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物酶(POD)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专利文献268854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北方园艺、安徽农业科学等;
过氧化物酶(POD)的相关文献由66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锦程、周启星、王桂燕等。
过氧化物酶(POD)—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8854篇
占比:99.94%
总计:269025篇
过氧化物酶(POD)
-研究学者
- 吴锦程
- 周启星
- 王桂燕
- 侯玉慧
- 傅小红
- 全健
- 卢海霞
- 原丽娜
- 史君彦
- 史济月
- 叶丹
- 吕佳煜
- 周开兵
- 周显青
- 夏仁学
- 寿森炎
- 封孝兰
- 左进华
- 常波
- 张勇
- 张桂芳
- 张涛
- 张玉荣
- 张静
- 徐坤
- 房伟民
- 曹厚强
- 曹辰兴
- 朱为民
- 李国东
- 李霞
- 林德贵
- 梁正杰
- 梅丽
- 王丽娜
- 王敏
- 王淑芳
- 王清
- 王静
- 胡利明
- 胡田田
- 苏颖
- 范林林
- 褚仲杰
- 谭莉
- 郁志芳
- 郭文武
- 陈伟健
- 陈发棣
- 韦波
-
-
张爱慧;
崔群香;
杨梦娴;
朱士农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苏崎1号茄子为材料,分别用5%、10%、15%聚乙二醇-6000对茄子幼苗进行处理,测定茄子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聚乙二醇-6000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干旱胁处理浓度的升高,茄子幼苗的干质量、鲜质量变化明显,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聚乙二醇-600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15%聚乙二醇-6000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而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聚乙二醇-6000处理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处理3 d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随聚乙二醇-6000浓度升高而升高,说明干旱胁迫提高了茄子幼苗的保护酶活性,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
-
汪妍;
杨正鑫;
曾鑫淼;
周碧辉;
李雅妮;
王晨;
李国东
-
-
摘要:
由于磺胺类抗生素的难降解性,有50%~90%运用于畜禽饲料中的磺胺类抗生素无法被降解,会随畜禽的粪便排出,导致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本实验选用蚯蚓作为指示生物,探究磺胺甲基嘧啶(SM1)、磺胺甲恶唑(SMZ)及磺胺噻唑(ST)在联合作用下对蚯蚓的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联合磺胺类抗生素对蚯蚓体内的SOD及POD活性皆有诱导的效果,由此可见,可以用蚯蚓体内的酶活性指标来表征土壤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状况。
-
-
徐铭阳;
李崎;
任涛;
郑飞云;
王金晶;
钮成拓;
刘春凤
-
-
摘要:
大麦和麦芽中的氧化还原酶系与麦汁和啤酒的抗氧化力大小息息相关,进而可影响成品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其中,过氧化物酶是影响麦汁内源性抗氧化力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阐述了过氧化物酶在酿造过程中氧化多酚和清除溶解氧、自由基的作用机制,探究了过氧化物酶在啤酒酿造中的变化与控制措施.旨在明确过氧化物酶对啤酒酿造的具体影响,从而通过控制过氧化物酶来提高啤酒抗氧化力,进而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提升啤酒品质和行业竞争力.
-
-
-
李旭锐;
胡雪芳;
孙昊;
裴海生;
邓中贤;
曹劲霞;
王士奎
-
-
摘要:
为明确黄龙疫苗(HB-1)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及番茄病毒病、早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不同浓度HB-1对番茄表观性状及叶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HB-1对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生测试验中,HB-1稀释1000、2000、3000倍液均可显著提高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其中2000倍处理条件下,POD活性比对照提高7倍以上,诱抗效果极为显著;HB-1在稀释1000~3000倍条件下,可明显提升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和叶片数,促进番茄幼苗生长。田间试验中,HB-1稀释800倍液对番茄病毒病和早疫病防治效果分别达96.40%和70.30%。表明HB-1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且可明显促进番茄幼苗生长,诱导提高POD活性,适用于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开发推广价值。
-
-
陈真真;
周国勤;
陈新宏;
谢旭东;
陈金平
-
-
摘要:
以转华山新麦草果聚糖合成酶基因(HS-6-SFT)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W38为材料,在4°C低温下对其胁迫8 h,分析转HS-6-SFT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烟草叶片中的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所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要大于常温处理,并且在转基因材料和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转HS-6-SFT基因增强了烟草的抗逆性.
-
-
郑清;
周一涛;
周瑞明;
邓丽娜;
姜文
-
-
摘要:
以硫酸亚铁(FeSO4)为外源浸种剂,研究0.1%、0.2%、0.3%FeSO4对黄山栾树种子浸泡后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SO4作为外源浸种剂,改变了黄山栾树种子的SOD、POD,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分含量变化不大,其中以0.1%FeSO4对黄山栾树发芽效果较好.
-
-
李亚;
余沁涵;
鲍敏丽;
陈燕玲;
邓晓玲
-
-
摘要:
[目的]比较黄龙病菌感染对长春花叶、茎、根3个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龙病菌感染后长春花叶、茎、根3个组织中SOD和POD的活性.[结果]染病长春花中SOD活性随感染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活性最低时,叶、茎和根SOD活性分别只有健康对照的61%、55% 和47%.3个组织间SOD活性总体表现为叶>茎>根.染病长春花中POD活性随感染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茎和根POD活性最高出现在嫁接后30、35、35 d,活性分别为健康对照的205%、254% 和194%,根中POD活性总体较叶、茎部高.[结论]黄龙病菌感染对长春花各组织中SOD和POD酶的活性均有较大影响,SOD和POD活性的增加对长春花抵抗CaLas侵染起重要作用.
-
-
-
葛坤;
方岩;
王智慧;
杨旭;
薛斌
-
-
摘要:
以北京园林科研所大花蕙兰组培瓶苗为材料,采用热激法对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进行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引起大花蕙兰褐变的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热激处理对大花蕙兰组培褐变有效抑制的生理机制.结果 表明,热激处理明显降低了大花蕙兰叶片外植体组培褐变程度,使总酚含量、PAL和PPO活性降低,POD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热激处理因降低了PAL及PPO活性,而抑制了底物酚类物质的合成;降低了酚类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从而抑制了醌类物质的生成,最终抑制了外植体的褐变.
-
-
- 安徽师范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15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1‑十八烯、油酸、镱源、钆源、铒源、钠源、NH4F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OA‑NaGdF4:Yb,Er;2)将1‑十八烯、油酸、钇源、钠源、NH4F和OA‑NaGdF4:Yb,Er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OA‑NaGdF4:Yb,Er@NaYF4UCNPs;3)将聚琥珀酰亚胺(PSI)、N,N‑二甲基甲酰胺(DMF)、油胺(OAm)混合,接着向体系中添加甲醇进行沉淀得到PSIOAm,然后将钠源、氯仿、PSIOAm和OA‑NaGdF4:Yb,Er@NaYF4UCNPs进行超声处理,最后得到‑COOH修饰的NaGdF4:Yb,Er@NaYF4上转换纳米粒子,即用于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上转换纳米粒子。该上转换纳米粒子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