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会议文集: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药治疗能显著降低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其中以辩证为基础的治疗起着主要作用,而辨病治疗的作用则不显著,甚至在无病生存率和无病存期上还略低于或短于未应用中药治疗的患者。因此,在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中医药治疗中,应当高度重视辨证治疗,即使是中成药,也应该根据其方组进行辨证应用。
  •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渗透,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除了原有的归纳总结病史、症状及舌象、脉象,逐渐纳入了现代医学系统的查体及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查结果。这些结果也需要考虑在目前的中医研究对象中。随症施量的策略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具体化。在临床实践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较长,在此阶段中,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在初次给予中药治疗后,需要根据一定情况,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处方及其剂量的调整。从所回收的医生和患者问卷情况来看,对糖尿病指标的关注符合实际情况及现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即医生首要关注糖化血红蛋白而患者首要关注空腹血糖。在治疗糖尿病时,医生认为中药能够起到改善症状、降低血糖的作用,还能起到延缓并发症发生的作用。临床实践时,既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血糖,还要改善临床症状。而患者期望中药首要能降低空腹血糖,其次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并发症。医患双方的意愿比较接近。医患双方均希望在一定的时间段调整中药处方以获得临床疗效或减少副作用,即使在已经获得疗效或并没有副作用出现时,他们双方也均认为仍有调整中药处方的必要。在期望/认可的中药的起效时间上,他们之间产生了些许分歧,患者的期望值非常宽泛,部分患者表达了他们美好的愿望:起效越快越好。部分患者则很有耐心,半年以上起效也可令他们的认可。而医师认可的起效时间则比较集中,均在4周之内,一半以上的医师认为中药应该在2周内起效,未起效则表明该处方对患者无效,需要调整。对需要调整中药处方的时间,医生的表现较患者积极许多。患者认为最短1周,最长48周,调整处方时间最集中的是4周。而医师认为中药处方最短1周,最长8周应该调整,平均调整处方的时间在2周,大多数医师认为应该2周时调整处方。出现该分歧的原因,也许是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时,就诊资源不易得到有关。
  • 摘要:基于疾病谱变化和医学进展情况下的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成功结合,更为明显的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对脑病防治的指导更具有可借鉴性,可以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依据。此外,其他尚未纳入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但在脑病研究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的学者,其学术思想多见于文献报道,开展相关理论及相应临床实践的整理和挖掘,可以为脑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系统研究提供依据。因此,需要基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数据库,结合中医脑病资料,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医案进行疏理,就其中具有特色的脑病医案进行剖析,总结其学术渊源、理论观点、学术思想、临床思维、处方用药特点等,探索当代医家治疗脑病的学术思想;系统整理历代中医著作在脑病防治方面的记载,探索当代脑病学术思想的形成基础和渊源;检索报道的脑病文献并进行筛选;将上述研究资料进行数据的规范化处理,采用相应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类回归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不同层面挖掘中医诊治脑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在病种、症候、证型、治则、方药等方面的特点和关联性,并就古今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不同方面阐释中医药防治脑病的学术思想,从而形成中医在防治脑病方面学术思想的源流、学派、发展方面系统性和和开拓性的认识。
  • 摘要:基于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技术、数据”优势,以数据为导向,利用名老中医真实的临床诊疗数据分析挖掘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并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数据积累和临床应用不断验证、完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必将成为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的主要模式。
  • 摘要:笔者通过《内经》对“消渴”病相关阐述的研究,结合糖尿病的发病病因、好发人群、临床表现的多方面来看,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大多属于脾胃失调,痰瘀内阻所致,因此在早期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应该注重从脾胃入手,通过对脾胃升降气机的调畅、寒热温凉的平衡,以固养脾气、清泄胃热,以望延缓或阻断糖尿病的进程。
  • 摘要:现代医学认为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中国古代文献中"癌"字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医文献中,当时的医家直接看到体衰患者的晚期癌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状如岩石,因而命名为"癌".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防治肿瘤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时期的中医典藉关于肿瘤病因、病机都有丰富的记载。以因机论治法,临床上中医药运用扶正兼祛邪、调畅气机等治法,在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优势。
  • 摘要:名老中医继承者跟师总结的经验方的主治及功效、辨证加减使用离不开原始病例。名老中医和继承者的关于使用经验方的原始病例的比较,有助于经验方真正的传承。目前,中医临床信息学的发展,已经具备处理复杂、个性化、多样性的原始病例的能力,原始病例借助于中医信息学的发展,可发挥其重要价值。
  • 摘要:目前国内对于张仲景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相当活跃,尤其对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书中所载病证的病机讨论,可谓百家争鸣、文献甚丰,而本文则欲集中分析个别病证以外的系统理论研究概况.透过文献检索,对中国大陆地区期刊杂志近三十年发表有关的文章,经过筛选与整理,分为病因与病机两大部分。纵观多种病因病机研究,每一种研究的角度不一,即使广泛收集各家对张仲景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观点,各人的观点未能互相沟通,不可能从此总结出张仲景的病因病机理论。过往较多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以《内经》的理论来解释张仲景。称之为“以经解经”,可是,按《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现在一般认为《黄帝内经》属于医经流派的代表作,而《伤寒杂病论》则属于经方流派的代表作,两者的理论源头并不相同,未必可以透过以经解经的方法认识张仲景的病因病机理论。又如说,在仲景书中基本没有五行理论的论述,相对于《内经》中大量五行学说的运用,两者可谓运用了不同的病机理论思想。故此,从张仲景自身的理论研究角度出发,重新挖掘其病因病机理论,实有其重要意义。
  • 摘要:痰证广泛存在于临证各科,眼科痰证亦为常见,眼科常见痰邪闭阻、郁遏病机,影响眼内神水的循行、气血的流通、神光的发越,致生内障类疾病。目前,眼科学术界对眼科痰证,尤其是眼科内障类疾病痰证的重视不够,缺少系统的眼科痰证论述。对眼科痰证进行深入探讨,系统整理眼科痰证理、法、方、药的证治规律,对中医眼科理论与临证的发展,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摘要:基于归因算法的中医智能辨证系统的医理模型包括病机有向图的构造和病机有向图的筛选,该模型以病机的有向图定义为基础,通过症状与证素的映射关系以及证素之间的两两关系完成对病机的动态构建与筛选。整个方法和设计与目前基于模式匹配的中医智能辨证领域的医理模型完全不同,有效回避了证型爆炸问题,为中医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中华民族的延续,就在于"文化命脉"的传承.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承是当代中医和文化学者的历史使命.这意味着中医药的生态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普行于世.因此从历史和当代角度来认识和对待中医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中医传承发展需要整个学界的支持,对于中医传承的宗旨应当是“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提高”,关键任务是人才培养。
  • 摘要:作为中医知识工程的重要内容,中医知识库构建的时机已经成熟,除中医临床实践的迫切需求外,如何从数据处理为主导的阶段过渡到以知识处理为主导的阶段,己成为中医信息学研究的主要热点,并已形成研究成果。经中医古籍研究团队多年努力,中医古籍数字化、数据化与知识库建设工程已初具规模,中医古籍知识库已初步完成n引。面对中医临床用语存在的语义模糊,同义概念之间关系混乱等问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的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系统借鉴了UMLS的设计理念,并结合中医药学科体系特点而研制,由基础词库与语义系统两部分组成心,为构建中医药概念语义网络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也是建立中医药概念本体的重要前提。当然,构建中医知识库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中医学、信息学、软件工程等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目前的中医知识库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相对单一,主要是需要完成科研课题任务的临床人员,知识库功能相对单一、简单,不可避免使知识库的研究成果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当务之急是有一支融合多学科背景的知识库研究团队,广纳中医学、信息学、知识管理或其他相关学科人才加入到中医知识库研究中。当前中医发展迎来了最好时机,基于真实世界临床科研范式己在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得到了初步实施,临床科研一体化作为中医临床科研范式的核心,才真正体现出中医“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这一特色优势。作为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的重要成果,知识库将为智能化临床决策提供知识服务,是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范式得以实施的保障和支撑。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是知识库的技术保障,先进的知识管理理念是知识库满足未来知识服务需求的必要条件,同时应建立一个全面、完整、通用的中医知识评价体系,使服务于现代中医个体诊疗体系的中医知识库,成为一个具备知识获取、应用、评价等知识管理功能的大型、通用、智能决策型知识库,这是对未来中医药知识库功能的基本构想。