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7篇、会议论文116篇、专利文献3744篇;相关期刊400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遗传、种子等; 相关会议67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等;雄性不育的相关文献由5680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廷栋、张改生、周瑞阳等。

雄性不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7 占比:29.27%

会议论文>

论文:116 占比:2.13%

专利文献>

论文:3744 占比:68.61%

总计:5457篇

雄性不育—发文趋势图

雄性不育

-研究学者

  • 傅廷栋
  • 张改生
  • 周瑞阳
  • 李金萍
  • 杨光圣
  • 万向元
  • 安学丽
  • 张大兵
  • 梁婉琪
  • 潘跃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杨晋宇; 白琛; 丁小惠; 申红芳; 王磊; 应杰政; 鄂志国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研究,可以鉴定更多与育性或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有助于解析水稻雄性生殖发育的整个调控网络.[方法]常规种植条件下,突变体ms7(male sterile 7)与对照种植于浙江富阳和海南陵水,比较它们的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利用混池关联分析和图位克隆方法进行目标基因定位.[结果]整个生育期,突变体ms7生长速率与野生型一致,成熟期的株高、分蘖数、叶数、叶大小、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等性状与野生型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但ms7结实率为0,表现为完全雄性不育,花药瘦小且颜色发白,半薄切片显示绒毡层降解推迟,花粉镜检呈染败.遗传分析表明花粉败育受单个隐性基因控制,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BSA11与YD7045之间1.17 Mb的范围内.[结论]本研究为水稻雄性不育基因ms7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 时子文; 何青; 赵卓凡; 刘孝伟; 张鹏; 曹墨菊
    • 摘要: 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雄性生殖器官不能产生正常有功能花粉的现象。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较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之一。当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类型主要是单交种。我国玉米杂交种的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6.2亿亩左右,年用种量10亿公斤以上,常年制种面积高达250多万亩。利用传统的人工去雄或机械去雄的制种方式进行杂交种子的生产,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玉米制种基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而玉米制种基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当前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玉米制种基地出现了严重的用工慌,制种基地的租地费用和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使得种子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利用植物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种子的规模化生产,不仅能有效保证杂交种纯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杂交种子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避免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人工去雄或机械去雄的田间操作困难等问题。因此利用雄性不育进行不育化制种是玉米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我国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以及包含光温敏雄性不育在内的细胞核雄性不育资源的发掘及创制进程、植物雄性不育资源从自然群体中获得到有目的性创制的发展过程及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玉米雄性不育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趋势和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7个需要加强的方面,为玉米雄性不育的创制、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 汪颖; 张玉洁; 焦子惠; 李雪丽; 王凯; 达晓伟; 孙坤; 张辉
    • 摘要: 油用玫瑰主栽品种‘苦水’玫瑰的栽培园区总见千花无果现象,为此,本研究对‘苦水’玫瑰的杂交育性进行了遗传学研究。授粉试验发现,自然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时‘苦水’玫瑰自交不结实;异交时‘,苦水’玫瑰作为母本与‘丰花’玫瑰、‘四季’玫瑰、‘艳霞’玫瑰、重瓣黄刺玫之间具有亲和性,而作为父本与杂交母本都无法成功授粉结实。在雄蕊花瓣化、P/O值、花粉异型性和花粉萌发率等生殖特征中发现‘苦水’玫瑰的花粉畸形现象严重,萌发率近似为零。进而,显微观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相发现‘苦水’玫瑰中存在染色体分配行为不协调,胞质分裂不均一,四分体中有三分体等异常现象。由此可见‘苦水’玫瑰的异常减数分裂行为致花粉败育妨碍其做父本时的受精结实,故雄性不育而非蔷薇科常见的自交不亲和性,是‘苦水’玫瑰自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也表明作为母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改良‘苦水’玫瑰的种质是可行的。
    • 崔聪聪; 王秀芝; 张晓梅; 李杰; 孟令强; 曲宝茹
    • 摘要: 本研究以辣椒雄性不育系10-05A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60-1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6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Y32-3A。其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性稳定,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Y32-3A与28个辣椒自交系测交,有10个组合育性100%恢复,其中7个组合产量超过对照,一般配合力较好。
    • 洪奔; 陶建敏; 农慧兰; 徐颖一; 耿艺宁; 凌千惠; 郑焕
