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浮选
反浮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1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4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37862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矿业工程、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2014第五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2012年全国选矿前沿技术大会等;反浮选的相关文献由25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艳军、韩跃新、胡岳华等。
反浮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862篇
占比:97.47%
总计:38844篇
反浮选
-研究学者
- 李艳军
- 韩跃新
- 胡岳华
- 郑桂兵
- 朱一民
- 杨勇
- 罗惠华
- 刘杰
- 王仁宗
- 王毓华
- 代淑娟
- 印万忠
- 任爱军
- 葛英勇
- 陈慧
- 朱阳戈
- 李丰
- 李松清
- 杨光
- 潘志权
- 刘云涛
- 周惠文
- 朱孔金
- 黄齐茂
- 冯春晖
- 刘文刚
- 刘润哲
- 刘炯天
- 孙伟
- 尚衍波
- 张云海
- 徐冬林
- 杨威
- 杨稳权
- 马自飞
- 宋文义
- 张行荣
- 袁致涛
- 钟宏
- 刘星强
- 刘鑫
- 张丛香
- 张覃
- 余新阳
- 姚金
- 宋仁峰
- 左大学
- 张晖
- 李亮
- 李维兵
-
-
刘盛辰;
梅灿国;
李万兴
-
-
摘要:
国内某选厂复杂难选铁矿石铁含量为31.69%,赤褐铁分布率占57.24%,磁性铁分布率占31.87%,现场所采用的两段连续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选别工艺流程不仅适应性差,而且产品指标不理想。为解决该问题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连续两段闭路磨矿(-200目80%)情况下,1次弱磁选、2次强磁选,混磁精矿再磨至-320目90%,再1粗1精3扫闭路反浮选,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6.45%、回收率为72.28%的优质精矿,与现场精矿相比,铁品位提高了2.45个百分点,铁回收率提高了12.85个百分点,优化效果明显,且优化后的工艺流程简洁、顺畅,易于操作管理。
-
-
李若兰;
刘润哲;
刘丽芬
-
-
摘要:
贵州某高品位碳酸盐型胶磷矿硅含量低,主要脉石矿物是白云石类碳酸盐矿物。针对该矿石特点,采用反浮选工艺,进行了以全硫酸、全磷酸、硫酸和磷酸混酸作为抑制剂的浮选试验,并采用实验室柱机联选装置对该矿进行了浮选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全硫酸、全磷酸、硫酸和磷酸的混酸作为抑制剂,或是采用柱机联选工艺,均可得到精矿P_(2)O_(5)品位不低于35.72%、MgO质量分数不高于0.92%、P_(2)O_(5)回收率不低于96.42%、MER不高于0.07的优异分选指标,实现了对该矿的高效选别。
-
-
宋长春;
傅国辉;
李子豪;
钮展良
-
-
摘要:
齐大山富铁低硫磷矿石Fe品位51.27%,FeO含量为23.40%,SiO_(2)含量为21.80%;矿石中的磁性铁分布率达90.87%,赤褐铁分布率为4.98%;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为高效、低成本获得高品质铁精矿,进行了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80%的情况下,进行一段弱磁选、一段强磁选,获得了铁品位为57.95%的混磁精矿;混磁精矿采用新型、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捕收剂TD-2进行反浮选,1粗1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闭路流程(NaOH用量为1600 g/t,淀粉用量为220 g/t,CaO用量为1500 g/t,粗选TD-2用量为90g/t、精选TD-2用量为45 g/t)精矿铁品位为67.82%、回收率达90.23%。TD-2是齐大山富铁矿石混磁精矿的高效反浮选捕收剂。
-
-
邵辉;
姬梦姣;
刘时健;
王康;
刘中伟;
郁正飞
-
-
摘要:
安徽某铁矿选矿厂现场生产的铁精矿-200目89.83%,铁品位为66.21%。为制备超级铁精矿,对该矿样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采用1粗1精反浮选,可获得铁品位71.76%、铁回收率75.87%的超级铁精矿,尾矿合并再磨至-200目96.21%后再反浮选流程处理,获得铁品位65.66%、回收率21.16%的浮选精矿。
-
-
刘文胜;
韩跃新;
姚强;
高鹏;
刘杰
-
-
摘要:
