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解耦控制

解耦控制

解耦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209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0篇、会议论文206篇、专利文献1426860篇;相关期刊512种,包括电工技术学报、电机与控制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等; 相关会议167种,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等;解耦控制的相关文献由4703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熀秋、刘国海、孙玉坤等。

解耦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0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26860 占比:99.89%

总计:1428476篇

解耦控制—发文趋势图

解耦控制

-研究学者

  • 朱熀秋
  • 刘国海
  • 孙玉坤
  • 孙晓东
  • 柴天佑
  • 王伟
  • 陈冲
  • 卢建刚
  • 李雪园
  • 刘星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杰; 李文
    • 摘要: 在分析影响离心式压缩机控制性能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把压缩机出口压力作为控制目标,实现防喘振阀和入口导叶的解耦控制策略。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控制策略优化后,压缩机入口导叶和防喘振阀之间实现了高效调节,降低了机组转速过高产生的额外能耗。
    • 杨萌; 刘锋; 刘畅
    • 摘要: 针对无人倾转旋翼机直升机模式的典型飞行状态,分析全机操纵舵面在该飞行模式的冗余分配策略,开展控制律结构设计以及基于内外回路的显模型解耦控制律设计方法研究。将显模型设计、一拍跟踪解耦控制律设计与倾转旋翼机的操纵特性进行综合,实现了内回路的解耦与外回路跟踪控制。通过对典型配平状态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出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回路的带宽大于4 rad/s,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在参考模型摄动20%的情况下,验证了控制系统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刘宇航; 张妍鑫
    • 摘要: 纸张水分是纸张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如果水分过高,会导致水分不均匀,容易产生气泡和水斑;如果水分过低,会导致纸张变脆,强度减弱,甚至纸张破裂。同时,影响纸张水分的因素众多,整个过程为多变量过程,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耦合。采用解耦方法将多变量系统解耦为单变量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器控制纸张水分,并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验证。
    • 廖春晖; 于飞; 刘成; 李超; 侯帅; 黄刚
    • 摘要: 文章针对分块望远镜由于空间环境以及在轨力热变化等引入的像差问题,在分块变形镜方式和精密像差校正控制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对于10m以上的大口径分块望远镜仅凭传统的六自由度平台和中心面形促动器校正波前像差效果有限的情况,文章提出了使用分块变形镜方式进行解耦控制。由于分块变形镜具有高精度、多耦合的控制特点,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影响矩阵的分块变形镜面形解耦控制方法,通过子镜定心、六自由度位姿调整和子镜面形调整等步骤对波前像差进行校正。经过仿真验证,分块变形镜可以有效消除波前像差在大口径分块望远镜中的影响,与先前的只调节分块子镜的曲率半径方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面形控制精度。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大口径空间遥感器的像差校正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 杨旭红; 陆浩; 郝鹏飞; 姚凤军
    • 摘要: 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转换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及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两级式的转换器无法满足系统要求,而单级式结构转换器的提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单级式存在不同的拓扑结构,如Z源逆变器、Y源逆变器等。本文提出的分离源逆变器是一种仅使用逆变电桥就可以灵活升高或降低交流输出电压,而且具有优于其他拓扑结构的优点,并且可以使用与传统电压源逆变器相同的调制方案。首先对三相分离源逆变器(SSI)进行分析,然后在并网连接模式下提出一种改进调制方案,使输出电压电流波形更稳定;并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改进闭环控制,及对直流侧和交流侧分别进行独立的控制,以实现并网SSI的解耦控制。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 魏惠芳; 王丽梅; 张康
    • 摘要: 针对直驱H型平台轮廓控制中轮廓误差受机械耦合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解耦的直驱H型平台滑模轮廓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对多变量、强耦合的直驱H型平台设计解耦控制律,将耦合模型解耦为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为克服不确定项的影响,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实现参考轮廓的精密跟踪,将滑模控制应用于解耦后的系统中.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控制器的渐近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H型平台轮廓跟踪精度和系统鲁棒性.
    • 赵同爽; 张激扬; 王英广; 樊亚洪; 罗睿智
    • 摘要: 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旋转关节的高精度控制问题,进行旋转关节的精细建模,并提出平动-转动解耦控制及其优化方法,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根据转子动力学建立旋转关节动力学模型,并根据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秩判据判定系统完全能控.设计解耦控制器,并通过增加相位补偿器完成控制器优化,使系统闭环主导极点左移.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比控制系统在控制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解耦控制优化方法可有效提升磁悬浮旋转关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系统调节时间缩短50%,超调量降低12%,优化效果明显.
    • 何大禄; 廖建权; 王强钢
    • 摘要: 环形双极直流配电网的潮流控制自由度不足,部分线路潮流不可控,且存在极间耦合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三有源桥串并联直流潮流控制器(TAB-PFC)的不平衡潮流抑制策略,同时研究了TAB-PFC的解耦控制。首先分析了受端电压、新能源出力不平衡对正负极潮流及线路损耗的影响,推导了恒功率控制下TAB-PFC输出电压和线路电流的表达式,据此建立了含TABPFC的环形双极直流配电网的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参数解耦矩阵实现正负极控制环路间的近似解耦,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含TAB-PFC的环形双极直流配电网的仿真模型,并搭建了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TAB-PFC抑制不平衡潮流及参数解耦矩阵方法的有效性。
    • 钱虹; 张力哲; 潘宇; 龚苏平; 邵嗣杨
    • 摘要: 为解决供热抽汽改造导致的发电机组热电耦合及非线性问题,提高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跟随能力,提出了用于解耦控制的前馈补偿解耦算法,并对解耦后的电功率控制回路设计了基于模糊算法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前馈解耦算法与模糊算法相结合的方案有较好的解耦效果,并能有效优化AGC跟踪能力,提高系统控制性能。
    • 赵世海; 李果
    • 摘要: 为解决染整定型机在温、湿度控制过程中的强耦合、大迟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解耦方法。先通过前馈补偿方式消除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温、湿度耦合效应,然后在控制器中加入模糊算法,用以减少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滞后现象;使用Matlab对耦合系统、模糊解耦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当加入模糊解耦模块后,温、湿度的超调量分别由23%和10%降低到几乎为0,温度调节时间由1700 s降低为1100 s,湿度调节时间由1600 s降低到700 s;并且在加入外界干扰时,震荡幅度减小,系统能够迅速回到稳定值,说明模糊解耦控制比传统PID控制拥有更好的鲁棒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