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排空
胃排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8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2699篇;相关期刊617种,包括中药药理与临床、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临床消化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第二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胃排空的相关文献由3794位作者贡献,包括严祥、魏良洲、田字彬等。
胃排空
-研究学者
- 严祥
- 魏良洲
- 田字彬
- 侯晓华
- 李岩
- 刘纯
- 王承党
- 孔心涓
- 柯美云
- 莫剑忠
- 陈明
- 刘世雄
- 任超世
- 王伟
- 赵舒
- 黄裕新
- 曾锦章
- 李洪湘
- 王小娟
- 王晶
- 谢小平
- 赵丽
- 彭武和
- 朱金照
- 李章勇
- 王景杰
- 王松坡
- 等
- 萧树东
- 党彤
- 周润锁
- 弭艳红
- 杨林
- 杨鹏
- 王妍
- 王振华
- 胡森
- 侯家玉
- 孙向荣
- 常丽丽
- 张万岱
- 张超
- 徐珞
- 朱人敏
- 杨敏
- 沙洪
- 王智凤
- 王琳
- 王磊
- 蓝宇
-
-
李晓飞;
张喜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降糖益胃汤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观察组加用降糖益胃汤,比较胃排空率、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胃肠功能、氧化应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排空率、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胃肠功能、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早饱、恶心呕吐、腹胀评分、血清胃动素(MLT)、瘦素(LP)水平低于对照组,胃排空率、生长抑素(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基础上增加降糖益胃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率和胃肠功能,缓解患者的胃轻瘫症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
-
刘丹;
程锐铌;
华震
-
-
摘要:
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明显缓解患者口渴、饥饿、烦躁等不良反应,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口服适量碳水化合物溶液(POC)作为缩短禁食禁饮时间的推荐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目前已在临床中逐步应用。既往研究表明,术前2 h在择期且无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实施POC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糖尿病、妊娠、肥胖、老年、肝硬化人群,因胃排空可能出现延迟,反流误吸风险增加,临床实施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论述特殊患者在禁食禁饮后、应用POC后的胃容量变化,总结POC对患者代谢方面等影响,探究特殊人群临床应用PO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今后POC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
-
罗凤兰;
赵秀荣;
衡婧;
谭旭
-
-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窄管胃吻合与传统远半胃吻合术两种吻合术式对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病人术后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SiewertⅡ型AEG病人56例,按照吻合术式分为窄管胃吻合组(n=26)和远半胃吻合组(n=30)。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术后2~3个月采用^(99m)Tc-DPTA检查胃排空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十二指肠营养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窄管胃吻合组留置引流管时间和术后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远半胃吻合组(P0.05);窄管胃吻合组反酸反流评分明显低于远半胃吻合组(P0.05);术后窄管胃吻合组HGB、ALB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进展期SiewertⅡ型AEG病人采用食管窄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明显快于传统远半胃吻合术,有利于术后进食及减少术后胃食管反流。
-
-
李丹
-
-
摘要:
目的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FD患者12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65例和B组(对照组)63例,A组治疗方法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莫沙必利,B组接受莫沙必利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胃动素(Motilin,MTL)]相关指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较B组的80.95%高(P0.05)。结论对FD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莫沙必利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提高胃排空率,且安全性较高。
-
-
李刚;
王庆龙;
陈志方;
张龙;
徐扬涛;
温海深;
李吉方;
张凯强
-
-
摘要:
