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转运体
药物转运体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基础医学、一般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15036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药品评价、药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2011第三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安全与药源性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等;药物转运体的相关文献由2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克辛、李文斌、王荣等。
药物转运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5036篇
占比:99.96%
总计:215115篇
药物转运体
-研究学者
- 刘克辛
- 李文斌
- 王荣
- 周宏灏
- 曾苏
- 武新安
- 余露山
- 温金华
- 熊玉卿
- 王昌
- 罗冰峰
- 贾正平
- 魏尔清
- 伊秀林
- 刘东
- 刘亚妮
- 刘昌孝
- 史道华
- 吴涛
- 师少军
- 张伟
- 张明霞
- 张程亮
- 朱艳娜
- 李辉
- 杨世磊
- 毕惠嫦
- 江振洲
- 王广基
- 芮建中
- 范岚
- 赵安鹏
- 陈西敬
- 饶志
- 高利臣
- 鹿辉
- 黄鑫
- Wei Xiao Hua
- Wen Jin Hua
- 丁薇
- 万子睿
- 万景
- 乔一杰
- 乔海灵
- 任艳平
- 何佳
- 何卉
- 何华
- 何秋霞
- 余史丹
-
-
黄琴;
索南格勒;
李文斌;
孙月梅;
王荣
-
-
摘要:
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调血脂药物,长期使用能够预防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但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具有显著的个体间差异,有些个体不能达到预期调脂目标值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与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有关,遗传变异可导致药物体内处置不同,从而导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差异。对影响阿托伐他汀药物反应的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作用靶点及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加以综述,并从基因水平上探讨不同个体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药动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易感性差别的原因。
-
-
姜静静;
余史丹;
娄月芬
-
-
摘要:
五味子木脂素是中药五味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对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对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焦虑等疾病的治疗作用。五味子木脂素的生物转化及代谢清除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药物转运体发挥了关键作用,临床上含有五味子木脂素的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合并用药时可能会发生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现对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五味子木脂素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
张小莉;
毛鑫羽;
李自强;
黄宇虹;
王保和
-
-
摘要:
肺脏是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参与药物的体内循环、局部吸收及代谢.吸入型药物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及避免首过代谢的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肺上皮细胞转运体在药物的摄取和外排中起重要作用,影响肺中的药物浓度及其在局部、全身药动学和疗效.肺脏药物转运体对药物的组织分布和药物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肺细胞药物转运体的分布特征、表达水平、研究方法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疾病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
周燕;
武新安;
邓毅
-
-
摘要:
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均为机体处置药物的关键蛋白,且大部分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需要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的共同参与.近年来研究发现,药物转运体与代谢酶间存在协作关系,且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功能的变化可影响其协作处置药物的能力.因此,明晰药物转运体与代谢酶间的协作关系及规律,对于探究药物体内过程,药效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肠和肝是药物发生代谢的主要组织,且其分布有丰富的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为此,本文综述了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间的协作关系对肠肝药物处置的影响.
-
-
郑小丽;
汪佳琪;
余露山;
曾苏
-
-
摘要:
肿瘤产生的耐药性,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分子机制包括药物灭活、药物外排增加、药物摄取减少有密切关系.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的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有望逆转肿瘤产生的耐药性,为开发抗肿瘤药物和设计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策略.本文对表观遗传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治疗多药耐药提供新思路.
-
-
张羽;
鞠爱霞;
李秋红
-
-
摘要: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可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天然中草药.许多中药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的毒性,中药的毒性一直制约着其使用.现代研究也从物质基础深入到肝脏代谢酶角度,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的活性成分或其提取物产生毒副后果与转运体功能异常有关.从而导致中药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过程发生变化,同时也可能引起体内内源性物质紊乱.因此,基于转运体角度,阐明中药对转运体活性表达及分子机制,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制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就近来年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
余露山;
毕惠嫦;
吴宝剑;
葛广波;
郑江;
乔海灵;
曾苏
-
-
摘要:
本文总结了2018年中国学者在药物代谢领域的研究进展.该年度,中国学者聚焦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开展活性分子药物代谢/转运机制研究、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节机制及其用于药物和疾病的研究、基于药物代谢/转运的药物毒性机制和临床合理用药研究、肠道菌群药物代谢、中药代谢和DMPK新技术和新模型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的创新性成果.近年来,中国的药物代谢研究正由新药研发和合理用药导向研究为主,向创新驱动和机制导向深度研究并重转型,研究方向和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
-
-
黄希希;
万景;
刘亚妮;
师少军
-
-
摘要:
作为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儿茶素类物质,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GCG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均有调控作用,药物代谢酶主要包括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家族(cytochromes P450,CYP)和Ⅱ相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转运体主要包括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polypeptides,OATPs),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家族(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s,OCTs)和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EGCG的调控作用使得其在与许多药物(如他莫昔芬、地尔硫艹卓和辛伐他汀)合用时,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发生改变.通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就EGCG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控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
-
-
-
-
李宝群;
左彦珍;
周健
- 《2011第三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安全与药源性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研究药物转运体SLOIB1 521T>C和药物代谢酶CYP3A4*18的联合突变对口服降糖药那格列奈药效学的影响.rn 方法:对21名健康志愿者(6位SLCO1B1 521TT/CYP3A4基因型,7位SLCI1B1 521TT/CYP3A4*18基因型,3位SL-CO1B1 521TC/CC/CYP3A4基因型.5位SLCO1B1 521TC/CYP3A4*18基因型)单次口服120mg那格列奈,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4,6,8h采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浓度分析.rn 结果:单一的SLO1B1 521T>C多态和CYP3A4*18多态对于那格列奈的降血糖效果与野生型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突变组在血糖升高最大值,0~4h和0~8h的血糖浓度平均变化值与野生型组问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血糖降低最大值与野生型对照组和SLO1B1 521T>C突变组存在显著差异(P=0.034,P=0.041).rn 结论:在健康受试者,SLO1B1和CYP3M联合突变对那格列奈降血糖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在2型糖尿病中,有关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
-
魏尔清
- 《第十二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细胞膜上有三类主要的功能蛋白,即膜受体、离子通道与转运体.转运体是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的分子基础,包括离子转运体、神经递质转运体、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转运体以及外来物质转运体.药物转运体(drug transporter)本质上属于外来物质(xenobiotic)转运体,是机体内物质转运系统的组成部分.药物转运体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影响药物效应以及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药物转运体的了解逐步深入,成为药理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地探讨了药物转运体与中枢神经药理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