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剩余油分布

剩余油分布

剩余油分布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7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9篇、会议论文150篇、专利文献276994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78种,包括第三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中国石化油气开采技术论坛等;剩余油分布的相关文献由351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斌、张伟、刘丽等。

剩余油分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9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5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76994 占比:99.50%

总计:278383篇

剩余油分布—发文趋势图

剩余油分布

-研究学者

  • 刘斌
  • 张伟
  • 刘丽
  • 杨少春
  • 刘金鑫
  • 张烈辉
  • 戴志鹏
  • 皮彦夫
  • 赵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正和
    • 摘要: 为实现水平井段沿程产出剖面及油水两相持率的连续监测,从电学、声学、光学等角度开展研究,形成了水平井产出剖面光纤监测方法和示踪剂监测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将传感器或示踪剂预置在完井管柱上,可实现水平井产出的连续监测。光纤监测方法在X23-A20H1井首次实现了每米水平井段油水产出剖面高精度的实时和全油井生命周期的连续监测;示踪剂监测方法首次在L11-C7H3井的5个封隔水平段油水产出剖面进行了2~3年的连续监测,效果良好。该方法为水平井段水淹分析、剩余油分布研究和水平井出水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直接而又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为不具备传统送入式测试法作业条件的水平井各相产出剖面监测成为可能。
    • 罗宪波; 唐洪; 张章; 杨竣杰; 张俊
    • 摘要: 海洋油田狭窄的开发环境与高开发成本,促进了水平井开发方式在海上油田注水开发中广泛应用。针对中国海上油田储层多为三角洲碎屑岩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目前采用平行水平井网注水开发效果欠佳,大量剩余油存在的实际情况,采用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驱替速度和储层非均质性对平行水平井网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均质储层中的采出程度较非均质储层高,剩余油分布于采油井趾部附近;驱替速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均质储层剩余油分布位置;在渗透率级差不同的平面非均质储层中,级差大、储层高渗透带的渗透率较小的非均质储层见水晚,最终采出程度和平均驱油效率略高于级差小、渗透率较高的储层,剩余油均主要位于中、低渗透区采油井跟部中部附近区域;级差小,渗透率高的储层中剩余油分布于低渗透区采油井跟部附近区域。平行井网更适合在较低的驱替速度;平行水平井网更适合于级差较大、储层渗透率最大值较小的非均质储层,该研究为油田水平井井网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 代云娇
    • 摘要: 文昌Z油田自2002年开发以来,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剩余油受多重因素影响,分布规律十分复杂。该文以油田动静态资料为基础,从垂向和平面两个方向开展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总结了层间干扰型、井网不完善型和平面动用差异型3种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刘斌; 周海燕; 张伟; 王刚; 岳宝林
    • 摘要: 渤海L油田是典型厚油层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并伴随早期注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指进和舌进现象,导致部分井含水突升,生产效果变差。为解决此问题,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储层韵律性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韵律性模型,非均质性越强,见水时间越早。对于早期注聚后含水下降幅度,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正反韵律的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而正韵律和复合反正韵律下降幅度较小;在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高部位和低渗层,高部位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复合正反韵律为主,低渗层主要以复合正反韵律、复合反正韵律为主。开发结束,复合正反韵律纵向波及较低,其它韵律性较高。
    • 刘斌; 岳宝林; 张伟; 瞿朝朝; 张静
