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用量
药剂用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植物保护、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4338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技术与市场、种子科技、种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年全国甘蔗植保技术研讨会、2014年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等;药剂用量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丁雪刚、任全胜、何晓芳等。
药剂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338篇
占比:99.58%
总计:24440篇
药剂用量
-研究学者
- 丁雪刚
- 任全胜
- 何晓芳
- 刘同敬
- 刘小平
- 刘新菊
- 刘晓锋
- 刘洪涛
- 叶萍
- 吴疆
- 周国亮
- 周建
- 周晓燕
- 崔北文
- 张明
- 张洪军
- 张立华
- 徐添财
- 朱金波
- 李新春
- 李玉胜
- 杜俊霞
- 杨光
- 柳景青
- 楼莉萍
- 段卫东
- 王小军
- 王成龙
- 王海艳
- 王淑梅
- 王磊飞
- 申屠华斌
- 第五鹏祥
- 罗志逢
- 胡宝兰
- 裘尚德
- 高宪文
- 高月刚
- 黄宋魏
- 黄家健
- Feng Qing
- Fu Yan-ling
- LEI Cong-hua
- LI Ting-hua
- Michael Smith
- TAN Cai-li
- Troy Zellers
- WEI Jin-fan
- WU Rong-dong
- Wang Qian
-
-
-
-
摘要:
适用范围:染料、印染、焦化、煤化工、石化、农药等行业。参照标准:满足后续工艺进水要求。技术优势:微波强化Fenton试剂氧化,提高反应速率,污染物去除率高,结构紧凑,抗腐蚀性能强,药剂用量小,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便。
-
-
陆鹏飞;
田利军;
武荣成;
许光文
-
-
摘要:
高灰半焦脱灰提质对提高其利用价值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不同药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以大同石炭系煤热解所产高灰半焦为试样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当煤油为捕收剂、仲辛醇为起泡剂时,药剂用量和半焦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并探索了添加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对降低药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油和仲辛醇用量以及半焦破碎粒度均对脱灰效果有显著影响:增加煤油和仲辛醇用量,则精焦产率提高,精焦灰分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半焦经破碎后粒径减小,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降低精焦灰分,但过破碎会对浮选产生不利影响。在煤油和仲辛醇用量分别为2400 g/t和400 g/t及适宜半焦粒径分布条件下,对于灰分为50.3%的原半焦,所得精焦灰分为21.1%,产率为53.2%,可燃体回收率为84.4%;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可显著降低煤油和仲辛醇的用量,提高精焦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
-
-
李伟涛;
张立峰
-
-
摘要:
煤泥浮选主要以柴油、煤油或其他杂油作为捕收剂,在多数情况下存在药耗高、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为提高浮选精煤产率,消除安全及环保隐患,以利民选煤厂的浮选入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浮选试验、浮选速度试验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对比了新型捕收剂BK610、BK612与传统捕收剂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针对利民选煤厂的煤泥,新型捕收剂BK610具有更优良的浮选性能;在较低药剂用量的条件下,使精煤产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
-
许晨涛;
魏昌杰;
郑云婷;
黄勇
-
-
摘要:
为考察山东济北矿区气肥煤煤泥降灰的可行性,分别以柴油和仲辛醇(分析纯)为浮选药剂,采用拓展化浮选试验的方法,重新设计浮选流程,对煤泥进行了粗选试验和一次精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浮选药剂用量为1.0 kg/t、药剂比为5:1,矿浆浓度为80 g/L、搅拌速度为1 800 r/min,精选多次刮泡条件下,时间累计在150 s之内,精煤累计产率为73.95%,累计灰分为8.47%,符合生产指标.此外,根据试验数据做出精煤产率-灰分非线性曲线,得到了 多项拟合公式,为今后的气肥煤煤泥的浮选降灰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
董芬
-
-
摘要:
以湖南省某铬污染场地中的污染土壤为讨论对象,对其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修复,探讨化学固定修复工艺、菌液单次淋洗+化学固定修复工艺、菌液循环淋洗+化学固定修复工艺对土壤中Cr(Ⅳ)的修复效果.结果 表明,化学固定工艺总药剂用量需要达到19%以上;经菌液单次淋洗后,再使用化学药剂,总药剂用量需要4.5%;而使用菌液淋洗循环淋洗5天,再使用化学药剂,总药剂用量仅需2.2%.菌液可有效淋洗出土壤中的Cr(Ⅵ),降低了土壤中Cr(Ⅵ)的含量,也大大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
-
张节文;
刘亿;
杨晓鸿;
刘春福
-
-
摘要:
为了探究精煤产品水分偏高的原因,解决精煤脱水难题,对精煤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助滤-脱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疏水改性药剂对粗精煤泥和浮选精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精煤泥和浮选精煤中微细颗粒含量高、黏土类亲水性矿物的赋存是导致总精煤水分偏高的主要原因;疏水改性药剂的加入明显降低了精煤产品的水分,三种疏水改性药剂的助滤效果依次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十二胺(DDA)>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31),其中当1631用量为150 g/t时,能够有效降低粗精煤泥水分;对于浮选精煤,当1631、1231用量为150 g/t时脱水效果最佳;总精煤的疏水改性验证试验表明,1631的作用效果稳定,当药剂用量为150 g/t时脱水效果最佳.
