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船舶登记

船舶登记

船舶登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法律、交通运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2116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物流工程与管理、世界海运、水运管理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6年海事管理学术年会 、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等;船舶登记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侯丽联、吕宏均、杨荣波等。

船舶登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2116 占比:99.41%

总计:42366篇

船舶登记—发文趋势图

船舶登记

-研究学者

  • 侯丽联
  • 吕宏均
  • 杨荣波
  • 赵春忠
  • 黄俊波
  • 丁莲芝
  • 俞勤伟
  • 冯甦
  • 卢建禄
  • 常富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国函〔2022〕42号海南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司法部:你们关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有关规定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同意自即日起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仅从事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航行、作业的船舶,取消船舶登记主体外资股比限制。
    • 崔燕
    • 摘要: 船舶检验局(前身为船舶登记局,1958年更名为船舶检验局)开展船用产品检验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检验工作的逐步开展,1960年在上海专门成立了“船用产品检验试点工作组”,开始探索开展船用产品检验制度的建立;1964年颁布了第一版《关于船用产品监督检验范围暂行规定》,1965年8月1日,船舶检验局公布试行《船舶检验工作条例》,该条例在第11条中规定了对主要船用产品进行监督检验。
    • 曹超操
    • 摘要: 1.光船租赁登记与相关概念辨析1.1船舶登记和光船租赁登记的概念船舶登记是国家的船舶登记机关对船舶予以注册的行为。就船舶登记内容和法律效果而言,其在公法的角度确定了船舶的国籍,从而确立了船舶的行政管理和公海航行自由;其在司法角度记载了船舶所有权和船舶抵押权等民事权利,并且登记具有公示的效力。对于光船租船,国际上普遍存在“光船租赁登记”(BareboatRegistration),即光船承租人依据光租合同在其所在国进行登记,从而有权在光租期间使船舶悬挂该国国旗,租期届满后船舶会恢复其原登记。
    • 王海; 陈继红
    • 摘要: 在我国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创新过程中,政策探索以"特案免税政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以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船舶登记新政为主要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前述三项政策的利弊,对我国自贸区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进行辨析,并提出重视香港旗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和设立船舶所有人综合服务等建议.
    • 郑琳
    • 摘要: 船舶登记的行为性质辨析,是规范船舶登记行为的前提。虽然存在“类型区分说”、“行政确认说”、“私法行为说”、“准行政行为说”、“公私法双重属性说”等观点,但基于概念的厘清以及行政规制的需求,应认定船舶登记行为是行政登记的类型之一,本质上是一种独立、具体的行政行为,因此船舶登记产生的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解决。管窥船舶登记的司法审查现状与问题,主要聚焦在审查模式的选择困境、超过起诉期限的判断标准不清、原告资格的认定缺乏判断规范、司法的天平基本偏向船舶登记机构等方面。基于司法的指引功能,未来法治化完善路径包括确立审慎合理的船舶登记审查模式,严格规范船舶登记行为,建立标准化的起诉期限与原告资格判断框架以及丰富判决形式。
    • 周洋帆; 吴淑
    • 摘要: 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船舶登记制度创新,在借鉴香港和新加坡船舶登记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和船舶登记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比较船舶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登记制度的实施建议.
    • 张倩
    • 摘要: 船舶物权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由于现行船舶登记制度依据的上位法为《物权法》,在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后,船舶登记制度的上位法同时废止,亟需对船舶登记相关法规、规章进行修订.《民法典》第406条改变了《物权法》第191条规定的抵押财产转让制度,首次明确了抵押期间抵押财产的自由转让.而船舶作为抵押财产时,船舶转让后将涉及到一系列船舶登记的申请与审批.在《民法典》的基本框架下,修订现行船舶登记制度,在抵押船舶转让后同时办理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新办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抵押权变更登记,可以有效解决抵押船舶转让登记制度与新抵押财产转让制度的衔接.
    • 张成
    • 摘要: 《船舶登记条例》在船舶登记主体部分对外资股比进行了限制,导致相当部分主要营业所在中国境内有外商出资的企业法人的船舶登记困难.本文通过梳理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外商投资法》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关于国际海上运输公司外资股比的规定,分析比较了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位阶,论证了相关规范性文件并不存在实质法律冲突,通过与域外船舶登记制度加以比较对中国籍船舶外资股比限制提出建议.
    • 摘要: 特别说明今年8月1日,中国船级社将迎来65岁华诞。65年前,中国船级社的前身中国船舶登记局经过5年筹备宣告成立。65年来,一代又一代船检人不忘初心、执著信念、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推动船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用智慧和奋斗谱写了跨越发展的辉煌史诗。值此65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中国船级社发展历程中65个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事件,以试题形式重温一路走来的难忘岁月。
    • 翟昊
    • 摘要: 试航是船舶从建造到投入运营的必经阶段,但由于船舶试航阶段发生航行事故的概率较小,学界对该阶段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识别存在争议.通过分析责任主体识别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海商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得出,试航船舶碰撞的法律责任主体应当为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和管理人,由于试航的特殊性,需要分情况讨论责任主体的识别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