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症状
皮肤症状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0844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今日科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成功(教育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第五届北京宠物医师大会、2005·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华传统医药名家大会等;皮肤症状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家麟、王琼、胡越黎等。
皮肤症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844篇
占比:99.68%
总计:30943篇
皮肤症状
-研究学者
- 曹家麟
- 王琼
- 胡越黎
- J·-C·刘
- J·张
- K·S·华纳
- M·塞伯格
- S·莎玛
- V·约楚瓦
- 佐义
- 冯栩
- 吴蓓雯
- 孙起超
- 李晓莉
- 林荣桂
- 潘覃
- 袁锐
- 邱沈雯
- 郑毅
- 陈云亮
- 陈金伟
- 马慧群
- 黄照明
- Aasmoe L.
- Albares P.
- Andorsen G.S.
- Ang G.C.
- Belinchó n I.
- Bilbao R.M.
- Blasdale C.
- Briganti E.
- Calza L.
- Carroll C.L.
- Casolari S.
- Cheryl Schwartz
- C·贝林杰-卡瓦哈拉
- D·佩里
- Filoche P.
- Gertz M.A
- Graham-Brown R.A.C.
- Hogan W.J
- Hundley J.L.
- J.L. Jorizzo
- Johnston G.A.
- Kawakami T.
- Kawasaki K.
- K·R·马普里斯
- Lacy M.Q
- Lami M.-C.
- Lang W.
-
-
柯志鸿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丹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室于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52例T2DM合并下肢丹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下肢皮肤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8个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2DM合并下肢丹毒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稳定其血糖水平,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
春晓;
龚媛媛;
李敏
-
-
摘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由基因缺陷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在起病时或病程中多伴有皮肤症状[1-2]。皮肤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也是最直观的症状,往往是早期识别免疫缺陷病的重要临床表现[3]。PID相关的皮肤改变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真菌、细菌和病毒感染)、湿疹样皮疹、冻疮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鱼鳞样皮疹、红皮病、皮下出血、脓疱型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自身炎症和蛋白酶活性相关皮肤症状等[1-2]。PID引发的脓毒血症意味着感染的严重性和全身性,且PID患儿的皮肤感染较正常人症状表现更加严重,病程迁延,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反复[4]。本例为1例PID合并严重脓毒血症致右手坏疽性脓疱疮的患儿,经过制订符合患儿病情的分阶段创面管理方案以及数次清创与功能性敷料换药,伤口愈合,现报告如下。
-
-
章海涛;
郭云
-
-
摘要:
目的:探究黄连膏联合LED红、黄光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9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LED红、黄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膏治疗,治疗2周。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角质层屏障功能、皮肤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1%vs 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膏联合LED红、黄光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可明显减少皮损情况,修复角质层屏障功能,改善皮肤症状,疗效显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
-
高翔
-
-
摘要:
变态反应科的门诊来了一位这样的患者。最近2个月,她的面部、躯干或四肢会每天数次不定时发生风团和红斑,瘙痒难耐,夜间尤其严重。她服用抗组胺药,皮肤症状会马上消失,一旦停药就继续发作。患者感到焦虑和烦躁。她曾经检查了食物过敏原IgE,发现结果都是阴性。有的医生说,没有阳性的过敏原,饮食可以不用忌口。有的医生却说,即使没有查出来食物过敏原,也需要科学合理地适度忌口。这些不同的建议,让患者十分困惑。
-
-
甘辉
-
-
摘要: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很多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收拾运动装备准备好好锻炼身体了。不论是一直想尝试的马拉松、还是公园里漫步,现在正是活动筋骨、增强体质的好时机。但是,如果您患有湿疹,运动以及出汗可能会导致症状发作;不合适的运动装备、衣物、温度变化也有可能加重皮肤症状,从而影响运动目标的达成。因此,美国国家湿疹学会组织了两位皮肤病学专家和一位运动生理学专家共同探讨关于如何避免运动后湿疹发作的话题[1]。
