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扰动观测器

扰动观测器

扰动观测器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51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893375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光学精密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会议、2014中国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等;扰动观测器的相关文献由1398位作者贡献,包括毛耀、邓久强、丁世宏等。

扰动观测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93375 占比:99.99%

总计:2893727篇

扰动观测器—发文趋势图

扰动观测器

-研究学者

  • 毛耀
  • 邓久强
  • 丁世宏
  • 谭毅
  • 朱海荣
  • 李世华
  • 任戈
  • 任维
  • 李奇
  • 何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建龙; 刘郦雅; 阳习党; 肖欢
    • 摘要: 为了解决外界周期性负荷扰动而引起的电力系统混沌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指数趋近律方法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控制算法。采用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同时设计一种扰动观测器在线实时观测负荷扰动,并将此观测器作为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的前馈补偿项,抵消电力系统周期性负荷扰动的影响,抑制电力系统混沌振荡,使其恢复到同步运行状态。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具有较好的快速收敛特性和较强的抗扰动能力。
    • 许昌亮; 杨忠; 姜遇红; 徐浩; 周东升; 廖禄伟; 张秋雁
    • 摘要: 针对输电线路树障清理作业任务对空中机器人平台稳定性、平动性和抗扰性的高要求,为克服传统平面配置多旋翼无人机姿态配合式位置移动的缺点,本文在全驱动多旋翼飞行器设计思想的启发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无需姿态配合即可实现前后平移运动的非平面作业型多旋翼空中机器人.首先分别建立其姿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该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跟踪控制律.多组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非平面配置旋翼空中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的接触力扰动下具有良好稳定性、平动性和抗扰性.
    • 谭光兴; 苏荣键; 岑满伟
    • 摘要: 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传统调速系统的响应速度慢、有超调、鲁棒性差及抖振过大问题,提出了一种积分变结构与扰动观测器复合的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积分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引入新型趋近率,对PMSM调速系统的稳态及动态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张观测器估计的扰动值进行速度控制器的补偿,提高滑模控制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调速系统无超调,调节时间为0.012 s;突加负载时,恢复稳态时间为0.018 s,且转速只下降16 r/min,该控制方法有效增强了系统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并抑制了滑模控制的抖振。
    • 陈九霖; 郭昊昊; 刘彦呈; 于春来; 李冠桦
    •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由于存在逆变器死区和电流测量误差和其它一些非理想因素,导致电机转速产生脉动。提出一种扰动观测器和重复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对逆变器死区和电流测量误差导致的转速脉动加以抑制。在电流环利用扰动观测器对死区补偿时间进行在线识别,再利用识别出的死区补偿时间动态调整补偿电压,克服了由IGBT开关时间随负载变化导致的死区补偿电压不准确的问题,在转速环利用重复控制器对电流测量误差引起的转速脉动进行进一步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由于逆变器死区和电流测量误差所导致的电机转速脉动。
    • 罗宝佳; 吴震宇; 詹明儒
    • 摘要: 针对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中执行机构振动现象,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对其进行抑振。在对机器人负载侧转速波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RV减速机动态角传动误差和啮合摩擦激励的数学模型;以考虑动态角传动误差和摩擦因素影响的伺服电机-RV减速机-负载所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为控制对象,采用内环鲁棒控制+外环扰动观测器的双环控制策略抑制负载侧的转速波动。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PI控制,不仅使机器人在启动阶段能够快速平稳地对指令做出响应,并且克服了时变刚度所引起的控制系统不确定性,使得稳态工作阶段的转速波动得到了明显削弱,降幅近50%。
    • 武志涛; 李帅; 程万胜
    • 摘要: 由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易受参数扰动、外部干扰和端部效应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定结构滑模控制器与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复合式滑模位置控制方法。定结构滑模控制器通过加入限制条件,保证了系统状态都位于滑模面的同一侧,削弱了传统变结构滑模控制器由切换控制产生的抖振现象,提高了滑模滑动运动的品质。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可以对定结构滑模控制器中无法精确测量的系统扰动项进行观测并补偿,从而消除了系统扰动项对定结构滑模控制器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复合式滑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滑模控制,该复合式滑模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不仅削弱了抖振现象,而且增强了位置跟踪系统的鲁棒性能。
    • 姚阳; 杨朝翔
    • 摘要: 针对感应电机在参数扰动条件下的高性能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扰动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偏速度控制方法。基于串级控制结构设计内环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器和外环鲁棒速度控制器。在考虑电机电流和电压约束的最小损耗及参数随转速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改进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器(CCS-MPC)作为内环转矩控制器;将稳定化MPC方法与离散时域扰动观测器(DOB)相结合,在同时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负载转矩的影响以及电机的转矩限制的前提下,设计外环鲁棒速度控制器,该速度控制器为内环转矩控制器提供参考转矩;通过给出相应的定理和推论验证所提出的转速控制器的鲁棒性;设计物理实验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电机转矩限制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瞬态及稳态响应,且在负载转矩扰动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 王淑旺; 范诚; 徐群龙
    • 摘要: 为解决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转速环环节应用传统PI控制时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在传统滑模指数趋近律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滑模面作为自变量,引入双曲正切函数设计了一种新型变边界层饱和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在提高系统响应性的同时削弱了抖振。针对系统参数和负载转矩变化引起的扰动会使系统再次产生抖振的问题,引入双曲正切函数和Fal函数构成复合函数,设计了一种新型扰动观测器,并将观测结果反馈至滑模控制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陈一豪; 李毅; 朱明超
    • 摘要: 协作机器人在人机协作过程中有发生碰撞的可能,如果碰撞发生会对机器人或操作人员造成较大的伤害。为了提高机器人在协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扰动观测器的碰撞检测算法,提出的高阶扰动观测器比一阶扰动观测器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在高阶扰动观测器给出的外力矩基础上提出了接触危险系数的碰撞阈值用于检测是否发生碰撞,通过数值仿真模型对高阶扰动观测器及碰撞检测阈值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在机器人上进行了碰撞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碰撞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能够实现碰撞的实时检测,提高了机器人的人机协作安全性。
    • 黄皓; 涂群章; 蒋成明; 潘明; 朱昌林; 涂志文
    • 摘要: 针对农用驱动电机中存在的控制精度不良、抗扰动性差和稳定性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速趋近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升电机控制精度并提升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针对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收敛过程中的等速趋近率存在的趋近速度慢、抖振波动大和控制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变速趋近率进行优化改进。在变速趋近率中通过引入系统范数,在电机控制过程中有效解决了趋近速度/抖振波动平衡的问题,提升了农用驱动电机的控制效率同时保证了稳定性。同时,由于电机中的内部机械参数和外界负载扰动会对农用电机的调速性能产生直接影响,针对电机控制过程中的内部参数和外界负载扰动,设计一种基于扩展滑模观测器的抗扰动技术,对其进行实时观测并补偿。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测试和电机平台实验验证,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启动过程中能够在0.1 s之内完成启动转速响应且无超调现象发生,有效提升了农用驱动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通过设计的扰动观测器提升其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当受到外界负载扰动10 N·m/-10 N·m时,可以将转速误差控制在5%之内,有效地提升了农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