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保持系

保持系

保持系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2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8084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种子、种子科技、种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中国作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等;保持系的相关文献由117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奎府、王春德、袁定阳等。

保持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7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084 占比:99.61%

总计:78390篇

保持系—发文趋势图

保持系

-研究学者

  • 孙奎府
  • 王春德
  • 袁定阳
  • 袁隆平
  • 马斌
  • 刘植义
  • 孙春青
  • 宋书锋
  • 张大兵
  • 张爱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瑰丽; 张瑞祥; 王慧; 陈淳; 黄翠红; 郑陶陶; 刘永柱
    • 摘要: 【目的】优质抗病水稻保持系的获得是改良不育系品质与抗性的前提,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定向改良,可以加速优异水稻保持系的改良进程。【方法】以‘恒丰B’、‘广8B’为轮回亲本,利用携带香味基因Badh2和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B39’作为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开展连续回交育种,定向改良‘恒丰B’、‘广8B’的品质和抗性性状。【结果】通过多代回交选育,获得了14份BC3F2改良材料。利用改良单株系与对应的不育系测交,测保对应的小区不育等级为全不育和高不育;通过品质和抗性鉴定,改良后的目标株系香味评级为香味较浓;稻瘟病抗性均有进一步提高,经病圃鉴定表现为抗或高抗稻瘟病;稻米品质表现为米粒细长、低直链淀粉、低垩白;其他农艺经济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改良后的株系遗传背景回复率在80%~90%之间,达到预期回复效果。【结论】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定向改良缩短了优质抗性保持系改良的育种进程,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在稻米品质、抗病性、香味性状上具有改良的新保持系,实现了‘恒丰B’、‘广8B’在香味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方面的定向改良,为进一步协同改良三系杂交水稻的稻米品质和抗性提供了新的材料基础。
    • 崔聪聪; 王秀芝; 张晓梅; 李杰; 孟令强; 曲宝茹
    • 摘要: 本研究以辣椒雄性不育系10-05A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60-1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6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Y32-3A。其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性稳定,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Y32-3A与28个辣椒自交系测交,有10个组合育性100%恢复,其中7个组合产量超过对照,一般配合力较好。
    • 余金慧; 雷娟; 张月; 肖翠英; 万秀杰; 郭梦逸; 谭亚玲; 徐津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的性状变化规律,为指导广适性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选育的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分别种植于温、湿度差异较明显的温室和试验田,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等10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进行考察,并对性状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除穗长和一次枝梗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差异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其中最明显的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有效穗数极显著减少,材料间的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离散程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2种环境条件下,单株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相关性均最大,但有效穗数与其余8个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将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聚为4类,分别占总材料数的14.5%、38.1%、27.3%和20.1%,第Ⅰ和Ⅱ类群品种单株产量较高,但其性状易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株高显著变高,穗数显著减少,导致其单株产量显著减少;第Ⅲ和Ⅳ类群品种单株产量低,但不同环境条件下性状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第Ⅲ类群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状最稳定。【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导致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株高增高,而植株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穗长和一次枝梗数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杂交粳稻育种应重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性状的选育。
    • 张琛; 罗成飞; 程大友
    • 摘要: 甜菜在世界糖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选育提高育种效率,符合人们期望性状的优良品系,增加甜菜糖产量,分子辅助育种越来越被育种家们重视。而对于受到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控制甜菜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标记研究是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突破。本实验是以食用红甜菜(工大食甜1号)为实验材料,利用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技术对其细胞质和细胞核育性类型进行鉴定,从中选育出了11株不育型甜菜。通过对其田间鉴定表明,选育的11株甜菜不育率稳定,不育率达到100%。
    • 石好琪; 吴则东; 兴旺; 丁刘慧子; 邳植
    • 摘要: 为了了解国家甜菜种质资源库中甜菜多胚种质资源的育性组成情况,为将来应用多胚授粉系同步改良单胚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应用多胚保持系做父本更好地进行品种保护打下基础.本研究利用作用于甜菜线粒体VNTR位点的引物TR1进行甜菜细胞质类型的鉴定,并利用甜菜细胞核DNA的bvORF17上游区的多态性进行细胞核Rf1位点基因型鉴定.试验结果表明:627份甜菜多胚种质资源中N型细胞质(可育细胞质类型)有234份,占37%左右;S型细胞质(不可育细胞质类型)289份,占46%左右;N/S型细胞质(既有可育细胞质类型也有不可育细胞质类型)53份和X型细胞质(未知细胞质类型)51份,均占8%左右;其扩增条带大小在500~600 bp.在627份鉴定出细胞质类型的甜菜种质资源中,有237份鉴定出相应的细胞核Rf1位点基因型,其中同时具有1800 bp和1300 bp条带类型的有78份,仅具1800 bp的有159份.627份种质资源中,有390份只鉴定出细胞质类型,细胞核Rf1位点基因型没有鉴定出.对于T1、T2引物扩增条带为1800/1300 bp的种质资源是否是1800/1300 bp型或者1800 bp和1300 bp型二者混合仍未可知.从总体来看,国家甜菜种质资源库中的细胞质类型组成较为复杂,既有N型、S型和N/S型细胞质类型,也有X型细胞质类型;细胞核基因型有2种,共组成7种育性类型,在后续育种中需要对其进行筛选.
