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修身思想

修身思想

修身思想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教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347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伦理学研究、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2014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修身思想的相关文献由86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航、张树俊、戴洪才等。

修身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 占比:1.8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3347 占比:97.95%

总计:3417篇

修身思想—发文趋势图

修身思想

-研究学者

  • 任航
  • 张树俊
  • 戴洪才
  • 方原
  • 曹良玉
  • 王心悦
  • 田源
  • 陈睿腾
  • ZHANG Jiao
  • 于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初友香
    • 摘要: 墨子的修身思想可以概括为明“天志”、见“非命”、慎“所染”、重“兼爱”、尚“节用”。总体而言,墨子的修身思想主要有邾娄文化、儒家思想两大来源。墨子是我国古代的“百工之祖”,对当代职校生具有特殊的激励作用。尊重并深入理解墨子的修身思想,对于提升当代职校生的人生修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张丽娜
    • 摘要: 儒家注重道德教化,把修身作为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省察克己、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等修身理论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增添有关儒家修身思想的内容,学习儒家修身养性的方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结合,共同发展.
    • 杨燕
    • 摘要: 修身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它保证社会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社会个体的规律性相一致,对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剖析修身的内涵和价值,在综述修身的价值观念基础上,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提出培育、引导大众修身的方法,以助力高素质社会主义公民的培育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田源
    • 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在道德观方面包括"义""礼""孝""信",在学习观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处世观方面包括人际关系、生活观念、家国意识等,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积极探索将《论语》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借鉴。
    • 田源
    • 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在道德观方面包括"义""礼""孝""信",在学习观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处世观方面包括人际关系、生活观念、家国意识等,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积极探索将《论语》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借鉴.
    • 李萌
    • 摘要: 高校师德建设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难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修身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与当今高校师德建设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儒家以内仁外礼为主旨,通过笃志守道、博学多识、反求诸己、躬身力行等方法,成就内圣外王的事功.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的探讨可以发现,高校师德是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的统一、道德规范与道德自觉的统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高校教师要志道据德,树立崇高理想;学而不已,加强终身学习;立人达人,扎根育人实践.教师个体和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求仁得仁,共同促进良好师德的养成.
    • 许继莹
    •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公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实施和改革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新自由主义全球公民教育呈现的西方化倾向及弊端,对我国的全球公民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儒家“修身”思想为构筑以人类命运为支点的全球公民教育提供了思想养分,为建构全球公民教育图谱提供了中国视角,即:坚定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施“仁”于天下;以公平正义为行为准则,亲仁善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践行“修身”之道,提出中国方案.
    • 张绍兴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中国古代具有良好品德的官员,以修身为根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待人.道德的出发点是修己,落脚点是待人,在道德冲突行为中以操守和气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儒家文化经典中,有关修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于新时代党政干部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抵制社会中出现的不良之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娇; 周德丰
    • 摘要: 中国传统修身思想内容丰富,义涵深邃.古代先哲倡导修身之理由包括:维护人的尊严,凸显人兽之别;发扬善的本性,克服恶的本性;追求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保持健全淳朴的生活,实现人格完足;确保国家安全,自身安宁;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等等.古人修身之方法包括:体仁明礼、立诚主敬、用中贵和以及慎独力行等.近世以来,民主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皆注重对传统修身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一切对当今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政治思维提升、党风政风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ZHANG Jiao
    • 摘要: 中国近代诸大家的修身思想意涵丰富,博大精深,且各具特色与视阈.孙中山以毕生努力"唤起民众",强调在修身立德的过程中,"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章太炎鼓吹革命,提出革命之成败在道德、革命之力量在修身的思想理念.梁启超以塑造"新民"为己任,提倡兼具公德与私德、独立与自由、进取与冒险精神的理想人格.蔡元培更大声疾呼:修身以立己、修学以立志、修德以立业,以培育"独立之人格"的公民.这些修身理论对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