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桥梁
预应力桥梁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27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13316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大陆桥视野、城市建设、科技风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中国硅酸盐学会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预应力桥梁的相关文献由52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震、余志武、吴仁友等。
预应力桥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316篇
占比:99.82%
总计:113518篇
预应力桥梁
-研究学者
- 陈震
- 余志武
- 吴仁友
- 周晓杨
- 朱林
- 王建军
- 蒋丽忠
- 谈遂
- 仝瑶
- 刘明
- 刘锋
- 张长林
- 李变丽
- 杨博绅
- 杨庆宇
- 杨颖萱
- 王茂
- 王震
- 田东升
- 田大军
- 白峰
- 秦李冯
- 赵海英
- 郑均
- 闫晓光
- 陈涛
- 于品德
- 于金波
- 何伟
- 侯明剑
- 全萍
- 凤若成
- 刘世明
- 刘书铭
- 刘志宏
- 刘洋
- 卢贵武
- 周明华
- 周立伟
- 周银
- 唐国斌
- 孔祥利
- 宋东
- 宋天淼
- 崔好林
- 张建彪
- 张文武
- 张文臣
- 张鹏
- 录高伟
-
-
司风光
-
-
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将成为我国桥梁的主要类型,桥梁作为大型基础设施,其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都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在桥梁使用年限长久后,需要对桥梁进行加固。本文通过桥梁的力学性能对桥梁的加固进行研究,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提出不同的加固对策,以增加桥梁的承载力。
-
-
宋继贤
-
-
摘要:
预应力桥梁建设过程中,注浆质量直接决定预应力桥梁工程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注浆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预应力桥梁工程中波纹管注浆质量检测相关方法进行探究,分析基于弹性波的全长检测法应用特点,通过试验对全长检测法在桥梁波纹管注浆质量检测成效进行探讨。
-
-
凌冬;
黄珠;
李思艺
-
-
摘要: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整体性好,具有较强的刚度,因此其跨越能力显著优于简支梁桥,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设计中。文章以跨径组合为131 m+198 m+131 m的广西西江扶典口特大桥2主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全桥结构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对全桥的各项设计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梁在施工与运营阶段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计算结果可为类似桥梁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
-
-
杨嘉楠
-
-
摘要:
为提高预应力桥梁的施工质量,介绍了智能压浆机的机械结构、自动化控制原理及使用智能压浆机实现混凝土预制梁的大循环压浆施工工艺,总结了灰浆制作、压浆注意事项和智能压浆机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推动预应力桥梁的建设质量.
-
-
李建鹏
-
-
摘要:
以某预应力桥梁工程为例,从三维建模、碰撞检查、信息模型构建以及自动成图等不同维度研究了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表明,预应力桥梁工程设计中采用BIM技术,不但保证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也提高了桥梁施工质量.
-
-
刘东华
-
-
摘要:
以具体桥梁工程为例,在分析其垮塌拱桥预应力结构爆破拆除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性爆破拆除技术,并对爆破拆除过程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已经发生垮塌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桥梁结构,若采用常规爆破拆除方式,会因其结构预应力的瞬间释放而对既有桥梁和支撑体系造成破坏,引发不可预计的重大事故,为次必须采用保护性爆破拆除技术,在安全且充分释放其垮塌结构预应力的基础上拆除重建,充分保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桥梁结构爆破拆除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
-
刘志宏
-
-
摘要:
本文结合某公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对该项目箱梁施工,所采用的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对该技术方案下的挂篮设计技术、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等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对挂篮刚度进行了静载试验和安全性验算.
-
-
刘志宏
-
-
摘要:
本文结合某公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对该项目箱梁施工,所采用的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对该技术方案下的挂篮设计技术、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等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对挂篮刚度进行了静载试验和安全性验算。
-
-
朱俊成;
柳文明;
马明洪
-
-
摘要:
在大跨度工程中,为保障梁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通常会选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前期组合梁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组合梁截面选型、预应力索布置、张拉方法等内容.采用模型加载试验,若强度、挠度、稳定性等指标达不到组合梁建设标准,则需要重新设计,直到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后,生成最终的设计图纸,从而保障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安全.首先介绍了组合梁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要点,其次概述了施工期间应重点控制的技术措施,最后总结了预应力组合梁加载测试所用的仪器、测点的布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为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
-
邢厚俊;
葛宁;
贾其松;
邓立;
马永强;
吴佳晔;
冯源
-
-
摘要:
对现行桥梁孔道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为解决冲击回波法在桥梁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中受被测物体表面状态影响大、梁板厚度较厚(超过60 cm)时不适用的技术难题,引入了冲击回波声频法,对不同厚度梁体进行了模型试验及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在被测梁体厚度小于25 cm时冲击回波声频信号受被测物体弯曲振动的影响较大,但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可去除干扰信号;冲击回波声频法在测试效率、测试稳定性、适用厚度等方面均比冲击回波法显著提高,为预应力桥梁孔道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
周明华
-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很多,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出现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预应力桥梁,由于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而导致质量事故和裂缝病害也不断增多。本文主要针对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砼早期强度、预留孔道质量,超长束一端张拉工艺、扁锚的应用,夹片式锚具的尺寸和夹片长度无序减小而影响锚具质量等问题,通过众多事故处理,作者做了大量调查和分析,对施工中发生的若干预应力技术问题提出了质疑。
-
-
-
-
杨全兵
- 《中国硅酸盐学会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
| 2013年
-
摘要: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下,按耐久性指标,即盐冻剥落量、DF值、Cl-离子扩散深度和钢筋锈蚀率对C50空心板梁混凝土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同时,比较了按耐久性设计优化混凝土与按传统设计混凝土两者间的性能优劣,并介绍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
- 《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用于桥梁结构分析程序的设计,系统阐述了体外预应力效应相关类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针对体外预应力效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发了体外预应力索的导线点类、体外预应力索的索单元类和体外预应力钢索类,完成了桥梁体外预应力效应计算过程的总体抽象和封装,实现了体外预应力效应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算例表明,本文设计的体外预应力相关类能够正确地计算桥梁结构的体外预应力效应.
-
-
冯建立
-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分析了甘陶河特大桥出现病害的原因,找出重点加固的部位,采用碳纤维布和钢板进行加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重点讲述了预应力桥梁的受力分析、加固方案、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加固后的桥梁检测技术及其相关参数,并重点介绍预应力连续桥梁的加固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