    • 张琛; 罗成飞; 程大友
    • 摘要: 甜菜在世界糖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选育提高育种效率,符合人们期望性状的优良品系,增.加甜菜糖产量,分子辅助育种越来越被育种家们重视.而对于受到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控制甜菜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标记研究是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突破.本实验是以食用红甜菜(工大食甜1号)为实验材料,利用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技术对其细胞质和细胞核育性类型进行鉴定,从中选育出了11株不育型甜菜.通过对其田间鉴定表明,选育的11株甜菜不育率稳定,不育率达到100%.
    • 杨金松; 黄志谋; 张再君; 邱东峰
    •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亦出现杂交种的育种产量持续徘徊不前的局面,两系法、三系法杂交种产量相当.分析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三系杂交稻技术路线上限制于核质互作配套机制要求有选择性地使用亲本而形成两大杂种优势群,多年来较少补充优质的种质资源,杂种优势群内遗传基础不丰富;两系杂交稻的杂种优势来源没有突破三系杂交稻杂种优势形成模式;杂交稻的杂种优势群内种质创新及杂种优势群理论创新研究乏善可陈.本文从生物技术应用、水稻远缘杂交研究、育种研究力量整合等方面就杂交水稻育种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 王平; 丛玲; 王春语; 朱振兴; A Aashok Kumar; 张丽霞; 陆晓春
    • 摘要: 线粒体基因组易位是导致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性状产生的重要遗传机制.比较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寻找易位区为克隆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奠定基础.以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x623A和其保持系Tx623B为试验材料,采用二代Illumina Hiseq结合三代PacBio测序技术,对2个样品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比较和分析不育系和保持系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差异.高粱Tx623A和Tx623B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49 727 bp和452 772 bp,预测编码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分别为147和145个,且两基因组特有基因分别为8个和6个.两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比较分析,发现存在一个57 kb的基因组片段易位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区域,该易位区可能与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Tx623A和Tx623B线粒体基因组中易位区为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克隆提供了基因组信息.
    • 姜艳喜; 焦少杰; 王黎明; 苏德峰; 严洪冬; 孙广全
    • 摘要: 为选育高粱耐盐品种,用1.7% 的NaCl溶液对51对稳定的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进行了盐胁迫培养,通过研究其萌发期种子发芽率、相对盐害率与盐浓度之间的关系,明确高粱成对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保持系的耐盐性比不育系的耐盐性要好.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耐盐特性不是完全一致的,不能简单的用A的抗性来表示B,反之亦然.
    • 陈建国; 朱列书; 彭妙; 王建波; 胡如忠; 陈钊德; 杨振智; 丁丁; 郭大芳; 谢晋云; 安开宇
    • 摘要: [目的]研究烟草包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生长期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和激素水平差异.[方法]选取K326、K394和云烟87共3组不育系与保持系为研究材料,取苗期、团棵期、旺长后10 d、现蕾期(叶和花蕾)、中心花开放期(叶和花蕾)的功能叶片和花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各时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N6-异戊烯腺嘌呤(iPAs)和反玉米素核苷(ZRs)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结果]保持系与不育系的IAA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中均大于1,而花蕾小于1.保持系与不育系的ABA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和花蕾中均大于1.保持系与不育系的iPAs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中均小于1,花蕾中大于1.现蕾期保持系和不育系的ZRs+GA比值小于1,其他各时期规律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应用烟草的雄性不育现象提供理论依据.%[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hormone level and change rule and the difference of endogenous phytohormones in tobacco male sterile line and its maintainer line at growth stage. [Method] We selected three treatments of male sterile lines and maintiainer lines (K326,K394 and Yunyan 87)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and adopted functional leaves and buds of seve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seedling stage,rosette stage,prosperous growth for 10 d,squaring stage and central flower opening stage). Five endogenous hormone contents(IAA, GA,ABA,iPAs,ZRs) of sample from seve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Result] IAA content ratio of maintainer line to male sterile line was more than 1 in leaves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ut those in buds were smaller than 1. ABA content ratio of maintainer line to male sterile line was more than 1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PAs content ratio of maintainer line to male sterile line in leaves was smaller than 1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but those in bud greater than 1. ZRs+GA content ratio of main-tainer line to male sterile line in squaring stage was less than 1. The laws of other periods were not obvious.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le sterility of tobacco.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