未来的中医药知识库,应融合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知识库,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病例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现代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等整合起来的医学大数据库为知识源,满足临床诊疗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真正服务予中医个体化诊疗。中医药是一个包罗丰富知识的巨复杂系统,基于本体构建一个通用复合型知识库已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如何在服务于病历书写和知识发现的中医临床标准化术语集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临床实践需求的中医概念本体,是构建高质量中医药知识库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以上构想以期为知识库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 摘要:桂枝二越婢一汤和葛根汤两方都具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麻黄六味药,除了用药量的不同外,组成土的不同只是石膏和葛根两味。追溯历史,遥想仲景当年,“勤求古训”,“博采丛方”,桂枝二越婢一汤和葛根汤很可能是仲景师心匠用,灵机活法合方加减而成。仲景是否当时注意到两方之细微差别今无可考。事实上,这两方分别出自《伤寒论》的第27条和第31、32条,本来相距不远,但却分属上卷和中卷,笔者认为,这种编纂是否就是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文如此还是只是王叔和的移改,亦无法考证。但两方的症治确实大为不同,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将两方分属不同的类方。笔者通过运用属性结构偏序图方法对《伤寒论》方药进行了研究,发现两方均处于类方一级结构,为此探讨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对石膏和葛根两药功效的描述对比,《本经逢原》和《得配本草》对石膏和葛根两药的对比分析,《本经疏证>和《本草崇原》对石膏和葛根两药的描述,分析了葛根法和石膏法,然后利用葛根法分析“引贼破家”说,石膏法分析“越脾”之说。
  • 摘要:早在2004年开展大规模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本课题组即进行了虚证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阴阳虚证的罹患情况作出初步统计分析.新疆5地(和田、哈密、吐鲁番、伊犁、乌鲁木齐)除乌鲁木齐外,阴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比地区(上海和四川乐山).对新疆地区近10年26项气候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燥气淫盛,尤以南疆为著.这与西北燥证罹患特点一致.而对于新疆民众而言,接受相同的外因刺激(燥邪淫盛),为什么只有某些人群发生西北燥证,且不同体质的人可能会表现不同的证候.上述研究已显示出西北燥证与阴虚体质在罹患关系上的一些特点,但对于气血虚证及五脏虚证均未涉及.本文选取2009年、2012-2013年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健康对照组,对其虚证易感体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燥证罹患者虚证罹患率及虚证积分均高于非燥证组,提示西北燥证罹患者体质较差。在西北燥证与新疆多发病相关性研究中业已证实,西北燥证可加重高血压、神经衰弱、痤疮等疾病的病情及证情。西北燥证罹患者的体质状态可能是上述疾病加重的原因。在虚证体质罹患率及积分的比较分析中,尚不能体现西北燥证对何种体质易感。进一步以西北燥证为结果变量,以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阴虚证、肝虚证进入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2.430(95%CI 1.541~3.831),5.264(95%CI 2.066~13.4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相同。可见阴虚与肝虚为西北燥证易感体质。西北地区燥邪淫盛,而六淫的发病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人体的体质类型、正气虚实客观地决定了发病的类型、特征及其演变方向。阴虚之五心烦热、咽燥口干,肝虚之肢体麻木、双目干涩均为内燥体质,易于受燥邪的侵袭,内外相招,相合为病。与全国体质类型调查比较,中国一般人群中,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是:气虚质13.42%、湿热质9.08%、阳虚质9.04%。江苏地区人群偏颇体质类型以阳虚为主,占11.9%,其次为气虚质9.9%、湿热质9.3%。青海地区阳虚质(14.20%),气虚质(12.2%),阴虚质(10.2%)。新疆人群体质类型有独特的分布规律,以阴虚为主。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辨识易感人群,调整人体素质,防治西北燥证,提高新疆地区民众的健康水平。
  • 摘要:方剂的复杂性来源于病因、病机、中药药味及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这些因素使得方剂配伍的研究难度很大。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来看,单纯的文献与理论研究限制了方剂配伍规律的发展,而计算机挖掘技术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刚刚开端。诸多实验研究的开展,揭示了方剂配伍“君臣佐使”和“七情合和”理论的合理性。其中有效组分配伍研究开启了中药复方原理设计联合治疗方案的范例。对方剂配伍研究提出以下思路:(1)加强方剂文献研究。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宝贵的方书,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这是研究方剂配伍的基础。(2)以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合理的统计学设计,结合对多指标结合综合分析手段,综合分析方剂配伍、化学成分变化与药理效应改变三者间的内在联系.阐明方剂的配伍内涵。(3)重视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在引入现代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同时,应该证病方药结合,理法方药统一,重在创新作为整体研究思路,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对方剂学“药一方一法”,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的研究。
  • 摘要: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心血管活性中药对心肌细胞钾、钙通道作用效应进行研究,提高了中药研究的科学、系统性,为相关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加速其现代化、开阔中药研发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待深入。另外,心肌4种离子通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种通道的改变势必影响到其他一种或两种通道的变化,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在讨论一种通道变化时更加兼顾其他离子通道的改变,从而才能全面阐述中药单体成分对心肌细胞作用的离子机制。
  • 摘要:学习和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和特色,来阐述中药复方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促进中药复方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对祖国传统中药最好的继承和发展。
  • 摘要:为深入探讨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中药治疗冠心病AS的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芎芍胶囊、芎芍胶囊合用黄连胶囊的含药血清作为干预药物,观察活血及活血解毒法对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单纯活血药物血清和解毒药物血清均可降低TNF-α诱导的PMN-HUVECs大规模黏附,减少黏附因子释放,明显降低MAPK蛋白通路关键蛋白p38MAPK和ERK1/2磷酸化水平。其中,单纯活血和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可显著逆转TNF-α诱导的PMN-HUVECs聚集率升高说明在抗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黏附方面,活血和活血解毒中药配伍优势明显。综上所述,活血和活血解毒中药配伍能有效抑制内皮细胞与中性白细胞间的黏附作用,也可以说能够有效阻断白细胞粘附后向血管外迁移,切断白细胞贴着细胞外基质,继而阻止侵润和损伤反应的第一步,其药理机制与活化MAPK通路密切相关。这一结论这为进一步探讨活血解毒配伍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实验基础。
  • 摘要:现在中药发展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按有效成分去做,现在真正走向世界的都是这一类药,包括青蒿素;第二条路是中药复方制剂,这些传统中药将来走向国外必须随中医一起才行。但可以先在国内做起来,“一药两制”。齐头并进,即传统中药和现代药物都要研究,让经典的更加经典,让创新的更加创新。
  • 摘要: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依靠到中医院及中药房抓药的传统方式获得中药,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快速实现中药的产品化,真正彻底打通从“药壶”到“药店”的通道,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中药市场供应的有效途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中药管理去西药化,放开手脚,加大探索力度,将中药的发展上升到文化的高度。
  • 摘要: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活性成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目标活性成分的生产是在限定的可控条件下完成的,独立于气候变化和土壤条件,可以更好的控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商业化生产用于制药工业的活性化合物需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生产成本低:第二,生产体系可靠、可持续生产:第三,生产过程环境安全。与直接从中药中提取以及化学合成相比较,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化合物能够更好地满足以上三点要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摘要:就有中医特色的针刺SRs/MAs报告指南的构建方法学进行了探讨,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发展。研究将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针刺专属的SRs/MAs报告指南的文本。同时,还要采取一系列包括文本翻译、网站发布等推广措施;并对其使用情况及反馈意见、建议进行动态评估、测试和收集,促进其不断修改完善,从而最终形成一个普适性强、认可度高,同时具有中医、针灸本土特色的针刺SRs/MAs报告指南标准,使其真正为临床所用。