-
-
-
-
摘要:
目前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是"三联箱"法,即化学混凝沉淀法。该工艺是较为成熟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但其化学药剂用量大、出水水质无法达到回用水要求,且污泥产生量大、难处理,使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脱硫废水的处理要求。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理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高度重视,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和新工艺被不断研发和应用。
-
-
-
-
-
摘要:
适用范围:染料、印染、焦化、煤化工、石化、农药等行业。参照标准:满足后续工艺进水要求。技术优势:微波强化Fenton试剂氧化,提高反应速率,污染物去除率高,结构紧凑,抗腐蚀性能强,药剂用量小,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便。
-
-
曹本三郎;
张逸;
龙秉文;
邓伏礼;
戴亚芬;
丁一刚
-
-
摘要:
利用浮选柱对高硅镁中低品位胶磷矿(P2O5 25.74%、MgO 1.31%、SiO2 13.79%)进行反浮选脱镁实验,优化了反浮选脱锾工艺,并比较了浮选柱和浮选机的反浮选脱镁效果.确定最佳脱镁工艺条件为:捕收剂用量1.2 kg·t-1、磷酸用量7 kg· t-1、充气流量600 L· h-1、冲洗水流量6L·h-1、柱径比8,在此条件下,得到P2O5品位为27.36%、MgO含量为0.64 9的精矿,且精矿产率为92.65%,P2O5回收率为98.71%.
-
-
赵泓铭;
戴惠新;
何东祥
- 《2017年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还原-煅烧是硅藻土增白提纯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吉林某三级硅藻土作为对象,研究了Na2S2O4作为还原剂,在不同还原温度、药剂用量等条件下对硅藻土的增白效果,并确定了适宜的增白条件.采用Na2S2O4除铁还原增白,可使硅藻土白度由24.32%提高到45.89%.
-
-
-
-
王浩明;
谢广峰;
张春舫;
赵淑芳
- 《2014年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介绍了研山铁矿红矿的原矿性质情况,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现场流程试验和红矿阶段选别试验研究,推荐出阶段选别及浮选中矿再磨再选新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可以提前抛除产率为39.82%的合格尾矿,最终精矿产率提高2.05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5.98个百分点,尾矿品位降低1.73个百分点,精矿产量提高14万t/a左右.经测算,经济效益显著.rn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及工艺改造效益分析,研山铁矿红矿阶段选别和中矿再磨再选工艺改造完成后,可以提前抛除产率39.82%,品位9.92%的合格尾矿,大大减少了后续选别流程的矿泥,有利于重选过程中矿物的分层和分带,可以减少1/3的磁选系统、1/2的螺旋溜槽和一半以上的浮选药剂用量。最终可获得以下技术指标:精矿产率为22.63%(比当天实际指标可提高2.05个百分点),精矿回收率为59.76%(比当天实际指标可提高5.98个百分点),尾矿品位为12.68%(比当天实际指标可降低1.73个百分点),最终精矿产量提高14万t/a左右。经测算,效益显著。但考虑到要在现场增加弱磁选机、强磁机及球磨机等大量设备,对现有工艺需进行较大改动。最终对浮选中矿还需再磨再选。浮选中矿主要是细粒级连生体,对原工艺浮选尾矿单独进行再磨再选也有一定优势。因此,对强磁阶段选别工艺仍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
-
刘志红;
陈永伟;
陈武生
- 《2012年全国选矿前沿技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硅钙(镁)质磷块岩资源储量约占我国磷矿资源储量的一半,这类矿石在选矿过程中必须同时排除碳酸盐和硅酸盐杂质后,才能满足磷肥加工的要求。本文针对贵州地区沉积型硅钙质磷矿石矿样中含硅较高的特点,采用反浮选工艺流程脱硅,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合理的药剂用量.在抑制剂硫酸pH值为5,捕收剂WFL用量为0.4kg/t的条件下,浮选时间为4min时,精矿中P2O5品位为30.84%,回收率为80.41%,SiO2品位为11.68%。
-
-
张威
- 《第二十四届鲁冀晋粤川辽陕京八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一选作业区最初采用正浮选工艺流程,选别效果不是很理想.反浮选工艺较正浮选工艺更好地适应了齐大山矿石质性,生产容易控制,波动小,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重选用粗粒级选别,受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影响,提质幅度有限.而反浮选作业影响因素很多,投入的成本高,操作复杂,却是提高综合精矿一级品率关键所在,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
张威
- 《第二十四届鲁冀晋粤川辽陕京八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一选作业区最初采用正浮选工艺流程,选别效果不是很理想.反浮选工艺较正浮选工艺更好地适应了齐大山矿石质性,生产容易控制,波动小,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重选用粗粒级选别,受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影响,提质幅度有限.而反浮选作业影响因素很多,投入的成本高,操作复杂,却是提高综合精矿一级品率关键所在,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
张威
- 《第二十四届鲁冀晋粤川辽陕京八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一选作业区最初采用正浮选工艺流程,选别效果不是很理想.反浮选工艺较正浮选工艺更好地适应了齐大山矿石质性,生产容易控制,波动小,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重选用粗粒级选别,受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影响,提质幅度有限.而反浮选作业影响因素很多,投入的成本高,操作复杂,却是提高综合精矿一级品率关键所在,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
张威
- 《第二十四届鲁冀晋粤川辽陕京八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一选作业区最初采用正浮选工艺流程,选别效果不是很理想.反浮选工艺较正浮选工艺更好地适应了齐大山矿石质性,生产容易控制,波动小,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重选用粗粒级选别,受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影响,提质幅度有限.而反浮选作业影响因素很多,投入的成本高,操作复杂,却是提高综合精矿一级品率关键所在,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