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系统
语言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478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0篇;相关期刊343种,包括群文天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15学术年会(CIPS2015)暨第十四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2015)、第三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BD2015)、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等;语言系统的相关文献由553位作者贡献,包括崔蒙、徐思益、朱玲等。
语言系统
-研究学者
- 崔蒙
- 徐思益
- 朱玲
- 于彤
- 刘静
- 贾李蓉
- 刘国辉
- 刘燕通
- 刘莺倩
- 刘阳
- 司利敏
- 吴宏秀
- 周奕珺
- 周建民
- 周文娟
- 姜雪梅
- 姬晓龙
- 张伟
- 张冠文
- 张彧
- 张敏
- 彭玉乐
- 李园白
- 杜宁
- 杨硕
- 杨阳
- 王复耀
- 王涛
- 王萍
- 王静
- 米文婷
- 苏克银
- 苗兴伟
- 董燕
- 许岚
- 赵佳
- 邓尚
- 郑新民
- 金妹
- 陆月华
- 陈伟
- 韦敏
- 韩兴华
- 马瑾
- 高悦航
- 高秀雪
- 黄桂林
- CLARKE Aidan
- CLARKE Siobhan
- CYD
-
-
陈博
- 《文学少年》
| 2020年
-
摘要: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它。杨逢彬先生说面对语言问题我们脑中要时刻紧绷三根弦:一是语 言的历史性。语言是发展变化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二是语言的社会性。语言具有社会属性,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研究语言时 要注意语言的“分布”问题。三是语言的系统性。要在语言系统内部去找证据。
-
-
孙仕光
- 《海外英语(下)》
| 2020年
-
摘要:
无论是在目前的多数大学英语教材中,还是在众多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当中,建构英语语言系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践行.建构语言意义/功能-形式系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发挥脚手架的作用,从词汇、句法等层面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系统的建构,克服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语言知识碎片化带来的问题,以建构系统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
-
-
-
-
-
张彧;
马瑾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从语言学系统的概念出发,以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厘清学术英语能力构成要素及内涵,并结合实际英语教学提出与学术英语能力要素及内涵对应的英语教学模式.认为学术英语能力不是英语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英语基本技能、学术语篇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纵聚合而发展的学术英语能力潜势,在教学中不应将三个方面割裂脱节,而应彼此融合、综合培养.
-
-
张彧;
马瑾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从语言学系统的概念出发,以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厘清学术英语能力构成要素及内涵,并结合实际英语教学提出与学术英语能力要素及内涵对应的英语教学模式。认为学术英语能力不是英语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英语基本技能、学术语篇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纵聚合而发展的学术英语能力潜势,在教学中不应将三个方面割裂脱节,而应彼此融合、综合培养。
-
-
李莉娟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年
-
摘要:
现代语言学对语言的重新发现也再次抛出了语言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与对语言的不同理解相伴随的是主体地位的变化,语言从"系统"到"结构""话语"再到语言的本真状态,主体也经受了被依赖、消解、反抗、回归以及退场的过程,这一历程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宣布主体的死亡,在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让渡中,主体得以解脱的同时语言本身也得以修复.
-
-
-
-
-
-
董宏乐
- 《首届四大名校大学英语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语言系统中的意识形态是指一个语言民族共享的假设、信仰和价值体系,反映了一个语言社会体察现实的角度,也不被察觉地影响了社会成员的思维模式.本文简要论证语言意识形态是浸透在语言各个层面上,进而讨论外语教学中将语言系统中的意识形态明晰化的必要性,目的是为外语教学界提供一个新的考虑问题的方法.
-
-
-
-
-
-
-
程琪龙;
朱慧杰
- 《2008年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国际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认知功能模式的约束下,本文力图论证概念框架的理论意义,并验证概念框架的表述能力。概念框架用来表述小句的概念语义,它和一维的论元结构不同。概念框架是由一组概念结构合成的经验知识。理论方面,概念框架具有神经操作可行性和发展可行性;模式表述方面,概念框架可以用来表述一维论元结构难以表述的小句变式的语义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