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78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5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458381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2014年年会暨技术交流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二苯并噻吩的相关文献由1765位作者贡献,包括曹镛、应磊、杨伟等。

二苯并噻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5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58381 占比:99.89%

总计:458876篇

二苯并噻吩—发文趋势图

二苯并噻吩

-研究学者

  • 曹镛
  • 应磊
  • 杨伟
  • 刘晨光
  • 彭俊彪
  • 郭婷
  • 周明杰
  • 李秀萍
  • 赵荣祥
  • 赵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燚; 黄振云; 陆向红; 计建炳
    • 摘要: 以聚丙烯膜为基膜,经多巴胺氧化和硅烷化处理后,以表面印迹法制备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复合膜。以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以静态吸附脱硫实验进行脱硫性能表征,结合自制的吸附-解吸耦合脱硫装置进行实验。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显示实验制得的复合膜印迹效果良好。静态吸附结果表明,表面聚合比溶液聚合平衡吸附量增加了66%,传质速率提高了1倍。多巴胺改性使印迹复合膜的平衡吸附量提高70%;以聚丙烯膜为基膜制得的印迹复合膜在吸附量和扩散速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以正庚烷为原料相溶剂,质子型溶剂为解吸剂能显著提高印迹复合膜的脱硫效果。吸附-解吸脱硫实验结果表明,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吸附-解吸的传质过程,在机理上符合Piletsky的“门模型”,且提高剥离相溶液的极性和吸附温度有利于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吸附脱硫。
    • 高爽; 张俊茹; 李佳其; 于悦; 韩璐; 肖舒宁; 袁运鸿; 陈晓陆
    • 摘要: 以有机氨功能化的SBA-15为载体,制备过渡金属取代的磷钼酸(PMo_(11) M,M=Fe,Co,Cu)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RD、FT-IR、BET、TEM、TG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成功负载到载体SBA-15上;催化剂的整体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催化剂活性组分均匀地分散在介孔SBA-15的表面和孔道中。结合XPS数据和氧化脱硫实验结果,发现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可以活化活性氧物种,有助于催化剂脱硫性能的提升。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底物,进行氧化脱硫反应,考察引入的过渡金属对催化剂结构的改变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Co取代催化剂(PMo_(11) Co-NH_(2)-SBA-15)的脱硫效果最好,DBT的转化率达到91.15%。PMo_(11) Co-NH_(2)-SBA-1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李丽娜
    • 摘要: 加氢脱硫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已在原油精制中普遍使用了多年。随着原油质量变差和更严格的环境法规的应用(例如,需要降低燃料中的硫含量),人们对该工艺不断更新。在实现燃料低硫水平方面,特别重要的是一类特殊化合物如:二苯并噻吩、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所造成的受阻问题。在使用现有催化剂加氢精制时,二苯并噻吩表现出抗加氢脱硫的能力。本文综述了关于加氢脱硫工艺中有关高位阻含硫分子脱硫的研究状况。
    • 刘晓艺; 李秀萍; 赵荣祥
    • 摘要: 以Ni-MoO_(3)为活性组分、硅胶(SG)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i-MoO_(3)负载量(w)为n%的催化剂n%-Ni-MoO_(3)/SG(n=2.0,5.0,7.0)。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_(2)吸附-脱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以Ni-MoO_(3)/SG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研究了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分别考察了Ni-MoO_(3)负载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硫比(O/S)、萃取剂加入量及硫化物类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Ni-MoO_(3)/SG对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苯并噻吩(BT)模拟油的脱硫率分别为99.4%,93.6%,99.1%,且回收利用5次后对DBT模拟油的脱硫率仍可达到93.7%。
    • 李斯文; 张海艳; 韩天昊; 吴文琪; 王伟; 赵建社