为解决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行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分选工艺中重选精矿品位低、波动大,浮选尾矿品位高、选别工艺流程长等难题,以鞍千现场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搅拌磨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以期实现鞍千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结果表明,鞍千现场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在搅拌磨磨矿细度-0.038 mm占80%条件下,经磁场强度79.58 k A/m弱磁选,弱磁尾矿经背景磁感应强度700 m T强磁选,强磁精矿以淀粉为抑制剂、CaO为调整剂、TD-Ⅱ为捕收剂经1粗1精3扫反浮选,反浮选精矿与弱磁选精矿合并为综合精矿,综合精矿铁品位为68.04%、回收率为91.78%,综合尾矿铁品位8.62%。搅拌磨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充分利用铁矿磁性差异进行分选,实现了鞍千铁矿石的分质分选和脉石的梯级抛除,对于鞍山式赤铁矿石经济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温馨;
宋国平;
关洪亮;
何东升
-
-
摘要:
为解决过多的钙、镁离子在磷矿反浮选回水中积累从而影响浮选过程和结果的问题,采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某磷矿反浮选回水中的钙、镁离子。试验结果表明:在70 mL回水中先后投加8500 mg/LCaO和3500 mg/L Na_(2)CO_(3),搅拌40 min后,加入2 mL 3‰PAM溶液,在40°C下先以200 r/min快速搅拌40 s,再以70 r/min慢速搅拌6 min,此条件下回水中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废水中Ca^(2+)浓度由480 mg/L降至28.1 mg/L,Mg^(2+)浓度由1340 mg/L降至2.4 mg/L,Ca^(2+)、Mg^(2+)去除率分别为94.2%和99.8%,Ca^(2+)、Mg^(2+)总去除率达98.3%。
-
-
范喜杰;
韦文杰;
徐冬林;
李慧;
张淑敏;
刘杰;
李艳军
-
-
摘要:
随着鞍千入选矿石性质的变化,原有的工艺流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选精矿品位低、浮选尾矿损失大等。针对鞍千半自磨—湿式预选的混磁铁精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确定了搅拌磨细磨—磁选—反浮选短流程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混磁精矿中铁品位为42.91%,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其他金属矿物为少量黄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与脉石矿物结合形成的连生体含量较多,且在细粒级中分布率均较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搅拌磨细磨—弱磁选—弱磁尾矿强磁选—强磁精矿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的工艺流程,弱磁精矿和反浮选精矿合并得到的综合精矿TFe品位67.68%、回收率91.88%,综合尾矿TFe品位为8.83%。本研究对于鞍山式赤铁矿石流程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刘亭;
何新建;
安平;
时承东
-
-
摘要:
王集Ph1层胶磷矿原浮选工艺是正反浮选,在生产实践中存在最终尾矿品位偏高,产率和回收率偏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工艺改造,将原正反浮选工艺改为单一反浮选工艺,生产工艺指标得到改善,回收率提高了9.78个百分点。
-
-
张旭;
于昭仪;
何亚群;
王婕
-
-
摘要:
褐煤极为亲水,很难通过常规浮选进行提质。本实验以吡啶类离子液体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一水合物(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monohydrate,CCM)为石英捕收剂,采用不同调浆方式,考察了CCM的用量对蒙东胜利褐煤的反浮选效果。通过表面张力仪和FTIR,探究了CCM的溶解性质与其捕收石英的机理。浮选结果表明,由于胜利褐煤亲水性较强,正浮选效果较差,采用反浮选后,精煤产率及浮选完善度明显提高,采用零调浆方式反浮选比常规调浆方式效率更高。FTIR结果表明,CCM的吸附基本不改变石英的官能团种类,说明CCM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石英表面从而捕收石英,同时CCM的吸附明显降低了石英羟基类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增加了长链烷基等疏水官能团的含量,提高了石英的疏水性,促进了褐煤反浮选。
