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层构型

储层构型

储层构型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64250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首届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暨201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等;储层构型的相关文献由84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胜和、岳大力、林承焰等。

储层构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4250 占比:99.91%

总计:264488篇

储层构型—发文趋势图

储层构型

-研究学者

  • 吴胜和
  • 岳大力
  • 林承焰
  • 侯加根
  • 范廷恩
  • 张宪国
  • 胡光义
  • 刘丽
  • 印森林
  • 周银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冰娥; 尹太举; 王杨君
    • 摘要: 渤海湾盆地A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曲流河发育,为了精确和高效挖潜剩余油,需要精细刻画储层构型。在海域稀井网条件下,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及水平井资料,采用储层构型层次分析法,对曲流河储层复合曲流带S砂体进行解释追踪,然后进行单一曲流带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解剖河道内部点坝,对侧积体进行定量表征。研究认为:S砂体发育4条单一曲流带,单河道宽度为200~1000 m,点坝跨度为180~770 m;侧积层倾向为废弃河道方向,侧积层倾角为4~14°,侧积体水平间距为40~70 m,侧积体水平宽度为50~110 m,侧积层水平宽度为2~14 m,侧积层厚度为0.1~0.9 m。用实钻水平井资料对表征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此次研究结果较前人的经验公式计算更为精准,可为后期油田高效开发剩余油提供有效指导。
    • 李亚茹; 李华; 杨朝强; 周伟; 王玉; 刘圣乾; 何幼斌
    • 摘要: 南海莺歌海盆地东方X气田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发育浅海海底扇沉积,沉积类型特殊,砂体连通性复杂,对储层构型的研究较为薄弱,影响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钻井、测井、三维地震和地震波阻抗反演成果等资料,对东方X气田中新统黄流组一段Ⅱ;气组海底扇构型单元及砂体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底扇主要发育中扇亚相的水道沉积、堤岸沉积、席状砂和扇缘砂;Ⅱ;气组以水道沉积及席状砂为主,2期水道沉积以充填沉积作用为主,整体呈NW-SE向展布;储集层内部砂体有层状充填、垂向切叠及侧向切叠3种叠置样式;储层构型主控因素包括物源供给、地形坡度及重力流能量。
    • 叶小明; 刘小鸿; 张岚; 徐静; 李俊飞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地质研究向定量化发展,曲流河储层构型建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10余年来曲流河储层构型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点坝砂体内部侧积夹层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将目前已有的侧积夹层建模方法归纳为基于面的建模方法、网格随机建模方法及等效表征方法3大类,对各类建模方法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曲流河储层构型建模在井区地下构型模式、不确定性表征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多种建模方法综合、高效数值模拟器的研发和应用等是其重要发展趋势。
    • 屈兴勃; 刘学利; 郑小杰; 谭涛
    • 摘要: 为了揭示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非均质性及流体渗流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的思路,对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进行构型分析,识别出各级次渗流屏障,并划分连通单元。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渗透率、孔隙度、流动带指数(FZI)、孔隙几何形状因子(R_(35))为判别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及逐步判别的方法在储层内部定量划分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类流动单元,刻画出各单层流动单元平面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 孟庆友; 黄军立; 曾有良; 吴星宝
    • 摘要: A油田主力油藏Q由多期三角洲沉积体、重力流沉积体交互叠置而成,储层内部结构复杂。同时,储层平均厚度小于8m,地球物理识别难度大。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开展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研究,提高储层预测分辨率及准确度,解决识别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开展储层构型研究,刻画出各期砂体空间结构特征,解决储层结构复杂的问题。最终,进行井网优化调整,改善开发效果。本次研究为后续其他类似油田提供借鉴。
    • 冯烁; 刘倩; 彭子霄; 付超; 李苏磊; 刘明慷
