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杂交稻

杂交稻

杂交稻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77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7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4415篇;相关期刊480种,包括种子、种子科技、福建稻麦科技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2012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学术年会、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等;杂交稻的相关文献由5982位作者贡献,包括陶诗顺、李传国、朱德峰等。

杂交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07 占比:19.53%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4415 占比:80.27%

总计:17959篇

杂交稻—发文趋势图

杂交稻

-研究学者

  • 陶诗顺
  • 李传国
  • 朱德峰
  • 符福鸿
  • 陆作楣
  • 任万军
  • 梁世胡
  • 熊洪
  • 陈惠哲
  • 马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林红华
    • 摘要: 通过对杂交稻种子进行不同的浸种处理,研究浸种方式对胚根生长及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强氯精500倍液、腐殖酸浓缩液2000倍液浸种可促进初根、胚根的生长,但与对照(清水)相比差异不显著,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
    • 王亚梁; 朱德峰; 张玉屏; 陈若霞; 向镜; 陈惠哲; 谌江华; 汪峰
    • 摘要: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PS-16的缓苗返青期最短,生育期因秧龄延长而推迟的天数最少。(4)精准条播有效促进分蘖,其中PS-16效果最好,PS-16机插10 d分蘖数平均比PS-18和BS高16.4%和20.8%。机插秧龄延长降低群体分蘖高峰苗数,各秧龄下高峰苗数PS-16>PS-18>BS。成穗率在不同播种方式处理间差异不大。(5)秧龄延长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PS-16下降幅度最小。(6)不同机插秧龄下,精准条播通过增加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有效降低了机插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各机插秧龄下产量PS-16>PS-18>BS。试验说明,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增强了秧苗素质,提高了机插质量,缩短了长秧龄下的返青时间,促进了分蘖早发,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有效减少了连作杂交晚稻因机插秧龄延长而引起的产量损失,其中精准16条条播效果好于18条条播。
    • 王亚梁; 朱德峰; 张玉屏; 陈若霞; 向镜; 陈惠哲; 谌江华; 汪峰
    • 摘要: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PS-16的缓苗返青期最短,生育期因秧龄延长而推迟的天数最少。(4)精准条播有效促进分蘖,其中PS-16效果最好,PS-16机插10 d分蘖数平均比PS-18和BS高16.4%和20.8%。机插秧龄延长降低群体分蘖高峰苗数,各秧龄下高峰苗数PS-16>PS-18>BS。成穗率在不同播种方式处理间差异不大。(5)秧龄延长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PS-16下降幅度最小。(6)不同机插秧龄下,精准条播通过增加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有效降低了机插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各机插秧龄下产量PS-16>PS-18>BS。试验说明,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增强了秧苗素质,提高了机插质量,缩短了长秧龄下的返青时间,促进了分蘖早发,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有效减少了连作杂交晚稻因机插秧龄延长而引起的产量损失,其中精准16条条播效果好于18条条播。
    • 黄胜梁
    • 摘要: 野香优744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晚籼迟熟三系优质杂交稻,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明溪县引进野香优744作烟后稻试种,表现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野香优744在明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廖萍; 孟轶; 翁文安; 黄山; 曾勇军; 张洪程
    • 摘要: 【目的】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但是,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氮素利用率上的差异尚存争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明确杂交稻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稻为对照,杂交稻为处理,筛选出56篇文献,建立了包含367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杂交稻类型、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土壤全氮、土壤碳氮比和土壤质地,探究了杂交稻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显著提高了产量(+11%)和生物量(+14%),而对收获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在各氮肥施用水平下,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均显著提高了产量;然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稻的增产优势显著降低。另外,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8.1%)、氮素生理利用率(+2.9%)和氮素回收率(+3.6个单位)。【结论】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能够提高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本研究为评估杂交稻的推广应用对我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 吴娟娟; 邱慧明; 周仕全; 邱壑; 黄薇; 江婷
    • 摘要: N两优76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利用母本N15S、父本南恢769杂交育成的晚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分别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作晚稻种植,均表现出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总结了N两优769在建阳区和武夷山市等地的种植表现和栽培要点。
    • 雷林森
    • 摘要: 以7个籼粳杂交稻和两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调查分析两种类型杂交稻的群体特征、产量及其结构等,探讨不同类型杂交稻在烟后种植的群体特征和产量表现,筛选出生产上最佳推广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茎秆粗壮,株型较紧凑,叶色浓绿,抗倒性好,穗型大、穗粒数多,着粒密,落色较好,但分蘖力弱、有效穗少,稻曲病与根腐病抗性较弱;籼粳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杂交籼稻,值得重点示范推广的品种有甬优1540、浙粳优1578、甬优7850和甬优17。
    • 吴章洪
    • 摘要: 浙优21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浙04A与浙恢F1121配组育成的籼粳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9—2020年引进浙优21至松溪县作中稻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杂种优势明显,耐肥抗倒,穗大粒多,易感稻曲病,生育期偏长,高产,米质较好等特点。介绍了浙优21在松溪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王亚梁; 朱德峰; 陈若霞; 方文英; 王晶卿; 向镜; 陈惠哲; 张玉屏; 谌江华
    • 摘要: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机插为对照,设计标准9寸秧盘横向取秧18穴,纵向取秧40穴的精准条播育秧机插方式,机插每穴播种量为2.5粒(T_(1),43.2 g/盘),3.5粒(T_(2),60.5 g/盘),4.0粒(T3,69.1g/盘),考察种子分布均匀度、秧苗素质、机插质量、机插群体干物质生产、有效穗数均匀度及产量结构的变化。【结果】(1)与BS相比,PS提高了种子分布均匀度。(2)PS显著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加了秧苗的干物质积累和秧苗均匀度。与BS相比,不同播量下PS的秧苗均匀度平均提高47.5%,播量越低,PS对秧苗均匀度的提高作用越明显。(3)与BS相比,PS的机插漏秧率平均降低了8.9个百分点。同时PS使机插苗数均匀度平均提高了87.8%,其中T_(2)处理PS机插每穴2—3苗比例最高,机插苗数均匀度最好。(4)PS通过提高机插群体的分蘖高峰苗数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在不同播种量下,PS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平均增加6.7%,同时使有效穗数均匀度提高40.2%,其中T_(2)处理下PS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和有效穗数均匀度最高,同时PS提高了机插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5)不同播量下PS通过增加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使产量平均增加9.0%,其中T_(2)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播量的增加,PS机插相对于BS机插的产量增加幅度下降,同时机插苗单株对产量的贡献率降低。(6)相关性分析表明,机插群体有效穗数均匀度和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准条播育秧机插通过提高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苗数均匀度,进而提升了杂交稻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是在毯苗条件下实现杂交稻低播量丰产种植的有效方式。
    • 彭建; 贾先勇; 罗勇高; 张超福; 吴合周; 符建法; 贾琳
    • 摘要: 桃秀优美珍是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育成的高档优质杂交稻品种,品种来源为桃秀A×R美珍。2018—2019年该品种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品种特征特性如下:全生育期114.5 d,有效穗数279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68.1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5.7 g,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382.7 kg/hm^(2);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二级标准;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耐冷性一般,抗倒伏,适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从品种搭配、适时播种、适当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防治、草害防治和及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