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
轶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人民政坛、看世界、档案时空等;
轶闻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雷鹏程、何每、宗禾等。
轶闻
-研究学者
- 雷鹏程
- 何每
- 宗禾
- 对影斋
- 张发财
- 彭怀仁
- 王贵忱
- 裴毅然
- 邹建华
- 郑球洋
- 上林
- 东平
- 丰云
- 事宜
- 五味子
- 任佳
- 任建刚
- 任晶晶
- 何大明
- 侯书云
- 兰殿君
- 刘剑
- 刘娇
- 刘宏
- 刘正才
- 刘溢海
- 刘芳
- 博阳
- 卞一
- 卢盛舟
- 古远清
- 史谭
- 吉朋辉
- 吕济民
- 吴俐洁
- 周实
- 周真真
- 孙剑
- 孙国林
- 孙闻浪
- 孟红
- 安协
- 尹明发
- 尹鲁先
- 广林居士
- 康鹏程
- 庾莉萍
- 廖汝忠
- 张二林
- 张亚达
-
-
邓龙建
-
-
摘要:
到了21世纪,鲁迅"与猪决斗"的轶闻已经传播甚广,从传统纸媒到网络空间,从鲁迅孙子到中小学生……究其原因,显然与其符合人们对别样鲁迅的想象有关。然而,其背后有三个问题值得追问。一、轶闻源自章衣萍的《谈鲁迅》?翻阅《孤岛过客:鲁迅在厦门的135天》(崇文书局2009年版),其第4章第8则"跳铁丝栏·与猪决斗"之正文谓"最早提到鲁迅与猪决斗的是章衣萍。他在《谈鲁迅》一文中写道",而注释称"章衣萍《随笔三种》现代书局1934年1月初版"。
-
-
卢盛舟
-
-
摘要:
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一书中论述了“战术”与“使用”这两种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抵抗权力规训的实践方法。在这两个概念下,本文关注克莱斯特在由其主编的《柏林晚报》上发表的数篇轶闻的书写方式,并结合当时的现实语境,探究其背后所蕴藏的政治内涵。本文认为,克莱斯特通过对轶闻前文本所进行的巧妙改写和对刊载于不同期报纸的轶闻之间隐蔽的互文性编排,并以描述看似普通却又不乏偶然与意外的日常生活经验为掩护,参与到了十九世纪初德意志民族解放和普鲁士军事改革的话语生产,同时得以规避当时的书报审查。
-
-
裴毅然
-
-
摘要:
私人捐助“北大五大臣”留美辛亥革命之后,随着官费及私人资助的增加,留美生名额有所递增。工商业家穆藕初(1876-1943 ),“一战”中办纺织业发了大财,捐了一笔款给北京大学,指定送5位“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留美。这笔私人捐助高于一般官费。
-
-
涂俊明1
-
-
摘要:
曾经的老家,除了平原沃土与波光粼粼的河流外,就是那些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山峰,错落有致,起伏舒展,是一道故乡特有的风景。这些山峰群峦中,除了长满郁郁葱葱的植被绿林外,有些山头还有嶙峋的石峰,且以石灰岩、青石为多,是大自然留下来的宝贵资源。
-
-
-
翩竹
-
-
摘要:
说到与"妖"有关的器物传说,有一个名称相信广大读者都不会陌生,那便是与"桃木剑""收妖葫芦"等传统辟邪物齐名的"照妖镜"。作为"照妖镜"的真实原型,由古代手工铸造的铜镜,是否真的有"照妖鉴鬼"的功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古铜镜的奥妙传说。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中,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铜镜的发明者一说为黄帝(《周礼正义》:"黄帝铸十五镜……法月满之数。")
-
-
陈大康12
-
-
摘要:
林纾不懂外文,他依靠与人合作的方式,竟成了百年前著名的小说翻译家。他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其译作也畅行天下。关于林纾的研究论著已有不少,但论述多围绕其译作,其实还有些相关记载散见于近代报刊易被忽略,撷取考察,亦可对林纾及其翻译有更多的了解。一、林纾对稿酬大为惶恐不懂外语的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点偶然性。
-
-
牛山僧
-
-
摘要:
苏轼《枯木怪石图》早年亡佚日本,70余年迄无踪影。众说纷纭:一说二战期间美空军大轰炸,东京一片火海,此图毁于战火;二说战后遗送日本侨民回国,日籍古董商夹带此图登般偷渡,途中触礁沉殁,此图永沉海底;再有一说比较靠谱,上海解放前夕,国府滥发金圆券,经济一片混乱,民不聊生,四川军阀杨森妻兄张某携《枯木怪石图》去日本长崎,此图售于日本古董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