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
胃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241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1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689345篇;相关期刊528种,包括腹部外科、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胃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583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昌明、余佩武、李平等。
胃切除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9345篇
占比:99.66%
总计:691730篇
胃切除术
-研究学者
- 黄昌明
- 余佩武
- 李平
- 谢建伟
- 钱锋
- 林建贤
- 郑朝辉
- 王家镔
- 赵永亮
- 陈凛
- 叶再元
- 卢辉山
- 罗华星
- 余江
- 唐波
- 石彦
- 李国新
- 梁寒
- 赵青川
- 郝迎学
- 韩晓鹏
- 刘宏斌
- 徐惠绵
- 王伟
- 王道荣
- 胡祥
- 张祥福
- 杜建军
- 柯重伟
- 王刚
- 胡建昆
- 苏向前
- 詹文华
- 吴心愿
- 孙元水
- 徐晓武
- 李子禹
- 李文惠
- 牟一平
- 秦新裕
- 陆俊
- 陈起跃
- 刘凤林
- 季加孚
- 张健
- 张勤
- 张楠
- 徐泽宽
- 晏才杰
- 曹永宽
-
-
李国新
-
-
摘要:
自上个世纪80年代首次应用腹腔镜切除胆囊以来,腹腔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获得了广泛的推广[1]。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腔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目前,多个关于腹腔镜下胃切除术与开放胃切除术疗效对比的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临床试验提示,腹腔镜下胃切除术不仅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可作为开放胃切除术的替代方案。
-
-
易付杰;
范宏丹;
龚建平
-
-
摘要:
胃切除术作为治疗胃癌及部分严重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的逐年上升,胃切除术也更多地应用于减重代谢手术中。胆囊结石是胃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术后生存期的延长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相关问题日趋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来其相关机制及危险因素逐渐明朗,但针对其防治措施,在学界仍存在着一定争议。本文现就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
王高超;
杨帆;
何招才;
董鑫;
矫健;
武步强
-
-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2021年7月发表的有关胃癌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0篇,累计771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远端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低于全胃切除术后[OR=0.64,95%CI(0.53,0.77),P<0.01];生理性重建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低于非生理性重建[OR=0.59,95%CI(0.52,0.67),P<0.01]。
-
-
游姗;
周慧;
李玉静;
梁发存;
韩慧;
蔡建利
-
-
摘要:
目的:对胃癌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经口进食的相关证据进行检索、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胃癌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经口进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Trip Medical Database、BMJ最佳临床实践、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卫生健康研究与质量管理署、加速康复外科协会、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胃癌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经口进食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组建有经过系统循证学习背景的循证小组,由组内成员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初步检索到文献9062篇,最终纳入文献17篇,包括5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1篇临床决策,从早期经口进食的安全性、禁忌证、时机、种类选择与能量要求、口服营养补充、耐受性保障与评估、并发症防治7个方面汇总13条证据。结论:胃癌胃切除术后病人进行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目前临床实践中并无关于胃癌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经口进食的基本准则,通过对相关证据的总结,临床护理人员结合临床情境,分析证据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促进因素、障碍因素,促进证据向临床转化,并及时更新证据,为临床科室提供科学、有循证依据的胃癌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经口进食的方案。
-
-
侯越峰;
邬建新;
郭海鹰
-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以遵从患者意愿或频数匹配的方式入组,分别进入手辅助腹腔镜组(HALG组,30例)和腹腔镜辅助组(LAG组,30例)。收集其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ALG组的手术时间为(167.83±20.73)min,短于LAG组的(193.68±25.8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肥胖患者亚组分析HALG亚组术中出血量为(202.73±68.57) ml,少于LAG亚组的(316.67±108.9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且对肥胖患者优势更突出。
-
-
刘祝;
杨杰;
孟祥朝
-
-
摘要:
目的:探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40例(胃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40例(以单纯修补术治疗)。分析组间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下床活动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总体疗效(95.00%)高于参照组(75.00%);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参照组(27.50%);术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予以单纯修补术效果较胃切除术更佳,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从而确保手术效果和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
-
-
张炯烽;
田云鸿;
周瑞菱;
柏丹;
杨明月;
黄明翔;
熊晨;
黄斌;
龚磊;
任明扬
-
-
摘要:
目的对比术中联合胃镜的充气测漏和亚甲蓝测漏技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南充市中心医院207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是否使用术中测漏(IOLT),将患者分为IOLT组和无术中测漏(NIOLT)组。术中测漏包括胃镜检查、充气测漏和亚甲蓝测漏。分析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数据,如体重指数(BMI)、人口统计学、并发症和术中有无测漏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倾向评分匹配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后,两组患者各79例。结果IOLT组有5例(6.3%)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吻合口不连续,于术中行缝合修补;1例(1.3%)术后并发吻合口瘘。NIOLT组有7例(8.9%)术后并发吻合口瘘。NIOLT组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IOLT组(P<0.05)。IOLT组通过胃镜发现2例吻合口活动性出血,经缝合后成功止血。IOLT组平均手术时间较NIOLT组约长30 min(P<0.05)。结论术中联合胃镜充气测漏和亚甲蓝测漏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可将该技术应用于胃癌根治术中。
-
-
周华丽;
马洪丽;
赵法之;
何维阳;
顾琼;
保蓉
-
-