  • 摘要:“心象”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心学”。“心象”可以定义为存在呈现于“心”的显现形式。因心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心”~般指思维意识,所以狭义的“心象”主要指“意象。”广义的“心”指“宇宙本体”,它涵盖了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及医家所言的“心”的所有含义。因而广义的“心象”统摄了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不同维度、不同形式的各种象。虽然做了不同维度,不同形式的区分,但本质上皆为“心”的呈现形式。“心象”的思维方式不仅仅限于“抽象”“具象”等思维方式,一些“象”如“神象”“原象”的获得则需要独特的的认知路径,这个路径是“观”与“体悟”。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很多文献记载了通过心象思维而获得的养生治病的理论和案例。根据获得心象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有待之观的心象养生和无待之观的心象养生。
  • 摘要:该研究通过比对RA、T2DM基因组学数据,并使用IPA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网络及通路的分析。结合文献信息整合,认为在RA与T2DM疾病过程中,脂肪沉积对糖皮质激素受体有显著上调作用,诱发初始免疫反应,进而介导炎症损伤,导致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两种疾病异病同治的基础。该研究通过比对RA、DM相关的差异基因,共得出31个共同的差异基因。通过使用IPA软件对RA、DM涉及的功能网络进行比对,并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分子网络的构建,提取其中的关键信号通路。证实,在RA、DM两种疾病中确实存在共同的分子共同网络,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为糖皮质激素受体共同、急性期反应通路、ILK通路等。网络的核心因子主要为一系列的炎症相关因子,如IL-1、IL-6、TNF-α、P38MAPK、NF-kB等。其涉及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为糖脂代谢紊乱继发免疫、炎症介导的损伤。胰岛素抵抗、脂类代谢紊乱所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两种疾病共有的病理生理状态。本研究发现两种疾病过程中均存在RBP1的显著下调,既往的研究发现该基因是参与脂肪代谢调节的关键因子,RBPI显著下调,可以促进脂肪的沉积n¨筋。提示,在RA、T2DM过程中,均存在脂肪沉积增加的过程,甘油三酯的积聚。这一结果与既往糖尿病、类风关的机制研究相一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脂肪只是能量储存器官这个理论已被颠覆,广泛的认为,脂肪组织参与炎症发生、发展的过程。脂肪组织可以上调糖皮质激素表达的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促使糖皮质激素与受体结合,促使免疫相关炎症发生。既往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增多及炎症因子如TN-α、IL-6、MCP-1等表达增加,多种炎症因子,包括TNF-α、IL-1、IL-6等可介导细胞内炎症反应的信号转导,导致胰岛素敏感细胞,如肝细胞、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内的胰岛素受体底物一1丝氨酸磷酸化,抑制其酪氨酸磷酸化,使胰岛素信号转导受阻,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此外,炎症因子进入脂肪组织, 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从而使外周游离脂肪酸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另外,此系列免疫调节分子、炎症因子的增加不仅是胰岛素抵抗、也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罪魁祸首。该研究的结果,不仅很好的解释RA、T2DM过程中,共同出现胰岛素抵抗、相似的动脉粥样硬化、相近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的原因,也给众多应用TNF-α抗体、部分改善血糖药物使RA、T2DM患者受益的异病同治的临床现象找到了分子机制方面的依据。
  •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寒热方证对应关系的临床研究是从宏观症状体征、生化指标、X光影像的改善进行论证研究,而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能够从分子机制物质基础等进行多靶点、多途径、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两者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与策略。综上所述,网络药理学为类风湿关节炎寒热方证对应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以使中医药学科在重大疾病的诊疗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 摘要:脱靶是了解不良反应机制的快捷方式。A型不良反应通常是剂量依赖型,可以根据靶点机制进行研究,与之不同的是,B型不良反应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药物超出预期的结合蛋白而不是它们的治疗靶点,是潜在因素之一,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识别双黄连注射剂一定数量的假设脱靶,为以药物一靶点相互作用方式了解不良反应提供了契机,一般认为,脱靶数量的增加,药物毒性的严重程度增加,然而,目前还未见两者一致性的线性关系的报道。并且,脱靶是链接不良反应相关机制研究的可行途径,可以进一步用于不良反应的预测。从药物-靶点-不良反应事件假说框架入手,结合网络药理学知识,研究中药注射剂的潜在致敏机制,从方法学角度,对上市后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全面筛查提供了可查证的数据资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如何更好的让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促进基础研究的成果向临床转化:如何让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基础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并在基础研究中得到解决,获得新认识、新方法、新理论是二者结合的关键所在.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扎根于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不能脱离基础理论的指导,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主要动力。要端正学习态度,对中医学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整理,对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加以学习,以便挖掘中医理论背后蕴藏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以实践为中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基础研究中解决问题,中医理论将得到更系统,更客观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 摘要:现代化技术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有力武器。随着生物信息学的高速发展,大量药物、药物联合以及与疾病病程相关的不同模块将被挖掘,甚至可以设想对包括药物四气五味、证候要素信息在内的模块进行注释,构建模块知识库,帮助我们动态、高效地设计具有“攻击性”的联合模块。全球生物医学进入组学时代,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和表征之间的关联,己得到中医药科学的广泛重视,阐述方剂作用机制再指导临床科学组方势在必行。模块药理学不仅为未来的药物发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而且能充分展示中华生成哲学对生命认识的智慧,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提高和现代中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多学科交叉有助于中医文明得以继承发展。模块不但承担着生物学功能,也承载着对方剂组方新方法探索的希望。
  • 摘要:如果相似的临床试验都显示出统计学差异,那么决策者关心的问题是用的什么干预措施或受试人群的特点,再或者两者兼有;而很少有人关注到测量的结局指标可能是不同的。后者在临床试验中也很重要:只有相同的结局指标才能进行横向比较,才能进行meta分析以扩大检验效能,以证明干预措施的差异,所以结局指标一致的重要性和益处,想必读者从上文已经充分了解。不仅如此,结局指标还直接反应研究目的、影响样本量估算、研究周期和研究费用等。COS不仅可以规范结局指标、减小报告/发表偏倚、减少数据缺失,更重要的是COS的研究过程可以突出患者关心的结局。而且COSMET正在研究和完善有关COS研究的方法学指南,可以为COS的研究质量保驾护航。中医在此领域刚刚起步,但是COS-TCM临床路径的提出为中医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COS-TCM的提出有益于将中医与其他疗法进行横向比较,更益于中医疗效证据的积累,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水平,将中医推向世界。
  • 摘要:中医学博大精深,是以实践为特色的经验医学,能够在中华民族流传数千年必然有一定的科学性,应该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特点,正确处理好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要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人的研究与动物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推进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更好发展。
  • 摘要: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记忆和认知能力进行性的减退.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A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AD都是针对其某一特定病理环节进行干预,单一靶点的药物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中药治疗AD多途径、多靶点的特征,正契合了该病复杂的发病机制,这些年无论从临床还是基础实验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也有发现了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修正.中药药理和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揭示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或活性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关系等。另外,中医药作用的多靶点、多途径反过来考虑也何尝不是一把双刃剑,多靶点作用的同时也意味着多组分,可能引起作用机制的不明确性、药物疗效的不确定性和毒副作用的难确定性,而缺乏有效组分的含量测定、体内外药动药效学的客观数据,必然难以登上国际医学界的大舞台。中医药在防治AD方面虽然有较好的前景,但是这一条路必然走的缓慢。
  • 摘要: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是常用的从数据中得到信息、模式、规律的人工智能方法.从1960年代起,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就广泛地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商业采购信息、图像识别、保险风险预测等领域.使用常用的机器学习办法对中医方剂进行分析,并从给出的方剂及治疗病症上挖掘方剂中不同的药物之间的关系及药物与治疗证候之间的关系是大数据背景下中医药信息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者研究机器学习在中医药信息学的应用,例如[Chenghe Shi 09][Zhang Dezheng 08][Zhaohui Wu 08].本文介绍了一种把中医药方形式化并可以应用流行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进行处理的方法,这种形式化可以在方剂上很好地应用机器学习算法.以治疗泄泻、眩晕、心悸、咳嗽、水肿的744个方剂为数据研究了决策树、na(i)ve贝叶斯学习算法在判断方剂治疗病症问题上的性能.
