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节奏

节奏

节奏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24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4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73篇;相关期刊2970种,包括大众文艺、北方音乐、人民音乐(评论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2009光经济与滨海新区发展论坛、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等;节奏的相关文献由1115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健、杨瑞庆、李嘉评等。

节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44 占比:94.2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73 占比:5.74%

总计:11724篇

节奏—发文趋势图

节奏

-研究学者

  • 王健
  • 杨瑞庆
  • 李嘉评
  • 龚耀年
  • 刘颖
  • 肖绍国
  • 王震亚
  • 许霆
  • 钱仁康
  • 刘纪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赖春秋
    • 摘要: 视唱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是他们学习其他音乐课程的基础.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音乐技能训练,在学习视唱时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他们准确视唱曲目的能力.文章主要从旋律进行方式、节奏型的变化、乐曲的分析、辅助练习四方面,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视唱能力.
    • 王玥
    • 摘要: 中国现代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他的美学既丰满醇厚,又独具特色,以艺术家的态度感受着世间万物,在我看来,宗白华把中国近代的美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音乐,作为宗白华先生美学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宗白华古典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吸收和融合西方美学思想,而且更多地站在中国音乐与中国哲学的方向,去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宗白华先生扎根于历史的轨迹,努力探索追求对宇宙、人生的自我觉醒,致力于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研究,丰富了音乐形象的理论美学,宗白华运用独特的研究方法描绘出了古典音乐美学的无限魅力.
    • 许杨
    • 摘要: 贯口是相声表演艺术中训练唇齿喉舌和气口的基本功,“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节奏的概念在舞台艺术语言中是相当重要的,不仅是在语速上有变化,广义上还包含了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气息的概念,在本文中指发声时的气息用法。本文从这三个概念入手,强调贯口教学中节奏和气息这两个重要的要求。
    • 汪萍
    • 摘要: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更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何才能将古典诗词读出韵味,读出意境,使更多的中小学生热爱它,自觉的学习、记诵它是每个教师应尽职责,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确定基调;把握节奏;押住韵脚;突出平仄;把握语速语势五方面阐述朗读古典诗词的具体办法。
    • 王晓宇
    • 摘要: 京剧的乐器主要有大锣、小锣,还有用于单人演奏的板以及鼓。这些乐器的音高比较有特色,主要是在结构上和节奏上有所体现。通过采用组合的方式,即重音组合、音色组合,适当地调整速度,就可以满足京剧的舞台表演需要[1]。京剧因为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结构、节奏,使得京剧更加生动且灵动,给人以戏剧化的色彩,同时不失生活化,使京剧充满生命力。
    • 周淑红
    • 摘要: 新诗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分行排列的形式,创造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的韵律手段。卞之琳在诗歌创作中,采取了多种塑造韵律的方式进行了丰富的尝试,获得了特殊的节奏效果。通过文本细读,试分析分行、空格和标点符号等书面形式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对节奏所起的作用。
    • 张思缘
    • 摘要: 传统昆曲包含的丰厚材料,本身自成体系,从文词、曲词、唱腔、表演等方面都有程式化的要求,音乐伴奏通常是以人声伴昆笛、檀板和板鼓。21世纪,昆曲从音乐层面打破了只有传统的旋律乐器,加入了西洋乐器。多声部的运用,其音色、音响表现丰富灵活。然而在尝试创新过程中,仍不可避免遇到以下三个问题:1.人声的主导地位与乐队的音响关系;2.檀板和板鼓的节奏在乐队中的地位;3.演员的身段表演与音乐表现的节奏问题。
    • 韩清玉; 黄长明
    • 摘要: 宗白华美学的关键词,包括气韵生动、节奏、空灵与充实、形式与内容等,可以与方东树“气”论中的“生气”“气韵”“章法”等概念形成互文关系。方东树认为诗文应与自然万物一样生气贯注,否则便成为“腐败臭恶”的死文,宗白华也主张艺术要表现出精神和生命的流动;方东树以画论中的“气韵”论诗,追求“形色之外”的韵味,宗白华的“生动之气”亦是空灵无迹的,认为虚灵是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的根本特征;作为古文家的方东树强调“道”的同时也注重文章的艺术性,即主张气与章法的结合,推崇汉魏诗歌的“迴曲顿挫”的节奏感,艺术的形式问题在宗白华那里也占有重要地位,而“节奏”除了基本的形式层面以外,更是贯穿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对二者互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宗白华文艺美学建构与桐城派文论的逻辑关联,也为建构当代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 黎志敏
    • 摘要: 传统诗学界误以为诗歌节奏是完全客观的,因此他们所构建的传统节奏美学主要体现为种种严格的格律模式。现代学者通过科学实验发现了节奏的主观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人类认知机制的现代节奏美学。诗句(诗行)中的节奏所造成的停顿,有利于读者对语词以及诗句(诗行)的充分理解,从而在大脑中深刻、强烈的印记。诗人们利用人类的节奏能力规律,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节奏美学,其中最有效的做法是以诗行形式来引导读者的认知注意力,通过节奏划分让部分诗歌语词在读者大脑中得到凸显,激发读者领悟奇妙的诗歌之美,正如威廉斯在《只是想说》中所做的那样:他娴熟地利用节奏美学,让读者对诗歌语词的情感内涵(即诗人对他的妻子所表达的那种"甜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张玥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教师使用的音乐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学生看到的和体验到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唱模式,勇于创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简单实用的教学工具,加上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融入音乐的意境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