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在北京保护地栽培中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只是在冬季发生的少一些,但在北部山区露地番茄流行的时间要较晚一些,一般在6-7月份较流行[1]。危害症状番茄在苗期、成株期均可感染早疫病。病害主要侵害叶、茎、花、果,以叶部受害最重。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部病斑呈褐色小点及褪绿斑点,后渐发展为圆形褐色或黑色病斑,病斑具同心轮纹,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封底图1),严重时引起其他部位受害,使植株自下部叶片开始向上干枯(封底图2);茎部染病,病斑为椭圆形至长椭圆形,褐色至深褐色,分枝处病斑不规则圆形,病斑略凹陷,后期开裂(封底图3),表面着生灰黑色霉状物,病部一般不包茎,但在茎基发病时,往往例外,会有一段茎变黑、腐烂,引起植株死亡;叶柄受害,形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花受害,萼片及花器腐烂、变褐(封底图4);果实染病,多始于花萼附近的果面,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 mm,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封三图5)。严重时,引起果实大量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