定最佳的再选方案为“预先分级脱泥-再磨浮选”,该方案获得的工艺指标最优,在给矿铜品位为0.139%的条件下,可获得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3.04%和44.73%的铜精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