    • 摘要: 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合成了一类氨基修饰的磁性MIL-101(Cr)载体固载下的Keggin型多酸催化剂,即Fe3O4@MIL-101-PMoW(简称FeCu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温(BET)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其组成、形貌等进行表征。采用该催化剂催化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以二苯并噻吩(DBT)为硫源的正十二烷模拟油样。结果表明,多酸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随着多酸活性组分的引入,在最优反应条件下,FeCuP催化氧化模拟燃油中DBT的脱硫率可在75 min内达到100%。此外,磁性材料的修饰可大大增加FeCuP催化剂的回收率,采用简单的外加磁场即可实现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重复使用10次以上仍保持95%以上的脱硫率。FeCuP催化剂在脱硫率以及重复使用次数上的明显优化满足了当今脱硫工业化的使用要求,具有较大的利用及推广价值。
    • 单清雯; 张娟; 王亚娟; 刘文强
    • 摘要: 以N-甲基二烯丙基胺与金属酞菁合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单体、硅胶球为载体,在载体表面聚合制备成硅胶球负载的聚合功能化离子液体吸附材料[(NMDA-Pc/Ni^(2+))/SiO_(2)]。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在常压室温下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NMDA-Pc/Ni^(2+)/SiO_(2)的吸附脱硫性能最好。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1.5g/10mL模型油,吸附时间为20min,DBT的最大吸附量为6.198mg/g。该吸附剂对DBT的吸附行为遵循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以甲醇洗涤再生,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性能没有明显降低。烯烃和芳烃都会影响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效果,但芳烃对DBT选择性吸附的影响小于烯烃。吸附剂对不同的硫化合物也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去除顺序为: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
    • 吴进军; 朱峰; 余响林; 黎俊波
    • 摘要: 为了提高石墨炔光催化脱硫的活性,利用浓硝酸的氧化作用将氧原子引入到石墨炔(GDY)中,形成活性位点丰富的氧化石墨炔(GDY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所制备的GDYO骨架结构完整、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缺陷,有利于电子的转移与活性点位的暴露,提高催化氧化性能。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二苯并噻吩(DBT)质量浓度为1645.15 mg/m^(3)的模拟油、5 mg的催化剂(GDYO)、8 mL萃取剂(乙腈)和1 mL氧化剂(双氧水)的混合体系里,GDYO可以在2 h内对DBT质量浓度为1645.15 mg/m3的模拟油取得99%以上的脱硫效率,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脱硫性能。
    • 郭振雪; 于海斌; 张国辉; 张景成; 卢雁飞; 何艳贞; 孙彦民; 韩恩山
    • 摘要: 以中和法合成的不同SiO2含量的改性氧化铝为载体,本文制备系列Si改性的NiMo/Al_(2)O_(3)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程序升温还原(H2-TP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进行详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引入Si减弱了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表面酸性分布,提高了活性相分散度和金属硫化度,促使形成更多的II类NiMoS活性相。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了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引入Si可降低DBT的加氢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常数,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对比DBT转化率在50%时的脱硫产物分布表明引入Si可影响催化剂的反应路径选择性,直接脱硫路径(DDS)选择性从83.69%增加至92.89%,证实了催化剂的表征规律。
    • 崔燕; 康伟伟; 胡季帆; 刘旭光; 马江微; 雍辉
    • 摘要: 选取1,5-二羟基萘和二茂铁分别为碳源和铁源,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KOH活化和HNO_(3)酸化制备了磁性多孔碳(MC),并将其应用于油品中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脱除。利用SEM、BET、TG、FTIR等表征手段对M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具备丰富的孔隙和良好的表面活性,比表面积达到1096.63 m^(2)/g,吸附能力优异,饱和吸附量为130.31 mg/g。吸附行为符合非均一、吸热的、多层物理吸附过程,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相匹配。此外,MC借助磁场可轻易实现粉体吸附剂的快速分离回收再利用,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吸附材料。
    • 丁石; 张锐; 鞠雪艳; 严张艳; 唐津莲; 张乐; 聂红
    • 摘要: 在分析催化裂化柴油(LCO)的烃类组成及杂原子分布的基础上,针对LCO的不同馏分段,提出了不同的加工技术路线。结果表明:LCO中苯胺类氮化物和吲哚类氮化物主要分布在馏程低于290°C的轻、中馏分段,咔唑类氮化物主要集中在馏程高于320°C的重馏分段;LCO中几乎没有噻吩类硫化物,苯并噻吩类硫化物存在于馏程高于290°C的馏分中,且重馏分中的硫化物几乎均为二苯并噻吩类。全馏分LCO需要在较高苛刻度下加氢精制才能实现十六烷值提升;而LCO中馏分段(240~320°C)在较温和条件下加氢饱和,产品十六烷值提高13.9,可用作国Ⅵ车用柴油调合组分;对于LCO轻馏分段(<240°C),可进行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