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弹性波

弹性波

弹性波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3年内共计2290篇,主要集中在力学、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8篇、会议论文169篇、专利文献136684篇;相关期刊406种,包括地球物理学报、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与化探等; 相关会议10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弹性波的相关文献由3117位作者贡献,包括岩本英树、大门克也、中村弘幸等。

弹性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8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169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36684 占比:99.23%

总计:137741篇

弹性波—发文趋势图

弹性波

-研究学者

  • 岩本英树
  • 大门克也
  • 中村弘幸
  • 李振春
  • 多井知义
  • 岸野哲也
  • 木村哲也
  • 钟世航
  • 吴佳晔
  • 汪越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璇; 宋文章; 黄俊斌*; 顾宏灿; 赵宏琳; 陈思彤
    • 摘要: 文中结合某水下平台舷侧的实际需求,基于分布反馈式(DFB)光纤激光水听器技术,设计小尺度舷侧模块。仿真中采用分层介质中的弹性波模型建立声障板模型,并对声障板合理选材,制备了4阵元DFB光纤激光水听器舷侧模块,并测试了舷侧模块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舷侧模块中水听器相对灵敏度提高,响应相对平坦,初步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秦宁
    • 摘要: 弹性波高斯束逆时偏移是一种兼具计算效率和成像精度的多分量地震成像算法,具有面向目标成像的能力,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声波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和弹性波各向同性介质,有关弹性波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较少。首先,基于地震波矢量特性,在震源点和检波点分别采用P波和S波进行射线追踪,发展了一种基于相速度的各向异性弹性波射线追踪算法,该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而且能消除求取地下介质各向异性参数时的不确定性;然后,通过弹性波动力学高斯束表征的格林函数来实现波场正反向延拓;最后,对正反向延拓波场进行互相关获取成像值,实现弹性波各向异性高斯束逆时偏移。VTI复杂构造模型和TTI断层模型数据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各向异性构造准确地成像,与传统的基于弹性参数的算法相比,其算法的计算效率更高。
    • 徐世刚; 包乾宗; 任志明; 刘洋
    • 摘要: 针对弹性波数值模拟,现有的时间高阶有限差分方法主要基于显式差分和正方形网格单元建立的,因此容易引起较强数值频散且缺乏灵活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十字形和菱形模板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矩形组合差分模板,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隐式交错网格差分方法求解弹性波方程.该方案采用改进差分模板和二阶离散格式共同近似时间导数,采用隐式差分格式求解空间导数.进一步给出了泰勒级数展开和最小二乘优化两种算法求取的高阶差分系数.联合应用高阶差分方案和波场分离技术产生高精度的弹性波场.将本文方法与几种现有差分方法进行了对比,包括:显式和隐式时间二阶差分法,显式时间高阶差分法.数值分析和模型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比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灵活性.
    • 纪键铱; 王荣辉; 马牛静; 余贤宾; 陈木
    • 摘要: 为验证波动理论在求解梁索组合结构自振特性和冲击响应问题中的适用性,探讨移动荷载下弹性波在结构中的传递特征,利用铁木辛柯梁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和拉索的纵向波动方程,推导移动荷载作用下梁索组合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函数,通过构造回传路径矩阵,得到结构响应的波动解。为解决传统回传路径矩阵法(MRRM)在计算弯曲波传递过程中回传路径矩阵求逆困难的问题,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思想(DFT),推导出结构瞬态响应的级数解,并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数值算例对改进后的MRRM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30 km/h的车速下,使用本文算法计算得到的跨中最大动应变和有限元结果偏差为5%,与试验结果相比偏差8%;在40 km/h的车速下,理论最大值与有限元偏差为4.0%,与试验结果相比偏差9.8%。最后,以梁索组合结构为研究对象,使用本文算法计算,得到结构前5阶自振频率与有限元结果最大偏差为0.29%,前2阶自振频率偏差为0。进一步分析移动荷载下梁索组合结构的波动响应特点,将理论结果与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可推知,本文算法在计算移动荷载下桥梁结构的瞬态波动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结构频谱分析发现,移动荷载下,铁木辛柯梁中弯曲波主要为频率分量低于结构2倍自振频率的低频响应。在改进后的MRRM基础上探索基于结构自振特性的频域合理选取准则,进一步提高了MRRM法求解波动响应的计算效率。