    • 摘要: 渤海X油田由于地层能量的亏空及恢复导致气顶区油气界面发生运移,利用数值模拟开展气顶区油气移动规律及韵律性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特征研究。无论注入水首先从生产井什么部位越过及波及其右侧原油,油气界面都首先从模型上部(左侧)开始向上移动,然后逐渐过渡到模型的下部,且模型上部(左侧)油气界面的移动程度大于模型下部(右侧)油气界面移动程度。针对不同韵律性模型,在侵入气顶区的流体中,侵入油所占比例均大于95%,侵入水所占比例很小,说明注入水能够突破原油进入气顶区的量很少,油气界面移动主要由储层原油进入气顶区造成。
    • 李彦阅; 黎慧; 吕金龙; 夏欢; 宋鑫; 肖丽华; 马文国
    • 摘要: 目前渤海油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单纯凝胶封堵或聚合物微球调驱效果逐渐降低,实现稳油控水目标任务艰巨。为增强深部液流转向能力,油藏开发中提出了堵调驱技术理念,但其提高驱油效果机理尚不清楚。为此,以渤海B油田储层及流体特征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开展了单独堵、调、驱和堵调驱技术的驱替实验,评价了堵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幅度;并结合CT扫描成像技术,分别对不同开发方式和不同堵调驱开采阶段的岩心内流体分布进行成像观察,分析了岩心内剩余油的动用情况。结果表明:堵调驱技术体系采收率明显提高,相比单独驱替技术的采收率增幅为15.98%,其能够避免纯聚合物微球调驱或高效驱油剂驱液流转向能力有限、难以启动中低渗透层的问题,降低高渗透层低效循环比例。开展堵调驱联合作业可以实现在封堵高渗层扩大波及体积基础上,对中渗层进行有效调驱并启动低渗透层,提高洗油效率,实现"1+1+1>3"的开发效果。
    • 冯烁; 刘倩; 彭子霄; 付超; 李苏磊; 刘明慷
    • 摘要: 陆相断陷湖盆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内部厚层砂体结构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以Bongor盆地X油田下白垩统油层为例,根据岩心观察、密井网测录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研究区下白垩统典型厚层近岸水下扇沉积序列,研究不同级次下的储层构型及其对沉积体内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泥质沉积面、冲刷/侵蚀面两类界面,近岸水下扇构型单元划分为7个级次(一级~七级),识别分支水道、席状砂、分支水道间和末端水道4种四级构型单元,复合分支水道为五级构型单元。储层内剩余油分布受四级、五级构型单元平面展布特征控制,具有构型界面夹层垂向控油和分支水道砂体横向控油两类模式,构型单元平面连通性及界面阻隔是控制油水连通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开采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指导。
    • 张菁; 谭锋奇; 王晓光; 秦明; 黎宪坤; 谭龙
    • 摘要: 通过一系列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合微米CT扫描结果,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驱与聚合物驱的微观孔隙原油动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主要动用大于20μm孔隙的原油,对小孔隙原油的动用程度比较低,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连片状分布为主,赋存在小于20μm的孔隙中,水驱油效率为41.4%;聚合物驱主要动用8~20μm孔隙中的原油,对小孔隙原油的动用程度比较高,聚驱后连片状剩余油大量减少,主要以孔隙角隅状剩余油为主,赋存在小于10μm的孔隙中,聚合物驱油效率达到79.4%。在水驱油的基础上可以将油藏采收率提高38%。聚合物驱对水驱后小孔隙原油的有效动用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方式,成为注水老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
    • 张以天
    • 摘要: 面3块位于八面河油田主体构造带的中部,1987年投入开发。目前油井38口,日产油31 t,采油速度0.21%,自然递减率15.5%。为控制产量递减,提高采油速度,针对该区块两种类型的油藏,进行开发特征总结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并加以实施,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 董献宇; 祖琳; 杨正明; 李海波; 郑宪宝; 骆雨田; 赵新礼
    • 摘要: 特低渗透油藏具有渗透率低、毛细管阻力大等特点,常规注水开发较为困难,采出程度较低,开发过程中剩余油仍大量存在。作为一种较新的驱油手段,纳米驱油剂驱油机理尚未明确,与特低渗致密岩心结合的驱油效果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需探索纳米驱油剂等新的注入介质,揭示其驱油机理。以大庆外围油田特低渗透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水驱油物模实验、渗吸实验相结合,对储层水驱油与纳米驱油剂驱油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从而为储层开发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纳米驱油剂的驱油效果和渗吸效果都比水驱要好,纳米驱油剂更适合渗透率为0.4×10~1×10μm的储层;纳米驱油剂能改善储层的润湿性,提高原油的采出程度;纳米驱油剂的驱替效果随着渗吸时间延长效果会更好。在现场使用纳米驱油剂时要注意减缓注入速度与延长驱替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