  • 摘要:治疗风湿病的毒药本草多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作用,但其发挥疗效的方式各有不同,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而起作用的,即祛风除湿、止痛、以毒攻毒等。毒药本草在治疗风湿病中的应用方式有两种:或直接以毒药本草入药,或以毒药的提取分离成分制成的药剂入药,如雷公藤多苷、青藤碱等。对于风湿病的治疗皆有肯定的疗效。毒药本草作用迅猛,对于风湿病顽疾有较好的疗效,然其毒副作用亦大,若使用不当则易令人中毒,甚至带来致命的伤害。如雪山一支篙中毒剂量为0.5~3克原生药,其中毒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因此使用毒药本草尤其应该谨慎,注意剂型、剂量、疗程等方面的控制,密切关注。
  • 摘要:中医内科病名考证研究这项工作,其根本就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一次文献考古的过程,是对两千年来中国古代直至近现代中医内科疾病名词发展史的一次清理。对于中医这项古代遗产,如何正确应用这门技艺并将之发扬光大,使之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与更广泛的学者进行对话,并且自觉地融入到世界行业规范的洪流之中,是进入标准与规范时代后的中医人不可推卸的职责。
  • 摘要:中医学认为,“阴虚燥热”乃DM基本病机,“养阴清热”为其治疗大法,验于临床则疗效不遂人意:因此,临证之际,切勿拘泥DM“阴虚燥热”之论。中医治病,贵在求本,体悟《内经》要旨及《伤寒论》心法,此为求本前提。于临床中,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典型DM症状并不多见,反多症见:神,神疲乏力:形,形体肥胖,四肢不温:纳,胃纳欠佳,口干多饮,喜饮热汤;眠,失眠多梦;便,大便干结,小便频数;上述症状之本皆为“阳气不足”。经过29年临床实践与科研沉淀,本研究团队逐渐摸索出DM论治新思路:神、形、纳、眠、便。
  • 摘要:在有清一代,中医学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温病学方面的成就。因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治疗上“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须要处处固护阴液,故温病学派给人的感觉一般来说是崇尚阴柔、好用寒凉、用药轻灵等等。这其实是治疗温病本身的需要,并非温病学诸大师一隅之偏。清代温病诸师中,叶天士,王孟英等,皆主阴阳平衡观,反对景岳之“贵阳贱阴”观点,反对空谈先天阴阳,认为无补于临床。而吴鞠通则持“阳大阴小论”和“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反对阴阳平衡,主张“贵阳贱阴”,这其实无伤于其作为温病学派代表之地位。
  • 摘要:在建国初期的“针灸科学化”的实践中,马继兴先生的相关研究工作和论述在学界显得较为突出。究其原因,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马继兴先生所具备的解剖生理学等科学背景,如在民国时期担任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即北京大学医学院)助教、华北国医学院教授,建国初期担任卫生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教师、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兼任教师,均曾讲授生理学、解剖学等课程。这种特殊的跨学科经历及较为精深的现代医学知识水平,在当时中医学界相当乏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这种较为特殊的个人情况使得马继兴先生在建国初期(实际上应包括民国后期)的中医针灸学术研究中,能够较为率先且系统而深入地从科学的角度发现中医针灸理论、学科等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科学的解释。马继兴先生对于某些针灸科学问题的洞见,时至今日,依然不无启迪,值得借鉴。1957年后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马继兴先生的工作及研究方向发生较大转变,乃至日后成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的大家,反致其早期在针灸学术研究中的诸多开拓性贡献不彰。因此,在回顾梳理中医百年的近现代发展历程中,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学界针灸科学研究逐步升温、各种针灸科学化观点层出之时,急需全面系统而客观地总结近代肇始的“针灸科学化”进程。而相比这一历史时段的其他学者医家,马继兴先生在建国初期“针灸科学化”尝试中的学术考察显得尤为缺失,当然这也是本文撰写的目的之一,希望能够为这一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状况提供更丰富的认识。
  • 摘要:绕LED针灸设备的研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LED驱动电路的设计,MCU(微控制器)的软件编程与开发,LED波长选择与配比研究,LED功率大小的选择研究,LED频率的选择与研究,LED光疗仪器的整体功能设计以及样机制备,样机性能测试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定型。
  • 摘要:每一次理论的更新、发展,无不以临床实践为原动力。历代医家本于临床的不同观点,导致不同学说的不断争鸣,大量的学术争鸣促进了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不断更新的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临床实践的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中医学发展的历程明确昭示人们: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紧紧依附于临床实践。总之,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并让理论结合实践,指导中医临床,创造出与时代相融合的文化精髓,提高中医临床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让中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辉煌灿烂的道路。
  •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属于我国病死率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医学上属于“症瘾”、“腹痛”等症的范畴。《张氏医通》认为“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运输,故成痞胀。”当代众多中医对此做了深入研究,王庆才认为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七情郁结,或饮食失调,久而肝脾受损,脏腑失和,脾运受阻,湿热内蕴,癖毒内结所致瞄。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显示,中药对胰腺癌,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在预防手术后肿瘤复发、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缓解和控制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几年从天然药物开发到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以及复方研究等方面对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研究已有很大进展。虽然还谈不上根治,但中药与手术、放疗、化疗有良好的优势互补作用,与放、化疗联合应用时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作用是肯定而不容忽视的,尤其术后应用中药治疗能对肿瘤的复发转移起到防治作用。随着中药驱邪扶正的机理与其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必将对加强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 摘要:黄芪作为传统中药,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及补中益气的作用[7]现代中药学研究,黄芪主要化学成分为黄芪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微量元素、胆碱、叶酸等[8]。黄芪皂苷具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酸的活性,使环磷腺苷分解减少,心肌细胞中环磷腺苷浓度增加,促进了肌浆网内钙离子的释放,从而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活动加强。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me,APS)是黄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是黄芪药理作用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一类大分子化合物。黄芪多糖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对艾滋病等多种免疫缺陷症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双向调节血糖等作用,延缓细胞衰老,有利于延年益寿。当黄芪多糖与人参多糖配伍,可显著提高抗癌活性。降低化疗副作用,癌症患者化疗后使用该药,能明显升高白细胞的计数。黄芪还有促进神经元生长的作用,并能增强T林巴细胞免疫功能,对细菌及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摘要: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味辛、甘,性温、大热,有大毒.中医理论认为,附子辛热燥烈,易伤阴动液,配以寒凉降泄之品以制燥烈之偏,降泄以导热毒外出,可达减毒之效.如《伤寒论》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千金方》温脾汤之配大黄,《伤寒论》附子泻心汤、黄土汤之配黄芩等,尽寓寒温互制以减附子毒性之义.现代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附子配伍大黄、黄芩后能够解附子的毒性.但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的影响鲜有研究,此外,附子配伍大黄、黄芩减毒后,其药效是否同时随之降低,也缺乏研究.本实验研究了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大黄、黄芩对附子毒性及药效的影响.在附子配伍大黄的急性毒性试验均未得出LD50值;心脏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配伍比例的大黄均有较好的抑制率,且随大黄配伍比例的增加,抑制心率失常作用增强,说明大黄对附子具有很好的减毒作用;急性毒性和心脏毒性实验结果所获得的大黄减毒作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提示大黄对附子的减毒作用至少部分是和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有关。附子配伍黄芩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黄芩对附子的减毒效果良好,随着黄芩配伍比例的提高,LD50值呈递增趋势;大鼠心律失常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配伍比例均有较好的抑制率,随黄芩配伍比例的增加,抑制率增强。附子具有抗炎和镇痛药效学作用,因此在减毒存效研究中,选择抗炎和镇痛作为药效学指标观察附子配伍大黄后的存效作用,结果表明,大黄、黄芩对附子的抗炎和镇痛效价没有明显影响;从中医角度来看,附子主要药效学作用是回阳救逆,因此除了抗炎、镇痛之外,本文又针对回阳救逆进行了附子强心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附子配伍大黄、黄芩之后,后者对附子的强心作用没有明显影响。根据上述3方面的减毒存效研究结果,说明大黄对附子的毒性明显拮抗作用,但对附子的药效却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附子配伍大黄减毒不减效。附子中生物碱类成分是附子主要的毒性成分,本研究观察了附子单煎和附子与大黄、黄芩合用对附子毒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伍后总乌头碱含量是下降的,且随着配伍比例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是大黄减附子毒性的部分原因之一,但仅仅这一点还不能完全解释其减毒和存效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血必净注射液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血必净注射液静注给药后系统暴露主要成分大都在给药结束后拔针前达到峰浓度值,加大滴注速率可提高体内浓度,延长给药时间可维持体内浓度。拔针后各成分浓度下降很快,提示我们可以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加大滴注速率(浓度)或延长给药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连续给药体内并无蓄积。血必净注射液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静注给药后血必净在大鼠体内的物质暴露形式和药代行为与人体相似,系统暴露显著的中药物质成分量暴关系大多呈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大鼠与人的药动学特征相似,不仅可作为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模型,也可用作血必净注射液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的模型。本文通过开展血必净注射液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和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揭示了血必净注射液静注给药后体内暴露显著的药效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特征、体内变化过程以及排泄特征。该研究将为血必净注射液提供有价值的基础研究数据,为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并为下一步研究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 摘要:本文针对人参抗氧化、调节能量代谢、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基因调控等方面抗衰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衰老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涉及全身多功能系统。延缓衰老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人参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与现代医学普遍认可的几种衰老学说相适应,表明其在抗衰老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虽然目前对人参皂苷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迄今为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抗衰老药理作用及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因此,需要结合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借助现有衰老机制理论研究发现,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科学研究新技术,进一步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对人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衰老机制进行多层次和多方位的研究,为人参系列产品(如药物、保健、化妆品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 摘要:中药材既是药品,也是特殊的商品,这就要求对其质量优劣的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药材的品别、规格与等级往往是中药材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的共同体现,也是把握药材商品质量优劣、并按质论价的标准。因而不论感官评价也好,化学评价也好,生物评价也罢,均是药材质量评价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三者均不是独立的个体,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中药材的质量,针对不同的品种,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评价中药材质量的优劣,对其做到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等分级,归根结底,还是要探寻出一套、系统的评价中药材质量优劣的研究方法体系而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法。rn 中药材商品规格有诸多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药材的品种、生长环境、产地加工及储存条件等,这就决定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复杂性。尽管制定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只要在医药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下,充分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先进的科技方法和手段,先从简单的入手,逐步进行完善,具有科学数据支撑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应该能够得到的很好的实现,以满足中药材市场流通中按质论价,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摘要:要实现中药现代化,除了中草药的种植和质量监控外,最主要的是中药的提取、浓缩、分离、干燥、造粒等操作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中草药的提取、分离过程。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物、半成品及成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研究的水平及中药质量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结果,而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大都非常复杂,为了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传统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提取有效成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不高等缺点。近年来,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辅助提取、酶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与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相比,新型的提取分离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显著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因此,运用新提取技术研究中药,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必将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 摘要:中药的发展必然要以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发掘其价值。中药是自然界的一类特殊物质,这种特殊性最开始是先人花费大量精力分辨出来的,而任务则是要分析他们的特殊性,以现代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告诉世界这些物质的特殊性。中药是我国的瑰宝,需要科学地发扬,与时俱进地发扬,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要以能够担任这样的使命而自豪。
