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酰丙酸

乙酰丙酸

乙酰丙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96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5514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林产化学与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催化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十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三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等;乙酰丙酸的相关文献由1755位作者贡献,包括林鹿、吕秀阳、孙际宾等。

乙酰丙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2 占比:1.72%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5514 占比:98.17%

总计:15803篇

乙酰丙酸—发文趋势图

乙酰丙酸

-研究学者

  • 林鹿
  • 吕秀阳
  • 孙际宾
  • 郑平
  • 陈久洲
  • 马延和
  • 雷廷宙
  • 孙勇
  • 岑沛霖
  • 徐海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康世民
    • 摘要: 基于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设计了纤维素酸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的专业综合实验。从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反应与后处理、工艺影响以及机理分析等方面做了实验指导以及教学说明;对“课程思政”实施和教学实践分析与考核进行了阐述。该实验具有科学前沿性好、实验学生可操作性强、专业理论知识深、内容综合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理论深度的新型化工和能源工程专业人才。
    • 刘东旭; 王镜涵; 胡志强
    • 摘要: 5-氨基乙酰丙酸(5-ALA)盐酸盐作为一种环境相容性及选择性很高的新型光活化农药,在农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乙酰丙酸为原料,经溴化、氨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了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该方法步骤简单、收率高、成本低、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韩卓涛; 陈育林; 文小波; 卢悦
    • 摘要: 以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糖蜜为原料,通过酸水解法制备乙酰丙酸(LA),再用富含LA的糖蜜水解液发酵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本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对糖蜜酸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液固比1.24 mL/g、反应温度146°C、反应时间1 h。该反应条件下LA的最高产率达到44.09%,大大优于未优化时LA的产率(17.39%),也优于已报道的响应面法优化硫酸催化甘蔗糖蜜制备LA的产率(30.11%)。随后利用该水解液培养杀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48 h后生物量达到2.99 g/L,菌体中PHB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14.85%。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水解反应条件能够明显提高糖蜜酸水解制备LA的产率;富含LA的糖蜜酸水解液直接用于PHB的生产具备可行性。
    • 魏琳珊; 叶俊; 王奎; 蒋剑春
    • 摘要: 以木质纤维原料非均相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乙酰丙酸酯为研究对象,对以硫酸盐为催化体系的木质纤维定向转化生成乙酰丙酸乙酰丙酸酯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趋势进行了综述。文章概述了乙酰丙酸乙酰丙酸酯在工业产业中的应用情况;重点比较了不同硫酸盐催化木质纤维制备乙酰丙酸乙酰丙酸酯的过程,并对不同溶剂体系协同作用下的木质纤维转化为乙酰丙酸乙酰丙酸酯过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硫酸盐类催化剂催化木质纤维定向转化的过程机理。同时针对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 刘瑞红; 谢复炜; 王晓瑜; 潘立宁; 余晶晶; 刘克建; 陈满堂; 孙学辉; 黄龙
    • 摘要: 为考察采用硫酸-甲醇衍生化方法测定烟草中乙酰丙酸质量分数的可靠性,分析了硫酸-甲醇衍生化时间和温度对烟草中乙酰丙酸质量分数测定的影响,探索了5种糖类成分在硫酸-甲醇衍生化条件下是否产生乙酰丙酸甲酯,比较了263个烟草实际样品中果糖和蔗糖质量分数与乙酰丙酸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硫酸-甲醇衍生化时间和温度对烟草样品甲酯化产物中乙酰丙酸甲酯响应的影响不同于其他有机酸甲酯,且这种不同与烟草基质有关;②果糖和蔗糖在硫酸-甲醇衍生化条件下能产生乙酰丙酸甲酯,而葡萄糖、麦芽糖和肌醇在衍生化过程中不产生乙酰丙酸甲酯;③蔗糖在硫酸-甲醇衍生化条件下产生的乙酰丙酸甲酯的质量仅为相同质量果糖产生的1/2;④利用硫酸-甲醇衍生化法测定得到的烟草中乙酰丙酸的质量分数受烟草中果糖和蔗糖的影响。
    • 俞南汐; 鲁厚芳; 吴可荆
