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
脱硫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6502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81篇、会议论文552篇、专利文献53287篇;相关期刊1688种,包括炼油技术与工程、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等;
相关会议309种,包括2008年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年会暨技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气体净化技术交流会、2007年中国钢铁年会等;脱硫的相关文献由49999位作者贡献,包括田辉平、王磊、林伟等。
脱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81篇
占比:17.20%
专利文献>
论文:53287篇
占比:81.95%
总计:65020篇
脱硫
-研究学者
- 田辉平
- 王磊
- 林伟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鹏
- 莫建松
- 王伟
- 吴忠标
- 张波
- 谷小兵
- 刘畅
- 刘勇
- 欧阳德刚
- 程常杰
- 陈树村
- 童裳慧
- 张军
- 王飞
- 刘海洋
- 宁平
- 李强
- 李涛
- 刘伟
- 李阳
- 李斌
- 马春元
- 王涛
- 李伟
- 王勇
- 王强
- 张勇
- 王刚
- 张伟
- 王振波
- 方向晨
- 赵亮
- 张磊
- 李鹏
- 胡小吐
- 李明丰
- 黄明忠
- 于林辉
- 张鹏
- 朱玉霞
- 王斌
- 罗静
- 张杰
- 刘振义
- 李勇
- 朱忠良
-
-
张爱丽
-
-
摘要: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烟气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对相关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火电厂新旧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对比,进一步对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气治理技术向着多系统协同发展,未来烟气治理重点逐步向钢铁、水泥、工业锅炉等非电工业领域转移,本文为烟气治理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
-
张彦锋;
马永亮;
王正源;
赵旭东
-
-
摘要:
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处理废稀硫酸。研究了石灰石浆液和废稀硫酸的不同投加顺序以及不同反应晶种(石膏浆液、石膏稀浆液)对所得石膏晶粒形态和抽滤物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废稀硫酸加入石灰石浆液的方式相比,石灰石浆液加入废稀硫酸的方式更利于石膏结晶,晶粒更大,所得石膏抽滤物含水率更低;以石膏浆液和石膏稀浆液作为反应晶种,抽滤物含水率可分别达到13.2%和14.1%,适宜的晶种浆液与总反应液的体积比为1/3。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现有脱硫系统没有影响,石膏产物一并处理,且为脱硫系统提供了补充水,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
-
郑洪义
-
-
摘要:
利用石灰等药剂提升中水水质是城市中水在发电企业使用的前提条件,此过程产生了大量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中水污泥。中水污泥回用于脱硫系统是一种合理的处理手段,但中水污泥导入脱硫吸收塔时会出现起泡现象,影响脱硫过程正常进行。通过对多个电厂的中水污泥的金属离子、氯离子和有机物含量进行全面分析,起泡现象是由于中水污泥有机物含量过高所致,采用煅烧法可有效解决起泡现象。
-
-
王军;
杨彬;
张勋;
王通;
付悦
-
-
摘要:
优化液化气深度脱硫系统(超重力碱液再生系统)操作,降低碱液单耗,确保液化气脱后总硫达标,不但减少新鲜碱液购置量,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减少碱渣外排量,降低碱渣处理成本,对缓解环保压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液化气深度脱硫的意义,以及深度脱硫装置如何在降低液化气总硫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
-
李燚;
黄振云;
陆向红;
计建炳
-
-
摘要:
以聚丙烯膜为基膜,经多巴胺氧化和硅烷化处理后,以表面印迹法制备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复合膜。以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以静态吸附脱硫实验进行脱硫性能表征,结合自制的吸附-解吸耦合脱硫装置进行实验。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显示实验制得的复合膜印迹效果良好。静态吸附结果表明,表面聚合比溶液聚合平衡吸附量增加了66%,传质速率提高了1倍。多巴胺改性使印迹复合膜的平衡吸附量提高70%;以聚丙烯膜为基膜制得的印迹复合膜在吸附量和扩散速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以正庚烷为原料相溶剂,质子型溶剂为解吸剂能显著提高印迹复合膜的脱硫效果。吸附-解吸脱硫实验结果表明,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吸附-解吸的传质过程,在机理上符合Piletsky的“门模型”,且提高剥离相溶液的极性和吸附温度有利于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吸附脱硫。