-
-
周杰强;
严峥;
梅光军;
刘彩
-
-
摘要:
对重庆某高硫高硅铝土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混合加药的方法,使用一粗两扫反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5 mm粒级占77.46%、矿浆pH值8.0、浮选矿浆浓度25%条件下,以水玻璃为抑制剂、季铵盐和丁基黄药为组合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可得到精矿氧化铝品位62.18%、硫含量0.11%、氧化铝回收率79.67%的优良指标。
-
-
熊良峰;
王仁宗
- 《全国第22届新型肥料技术及新工艺推介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磷矿资源平均品位仅17%左右,不能直接利用的中低品位磷资源占9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以沉积型磷块岩(胶磷矿)为主。中低品位磷块岩必须经过选矿处理才能被下游工序所利用。目前应用最多的选矿方式是反浮选除镁工艺。反浮选除镁捕收剂对反浮选除镁工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云南某公司使用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捕收剂FA-201及现用捕收剂在浮选装置上进行了13天的工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A-201的分选效果与现用捕收剂相当,单耗方面仅为现用捕收剂的37-43%.
-
-
孙金艳;
王仁宗
- 《全国第22届新型肥料技术及新工艺推介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常规磷矿石反浮选捕收剂多由脂肪酸皂化后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组成,这种浮选药剂往往因浮选泡沫粘度过高、捕收能力弱影响浮选生产.本实验分别对脂肪酸皂和脂肪酸进行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酸经过氧化后制得的浮选药剂捕收能力提升、浮选泡沫粘度下降、药剂作用速度更快,是一种提升浮选药剂性能的有效手段.
-
-
吴文红;
栾玲
- 《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对赤铁矿不同浮选给矿粒度组成对反浮选过程及结果影响的研究,确定了在浮选给矿产品中解离较差的中间连生体粒子含量较高时,在后续反浮选过程中容易造成浮选过程不稳定,中矿量大,指标波动;相比较而言,当浮给产品的粒度组成较均匀、铁矿物解离情况较好时,反浮选中矿量少,有利于反浮选过程的稳定与平衡.
-
-
-
沈立义
- 《2012年全国选矿前沿技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大红山铁矿从尾矿中回收到35%品位铁精矿,铁矿物与硅成连生体的形式存在,实验室对细磨至-0.045mm85%的35%品位精矿进行了磁、重工艺流程试验,均取得尾矿品位小于9%、综合精矿品位大于50%的指标,采用一粗二精二扫反浮选流程,磨矿细度-0.045mm占80%、原矿品位35.3%、精矿品位51.44%、尾矿品位8.35%,说明35%品位铁精矿无论采用反浮选,磁、重选工艺流程,都必须细磨,根据复杂难选红矿的性质,抛弃硅酸盐,产出不同品位的产品。
-
-
-
-
宋长春;
刘志斌;
刘国义
- 《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减少矿石性质的变化对选矿指标的影响,对齐大山铁矿细粒矿石进行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采取与选矿厂选别流程一致细粒选别流程,即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流程,对齐大山铁矿各种不同性质的矿石分别进行了弱磁强磁工艺条件试验、浮选开路条件试验、浮选闭路试验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和选别指标,取得了南采半假相矿、北采混合矿和南采红矿部位矿石选别指标最好,北采红矿和二矿区红矿部位选别指标居中,西石砬子和黄泥段红矿部位选别指标最差的结论.
-
-
石云良;
刘苗华;
肖金雄;
龙艳;
胡芳
- 《2014第五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采用螺旋溜槽-强磁-反浮选工艺处理安徽霍邱某镜铁矿,在粗磨条件下,通过1粗1扫螺旋溜槽选别获得了铁品位66%以上,回收率大于40%的铁精矿,降低了一段强磁选机的处理量,并降低了尾矿品位;降低了二段球磨的负荷,节省磨矿费用,并为精矿的脱水过滤创造了较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