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损失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6篇、会议论文78篇、专利文献56259篇;相关期刊34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68种,包括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第13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等;预应力损失的相关文献由21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爱林、吕志涛、张开银等。

预应力损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6 占比:1.57%

会议论文>

论文:78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56259 占比:98.30%

总计:57233篇

预应力损失—发文趋势图

预应力损失

-研究学者

  • 张爱林
  • 吕志涛
  • 张开银
  • 兰春光
  • 吴锋
  • 张建仁
  • 杨勇新
  • 王辉
  • 葛家琪
  • 黄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祝文畏; 杨学林; 戚庆阳; 周豪毅; 杜尚成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内置预应力桩芯的组合桩,该桩型采用预制预应力桩芯提高桩身抗裂能力,通过后注浆提高桩土之间摩阻力,相比传统灌注桩可提高抗拔性能且节省材料用量。同时,通过实例计算及数值模拟,对桩芯进行了预应力损失分析,证明该桩型在技术上可行。
    • 张俊腾; 曹文峰; 尤文贵
    • 摘要: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四坡屋面礼堂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类工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结构体系布置、预应力筋线型的布设、预应力筋数量的计算、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梁底拉应力的计算和手工复核详细步骤。提出该类工程的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檐口标高处加设架空夹层梁,采用梁上抬柱形式减小屋面梁的跨度确保屋面线条的流畅,夹层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梁按照计算配置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筋,补充配置部分普通钢筋。
    • 卓为顶; 厉勇辉; 刘钊
    • 摘要: 桥梁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预应力损失估算偏低,是造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或连续刚构桥(简称PC梁桥)普遍开裂和过度下挠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预应力损失与施工工艺、环境温度、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筋松弛等因素有关。为了研究PC梁桥成桥后预应力损失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桥梁实测挠度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考虑了混凝土裂缝导致截面刚度下降以及对挠度影响,给出了混凝土开裂后的梁体刚度折减公式,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性强,并以虎门大桥辅航道桥多年实测挠度数据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 李华; 王谦
    • 摘要: 以列夕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析了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中跨和龙顶推和边跨平衡压重对其施工过程和后期成桥10年内桥梁跨中累积位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损失对跨中下挠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底板束预应力损失影响最大,其次是顶板束,腹板束影响最小;中跨合龙顶推和边跨平衡压重的对桥梁跨中下挠的影响较小。对于1^(#)墩,当顶推力增加100 kN时,墩顶水平位移增加1.27 mm,对于2^(#)墩,当顶推力增加100 kN,墩顶水平位移增加2.16 mm。
    • 朱小霖; 容洪流; 余春霖; 肖璐; 巫志文
    • 摘要: 为解决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在后期运营中常发生的刚度下降和跨中挠度持续增加的问题,采用节段混凝土接缝抗弯试验模拟连续刚构桥的悬臂施工,考虑试件是否分段以及分段后截面是否凿毛、钢筋布置状况、预应力等因素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跨中挠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不同弯曲下挠理论。试验结果表明:凿毛使接缝处混凝土结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着布筋间距的增大,节段混凝土抗弯性能的提升逐渐减弱;提高预应力施加大小能有效延缓梁体开裂时机,并且施加高水平的预应力更能有效地控制跨中下挠;在偏安全的情况下,以绝对静矩代替惯性矩的挠度计算值更接近实测值。研究结果为桥梁跨中节段接缝抗弯下挠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蒲黍絛; 陈再谦
    • 摘要: 影响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层压缩徐变是造成锚索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地层压缩徐变引起锚索预应力损失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土层厚度未达到限值x时,锚索预应力损失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加;第二个阶段:在土层厚度超过限值x后,锚索预应力损失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加几乎不变,损失量趋于一个稳定值,支护体系和岩土层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地层压缩徐变引起的锚索预应力损失进行研究,为预应力锚索设计、控制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邓兵
    • 摘要: 以某边坡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锚杆预应力失效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锚杆预应力的损失会给边坡稳定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当锚杆预应力损失为60%时,边坡安全系数为1.079,边坡此时处于欠稳定状态;同等损失量时,第一级边坡锚杆预应力损失安全系数受到的影响大于第二级边坡,即在多级边坡支护时,下部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更大,在施工过程应更加注重下部边坡的锚杆支护;同一级边坡支护时,上排和下排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更大,在施工过程应更加注重最上排和最下排锚杆支护。
    • 彭闵敏; 王洪杰; 刁宇; 宋发达
    • 摘要: 为了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张拉方法和张拉次序对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的影响,以成都市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市政工程主线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超长预应力张拉项目为例,采取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不同张拉方式和张拉次序下有效预应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30 m时,单端张拉和双端张拉两种施工方式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差别不大,有效预应力基本保持一致。当预应力筋长度达到80 m,单端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大于双端张拉,单端张拉锚固端的有效应力约为采用双端张拉时有效应力的0.85,且预应力钢束平弯转角越大,预应力丧失也就越多。同时张拉次序不同时,预应力损失也随之改变,需要进行设计计算来明确影响量以保证足够的安全储备。
    • 贺乾
    • 摘要: 依托灵山湾路综合管廊项目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等手段对综合管廊廊体不均匀沉降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预应力损失的原因主要与钢绞线松弛损失及锚具变形、钢绞线回缩引起的张拉力损失等因素有关;(2)预应力度越小,即实际工程中综合管廊预应力损失越大,沉降位移越大,管廊主体混凝土与钢筋骨架应力越大;(3)实际运营过程中当预应力损失超过理论分析值,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管廊不均匀沉降位移超限,因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
    • 史克友; 吴小萍; 王泽坤
    • 摘要: 对锚固边坡而言,建立锚索预应力损失模型的前提是假设岩体均匀受力,而框格梁是岩体均匀受力的保障,在框格梁的作用下,岩土体的实际受力情况更接近于假设条件。鉴于此,考虑锚索、框格梁及岩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新的锚索预应力损失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及已有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新建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另外,基于新建模型,对不同时间节点下锚索的2次张拉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锚索预应力的后期补偿时机。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框格梁的作用后,新建模型的精度更高,新建模型不仅可以对锚索预应力的损失量进行计算,同时可以对锚索预应力达到稳定的时间进行准确预测;施工完成20 d后对锚索进行2次张拉均可达到理想的预应力补偿效果;锚索原预应力损失程度不同,其2次张拉效果也不相同,锚索的原预应力损失量越大,2次张拉时,其预应力补偿效果越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