-
-
俞园;
林锦富;
张涛;
张衍训
-
-
摘要:
介绍了双氧水脱硫技术在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硫酸装置尾气处理的应用及优化情况。该公司通过对目前常用的脱硫工艺进行对比,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双氧水脱硫工艺处理1 200 kt/a硫酸装置的尾气,并从工艺的适用性、生产成本分析、资源回收利用、生产清洁性等方面对该工艺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双氧水添加控制程序、添加点和储存方式进行了优化,效果良好,为更多的冶炼企业提升企业本质环保水平提供了新的方向。
-
-
额尔德木吐;
辛铖;
高秋廷
-
-
摘要:
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工业烟气治理在非电领域逐步推荐,尤其钢铁行业污染治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烧结机烟气的治理已得到逐步治理。针对高炉热风炉烟气污染物成分复杂、烟气量波动大、污染物浓度波动范围大、烟气温度波动大、烟气湿度大及对烟气净化设备要求较高的特性,选择碳酸氢钠干法(SDS)工艺作为高炉热风炉烟气脱硫治理技术。
-
-
康文泽;
马子航
-
-
摘要: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煤中硫分严重影响了煤炭清洁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黄铁矿是煤中硫的主要赋存形式,其表面性质及脱除方法对于煤炭的洁净利用至关重要。分析了煤系黄铁矿理化性质的差异,详细阐述了黄铁矿赋存状态的多样性、化学性质的复杂性与晶体性质的不均匀性,分析了黄铁矿的理化性质对脱硫的影响,指出针对不同理化性质采取特定脱除方法是物理法脱硫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浮选脱硫的预处理方法,详述了超声波法、微波法与微生物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超声波能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和矿浆性质;微波法能提高煤泥浮选的选择性;微生物法具有污染少、能耗小等优点;将微波与超声波联用,能降低脱硫成本,最大限度提高脱硫率,因此微波与超声波联用是最有前景的方法。论述了pH调整剂、有机抑制剂、组合抑制剂的浮选脱硫效果,pH调整剂价格低廉,有机抑制剂环保有效,组合抑制剂可兼具pH调整剂和有机抑制剂的优点,是黄铁矿浮选抑制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
-
王亚军
-
-
摘要:
介绍了扬子石化芳烃厂火炬气脱硫装置的主要腐蚀情况,对主要腐蚀的设备部位进行汇总,分析腐蚀产生的原因,着重阐述了湿硫化氢腐蚀与胺液腐蚀的机理,提出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
-
王亚婧;
靳珅;
戴明华;
何翔
-
-
摘要:
北京市城区内建设的5座污泥处置中心已陆续全部投入使用,沼气产量稳步提升,急需扩大沼气利用规模,充分发挥沼气能源价值。通过分析污泥产气率、产气量等,确定沼气利用规模;探讨多种沼气利用形式,确定采用沼气发电的方式。根据发电机对燃气特性的要求和气源性质,确定生物脱硫+一级增压+干式脱硫+二级增压+除硅氧烷的沼气处理工艺路线。
-
-
-
-
- 《第六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江苏分册》
| 2011年
-
摘要:
本文对脱硫循环浆液泵机械密封结构原理、泄漏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机械密封更换时的一些常见误区,对机械密封的运行及检修维护方法提出了科学建议,对提高脱硫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有着指导意义.
-
-
- 《第六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江苏分册》
| 2011年
-
摘要:
随着国家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环保部门对发电企业的环保要求也逐渐提高.脱硫系统从几年前的建成、投用,到后来的各级环保部门的实时监控系统的加入,再到今年脱硫系统旁路的取消,脱硫系统已经被摆在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江苏省环保厅"苏环函(2010)247号"《关于报关全省现身燃煤火电机组环保设施改造计划》的函要求”:镇江发电有限公司三期脱硫#5烟囱入口处烟气旁路挡板需根据247号文件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拆除.三期工程#5机组脱硫系统是首批实行旁路取消的改造工程,本文简要讲述此次取消旁路的改造过程中热控专业的主要工作.
-
-
Yu Bin;
于斌
- 《第二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
| 2012年
-
摘要:
通过分析坑口电厂烟气成分、矿井火灾防治机理得出,经过脱硫和脱硝处理的烟气注入矿井采空区替代氮气用于煤炭自燃火灾的防治是安全可行的.在应用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了煤结构与CO2吸附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矿井煤和岩样的CO2吸附实验室验证,结果表明,常温下的煤和岩石对CO2有较强的吸附性且吸附量较大,煤矿井下采空区可以实现对CO2的吸附封存.据此进行了塔山坑口电厂烟气注入矿井采空区的可行性研究,确定了烟气输送的技术方案和矿井采空区注烟气防灭火工艺系统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