  • 摘要:许多动物群体是由多个隐存种组成,其形态极为相似而被视为同一物种,其遗传本质产生了分化,一些行为和生理特征或者体内化学成分可能出现差异。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看,参考系统发育种的概念(phylogenetic species concept),系统发育树中物种内的一个分支就可能代表着一个隐存种的存在。因而,尽管对于遗传距离种间阈值的具体确定方法尚存争议,DNA条形码仍为隐存多样性,即新种/隐存种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土鳖虫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主要基原地鳖主产于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与河南等省区。不同产地地鳖间存在的药效成分差异见于报道暗。已有证据表明,野生地鳖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具明显性状差异,且被认为与气候及遗传因素均有关联。之前研究发现地鳖成都种群与昆明种群间,存在染色体核型的显著差异。受工作时间限制,本工作共收集8批地鳖样品,多数为养殖来源而非自然种群。通过遗传分析,可以确认地鳖隐存多样性的存在,但新物种的确认尚需形态学解剖、杂交实验等其他证据的后续补充。许多传统中药的基原较为复杂,除药典规定基原以及市场习用品外,还可能有未知的隐存基原被作为药用,而相关研究开展较少。已有较多报道,即便是同样的生长环境,不同种质中药遗传背景的差异会意味着未知的药效或毒性成分的差异。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可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使能够反映遗传情况的DNA分析服务于中药品质研究。对基原的分子鉴定,既有助于药用动物种植资源的保护开发,对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以及质量的稳定也均具意义,也是中药研究合理开展的前提。
  •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并比较湖北省武汉城市社区和黄冈农村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法奠定基础,为采取针对性、综合性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脑卒中预防必须从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入手,从转变其健康观念、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危险因素的管理开始,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疾病可能引起的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慢性病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生存质量。
  • 摘要:五运六气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周期思想,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与现代研究一致,这说明了五运六气的超前性和科学性。医学气象学研究认为气象的周期性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某些疾病发病也呈现出同节律的特征。例如太阳黑子运动月11.2年爆发1次,一项太阳地球物理因素和各种疾病的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基于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的疾病统计数据)表明,磁暴影响心脏节律和血管张力调节,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脑中风,心律不齐患者的增加和症状的加重。然而,又由于五运六气的复杂性,人们对其具体运用方面的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和探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各级医院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管理的时代,HIS成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大数据时代,当人们可以轻松获得事物的全部数据时,应用其自身数据来发现自身规律更加具有优势,这是大数据时代关注相关关系的最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对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的逐渐深入探索和医疗实践的迫切需要,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RWS)受到越来越多医学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设计包括观察性设计,横断面设计和队列设计等,其中以观察性设计为主。基于“传承经典,激活经典”的理念,本研究将大样本、无选择偏倚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引入中医传统理论应用研究之中,结合气象数据进一步阐释五运六气的规律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不仅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降低出血性中风风险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常见病的防治提供方法学参考。
  •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以持续气流受限并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与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导致的气道及肺组织慢性炎症反应强弱有关.随着我国大气污染的加重及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我国40岁以上成年人COPD的患病率高达8.2%.由COPD导致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沉重,COPD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是在多种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基础上发生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痰、喘、满、闷.目前西医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及对症的化痰、止咳药为主.但是长期应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及激素耐受、症状难以缓解等问题难以解决.中医药在控制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激素的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董老在长期治疗COPD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风热气管炎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以麻黄、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辛凉清热,针对表邪未解:前胡、桔梗、川贝母、瓜萎、桑白皮、半夏清热化痰,理气健脾;瓜萎兼有润肠功效,缓解大便干症状;木香、沉香降气顺气,疏肝解郁,麦冬、地骨皮、芦根、百合滋阴润肺,清热除烦,缓解患者久病抑郁,心烦失眠的症状。二诊患者咳喘症状好转,仍有少量白痰,乏力、口咽干燥症状未解,舌红,苔薄腻,脉沉细略滑。属于疾病后期邪去正未复,为痰浊阻肺,气阴两虚证。故去麻黄、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加黄芪、沙参、白术、茯苓益气养阴,固本培元。
  • 摘要:由于人群免疫毒性测定的特殊性、中药注射剂作为非均一大分子物质作用人体免疫毒性的复杂性及检测手段的方法可行性等原因,本研究选择建立并逐步完善上市后中药Ⅰ型超敏反应的检测方案来作为重点内容。由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免疫毒物毒作用的靶细胞和靶分子的多样性,尚未有一种免疫毒理学试验方法能够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全面反映外源性化学物对整个免疫系统的影响早期的免疫毒性评价方法主要关注免疫抑制,随着免疫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免疫刺激、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也被列入免疫毒理学毒理学的范畴.目前我国对外源性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价与国际趋势和实际需要远不相符,无法与其他国家或相关国际组织进行有效的验证和比对,这不仅加大了我国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的潜在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在危险性评估方面的发展。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检测方法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均未制定出适合每个药物的免疫毒理学指导原则和检测方法,我国在该领域研究也开展得不多。流氏细胞术、细胞因子测定等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使深入的免疫毒性机制研究成为可能。
  • 摘要: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基于PubChem、Gene等数据库信息和IPA分析技术,探索中药独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生物网络的构建与比较,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位点和独活干预靶点可体现在相同的分子网络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上,推测独活可能通过干预这些分子网络和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进而影响整个网络或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目前网络药理学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研究手段、计算方法及应用软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大量数据库和算法构建的分子网络及药物靶标网络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 摘要:本文即围绕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问题及现状展开,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要提高中药注射剂原料药的可控性,严格把控药品生产工艺,严格上市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注射剂,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
  • 摘要:中医外治佐内治特色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治疗中具有较强的优势,通过改变临床确有疗效的中药方剂的给药途径,改良优化中药外用制剂的剂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统一疗效评价标准,有助于提升了中医特色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治疗上的贡献度。
  • 摘要:痰瘀病理因素在肿瘤患者体内的持续存在是肿瘤形成侵袭和转移的关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痰瘀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维护密切关系,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个环节,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同时,通过应用以化痰祛瘀为主的治疗法则,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重视从痰瘀论治肿瘤且贯彻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对于肿瘤中医药防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摘要:"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学中宝贵财富,更是中医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动力.那么,承载着中医药事业未来希望的青年医师们,将如何才能完整承继、充分弘扬这笔弥足珍贵的智能资源呢?笔者认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应依次做好"信"、"学"、"知"、"疑"、"变"五个环节的工作.
  •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速度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个体周围应急因素加剧,使其心理和生理压力越来越大,好逸恶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这些共同导致了人体“郁”的体质,正如《丹溪心法》中:“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心脏神经症等心身疾病的增加也是“郁”而致病体现。心脏神经症以肝为基础,累及于心,与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畅达情志,藏血藏魂,情志损伤,首先伤肝,刚者易肝阳上亢,火亢于上,易扰心神,而柔者易肝郁气滞,易横逆伤脾,故刚柔不济,升降失常,气机逆乱,如《赤水玄珠·郁证门》曰:“夫郁者,结滞而不通畅之谓,当升而不得升,当降而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所以为郁”。故柔者以辛补之,刚者以酸写之,辛散酸收,升降可如常。
  • 摘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医药必须要走传承与革新相结合的道路,既要保留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又要融入现代化的研究,使中医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展。中医药文化在数千年发展传承和传播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融合各学科的思维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大医精诚”等理念所以现代中医的传承不单单是医术的传承,更要包括医理、医道的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化的研究,实现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以此为目的的中医药教育最佳的模式应该是院校制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 摘要:面对中医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中医的发展要另辟新径,受英汉语互译的启发,顿悟到以阴阳五行为工具,进行中西医互译是开创中医新纪元的一种崭新的思路。中医犹如一座巍峨大厦的框架结构,西医如同该大厦的填充料。有了框架结构,填充不至于盲目,能够得以支撑;有了填充料,框架不至于空洞,方显得厚实。西译中目的是为了不断吸收西医包括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并使之成为中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译西目的是能够指导西医研究,拓展其思路,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会陷入泥潭。中医人倘能用正确的发展思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就能够把西医完全消化吸收,让其为中医服务,成为中医的一分子,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融合传统和现代的新中医体系。但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越来越多的热爱中医、拥护中医和受益于中医的人积极参与,中医的复兴才有希望。
  • 摘要:介绍了陈鼎祺主任医师的三例经验方的方剂组成,服用方法,临床应用等:加味冠通汤,主治: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终痛,中医胸痹(气滞血瘀证)。四草寄生汤,主治:痹证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陈氏稳心汤,主治:中医疾病属心悸、怔忡,现代医学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房颤动(快室率)、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VT)等属气阴两虚、心血不足,兼血瘀或水饮内停者。
  • 摘要:人格是指缘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抑郁症的人格障碍是一种持久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突出的特征是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一般在少年期或更早时期发生,直至晚年趋向缓和.目前的抑郁症药物治疗对引起情感情绪障碍的人格倾向问题与发展水平问题则几乎没有效果,另外很少将人格倾向与某种情绪诊断相结合,将其归入抑郁症的不同人格进行分类治疗,即将人格倾向的诊断和评估与抑郁症的诊断与评估结合并运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治疗)进行治疗,会给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心理治疗研究带来便利和帮助.