为研究淡水养殖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日最佳投喂频率,本研究采用了胃排空试验和投喂频率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胃排空特性及投喂频率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影响的研究。试验所用花鲈幼鱼规格为体质量(143.18±4.69)g,体长(18.82±0.17)cm。投喂试验设置了F1组(1次/2d)、F2组(1次/d)、F3组(2次/d)、F4组(3次/d)4个日投喂组。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综合3种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和残差标准差(SDR),发现平方根模型最适合定量描述花鲈幼鱼胃排空特征,由平方根模型公式(Y^(0.5)=9.777-0.307t)得出花鲈幼鱼的胃排空率为0.307 g/h,50%胃排空时间、80%胃排空时间和99%胃排空时间分别为8.82 h、17.29 h、28.59 h。投喂频率试验结果表明:F3组的血液生理指标与F2、F4无显著差异,但与F1组间出现显著差异;各投喂组间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及肥满度无差异,但F3组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最高,摄食率较低。综合两试验结果得出淡水养殖花鲈幼鱼每天投喂2次时,生长最快,最节省饲料成本,为最佳投喂频率。
-
-
王超;
李泳怡;
黄逸敏;
陈振华;
胡思光;
蔡兴建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超声在遵循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下监测高龄患者胃排空情况及预防反流误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1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及开平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拟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于术前晚22∶00后要求患者一直保持禁饮禁食,试验组于术前2 h给予患者400 ml碳水化合物口服。两组患者进入麻醉准备间后,予超声监测患者胃排空情况和评估反流误吸风险。比较两组的右侧卧位的胃容量、胃窦横截面积、胃容积体重比、反流误吸风险。结果两组患者的胃容量、胃窦横截面积、胃容积体重比、反流误吸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遵循ERAS策略可利用超声监测胃排空情况及预防反流误吸。
-
-
徐海霞;
吕万年;
胡旭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PD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模拟TEAS治疗,观察组为TEAS治疗,采用经皮电刺激对相应穴位或模拟穴位进行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胃容受性、胃排空以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共5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量表(D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始饱腹感量(ISV)以及最大耐受量(MT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频段(H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频段/高频段(LF/HF)显著降低(P<0.05);PD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DS患者在经过TEAS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胃容受性显著改善,同时下调十二指肠组织中IL-6的表达,其可能机制在于胃肠道慢性炎症与迷走神经通路的相互作用有关。
-
-
乔肖伟;
王甦
-
-
摘要: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异常胃动力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罗马Ⅳ的标准,将FD实验组分成3个亚型,每组10例,对照组为10例健康志愿者,同步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电图、胃排空情况,并关注相关激素的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P物质(SP)等含量。结果FD组餐后胃电节律正常百分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的发生与胃动力异常相关。
-
-
史守兴
-
-
摘要:
目的:观察甘草酸铋散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D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甘草酸铋散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排空功能指标(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水平、胃肠激素指标[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肾上腺髓质素(AM)]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窦收缩频率低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S和AM水平低于对照组,S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甘草酸铋散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DU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胃排空功能和胃肠激素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泮托拉唑钠治疗。
-
-
王欢
-
-
摘要:
虹豆,俗称角豆、姜豆、带豆,属豆科一年生植物,每年6-10月上市,夏季正是吃豇豆的好时节。作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你了解虹豆吗?糖尿病患者的绝佳食物芸芸蔬菜中,虹豆虽然相貌平平,但却是血糖调节“小能手”虹豆富含磷脂、烟酸(维生素B;)和丰富的膳食纤维。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糖代谢的作用;烟酸是天然的血糖调节器;膳食纤维可以减慢胃排空,缩短食物在胃肠道转运的时间,从而限制营养物质向胃肠道黏膜表面弥散,延缓或阻碍葡萄糖在肠道吸收,同时还可以改善末梢组织胰岛素敏感性。
-
-
赵丽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增龄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显像法对青年、中年、老年三组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胃排空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点胃窦部面积、绘制胃排空曲线计算胃半排空时间.结果:三组的胃半排空时间分别为52.1±4.237,49.7±5.738,51.2±6.458,(min),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时间点的胃排空率比较,于15min时间点,青年组与老年组的胃排空率分别是11.7±1.6,18.5±5.0,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及其他时间点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
