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棒稳定
鲁棒稳定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27728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26届中国控制会议、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自动化学术年会、2005年全国灌区及水工建筑物防渗抗冻胀与水量监控学术研讨会等;鲁棒稳定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志飞、张合新、周鑫等。
鲁棒稳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7728篇
占比:99.90%
总计:227948篇
鲁棒稳定
-研究学者
- 张志飞
- 张合新
- 周鑫
- 惠俊军
- 李阳
- 王占山
- 刘祖润
- 段振辉
- 陈东彦
- 余晓丹
- 安海云
- 张化光
- 张高民
- 贾宏杰
- 陈奕梅
- 韩正之
- 关焕新
- 刘玉忠
- 包俊东
- 卫志农
- 吴爱华
- 吴玉彬
- 孙国强
- 孙永辉
- 张庆灵
- 张旭东
- 徐胜元
- 曾鸣
- 李仁发
- 李智斌
- 李涛
- 杨成梧
- 王星
- 胡军
- 苏宏业
- 苗军霞
- 茅靖峰
- 褚健
- 赵岩峰
- 亓学庆
- 任金霞
- 冯冬梅
- 刘卫朋
- 刘国静
- 刘金虎
- 史忠科
- 吴敏
- 周翔
- 堵秀凤
- 孙优贤
-
-
吴越
-
-
摘要:
在参数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下研究控制器设计的可行性问题,结合对反馈意义下不确定广义系统的二次稳定的概念,进一步讨论在参数发生变化时广义系统的二次稳定与鲁棒稳定的等价关系问题.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减少干扰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根据设计不同参数的不确定性的结构形式,基于LMI研究方法和鲁棒稳定性判据,即对受控制的系统在运行中的扰动因素产生的系统偏差进行整改,需要对系统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满足目标动态要求,从而让系统正常运行,达到标准.
-
-
刘亮;
龙飞;
杨靖
-
-
摘要:
从生态系统中提出了符号稳定的概念.它打破了传统的数值型矩阵的稳定性概念,具有一种天然的鲁棒稳定性.通过分析给定矩阵中各个位置上元素的符号,判断与其具有相同符号型的一类实矩阵的稳定性.符号稳定将一个矩阵的定量稳定性分析转变成定性稳定性分析.通过定义符号稳定,从已有的符号稳定必要条件入手,利用赫尔维茨稳定判据从三阶矩阵分析符号稳定,进而推广到高阶矩阵,得到相应的充分条件.最后,将符号稳定扩展到Schur稳定,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
-
钟玲莉;
李树勇
-
-
摘要:
研究一类参数不确定的具有无穷时滞Lotka-Volterra模型的鲁棒稳定性和部分变元鲁棒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运用Lyapunov-LaSalle定理和区间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获得该模型全局渐近鲁棒稳定和部分变元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数值实例,验证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
-
-
蔡杰;
刘子文;
苗世洪;
晁凯云;
张籍;
黄大玮
-
-
摘要:
针对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双向AC/DC换流器在外界扰动下出现电压波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双向AC/DC换流器的母线电压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在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功率变化等外界扰动情况下对系统扰动量的快速跟踪,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电压或电流传感器,保证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即插即用功能.进一步地提出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AC/DC换流器电压波动控制策略,以有效抑制暂态电压波动和冲击,提高了孤立混合微电网在不同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仿真模型,通过在不同暂态过程下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
-
钟开成
-
-
摘要:
基于不确定时滞电力系统稳定保守性问题,构造新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首先,引进一种新自由矩阵不等式方法处理泛函导数中的积分项,得到时变时滞电力系统的鲁棒稳定判据;其次,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工具箱进行求解.最后,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进行仿真,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
-
-
-
-
CHEN Shuang
-
-
摘要:
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就是对于所有容许的不确定性仍能使系统保持其稳定性,即稳定且无脉冲的性能.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是广义系统鲁棒控制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讨论了具有不确定性的广义系统的第一类稳定性问题,改变系统的受限等价形式,选取李雅普诺夫方程,在不确定广义系统的标称广义系统是容许的条件下,求得使广义不确定系统鲁棒稳定的不确定性的最大扰动范围.
-
-
杨莹;
浙江财经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李俊民;
陈国培
- 《第26届中国控制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类在切换时刻具有脉冲行为的切换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及鲁棒稳定化问题,首先应用多Lyapunov 函数的方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给出系统在任意切换律下依概率稳定的充分条件,进一步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法对系统的稳定化以及鲁棒稳定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得到了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和脉冲增益矩阵的求解方法。
-
-
戴邵武;
张亦农;
喻楚兵
- 《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定义了非线性系统的块对角模型,根据块对角控制器设计的特点,从结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运用小增益定理和神经网络方法,对具有块对角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系统鲁棒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证明该类控制系统具有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稳定.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
-
周映江;
李训铭;
梁华
- 《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
| 2009年
-
摘要: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受不确定,网络延迟,丢包和错序所影响。本文针对这非理想网络状况,研究了网络控制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建立连续时间系统模型时,还引入了一个定常状态时延,使得模型更贴近实际。随后,运用改进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出网络控制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基于该充分条件得到利用线性矩阵小等式(LMI)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再运用迭代算法求解相关系数。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
李自立;
陈增强;
袁著祉
- 《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
| 2006年
-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一类状态时滞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就该系统中当非线性函数已知及未知时,通过引入RBF神经网络来逼近未知函数,给出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时滞无关的控制器,对于具有较大时滞的该类系统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具有较好的结果.
-
-
徐慧;
苏宏业;
褚健
- 《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自动化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一类带多面体不确定性的离散时滞系统,研究了鲁棒稳定和鲁棒镇定问题.采用了基于奇异系统方法的一种新的状态变换得到了系统时滞依赖的动态性能.在稳定性分析问题上,通过构建参数依赖的Lyapunov函数,得到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鲁棒稳定性条件,并提出了无记忆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求解LMI实现反馈控制器的设计.经数值仿真例子验证了该控制器设计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相对于其它已有结果中类似控制器的优越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