  • 摘要:中医研究呈现多学科融合,形成了两大流派,国际关注度也在提升。但存在着传播障碍,根基动摇,中医西化的“现代化”,中医人才匮乏等问题。
  • 摘要:通过整理当代中医妇科名家论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经验可知,诸多名家认为肾虚是排卵障碍的主要病机之一。从肾入手针对不同病机应用补肾调经、温肾摄精、补肾调周、或以补肾为主参以活血疏肝等法排障、促排卵以助孕在临床应用较多且临床疗效较好。此外,名家们在以补肾滋肾为主,把握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病证结合、宏观微观相参诊治本病,不仅提高了妊娠率还为本病的诊疗拓展了新思维、打开了新模式。总之,在研读经典基础上,整理、总结当代中医妇科名家诊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经验,挖掘其特色诊法、技术,总结规律特点或可为提高本病临床疗效提高新思路。这也是继承与发扬当代中医妇科名家诊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学术特色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之关键所在。
  • 摘要:中医哲学和中医文化研究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批判和反思的功能,在于它有助于医学实验者和临床医生解决无法回答而又无法回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能力阳:。现代中医临床医生对中医哲学了解甚少,存在较为严重的哲学匮乏,导致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中西医思维混淆,进一步导致中西医治法混乱,见疮疡、肿瘤就清热解毒,见腹胀就疏肝理气,把中医的哲学思想丢之脑后,置之不理,只看到表面现象,临床疗效可想而知。所以,中医的继承,首先应是深谙中医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才是中医的理法方药,如果只是模仿古人的用药经验,势必丢掉中医的精髓。
  •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强大决定了它必须要有别于其它国家的、独特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理论体系,既是医学,同样也是中国文化。中医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融,无论是过去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兴衰,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是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都对中医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的中医理论。可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内生推动力。几千年中国文化在近现代发展中,受现代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现代文化的洗礼,形成同时代的文明与文化。同样,中医药也在现代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 摘要:王永炎院士学验俱丰,其医案涉及病种繁多、诊疗特色突出,在王院士医案中散在着大量的记述其思维方法的内容,有直白其辨证思维过程者,有婉转记述于识证、立法、用药之中者,大量地却隐藏于描述脉症方药病情变化的字里行间,而目前从临床思维角度对王院士医案的整理研究还远远不够.“夫大匠示人以规矩”,如果说王院士的诸多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深刻的影响着当代中医学的发展,那么,王院士临床诊治过程则系统诠释了中医临床思维的魅力和内涵。每一次的临床诊疗过程都详尽系统而又别开生面,好象临床思维生动的教学示范课一样。沉浸涵泳其中,领略“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大家风范。查房诊治中倡导应用的“问、查、阅、议、析”五步查房法;三部九侯举按寻脉诊法:对症候特征与组方配伍关系的阐发等等诊疗方式的背后折射出丰富的中医临床思维元素,而这些具有中医学原创价值的思维方法亟待系统的整理挖掘和提炼。
  • 摘要:古人认识证候的过程就是将不同症状、体征按照一定特征联系在一起进而区分出不同类群的过程。其分类依据从时间同一性开始,经产生因素、部位、性质等的同一性的补充,最终由影响因素(尤其是治疗因素)的一致性而终结。确定证候所包含信息的方法应该是:按照治愈方法将人群分类,然后收集该人群的信息,总结汇总即可。
  • 摘要:东垣对阴火的论述见于《内外伤辨惑论》:"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由于东垣对阴火的概念并未详细说明,后世对阴火的认识亦见仁见智.五脏升降思维模型是笔者在方剂学尤其是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藏象理论创建的思维模型。使五脏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基本理论框架有:心肾相交是生命的根本;肝气的产生是心火蒸腾肾水的结果;肝气的升发构成肺气的宣发;肺气的肃降与肝气的升发构成脾的降浊与升清;肾的吸纳构成了肺的肃降;肾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 摘要:目前,国内进行的针灸临床研究所选择病种的依据,主要为:1)在古代文献中有确切疗效记载;2)研究者在临床中治疗较多疗效较好即研究者个人经验;3)前期有相关的基础研究。这样的研究依据多为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试验中的干预方法也多为研究者自身常用,所以在病种的选择上缺乏大范围的全面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依据,得出的结果常常难以推广。分析其原因,并非研究者不选择客观依据,而是现在关于针灸临床治疗病种、临床疗效的分析缺的大范围的全面的第一手临床资料的研究结果,多局限在小范围内的问卷调查或者个人经验总结。若要得出能客观反映出针灸临床优势病种的研究结论,则需要符合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除了继续开展一系列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外,真实世界针灸临床研究(效果比较研究)、观察性研究等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这些研究是高质量临床试验的基础和重要补充,由于样本量大,临床实用性强,对针灸临床应用中不同方案的选择、不同人群的使用等具有重要作用。注册登记研究是真实世界研究主要采取的观察性研究方法之一,其结论可为确定某一治疗措施的临床效益或成本效益与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对某一干预措施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在随机对照试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为深入的临床研究。其中注册登记研究最大的优点在于汇聚力,即在相对短的时段内,将某个领域里的相关资源尽最大限度地集合起来,汇集整个行业全国范围内的医生患者医院,甚至全球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研究。汇集起来的海量数据信息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诸多科学研究问题,也为以后某个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能够为其他临床研究界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信息。开展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其结论可为针灸临床效益或成本效益与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电子病历系统在国内发展迅速,为保证在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中,电子病历能够作为证据为法院采信,应用电子签名与可信时间戳技术两者结合可很好地解决电子病历作为证据的客观性问题,保证电子病历真实可信。与此同时,医院需保证电子病历系统经费持续投入、人员培训与管理制度建设,唯有如此。电子病历系统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 摘要:高概念思维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会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中医药学交叉渗透,从而有助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整合,从多学科、多领域、多层面的结合。中、西医应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力争在理论层面有所创新,为创立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奠定基础。
  • 摘要:中医临床研究伦理质控量化评估指标可以定量分析各课题在伦理质量方面的差异,同时通过雷达图以直观的二维图形式呈现不同时间节点上课题伦理质量的变化,有助于测评者客观评估课题伦理质控的整体质量和变化趋势。但目前中医临床研究伦理质控量化评估指标设置尚显不足,仅从知情同意书签署的规范性方面考量,若今后推广使用评价其他课题还应进行指标的补充。评估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依据评估指标进行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及其所反映的内容,就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引导被评估者向目标靠近。因此,中医临床研究伦理质控评估指标就中医临床研究伦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评估,对课题组提高临床研究伦理质量控制水平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同时,在试验早期阶段伦理质控的水平对于课题整体质量控制的影响更为重要。
  • 摘要:中医的临床研究当着重于“证”的研究,力求从“证”的动态变化研究中药的应用规律。运用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适应现代疾病,是中医临床研究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医的治疗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无论是草药还是针灸,因此,它是科学!一切自然的、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的疗法都应是富有生命力的,疾病的疗愈也应当是自然而舒适的,一切都应当是自然而然的。用来自自然的理论,用大自然赐予的草药,找回自然赋予人们的健康。
  • 摘要:本体评价是本体构建和应用的重要基础,目前对本体评价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对目前的本体评价研究做了总结,分析了本体评价的层次和相应指标、本体评价中的关键策略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本体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进建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一个通用的评价模型,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本体给出具体的评价数据。
  • 摘要: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是由于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PR)及其邻近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逐渐变性或死亡而引起视网膜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该病变的疾病表现形式有多种,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性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Stargardt's disease,STG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类疾病的治愈尚属临床医学难题.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针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替代疗法能够改善视觉功能,但对进行性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效果甚微,而移植健康的视网膜组织或细胞,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治疗策略,其中干细胞移植是极具临床转化潜能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移植的干细胞可促使丢失的PR细胞和视网膜神经再生,并且改善视功能.目前,处于临床前干细胞移植研究的主要有视网膜前体细胞(retinal progenitor cells,RPCs)、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人胎儿干细胞(human foetal stem cells,hFSCs)、人脐带组织来源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hUT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和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small-embryonic-like-stem-cells, VSEL).