-
-
-
-
摘要:
光敏食物——代谢防晒也要管住嘴吗?在炎热的夏季,吃光敏食物容易引发皮肤的红肿、起疹,并伴有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皮肤症状。光敏蔬菜最好掉水后再吃,生吃光敏果蔬最好选在晚上,这样经过一夜的代谢和排泄后。
-
-
许端倪;
贺海英;
徐霞;
叶瑞贤;
赵晓岚
-
-
摘要:
目的探讨肤可新医用胶原复配型凝胶敷料和胶原贴敷料在面部激光术后应用的效果,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进行面部激光术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50)采用肤可新医用胶原复配型凝胶敷料和胶原贴敷料联合治疗,常规冰敷组(n=50)采用常规冰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皮肤症状评分、术后创面渗出时间、红斑、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时间、脱痂时间、自我感觉舒适度、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干燥、脱屑评分均低于常规冰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创面渗出时间,红斑、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时间,脱痂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冰敷组;减轻创面痛痒觉及提高创面平整度、色泽、外观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冰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舒适度(88.0%)显著高于常规冰敷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舒适度(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冰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可新医用胶原复配型凝胶敷料和胶原贴敷料联合在面部激光术后应用效果较常规冰敷好。
-
-
杨晓伟;
祝雅
-
-
摘要:
严重过敏反应是速发型全身性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每个医护人员甚至每个国民均应了解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知识。严重过敏反应大多数都是由IgE介导,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的全身过敏反应,或激活补体系统或凝血系统,临床特征为急性发作的皮肤或黏膜组织症状,并伴有致命的呼吸系统症状或循环系统衰竭,以及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没有皮肤症状,因此过敏性休克只是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之一。
-
-
董芳
-
-
摘要:
夏季是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其中以痱子、虫咬皮炎、夏季皮炎及日光性皮炎四类最为常见。痱子: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就是痱子,且多发于儿童。儿童运动量大、出汗多,排汗调节功能弱,且皮肤娇弱,更易长痱子。痱子的发生与表皮内汗腺导管阻塞有关,其原理是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症状,主要表现为小丘瘆、小水疱。
-
-
邱沈雯;
林荣桂;
吴蓓雯
-
-
摘要:
目的 探索淋巴瘤患者化疗期所经历的症状群的种类及构成,为开展临床淋巴瘤患者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淋巴瘤患者症状评估量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和日间病房310例淋巴瘤化疗期患者进行症状横断面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症状群,并比较基于症状综合得分、严重程度和困扰程度拟合的症状群的数量、性质及内部结构的异同.结果 化疗期淋巴瘤患者经历症状数目的中位数为8个(1~22个),发生率前10位的症状有疲乏、担忧、夜间出汗、睡眠不安、脱发、局部肿块、便秘、口腔疼痛、体质量下降、皮肤改变,发生率31.60%~72.60%.发生率≥20%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均分1.85~2.72分,困扰程度均分2.13~2.80,综合得分均分2.02~2.67分.基于症状综合得分、严重程度、困扰程度得分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可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619%、62.892%、60.342%.综合不同拟合结果,化疗期淋巴瘤患者可能存在5个症状群:化疗毒副作用综合征群、神经心理症状群、消化-睡眠症状群、病感症状群、皮肤症状群.结论 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存在来自疾病本身及治疗相关的身心症状,且症状之间互相影响,以症状群的形式存在.基于严重程度拟合的症状群可能比基于症状综合得分拟合的症状群内部结构一致性更高.临床医护人员应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简化症状管理,提高护理效率.
-
-
-
胡越黎;
曹家麟;
冯栩
- 《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
| 2003年
-
摘要:
要使皮肤护理专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皮肤的各种症状,就需对皮肤显微图像的症状进行特征提取.本文针对皮肤显微图象中的黄褐斑、雀斑、黑头、粉刺等四种典型皮肤症状,提出了一种根据皮肤症状的几何特征,颜色特征及不变矩描述进行特征提取的方法.本方法是以症状的面积、最大直径以及最小直径表示症状的几何特征,以症状内部及症状边缘的色调、饱和度、强度和灰度表示症状的颜色特征,以不变矩描述作为症状的隐性几何特征.给出了实验数据和结论.实验表明,用本方法提取皮肤的症状特征,效果明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