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9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5篇、会议论文164篇、专利文献361520篇;相关期刊884种,包括人类工效学、艺术科技、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等;
相关会议124种,包括“提高旅客舒适度”学术研讨会、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暨2012国际包装科技研讨会等;人机工程学的相关文献由3961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广韬、金信琴、韩辉等。
人机工程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1520篇
占比:99.36%
总计:363859篇
人机工程学
-研究学者
- 马广韬
- 金信琴
- 韩辉
- 王继成
- 童时中
- 肖吉军
- 杨随先
- 苏胜
- 原兴霞
- 崔怡平
- 常焕庆
- 张亚楠
- 李艳
- 汪路
- 熊兴福
- 程辉
- 符文琛
- 翟越
- 邹愈
- 任家骏
- 任金东
- 刘肖健
- 朱序璋
- 李霞
- 楚杰
- 赵占西
- 陆长德
- 乔杉
- 侯建军
- 刘子建
- 刘洋
- 吕明
- 吴超
- 张建敏
- 李明
- 杨君顺
- 杨猛
- 杨磊
- 杨英
- 王凡
- 申黎明
- 聂桂平
- 苏联勇
- 董俊华
- 袁泉
- 赵一鸣
- 陈亮
- 陈子龙
- 雷毅
- 高世杰
-
-
王健男
-
-
摘要:
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提供了一种城际动车组客室扶手横杆高度设计的计算方法,并通过CATIA软件中的人机工程学模块,对扶手横杆高度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扶手横杆高度设计的合理性.
-
-
黄梦婕;
刘旭堂;
刘敬;
杨瑞;
秦臻
-
-
摘要:
针对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坐姿监测的人机工程学课程实验平台。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坐姿体压数据,通过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坐姿进行在线检测与分类,通过蓝牙模块传输数据至终端设备进行存储与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坐姿实时监测并具备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能够用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性实验教学。
-
-
何钰菁;
张冠奎;
王艾嘉
-
-
摘要:
伴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助服务终端早已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ATM自动取款机是在这类条件下形成的便捷产品。汇报选用调研和当场调研等辅助方式。以工商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为分析及改进对象,对已产生的问题,例如自动取款机在嵌入式应用期内不容易预埋脚室内空间,人站起时不可以近距应用取款机,大白天光线明显时界面看不清楚,用户难以区别功能键,键盘上安裝防护膜非常容易挡住视线,用户输入支付密码的不方便等问题。开展人体工学剖析和改进。依据用户人群的真实需要和人机融洽的必须,对ATM的外型、功能键、密码键盘等开展人机剖析和改进设计方案。
-
-
王仲;
周美玉
-
-
摘要:
人机工程学所关注对象是人对机操控和搬运的便利性,机的工作环境和制作材料的适应性;追求友好的人机关系;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的疲劳程度。中国古代垦耕机械犁具从耒耜发展到曲辕犁,即贯穿着上述的设计理念而一步步地走向完善。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犁具设计片面追求它的工作效率,而忽视了犁具制作材料、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及人与犁的融洽度,其结果是引进的耕犁及后续的新犁设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
-
高瞩;
曹诗瑾
-
-
摘要:
目的 针对自动驾驶观光车内饰的人机交互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方法,对内饰的人-机-环境进行研究。方法 使用JACK工具对自动驾驶观光车模型仿真分析,分析计算座椅H点、座椅腿部空间与座椅舒适性仿真、可视域仿真、可达域仿真、工作姿势分析、下背部受力仿真、关节舒适度。结论 通过仿真软件分析验证,得出符合人机工程的内饰空间布置,提出设计优化与建议,并验证优化结果。
-
-
周腾娇;
任钟鸣
-
-
摘要:
文章旨在发现、分析电动车儿童安全座椅现存问题并为之提供解决思路。文章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得到电动车儿童安全座椅现存的问题;其次将电动车儿童安全座椅行驶状态分为正常行驶状态和碰撞状态,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对两种状态进行分析,并以碰撞状态为主分"人""机""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分点论述;最后得到电动车儿童安全座椅设计的改良方法。通过文章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最终系统地为电动车儿童安全座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
李广军;
钱佳林;
王汝佳;
李文强
-
-
摘要:
以地铁双人座椅设计为例,将人机工程学参数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对铝合金座椅和不锈钢座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座椅参数,通过CATIA建立三维模型;再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铝合金座椅和不锈钢座椅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对两种分析结果对比得出结论。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确定座椅靠背高度为268 mm,座深为420 mm,靠背与座面夹角为105°。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出铝合金座椅和不锈钢座椅在受到载荷后最大应力分别达到198.56 MPa和201.651 MPa,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座椅模型前20阶振型图。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人机工程学设计座椅参数的可行性;计算出铝合金座椅安全系数高于不锈钢座椅,得出铝合金是座椅材料更好选择的结论。
-
-
仇维蓉;
刘远;
孙中林;
张栋涛;
王熠晗
-
-
摘要:
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罩在产品维护时开启较频繁,其开启力直接影响产品维护的便捷性。发动机罩和扭簧匹配设计不合理会造成过大的开启力,导致发动机罩开启困难,产品维护不便,严重影响产品在市场的口碑。通过收集W200型挖掘机的发动机罩和扭簧参数,编制计算表格,分析各参数对开启力的影响,并从中选择开启力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案。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为发动机罩与扭簧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
-
任加祺;
冯国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的办公桌椅改进设计。方法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分析了目前办公桌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操作者操作鼠标和键盘时人的上臂经常处于前伸状态,肘部、前臂及后背经常处于无支撑状态,提出了座椅的改进设计方案,并结合人体尺寸数据对改进后座椅中的扶手高度、写字板1和写字板2的尺寸进行了设计。结果设计出的扶手高度为31.2 cm,写字板1内侧边缘距靠背的距离为39.9 cm,字板2内侧边缘距离靠背的距离设计为18.5 cm。结论改进后的座椅设计能够使操作者在操作鼠标和键盘时,上臂保持自然下垂,前臂、肘部和后背都有支撑。
-
-
LIN Yu-hong;
林昱宏;
PAN Wen-zhen;
盘文珍;
LU Jin-lan;
陆瑾兰;
ZHU Zhi-juan;
朱志娟
- 《2016年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大,因摔倒造成的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使得老年助行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现有的助行器缺乏人性化,结构设计不合理,性价比低.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深入研究分析,结合人机工程学设计理论以及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从产品形态,生理,心理方面入手,对老年人运动分析,将人-机-环境作为整体研究,进而给出可行的方案,使产品不仅仅满足使用效用,更多满足使用者生理心理需要,为老年人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优化社会结构.
-
-
展伟;
孙晓晨;
姜涛
- 《“提高旅客舒适度”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人性化的内装设计可以提升旅客的乘车品质,以某型有轨电车内装设计为例,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通过合理设计车内空间范围、符合人机工程学理念的各种设备、优良的车内物理环境、合理统筹的美观性设计、必要的安全性设计、充满关爱性的无障碍设计等措施,可以极大限度的提升旅客的乘车品质,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度.
-
-
-
张程
- 《四川省第十五届汽车学术年会》
| 2021年
-
摘要:
座椅舒适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座椅舒适性,座椅设计要利用人机工程学合理布置人体模型、合理优化座椅外形尺寸、合理进行腰部支撑的设计,科学地设计座椅有效旋转点,从而达到座椅舒适性设计.座椅舒适性评价分为客观和主观评价,通过人体体压测试和动态客观评价进行舒适性验证,再结合主观感知评判座椅的舒适性.
-
-
ZHANG Shuang-shuang;
张双双;
HE Can-qun;
何灿群;
JI Zhang-yu;
季张宇
- 《2017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工程机械人机界面是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针对国内工程机械普遍存在的交互界面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从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角度,通过设计调研的研究方法,结合人机界面色彩设计理论,以人为中心,对随车起重机的显示和控制界面进行研究,分析操作者的操作交互模型、人机界面反馈和人机工程学原理,提出了工程机械人机界面优化设计的方法,为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界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内工程机械人机界面设计带来新的设计思路和研发途径.
-
-
YU Ming-jiu;
于明玖
- 《2017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探讨了慕课给大学教学带来的冲击,总结了其中的利弊.分析了人机工程学的课程特点,研究了新的形势下,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上课模式和考核模式,通过慕课压缩课堂理论学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产品设计项目驱动的人机试验及应用设计模式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文中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也可应用到其他课程试点改革中.
-
-
宁芳;
张倩
- 《第二届东方设计论坛暨2016东方文化与设计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钥匙套进行以通用设计为指导的创新设计研究.通过构建用户认知模型,系统地分析通用设计观念下的用户需求与反应机制,并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钥匙套的通用设计研究,设计开发出一款兼具视觉和触觉两种使用方式的钥匙套,创新了钥匙套使用方法,优化了钥匙套的使用体验,提高了钥匙套的通用性,体现人文关怀.
-
-
-
-
齐骥;
王云平;
张宝川;
贺大伟
- 《2018年世界内燃机大会》
| 2018年
-
摘要:
生产现场管理中,人员是生产管理五大要素中重要的一环,其操作手法、精神状态等因素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成本等关键指标,生产现场人员管理成为生产系统优化的重要方向.给操作者提供更科学的管理和更舒适的环境,提升工作状态,助推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表现,保障安全、成本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基于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使用戴姆勒人机工程评估法,提出最优人员形体和工位匹配的管理模式,通过实现人员轮岗管理的科学匹配、工位的多方改善,进一步降低人员的疲劳感.是人机工程理论与生产现场管理相结合的实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