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用户认知

用户认知

用户认知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4754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政工研究动态、创意与设计、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第十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等;用户认知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如贵、张兆林、李耿等。

用户认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4754 占比:99.91%

总计:104850篇

用户认知—发文趋势图

用户认知

-研究学者

  • 姚如贵
  • 张兆林
  • 李耿
  • 王伶
  • 张晓莹
  • A.克兰梅
  • C.布鲁伦
  • G.布伦
  • H.曼吉
  • J.巴布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杰锋; 周依鸣; 王莫紫荆
    • 摘要: [目的]从用户认知的视角探究邮轮外观品牌形象的现状及表现成因。[方法]基于系统聚类法,设计实验让用户对样本邮轮的外观进行观察,重新判断各邮轮归属于品牌的聚类情况,并收集实验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得出关于邮轮外观品牌形象的3种现状:大部分邮轮品牌具有良好的外观品牌形象;其中大众型邮轮与高奢型邮轮的外观品牌形象发展远远好于专业型邮轮;所有类型邮轮会因为品牌内部外观造型的延续性和品牌间外观造型的差异性问题,导致邮轮外观品牌形象呈现出形象断层、交叉的混乱现状。[结论]现有邮轮的外观品牌形象总体构建良好。表现出较差外观品牌形象的邮轮如部分专业型邮轮,客观上是由于缺少典型的外观家族特征,并且品牌间外观同质化严重,主观上则由于邮轮用户的审美与目的的不同会间接影响外观品牌建设的价值表达。
    • 摘要: 多元风格并存与融合是当代设计发展最典型的特征,技术带来的信息化与网络化为设计实践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可能性。不论是探索新兴产业,还是回溯传统,设计的多元化既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又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因此,设计师要基于愈发复杂的技术与社会背景,提供顺应智能趋势与技术要求的设计,在不摒弃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将技术能力与社会需求结合,依照设计标准,创新性地提供符合用户认知的设计方案。
    • 田胜; 李维; 董沁宇
    • 摘要: 针对态势信息层级复杂、显示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论文基于用户认知开展态势可视化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用户认知特性及态势可视化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数量、关系、维度、主次等多层面,提出了基于用户认知的态势可视化设计策略,包括分层分级、关联聚合、时空多维、焦点推送等;然后,选取密集多目标、重点关注目标两个典型态势场景,开展可视化设计策略应用。为态势显示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有效降低用户认知负荷,增强态势感知和人机工效,带来更加直观友好的用户体验。
    • 贾复生; 何人可
    • 摘要: 目的 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础上,以用户认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方向下,探究并总结会话式交互的具体设计原则及策略。方法 基于用户的行为差异与认知特征,分析影响用户认知流程的界面设计问题,提出用户界面认知过程中感觉与审美、注意、学习与记忆以及思维特征等需求,结合明确产品型用户与非明确产品型用户的行为差异,建立认知特征—会话式交互界面体验需求映射模型。结论 通过认知特征与购物聊天机器人会话式交互界面体验需求分析,从用户的感觉特征与审美体验、注意特征、学习与记忆特征、思维特征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界面设计策略。结合信息架构的微观网络体系,根据信息整体、信息关联与信息实体3个方面对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整理,从设计需求、认知需求、界面设计需求、设计策略4个层级构建聊天机器人会话式界面设计模型。
    • 杨栋友; 王华琳
    • 摘要: 以消费心理为核心系统研究出相适应的汽车外观设计策略。结合对心理学的研究分析,认知思维普遍基于直觉、经验、情感、意识、推理、判断、理智及悟性等多重影响因素下所构成,由此得出感性、理性和知性为主导的三层认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汽车外观的设计策略。感性思维倾向于情感与直觉的主导,进而采取联觉策略;理性思维好追求逻辑真理,故采取对情态的撷取策略;基于知性思维相对理智的悟觉维度,总结出实用需求的几何构成策略。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方可在汽车外观设计当中更为全面地塑造品牌文化、诠释品牌价值并革新品牌意义。
    • 布乃峰
    • 摘要: 该文聚焦当代公益活动中的文创设计领域。首先,分析了文创设计融入公益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分析了公益文创的现状与发展;最后,从用户认知方式的角度,探讨公益文化创新的设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 杨博文
    • 摘要: 随着元宇宙的爆火,AR、VR产业也成为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的领域,目前中国智能眼镜公司在全球占比第一,达到76%。而就在2022年,雷鸟创新、Rokid、影目科技、Nreal等国内AR眼镜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发布了面向C端的AIR系列产品,定价都在3000~4000元不等,有业内人士称2022年为“消费级AR眼镜元年”。
    • 刘涵
    • 摘要: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是公共体育活动传播的渠道之一。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冰雪运动,能提高我国民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水平。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抖音短视频平台用户观看随机性较强,缺乏认知主动性;短视频推广主体多元,用户接受效果被弱化,短视频推广形式复杂。基于此,本文从平台技术逻辑下的流量精准触达与冰雪文化塑形、创作主体内容逻辑下的多元主体发力与冰雪热度延续两方面提出相关可行建议。
    • 熊铭; 朱代根
    • 摘要: 在体验经济时代(在消费过程中追求顾客满意、注重自我体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追捧,其内饰比外观更为重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饰中,许多零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互动性,这也是用户了解新能源汽车内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纯地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其内饰造型、人机交互和使用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人机工程学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出发点,掌握用户形象认知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内饰设计与创新.
    • 邱跃; 汤妙吉
    • 摘要: 将稀缺理论与用户认知理论结合,可以重新定义用户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合理地阐明用户认知行为的发展趋势,提升信息检索研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本文研究分析了稀缺心理对用户认知的动态影响过程,并在稀缺心理的基础上解释了用户潜在信息需求的深层原因.实验结果证明了用户的社交网络行为与信息检索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通过提取用户社交网络数据,为研究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依据,有利于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