    • 摘要: 以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及其实生后代雄性不育株‘Y-14’为试材,研究花蕾发育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阐明葡萄雄性不育新种质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阳光玫瑰’相比,雄性不育株‘Y-14’花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2)‘Y-14’花蕾的生长素(IAA)含量高于‘阳光玫瑰’,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低于‘阳光玫瑰’;‘Y-14’花蕾的赤霉素含量(GA_(3))在花蕾发育前期低于‘阳光玫瑰’,而其茉莉酸甲酯(MeJA)在后期显著低于‘阳光玫瑰’;‘Y-14’花蕾的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含量较‘阳光玫瑰’偏低。(3)在单核早期,‘Y-14’花蕾的ABA含量变化平缓,而‘阳光玫瑰’的ABA含量急剧升高,与此同时GA_(3)含量开始高于‘阳光玫瑰’,而MeJA含量则在单核早期低于‘阳光玫瑰’且差异逐渐显著。研究认为,‘阳光玫瑰’实生后代不育株‘Y-14’花蕾发育期SOD、POD、CAT活性和MDA、IAA、ABA、GA_(3)、MeJA含量异常变化可能导致了雄性不育的发生,而且单核早期可能是‘Y-14’雄性不育产生的关键时期。
    • 王茜; 陈景斌; 林云; 刘金洋; 薛晨晨; 闫强; 吴然然; 崔瑾; 陈新; 袁星星
    • 摘要: 豆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有较高的地位。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提高产量。雄性不育是花粉或花药发育异常的现象。雄性不育系的利用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和思路。生物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花粉和花药发育分子遗传传机制的深入研究,为近几年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的依据,并使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基础上,其他豆类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也有所突破。本文综述了植物花粉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以及豆类作物雄性不育分子遗传机制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为豆类作物杂种优势的相关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 吕慧杰; 王红梅; 赵天天; 张东锁; 郭媛; 胡胜武
    • 摘要: 利用化学杀雄剂(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究抗除草剂甘蓝型油菜K4在化学杀雄制种过程中用作父本的利用潜力,以K4及其野生型ZS9为材料,在抽薹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苯磺隆,通过观察喷药后花器官形态、花粉活力及农艺性状来研究其杀雄效果。结果表明,抽薹期单株喷施0.10 mg/L×6 mL剂量的苯磺隆可诱导ZS9雄性不育,而10.00 mg/L×6 mL剂量的苯磺隆可诱导K4雄性不育,其剂量是诱导ZS9雄性不育剂量的100倍;诱导供试材料完全雄性不育剂量的苯磺隆对其他花器官及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负效应。研究表明K4是一种优良的抗杀雄剂(苯磺隆)材料,在油菜化学杀雄两系杂种优势利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李田雨; 杨远霄; 刘红艳; 汪魏; 周芳; 周婷; 赵应忠
    • 摘要: 细胞色素P450(CYP450)超家族广泛参与初生和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其中CYP703家族基因参与拟南芥、水稻等的花药发育。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芝麻基因组中鉴定出303个CYP450基因,发现它们分为9个家族簇(clan),43个基因家族,随机分布于16个连锁群中。CYP703家族是71 Clan的成员之一,为了解芝麻CYP703家族的功能,克隆并分析了其家族基因SiCYP703A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iCYP703A2与拟南芥CYP703A2聚为一类,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7%。表达分析表明,SiCYP703A2在芝麻的花蕾组织中高量表达,同时在花药发育的四分体阶段表达水平较高。拟南芥中超量表达后发现,SiCYP703A2超表达植株荚果变短、花粉活力降低,花药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花粉壁表面出现不规则突起,花粉壁结构异常。此外,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多个花粉壁发育基因在SiCYP703A2超表达植株的花药中异常表达。这些结果表明,超量表达SiCYP703A2会导致转基因拟南芥花粉壁出现缺陷,导致育性降低,推测SiCYP703A2在花粉粒和花粉壁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 高永钢
    • 摘要: 利用水稻ROXY1、ROXY2基因序列,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发现GRMZM2G442791基因(MS22)序列与ROXY1、ROXY2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73%~79%)。以玉米B73自交系为实验材料克隆MS22启动子区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ROXY1、ROXY2及MS22基因核苷酸序列以及蛋白质结构、亲水性和疏水性及进化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雄性核不育相关基因MS22编码区长度为480 bp,编码159个氨基酸;ROY1编码区长度为408 bp,编码136个氨基酸;ROXY2编码区长度为420 bp,编码140个氨基酸。通过对蛋白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MS22、ROXY1、ROXY2都为谷氧还蛋白家族成员,具有GRX家族基因相似的功能结构域和近似的三级结构。因此推测,MS22可能与ROXY1、ROXY2具有相似的功能,可能参与氧化还原调节、植物胁迫防御,在控制雄性配子发生中起主要调控作用。
    • 委刚; 陈单阳; 任德勇; 杨宏霞; 伍靖雯; 冯萍; 王楠
    • 摘要: 本研究报道的突变体sr10(slender rice 10)是由籼稻保持系西农1B经甲酰磺酸乙酯(EMS)诱变而成,表现为茎细长,雄性不育。细胞学观察显示,sr10细胞变长,维管束变少。冷冻切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sr10的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但气孔导度的降低可能提高其抗旱性。通过激素含量测定发现,sr10中IAA和GA3水平显著升高,而ABA含量显著降低。qRT-PCR分析表明,GAs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下调,IAA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异常。遗传分析表明,sr10的突变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SR10定位于3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LIND12和28.5~4之间的175.7 kb的区域内。本研究结果为SR10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