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指标
血糖指标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73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9608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中国实用医药、中国医药指南、糖尿病新世界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北京慢病防治管理协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血糖指标的相关文献由1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杜红玲、王军燕等。
血糖指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608篇
占比:96.44%
总计:20331篇
血糖指标
-研究学者
- 张静
- 杜红玲
- 王军燕
- 薛春花
- 万晓红
- 于洋
- 今井敏博
- 伍肖玲
- 侯兵
- 关明霞
- 冼丽梅
- 刘丹霞
- 刘士娟
- 刘玉飞
- 刘芳
- 卢携弟
- 古华新
- 周素筠
- 夏爱娟
- 孔会芳
- 孙勤
- 孙红霞
- 安玉鑫
- 张丽丽
- 张嘉静
- 张新毓
- 张晶
- 张盼盼
- 彭春燕
- 徐晓丹
- 拓红梅
- 景茜
- 李丹
- 李佳
- 李冬梅
- 李晔
- 李秋霞
- 李芳
- 李青青
- 杜群
- 杨月龙
- 林汉英
- 沈敏
- 洪丽平
- 王东明
- 王孝男
- 王秀东
- 王美霞
- 王荣
- 王静
-
-
施华东
-
-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对患者血糖指标及并发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ins、HOMA-β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HOMA-IR、FNS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AS、SOD较对照组明显较高,TOS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76%较对照组14.29%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缓解患者的氧化应激,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控制血氧,有较高的治疗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
-
赵鲁亚;
张卫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于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时血糖水平的变化,以及用药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3个月时的用药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控制其血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
方亚;
杨彬
-
-
摘要: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_(1)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注入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均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但胰岛素泵持续注入效果更佳,患者血糖指标、β细胞功能指标改善显著,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
王睿;
郭洁
-
-
摘要:
目的 探究健脾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固肾汤加减与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CysC、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A1c、2 h PG、F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腰膝酸痛、口渴喜饮、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固肾汤加减与穴位贴敷联合用于糖尿病肾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肾功能指标水平,促进疾病症状减轻,且不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
-
柯志鸿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丹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室于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52例T2DM合并下肢丹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下肢皮肤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8个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2DM合并下肢丹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稳定其血糖水平,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
赵丹
-
-
摘要: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自我管理能力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经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PBG、HbAlc等血糖指标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经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足部护理、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经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
-
-
黄丽斯
-
-
摘要: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注射知信行水平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3个月。于干预前后采血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并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规范注射知信行调查问卷》及中文版胰岛素治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TRQOL-CV)评估两组知信行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注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FBG、2 h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TR-QOL-CV 4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T2DM患者胰岛素注射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
-
-
王林慧
-
-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干预性护理方法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成效及对生活质量、血糖指标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接受常规性临床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干预性护理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以SQLS量表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罗伊应对适应量表(CAPS-15)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和应对适应能力;对比两组护理后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及经济负担维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有明显地改善,且观察组护理4周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糖指标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糖指标下降情况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CAPS-15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及经济负担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性护理方法后,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指标,促进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提高了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对适应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
-
郭丹
-
-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C肽、体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分别为(4.01±0.11)、(1.33±0.11)、(3.53±0.12)、(1.31±0.08)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4.30±0.12)、(1.28±0.09)、(3.98±0.13)、(1.57±0.0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
伍洁燕;
冯秀娟;
林健军;
甄文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利司那肽注射液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司那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肝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指标、体重指数、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和胰岛功能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体重指数、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分别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胰岛功能指标中空腹胰岛素(FINS)和分泌C肽(C-P)和HOMA-β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指数(HBCI)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上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司那肽注射液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T2DM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在避免增加不良反应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
-
-
Tong Tong;
童彤;
Shan-Tang Zhang;
张善堂;
Li-Qin Tang;
唐丽琴;
Ling Jiang;
姜玲
- 《第十五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由环孢素A(CsA)转换为他克莫司(Tac)治疗前后对肾功能、肝功能、血糖指标的影响及Tac血药浓度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由CsA转换为Tac治疗前后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转换后半年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以及血糖(Glu)等指标与转换前的比较;同时分析由CsA转换为Tac治疗后肾移植术后患者Tac血药浓度与Ccr的关系. 结果:与转换前相比,肾移植术后患者半年内的Scr和BUN明显下降(P0.05). 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在转换为Tac治疗后半年内可以改善患者肾功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肝功能,因此,在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指标的条件下,考虑由CsA转换为Tac治疗肾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
-
-
-
-
王慧;
缑鸿达;
卓书洪
- 《第十七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考察STZ致Ⅰ型糖尿病模型成模情况. 方法: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与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STZ、多种剂量腹腔注射STZ、不同日龄鼠注射STZ、不同性别鼠注射STZ等四个因素考察成模情况. 结果:STZ造模后所有大鼠血糖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STZ使用剂量与血糖浓度呈现正比关系;一次大剂量注射(50mg/kg)与多次低剂量注射(20mg/kg,三次)比较,成模率(90%)优于后者(55%);30mg/kg剂量下成模率低,大部分血糖数值在10~14mmol/L;50~60mg/kg存活大鼠均能成模,且血糖值较为稳定,但60mg/kg剂量组死亡量较大;与56-63日龄鼠(体质量310-365g)相比,35-42日龄鼠(体质量150-200g))的成模率低(20%);雌性鼠的成模率(50%)远低于组雄性鼠(80%). 结论: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实验设计,从成模率、动物死亡情况,血糖数值等指标进行判断,提示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与STZ用法用量、动物性别和年龄阶段有相关性,设计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时对雄性成年或大体重鼠选用STZ50mg/kg的一次大剂量注射,成模率高,稳定性好.