  • 摘要:"首辨阴阳,再辨六经"("二纲六目"模式)系本研究团队29年之科研沉淀与临床总结,以其阐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之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病程、治疗、预后及转归等有理、有法、有方、有药,可为中医药防治DM提供新模式[1].于中医学中,糖尿病可归属于"消渴病"范畴,笔者曾对本模式之"温阳三法"进行探析并观其指导论治消渴病之效用[2-3],本文则探讨另一重要分支"通阳三法",即:通利太阳、通承阳明、通和少阳.“通阳三法”乃论治DM“二纲六目”模式之重要组成部分,太阳消渴,贵在通利,通利太阳,旨在通调阳气运行之“水道”,从而使阳气封藏有序;阳明消渴,贵在通承,通承阳明,旨在通调阳气运行之“谷道”,从而使阳气敛降有序;少阳消渴,贵在通和,通和少阳,旨在通调阳气运行之“气道”,从而使阳气出入有序。“通阳三法”乃本研究团队临床实践及科研经验之高度提炼,可为中医药防治DM提供新思路。
  •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奠基阶段、九十年代的明朗阶段、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繁荣阶段。八十年代,中医事业处在一个整顿和恢复时期,中外交流活动尚缺少独立而详细的政策指导。九十年代,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年规划》的出台,对外交流活动有了详细而明确的依据。到了二十一世纪,连续三个政策的制定,使中外交流政策史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正是有了这些政策,才使得中医药各个方面的对外交流有据可依,当这些政策与时代相应时,便能规范交流活动向顺应时代发展。从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政策的发展来看,每一个政策的制定正是逐步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政策的内容也基本符合了时代的要求,这为各个阶段的交流活动指明了方向。
  • 摘要:本文对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发现当前中医学界把相生定义为促进,把相克定义为制约,并不完全合理,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且容易引起逻辑上的混乱。相生的涵义有两层:第一层,是时间、空间和属性上的相续;第二层,才是促进作用。相克的涵义也有两层:第一层,是时间、空间和属性上的相离和对待。第二层,才是抑制作用。第一层涵义是本质的、绝对的,第二层涵义则是派生的、相对的。相生强调的是相续和同一,而相克强调的则是相离和差别。正确认识相生相克的涵义,对完善中医基础理论,避免逻辑混乱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三焦相火阳气激发推动着人体机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若无阳气,则生机衰竭,贼风数至,阴邪弥漫,苛疾丛生,夭折人命。张景岳言:“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体要健康却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必须保持三焦气化调畅,保护阳气,不使其有损。如果三焦气化失司,出现相火用事的异常,则有损健康,使人衰老折寿。概而言之,有三焦气化失司—相火妄动、三焦气化无力—相火不足、三焦气化失畅—相火内郁三方面。
  • 摘要:面对国际化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要坚持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和特色,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完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系统研究和整理中医病机与治法、证候与方剂、针灸、中药药性等基础理论,加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完善我国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医疗卫生和其他传统医学关于标准化方面的经验,制定适合中医药特点、可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有关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中医药教育和医疗机构标准、中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等中医药行业国际标准。当前的关键任务是努力提高医学英语的翻译水平,努力构建中医药与世界医药交流的平台,相关医学高等院校应当开展专业英语课程,顺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进行全英语教学改革探索。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作用和价值日益明显,精通外语特别是专业外语,已成为人才的极重要补充定义。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毕业生的公共英语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英语水平则远远落后,达不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作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有待加强,争取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做贡献,从而早日实现中医药的统一化国际化。
  • 摘要:笔者拟在将中药药性表达分层的基础上,以不同机体状态为研究载体,结合多组学技术,通过分析,总结,建立“药性表达机制一药性表达层面”结合的阐释模式,整合这些不同层面信息,综合阐释相关的药性表达;此研究途径具有将微观(机制研究)和宏观(药性表达)有机的结合,在阐释药性表达特点的同时,紧扣机制研究,为中药药性表达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理想的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应当在规模教育基础上满足特色教育。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技术等研究老中医学术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建立中医临床经验的新模式和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全面继承,而且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使中医药学在优良的传承方式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 摘要:中国医药学是世界现存医学中与自然、人文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也是一门最富哲学思想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历百代而绵亘,其原因也正在于此.自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问世以后,其所点燃的不灭的中医学术思想之炬,照耀千载,历代医学家承先启后,传薪续焰,使中医学术不断发扬光大.中医药学术体系博大精深,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新一轮的国际科学竞争中,中医药这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已成为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做了很多努力,使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面对深邃的中医药宝库,没有理清楚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的继承、发扬、创新。
  • 摘要:每位中医药人都应在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指导下,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势”和“大事”,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自立、自信、自强,既要学习西医理论的先进思想,心中又要有整体观念,把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继承好、发扬好,为维护国民健康、造福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味觉是一种受到直接化学刺激而产生的感觉,用来感知物质的营养品质.哺乳动物可感受5种不同的味道,酸、甜、咸、苦、鲜.甜味觉表明存在供能的碳水化合物;咸味觉控制Na4和其他盐分的摄入,维持机体水平衡;苦味觉可以防止机体摄入有毒物质;酸味觉表示存在变质食物和未成熟果实;鲜味被认定为第5种基本味道2002,并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相关.而随着味觉分类概念的拓宽,人类对口腔外味觉受体的分子药理学,生理功能和疗效的认知水平也在迅速发展,甚至有观点提出将胃肠道内味觉受体作为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理学靶点.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味觉受体的分型、表达、配体、实验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叙述,并叙及苦味受体的药理作用及苦味中药的功效.近几年关于味觉受体的国内外研究逐渐增多,包括除消化系统以外的其他诸多系统味觉受体的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相信可以探索性地应用现代味觉受体的分子药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苦昧中药有效化学成分与苦味受体的药效学参数,对苦味进行定性定量:同时结合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实践,研究作用部位的苦味受体分布和药理作用;甚而扩展到其他味觉受体与其他性味中药。这样根据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种途径,整合调节”的作用特点,揭示中药苦味的科学内涵及生物分子机制,必能有所收获,丰富和完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对中医临床潜方用药的指导作用。
  • 摘要:道地药材是同种药材中"质优品"的代名词,往往具有悠久的沿用历史和明显的地域特色,是历代医师在大量临床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此外,临床医师和药农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出道地药材"形、色、气、味"特征,作为经验鉴别指标,用以区别于非道地药材.尽管该类特征多与药效成分无关,但与药效成分一样,同属遗传与生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曹炳章所著《增订伪药条辩》对地道黄芪特征详加描述"山西太原府里陵地方出者,名上芪……其货直长糯软而无细枝……,色白黄,味甜鲜洁,带有绿豆气为最道地;四川出者为川芪,……味青草气,为最次品".指出黄芪药材气味是表征其品质的经验指标.课题组针对黄芪药材挥发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亦表明:道地黄芪中以正己醛为代表的C6挥发物含量远高于非道地产区, 且其含量与多种药效物质显著正相关(J.Agric.Food.Chem.2010,58,5568-5573).进一步文献调研发现:以正己醛为代表的C6挥发物是植物防御应答体系的重要组成组分,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生理作用(《植物生态学报》2013,27,268-275).为了了解该类化合物在黄芪道地药材形成中发挥的作用,我们目前已采用顶空GC-MS法初步分析了传统采收期浑源黄芪不同解剖学部位的挥发物组成,进一步确认正己醛是其中最组要组分;其还原产物一正己醇含量则受解剖学影响,在表皮中含量明显高于皮层和微管柱.该结果初步肯定了该类物质参与黄芪防御作用.后期盆栽实验亦表明正己醛影响着黄芪幼苗的生长.尽管该类物质产生与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有关,且具有抗虫害作用,但在黄芪抗虫害中的作用尚未清楚。在目前,道地药材野生资源匮乏、栽培中存在过度施肥、虫害频发、品质下降等问题的情况下,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地药材种植产业需要引入新的思路、新的切入点,挖掘道地药材传统知识和经验显得尤为重要,是道地药材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 摘要:中药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尤其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而很多中药资源面临枯竭的今天,保护、发展道地药材,已成为保障中医药临床疗效、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然道地药材的影响因素颇多,本文回顾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材"道地性"涵义的认识,总结了影响道地药材品质的主要因素,初步探讨中药材道地性的品质内涵,提出了研究中药材道地性的初步想法,为保护和发展道地药材提供参考.