    • 摘要: 陆相断陷湖盆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内部厚层砂体结构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以Bongor盆地X油田下白垩统油层为例,根据岩心观察、密井网测录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研究区下白垩统典型厚层近岸水下扇沉积序列,研究不同级次下的储层构型及其对沉积体内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泥质沉积面、冲刷/侵蚀面两类界面,近岸水下扇构型单元划分为7个级次(一级~七级),识别分支水道、席状砂、分支水道间和末端水道4种四级构型单元,复合分支水道为五级构型单元。储层内剩余油分布受四级、五级构型单元平面展布特征控制,具有构型界面夹层垂向控油和分支水道砂体横向控油两类模式,构型单元平面连通性及界面阻隔是控制油水连通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开采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指导。
    • 王丽琼; 王志恒; 董楠; 马羽龙
    • 摘要: 以苏36-11加密区盒8下层为例,在现有分层方案基础上,以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划分各级构型单元类型并总结其特征。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和现代卫星照片资料建立辫状河内部构型模式,在沉积构型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不同级次的构型分析。包括以井震结合的思路,表征辫流带级别的宏观砂体分布及隔层分布特征;基于小井距对比分析,通过模式约束、多维互动的思路,对心滩进行识别,搞清心滩与辫状河道的关系,并对心滩坝内部构型进行解剖。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级储层构型对有效砂体分布的控制规律,并用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方法,得到相控理论指导下的高精度三维构型模型,为后续储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 任瑞川; 曾济楚; 梁斌
    • 摘要: 曲流河的频繁摆动使得砂体宽度逐渐增加,形成了由多个成因的砂体相互叠置而成的复合河道砂体。对于进入开发中后期密井网开发阶段的连片复合河道,必须从砂体的纵向、横向着手,开展砂体叠置、沉积微相等砂体构型特征研究,进一步把握剩余油分布规律,才能满足开发方案要求。选取F 19区块NmⅡ2-1为目的层位,以研究区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学、岩石学等方法,分析目标砂体沉积相、构型表征、砂体叠置关系等,建立砂体构型模式。通过单河道砂体研究逐步解剖复合河道砂体内部非均质特征,为港西油田储层内部构型研究和精细描述提供参考,进而指导油田注采井网完善,提高开发效果。
    • 印森林; 谢建勇; 程乐利; 吴有鑫; 朱柏宇; 陈恭洋; 赵俊威
    • 摘要: 针对页岩油开展了广泛文献调研,在页岩油概念的提出、演化及研究历程基础上,对陆相页岩油资源量分布、类型和潜力及若干关键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面临的关键开发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阐述了页岩油概念的由来及最新定义。国内外页岩油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对页岩油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开发效果和水平逐渐提升。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攻关对象。2)陆相页岩油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成熟度演化阶段划分固态有机质阶段、滞留烃阶段、液态烃阶段、液态烃裂解天然气阶段等四类;按源储组合类型划分源储共存型、源储分离型和纯页岩型三类;按开发方式分为夹层型、混积型、页岩型和裂缝型四类。3)陆相页岩油在细粒岩分类及沉积模式、源储岩石微观特征、富集机制、“七性特征”和工业化开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4)陆相页岩油源储结构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亟待加强细粒页岩沉积超高频基准面旋回对比模式、半深湖—深湖相低级次构型单元成因及分布模式、相控储层质量差异分布模式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及甜点快速评价等开发地质方面的研究,以提高页岩油开发经济效益和采收率。
    • 李俊飞; 尚宝兵; 徐静; 王鹏飞; 叶小明
    • 摘要: 渤海湾盆地L油田馆陶组油藏为辫状河储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难以预测。从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入手,综合应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岩心、测井等资料,建立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式,以此为基础,利用动静态资料分析储层构型及其控制下的储层质量差异对油水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层间非均质性易产生层间干扰,注入水优先沿储层质量好的砂体运移,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与储层质量差的砂体相连通的砂体中;平面上,半泥质充填模式的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心滩坝边部或辫状河道;泥质充填河道周围存在水动力滞留区,剩余油富集于周围的心滩坝;层内夹层的存在使得夹层下部砂体水淹,剩余油富集在夹层上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