-
-
王慧;
缑鸿达;
卓书洪
- 《第十七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考察STZ致Ⅰ型糖尿病模型成模情况. 方法: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与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STZ、多种剂量腹腔注射STZ、不同日龄鼠注射STZ、不同性别鼠注射STZ等四个因素考察成模情况. 结果:STZ造模后所有大鼠血糖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STZ使用剂量与血糖浓度呈现正比关系;一次大剂量注射(50mg/kg)与多次低剂量注射(20mg/kg,三次)比较,成模率(90%)优于后者(55%);30mg/kg剂量下成模率低,大部分血糖数值在10~14mmol/L;50~60mg/kg存活大鼠均能成模,且血糖值较为稳定,但60mg/kg剂量组死亡量较大;与56-63日龄鼠(体质量310-365g)相比,35-42日龄鼠(体质量150-200g))的成模率低(20%);雌性鼠的成模率(50%)远低于组雄性鼠(80%). 结论: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实验设计,从成模率、动物死亡情况,血糖数值等指标进行判断,提示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与STZ用法用量、动物性别和年龄阶段有相关性,设计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时对雄性成年或大体重鼠选用STZ50mg/kg的一次大剂量注射,成模率高,稳定性好.
-
-
王慧;
缑鸿达;
卓书洪
- 《第十七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考察STZ致Ⅰ型糖尿病模型成模情况. 方法: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与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STZ、多种剂量腹腔注射STZ、不同日龄鼠注射STZ、不同性别鼠注射STZ等四个因素考察成模情况. 结果:STZ造模后所有大鼠血糖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STZ使用剂量与血糖浓度呈现正比关系;一次大剂量注射(50mg/kg)与多次低剂量注射(20mg/kg,三次)比较,成模率(90%)优于后者(55%);30mg/kg剂量下成模率低,大部分血糖数值在10~14mmol/L;50~60mg/kg存活大鼠均能成模,且血糖值较为稳定,但60mg/kg剂量组死亡量较大;与56-63日龄鼠(体质量310-365g)相比,35-42日龄鼠(体质量150-200g))的成模率低(20%);雌性鼠的成模率(50%)远低于组雄性鼠(80%). 结论: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实验设计,从成模率、动物死亡情况,血糖数值等指标进行判断,提示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与STZ用法用量、动物性别和年龄阶段有相关性,设计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时对雄性成年或大体重鼠选用STZ50mg/kg的一次大剂量注射,成模率高,稳定性好.
-
-
王慧;
缑鸿达;
卓书洪
- 《第十七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考察STZ致Ⅰ型糖尿病模型成模情况. 方法: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与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STZ、多种剂量腹腔注射STZ、不同日龄鼠注射STZ、不同性别鼠注射STZ等四个因素考察成模情况. 结果:STZ造模后所有大鼠血糖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STZ使用剂量与血糖浓度呈现正比关系;一次大剂量注射(50mg/kg)与多次低剂量注射(20mg/kg,三次)比较,成模率(90%)优于后者(55%);30mg/kg剂量下成模率低,大部分血糖数值在10~14mmol/L;50~60mg/kg存活大鼠均能成模,且血糖值较为稳定,但60mg/kg剂量组死亡量较大;与56-63日龄鼠(体质量310-365g)相比,35-42日龄鼠(体质量150-200g))的成模率低(20%);雌性鼠的成模率(50%)远低于组雄性鼠(80%). 结论:从STZ用法用量、动物情况等因素进行多方面实验设计,从成模率、动物死亡情况,血糖数值等指标进行判断,提示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与STZ用法用量、动物性别和年龄阶段有相关性,设计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时对雄性成年或大体重鼠选用STZ50mg/kg的一次大剂量注射,成模率高,稳定性好.
-
-
张一云;
缑鸿达;
邱晓堂
- 《第十七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滋脾通络颗粒对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方法:以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阳性组,模型组,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生理盐水,滋脾通络颗粒7.5g/kg,3.75g/kg,1.88g/kg三种剂量.每日一次,连续6周,观察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24h尿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肾形态学指标差异. 结果:滋脾通络颗粒给药治疗之后,给药高剂量组大鼠FBG,Scr,BUN,24h尿白蛋白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Ccr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滋脾通络给药中剂量组除Ccr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HE染色可见经过滋脾通络治疗的大鼠肾脏病变情况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 结论:滋脾通络颗粒能够一定程度控制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同时对早期肾病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