  • 摘要:酵母双杂交技术自提出至今,在基因和蛋白质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除了在酵母中应用外,此项技术已扩展到哺乳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研究中汹3。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的多种受体、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磷酸化酶、肿瘤发生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以及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因子举不胜举。但从总体来说,此项技术在免疫、细胞、动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明显多于植物,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欠缺。迄今,人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一系列生理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尚不明确。随着酵母双杂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将会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经典的酵母双杂交理论基础之上,科学家们又发展了酵母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反向酵母双杂交系统和核外双杂交系统以及哺乳动物杂交系统等衍生系统,使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研究蛋白这一领域能够充满活力。随着酵母双杂交系统及其衍生系统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相信该系统将在生命研究过程和分子生物学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摘要:基因工程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显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应对粮食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出色作用和巨大潜力。相对的转基因农业,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同样面临着资源匮乏、生长环境恶化等问题困扰的药用植物种植,基因工程技术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提高药用植物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能力,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增加药用植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善药材的品质等方面,有利于药用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和保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增加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探索、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等基础研究的投入,为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另外,转基因药用植物的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关键问题,科学工作者不应该因为质疑而裹足不前,应该在充分认识到药用植物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适用于转基因药用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和判断标准,促进转基因技术在药用植物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研究以抗病毒中药的典型代表——菘蓝为例,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并寻找新的研究材料来阐明菘蓝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筛选其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第一次探索通过药用植物远缘杂交创造的人工突变体的方法来进行中药复杂体系的活性物质筛选,客观上将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研究“分解降维”,为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和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代谢组学、中药化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内容系统、丰富而富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创新研究方法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巨大优势。
  • 摘要:八月札属于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其鲜果果皮厚,籽多,果肉甘甜,可生食。虽为野果,但与其他水果相比较,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较高,蛋白质含量尤为突出。目前,对八月札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的集中在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亦见香豆素、挥发油以及其它成分相关文献报道。八月札自古在民间就有治疗疾病的应用,且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安全无毒,有抗抑郁作用,抗肿瘤作用,利尿作用,抗菌抗炎作用等。
  • 摘要:协同作用,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通过组合应用后,能够与多个靶点共同作用,互相显著增强各自的作用效果,而产生的"增效"作用,这种增效作用要强于组合中每个药物作用效果的简单加和.自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关于药物组合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相关报道,Loewe S.对药物组合协同拮抗作用量效关系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Elion等人对肠球菌和干酪乳酸杆菌的叶酸、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几种拮抗剂的不同组合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抗嘌呤剂之间以及抗嘌呤剂和抗胸腺嘧啶之间在生物系统中有着很强的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在西药研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组合药物,通过组合用药,可以在增加药效的同时,降低毒性.至今,协同作用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及糖尿病等多类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 摘要:当今医学时代,循证医学的迅猛发展,证据分级的逐渐成熟,标志着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新医学时代的到来。临床证据的分类分级和临床推荐意见强度系统的逐渐成熟,但其内容复杂、应用局限、标准各异,对指导全球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循证实践并非万能。近年来,社会对上市后中药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关注,引起了国家政府和中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对于其临床安全使用的证据支持呼吁声也越来越高。研究者们越来越发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上市后中药安全性的研究证据有着时间的紧迫性和时代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能够系统、完整地对上市后中药相关的既有研究证据进行整合,运用循证医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全面研究,使应用者获得最佳临床使用证据,同时使得上市后中药的临床使用和研究信息在全世界范围里进行传播,非常必要。构建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证据体研究是一个需要多方积极参与的长期动态过程,尤其要充分调动中药生产企业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充分认识和理解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证据积累的重要性,资助有条件的临床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获得最佳证据。同时,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从证据角度出发,制定和健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将使决策更为明智和审慎。
  • 摘要:在肛瘘的愈合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填充瘘管与减少瘘管管壁瘢痕形成是肛瘘治疗研究的重要方面.而另一方面促进组织再生与减少瘢痕形成在临床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矛盾.肉芽组织生长程度基本上是由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决定.本研究在已经成功进行人肛瘘管壁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基础上,探讨外用以祛风除湿化瘀为治则的肛瘘膏方以不同浓度药物血清对肛瘘成纤维细胞各种生物学特性如形态结构、生长曲线、细胞增殖力、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 摘要:中医是科学吗?中西医能够结合吗?中医现代化就是中西医结合吗?近年来,关于中医的生存和发展、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讨论越来越多,而且这种讨论不限于医学界内部,而是与现代与传统、科学与非科学等话题纠缠在一起。目前以中西医结合代替中医现代化的做法给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中西医学分属两个性质不同的知识体系,用西医方法和近代医学标准促使“中医科学化”和现代化,绝不是中医的真正出路。所谓“治疗学概念上的若干更新”实际是对某些西医疾病的治疗由于中医理论方法的运用,取得了较单用西医更为良好的疗效,改变了西医的“治疗学概念”,似乎与中医的治疗学概念的更新无关,而这种“更新”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尚未被西医普遍接受。至于“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就”则大部分是在动物试验基础上的“部分探明”,即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理论在实验动物层次的一种现代解释和说明,在临床既不能指导中医辨证用药,也无补于西医诊断治疗。这就是中西结合70年的主要成就。显然与将中医客观化、规范化,最终“科学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中医的现代化就是在中医人思想现代化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中医传统,走社区路线——通过社区全科医疗服务,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勇于探索,善于借鉴,不断印证、发展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只要真正地走群众路线,中医的现代化必将实现,因为,中医现代化,目的只有一个——让古老的中医药更加方便地为老百姓服务。
  • 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25例角膜内皮炎患者,采用唐由之研究员的经验方,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内皮炎的方法和疗效。目前眼科常用的抗病毒眼药有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前者的应用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其半衰期短穿透性较差,需要频繁给药,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药物性角膜上皮损害,与病毒性角膜上皮病变不以区别,增加了治疗难度。更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换代产品,抗病毒作用远高于阿昔洛韦,其穿透性高,半衰期长,更适合应用于角膜内皮炎的患者,但仍然存在药物性角膜病变的可能。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炎症和病毒反复发作两种情况,但存在肝肾损害的危险。此外,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另一个重要治疗措施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良好疗效,但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具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如升高眼压、并发白内障、激活胶原酶而使角膜变薄等,使其在部分病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中医治疗很好的弥补了以上药物治疗的缺陷。既往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延缓复发次数。唐由之研究员经验方中石决明、草决明二者共入肝经,清肝明目,平肝清热;明目退翳,为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之要药,故相须为君。栀子、赤芍味苦性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两药相合,协助石、草决明清肝明目,是为臣药。羌活、青葙子、木贼、荆芥穗均入肝经,加强解表祛风清肝之效,均为佐药:另配伍少量防风,具有升散之性,与栀子、赤芍相伍,共奏祛风清热之功,防风又为肝经引经之药,故功兼佐使之用。麦冬养阴生津、滋阴泻火,是为佐药。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共奏疏肝清热,祛风明目退翳之功。若抱轮红赤显著者,酌加丹皮、板蓝根、大青叶、黄连以助清热燥湿、凉血退赤之功,黑睛生翳者,可加菊花、蝉蜕以增退翳明目之功;小便黄赤者,加车前草、蔚蓄以清利小便。
  •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据推算到2025年,全球高血压病总人数高达15.6亿,其中中国高血压病患者将近3亿。因此高血压的防治面临重大考验。传统中医并无“高血压”的名称,一般将高血压归入“眩晕”、“头痛”等范畴进行治疗。研究表明高血压具有热毒的特征,且高血压为终身疾病,病程长,热毒耗伤气阴,久病气损,久病入络,气虚致血流迟缓,运行涩滞,血瘀则脉络瘀痹,“虚”、“毒”、“瘀”导致脉络运行不畅,气血失常。高血压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则在于对疾病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深刻认识,在于对经典名方客观指征及其关键药证的深刻把握嘲。因此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经方黄连解毒汤基础上,研制了芪七连胶囊,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为君;杜仲补益肝肾.,协助黄芪增强补益之功,而蒲黄、三七有活血止血,祛瘀生新之效,三者共为臣药;钩藤清解肝经之热,黄连清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上中下泄热兼顾,解三焦之热毒;综观全方,补泻兼施,虚实兼调,共奏“益气活血,清热解毒”疗效,使气血阴阳调和,脉络畅通。总之,通过双盲安慰剂对比研究表明,在降压药基础上应用芪七连胶囊具有更好的降压疗效,降压作用,同时可以改善由高血压引起的相关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其降低血压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