    • 刘志豪
    • 摘要: 超声回波(UE)和冲击回波(IE),等弹性波成像法已广泛用于确定混凝土中的裂缝、蜂窝、空隙和分层等缺陷。这两种方法在该领域都有成功的应用。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解读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成像算法来规避这一问题。将冲击回波振幅谱的堆栈成像(SIBIE)和合成孔径聚焦技术(SAFT)用于评估混凝土砌块内的损伤。为确定后张法施工管内的空隙,进行相关试验。数据分析采用SAFT,应用SAFT时,使用超声波信号中的相位信息。通过应用这些方法确定钢筋束导管的位置和导管内的空隙,检测结果良好从而能够进行推广使用。
    • 渠延模; 袁小军; 沈古成; 祖萍萍; 宗海峰; 吴一帆
    • 摘要: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质量和基本性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精确完整地分析潜藏于混凝土内部的缺陷,文章将超声法和弹性波法两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一混凝土缺陷争议项目中,通过比对进行局部破损验证,测试方法可靠性与破损吻合性较好,值得推广。
    • 张鑫浩; 赵才友; 张孝娟
    • 摘要: 为更好探究弹性波在有砟轨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建立基本元胞平面波倒格矢下的多层有砟轨道波动方程,得到无限周期结构模型的频散曲线及各阶带隙,分别为:0~57.4 Hz、72.14 Hz~122.2 Hz、141.9 Hz~243.5 Hz。通过参数分析,得出结构中的局域共振带隙主要受到扣件、轨枕、道床刚度等轨下支撑的影响;Bragg带隙主要受到扣件刚度及元胞长度的影响。同时,建立有限周期数的多层有砟轨道模型求解结构的振动传递系数dB,得到在各阶带隙范围内dB值小于0,即弹性波明显衰减,验证了带隙的存在及计算的正确性。为探寻带隙机理,模拟多层有砟轨道的集中质量模型,推导出各阶带隙的边界频率计算公式及振动模式。最后,提取位于带隙范围内的60 Hz、90 Hz、200 Hz以及位于通带范围内的70 Hz、150 Hz、2 000 Hz下的钢轨及道床位移分布,对于带隙范围内的频率,钢轨及道床位移会沿着弹性波波动方向快速衰减,表现出带隙特性,且衰减速度与振动传递系数大小相符;而对于通带范围内的频率,钢轨及道床位移沿着弹性波的波动方向无明显变化或衰减,即表现出通带特性,这进一步阐释有砟轨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带隙对钢轨及环境振动的抑制作用。有关结论可为后续从波动角度研究轨道结构及环境振动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撑。
    • 陈嵘; 龚政; 胡辰阳; 徐井芒; 刘乐; 王平
    • 摘要: 高速道岔尖轨弹性波频散特性研究对道岔伤损检测以及揭示弹性波作用下钢轨裂纹动态扩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对于尖轨跟端60D40钢轨和CHN60钢轨,求解得到频散曲线,并结合波结构对比分析两种钢轨的频散特性;对于尖轨尖端由60D40钢轨铣削加工而成的变截面钢轨,求解不同位置断面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频散特性沿纵向连续缓慢变化,基于此提出考虑截面位置信息的三维频散曲面,并结合不同位置断面的波结构对频散特性沿纵向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一种道岔非对称变截面钢轨弹性波传播特性数值分析方法,为道岔尖轨伤损检测弹性波频率和模式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 王安飞
    • 摘要: 大跨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0号块部位通常都设置有密集钢筋网、预应力管道、支座锚栓、防落梁挡块锚栓等构件,在进行0号块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不易透过钢筋网,造成0号块混凝土内部产生不密实等缺陷。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能有效实现对0号块内部密实情况的检测,其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但传统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只能应用于规则的矩形界面,无法对弯曲界面进行有效检测。在传统弹性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提出弯曲界面层析成像技术,并通过实地检测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
    • 易强; 王平; 王树国; 赵才友; 刘伟斌
    • 摘要: 为了研究周期性三维轨道结构中弹性波传播规律,采用波有限元方法建立结构元胞动刚度矩阵,基于Bloch定理求解结构中弹性波波数和特征向量,得到其频散曲线,进一步结合弹性波叠加方法,计算无限长三维轨道结构响应。对比平面半轨道结构模型,三维轨道结构中频散曲线数量增加一倍,出现结构非对称波模态。此外,三维轨道结构中存在明显的弹性波耦合与转换,在同一条频散曲线中,可同时存在以弯曲波或扭转波为主的波模态,并在群速度最小位置发生波模态转换。由于三维轨道结构中存在对称与非对称弹性波模态,轨枕局域共振只与其中一类行波产生单一耦合,因此无法形成完全局域共振带隙。最后,采用振动传递系数验证弹性波在轨道结构中的传播规律,阐明不同荷载激励条件下轨道结构弹性波带隙的表现行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