    • 摘要: 在以异丙醇为氢供体的乙酰丙酸转移加氢反应中,催化剂需同时具有用于氢转移的加氢位点和用于乙酰丙酸与醇酯化的酸性位点。以氧化铝为酸性位点,铜镍为加氢位点,以碳热还原法一步构建了酸修饰的CuNi合金催化剂。碳热还原温度大于450°C时,能得到CuNi合金;过高的还原温度下,部分铜还没有进入合金相就已经被还原成Cu_(2)O,不利于铜镍合金的形成。还原温度较低的催化剂上虽然零价金属较少,但反应过程中异丙醇能把金属氧化物还原至零价金属;还原温度较高时,得到的零价金属较多,但颗粒团聚更严重。这些作用拉平了还原温度的影响,在300~600°C下碳热还原得到的催化剂表现出相近的催化活性。
    • 邵雪婷; 孙钟; 时君友; 段喜鑫
    • 摘要: 首先合成了不同氧化性的磷钼钒多金属氧酸盐(HPMoV)——H4PMo11VO40(V1)、H5PMo10V2O40(V2)和H6PMo9V3O40(V3),再通过Ru3+与HPMoV复合引入Lewis酸位点,制备同时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的RuPMoV系列催化剂——Ru4/3PMo11VO40(4-V1)、Ru5/3PMo10V2O40(5-V2)和Ru2PMo9V3O40(6-V3),并通过XRD、FT-IR、SEM、XPS和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甲酸(FA)作为氢源,在FA/H2 O体系中,乙酰丙酸(LA)为原料催化转化制备γ-戊内酯(GVL),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的动力学.结构表征结果表明:Ru3+已经成功引入多金属氧酸盐结构中,Ru3+对HPMoV中H+的置换并没有改变多酸阴离子的结构,RuPMoV系列催化剂同时具有较强的酸性和氧化性.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5-V2的GVL选择性最高,5-V2用量0.1 g,FA用量6 mmol,LA 2.5 mmol,H2O 5 mL,反应温度160°C条件下反应8 h时,LA转化率为98.1%,GVL产率为97.1%,GVL选择性为99.0%;该催化剂使用5次后GVL产率仍可达到87.5%,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49.59 kJ/mol,指前因子为2.89×105.
    • 库松; 谭雪松; 李润东; 庄新姝; 袁振宏
    • 摘要: 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先经甲苯-乙醇抽提,在硫酸浓度为0.05 mol/L的酸性溴化锂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有机相,形成溴化锂水合熔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两相体系,将原料置于两相体系中水解反应制备糠醛和乙酰丙酸.考察了温度、酸浓度、反应时间、有机相体积等工艺条件对糠醛和乙酰丙酸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浓度0.05 mol/L的酸性溴化锂溶液为反应体系,抽提后的狼尾草与酸性溴化锂溶液的固液比1∶20(g∶mL),加入的有机相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体积为20 mL,1 g抽提后的狼尾草为原料,在反应温度160°C,反应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反应,糠醛得率达到65.17%,乙酰丙酸得率为10.48%;在相同条件下,酸性溴化锂溶液30 mL,有机相体积为10 mL时,糠醛得率为60.74%,乙酰丙酸得率最高达41.30%.超过80%糠醛溶解于有机相,超过90%乙酰丙酸溶解于水合熔盐相,该工艺可实现糠醛和乙酰丙酸的同时制备与有效分离,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艺流程,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同步制备糠醛和乙酰丙酸提供借鉴.
    • 王立晖; 刘焕; 李赫宇; 郑晓冰; 姜艳军; 高静
    • 摘要: 为了提升脂肪酶的稳定性并构建新型固定化酶催化体系,利用改进的WinsorⅢ微乳液双连续相体系合成了超顺磁性Fe3O4内核和树枝状纤维形氧化硅外壳的核壳结构磁性有机硅纳米粒子(MMOSNs),用于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优化条件后CALB负载量为177.49 mg/g,比水解活性为27390 U/g.磁性有机硅通过与CLAB分子之间疏水相互作用及表面孔道结构,可有效激活CALB的界面活性并保护活性构象免受破坏,比游离酶和磁性无机硅固定化酶表现出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将CALB@MMOSNs用于催化乙酰丙酸与十二醇的酯化反应最高转化率为85.05%,重复使用9次后仍保留68.94%转化率,而商业化N435只保留29.83%.证明疏水性磁性核壳结构有机硅是固定化CALB的良好载体,可有效扩展脂肪酶的工业应用.
    • 战雅微; 马腾飞; 刘悦; 李志强
    • 摘要: 中国竹资源丰富,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加工剩余物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乙酰丙酸(酯)作为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化学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利用竹材制备乙酰丙酸(酯)具有很大的潜力.文章回顾了竹材制备乙酰丙酸(酯)的催化转化方法,对近年来竹材催化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催化转化机理、产物收率、影响因素等角度对Br?nsted酸、离子液体、固体酸以及金属盐等4种催化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概括总结了不同转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现有转化方法中仍存在着的产品高效分离困难、催化剂污染较大以及副产物难以利用等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