摘要: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中的营养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真实数据研究的方法,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173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完成所有筛查、评估、治疗,根据胃肠功能情况,由主管医师、护士、营养师每日查房后指导患者进食,出院日由主管护士为患者发放胃癌手术患者饮食指导手册,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完成相关随访内容;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试验组166例,试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相同的指导,出院后由专门的个案管理师进行随访(包括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居家期间营养状况并给予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情况、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体重增加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右手握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66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在不考虑时间累积效应对结果的影响下,通过在个案管理中实施营养干预,试验组在调查的不同时期,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营养风险、营养良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体重增加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个案管理中的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错误的饮食观念,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
刘波;
张登云;
郑自文;
刘皓;
宋彦呈;
张坚
-
-
摘要:
目的 建立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病人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及胃癌D2根治术的290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将病人随机分为训练组(206例)和验证组(84例)。基于训练组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总生存率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基于训练组、验证组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C-index)、决策曲线分析法(DCA)曲线及校正曲线验证列线图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新辅助化疗后病理T(ypT)和N(ypN)分期、神经侵犯、肿瘤退缩分级(TRG)等为与预后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后列线图模型。该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在验证组中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95%CI=0.665~0.923),C-index为0.740(95%CI=0.577~0.903)。校正曲线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均显示了很大的正向净收益,表明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预测新辅助化疗联合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病人总生存期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
-
-
-
摘要:
研究人员将在1979—2014年期间获得的食管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数据与瑞典几个基于国家人口的登记相关联。患者从第一次活检日期后的2年起开始接受随访,直到癌症、死亡、移出、食管/胃切除术或随访结束(以2016年12月31日为准)。估算标准化发病率作为相对风险的衡量指标,并以瑞典普通人群为参考。在831394人·年的随访中,共确诊了367例食管腺癌(EAC)。
-
-
-
NiePeng;
聂蓬;
Ma Haitao;
马海涛;
Wang Jihong;
王吉红;
Su Fade;
苏发德
- 《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05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55例)和对照组(食管胃后壁吻合联合唇式包埋)(50例),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情况. 结果:两组均达到临床治愈.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6.03)min比(149±7.02)min、(16.15±3.13)d比(15.27±3.06)d];观察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0/55)比56.0%(28/50)、1.8%(1/55)比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
-
王丹;
白永菊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是机体新陈代新的重要脏器,而胃癌发病率较高,是恶性肿瘤之首位.胃癌手术切除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胃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极为重要.在此期间,加强要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心理上耐心劝导患者,并向患者介绍合理饮食的对健康重要性,饮食注重循序渐进,少量多餐.要从术后的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转变为饮食和普通膳食.胃切除术后,由于失血、手术刺激及术前饮食不正常,易导致患者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及血钾减少,故按排饮食时应相应增加含此类营养丰富的食物,由水、半流质食物、流质食物、普通食物到普通食物逐步变化.注重术后饮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
-
-
朱明炜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5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同时增加500Kcal/d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持续90天,分别患者观察30d、60d、90d时的体重、体重指数等人体测量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胃肠功能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
-
-
朱明炜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5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同时增加500Kcal/d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持续90天,分别患者观察30d、60d、90d时的体重、体重指数等人体测量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胃肠功能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
-
-
朱明炜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5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同时增加500Kcal/d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持续90天,分别患者观察30d、60d、90d时的体重、体重指数等人体测量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胃肠功能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
-
-
朱明炜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5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同时增加500Kcal/d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持续90天,分别患者观察30d、60d、90d时的体重、体重指数等人体测量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胃肠功能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
-
-
朱明炜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5例在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口服营养补充疗法,同时增加500Kcal/d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持续90天,分别患者观察30d、60d、90d时的体重、体重指数等人体测量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胃肠功能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
-
-
潘赛波;
柴莹
- 《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膈疝是非常少见的.在此报道了一例.这是一个55岁的女性患者,发病前4月左右因左上肺癌在当地医院行胸腔镜下左上肺癌根治术.在第二次入院时安排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发现胃完全疝入左侧胸腔,并且已经穿孔.术中予以切除部分胃及膈疝修补术,术后恢复顺利.笔者认为:胸腔镜手术术后随访中,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当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出现迟发性医源性膈疝.
-
-
潘赛波;
柴莹
- 《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膈疝是非常少见的.在此报道了一例.这是一个55岁的女性患者,发病前4月左右因左上肺癌在当地医院行胸腔镜下左上肺癌根治术.在第二次入院时安排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发现胃完全疝入左侧胸腔,并且已经穿孔.术中予以切除部分胃及膈疝修补术,术后恢复顺利.笔者认为:胸腔镜手术术后随访中,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当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出现迟发性医源性膈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