-
-
潘程程;
李岩
- 《第二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指上腹部疼痛和/或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感的症状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但缺乏可能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脾虚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健脾消食1号对其胃排空及血清胃泌素(GAS),P物质(SP)、生长抑素(SS)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方治疗FD脾虚证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表明FD的发病与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激素分泌紊乱有关,健脾消食1号可以调节脾虚大鼠血清GAS,SP,SS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之一,为临床上应用健脾消食1号治疗FD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但其具体是通过哪条调节通路而实现的有待于进一步实验探讨。
-
-
张静;
王智凤;
柯美云;
孙晓红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伊托必利是一种兼具胆碱酯酶(Ache)抑制作用及多巴胺受体(DA2)拮抗作用的胃肠促动力药.本研究旨在探索伊必利对健康志愿者近端胃容受性、胃感觉功能和胃排空的影响.rn 方法:纳入年龄23-39岁的8例女性健康志愿者(HS),年龄28.86±5.9岁,BMI 20.93±1.74 Kg/m2.受试者口服盐酸伊托必利(为力苏)50mg每日三次共7天.在用药前(第0天)和用药后(第8天)分别采用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NLT)、二维超声胃成像(2DUS)和高分辨率测压(HRM)的方法对患者HS的近端胃容受性、胃感觉功能胃内压和胃排空率进行检测测量.在50ml/min的速度用吸管匀速饮入液体营养试餐负荷试验NLT(速度50ml/min,能量密度0.75kal/ml)与胃内压HRM测量同时进行,并通过采用VAS评分(视觉10cm评分)对饱感进行评价并记录VAS对5个等级评分患者的饱感进行评价,分别在VAS1-2分、3-4分、5-6分、7-8分和9-10分5个等级评分时对患者的时的液体饮入量进行和胃内压值记录,同时在测压屏幕上对患者达到不同饱感评分时测压界面进行标注,直到患者达到最大饱感后,使用采用2DUS(二维超声)每隔30min对对患者HS近端胃及远端胃分别进行超声成像,之后每隔30min分别对患者的近端胃及远端胃进行2DUS扫描直至NLT后120min,同时在上述时间点分别在测压界面上进行标注,记录每个时间点的压力测量值.rn 结果:1.不同等级感觉近端胃容受性:与服药前比较,HS服药后VAS相应不同等级液体饮入量有增高趋势。2.胃排空功能:与服药前比较HS服药后近端胃容积的变化率、远端胃的排空率及全胃容积的变化率均较服药前有所增加,但除了在餐后60min时远端胃排空率明显大于服药前。rn 结论:伊托必利对HS可能会增加HS的近端胃容受性和胃的感觉功能可能有影响是增加近端胃容受性,对HS的胃排空有促进作用。
-
-
赵雨意;
左云霞
- 《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胃排空是指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其速率主要受胃和十二指肠两方面影响,包括食物的性状、化学组成、进食量、激素、胃运动能力、情绪等多种因素.根据2011年欧洲麻醉学会关于成人与儿童术前禁食禁饮指南,鼓励择期手术(包括剖宫产)患者术前2h禁止摄入清水,术前6h禁止摄入固体食物,成人与儿童相同.婴儿术前2h禁止摄入清水、4h禁止摄入母乳、6h禁止摄入牛奶与配方奶.即使采用快速顺序诱导插管,反流误吸率仍高达25%。因此麻醉医生术前准确判断患者的胃排空状态非常重要。床旁超声技术具有无创、快速、直观的特点,在区分胃内容物性质、测量胃内容物量、测定胃排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应作为麻醉医生的一项必备技能。但现有的检查方法都较为复杂,仅适合于临床研究,不便于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将复杂的定量诊断简化为定性或半定量诊断,使不具有超声专业知识的麻醉医生经过简单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进而提高麻醉安全性。
-
-
Xu zhi-yong;
徐之勇;
Yu yan;
余燕
-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以中兽医药理论为依据,取山楂、枳壳、神曲、茯苓、陈皮、白术、鸡内金、姜半夏等8味中药组成"中药复方制剂-消胀粉",以小白鼠为试验对象,分别对胃排空及小肠蠕动进行研究.方法:把48只小白鼠分为Ⅰ、Ⅱ、Ⅲ、Ⅳ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消胀粉混悬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5天,各组均灌胃0.2ml浓度为0.1%的甲基橙溶液,处死,取胃,将内容物充分溶解在10ml蒸馏水中,离心,吸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20nm处测吸光度,计算排空率;同样把48只小白鼠分组,饲喂5天,于第5天给药1h后,灌服0.2ml/1.0g碳末混悬液,处死,测碳末推进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中、小剂量消胀粉组均可显著减少小白鼠胃残留色素0D值(P<0.01)、显著增加小白鼠胃色素排空率(P<0.01);消胀粉添加组均能提高小白鼠小肠内碳末的推进率.结论:消胀粉可以促进小白鼠的胃排空及增加小肠的蠕动能力,尤以1.5g/kg消胀粉组效果最佳.
-
-
-
-
-
钱拉拉;
张红
-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对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假穴浅刺的方法进行安慰性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最大饱足感阈值和三维超声胃排空率变化.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最大饱足感阈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最大饱足感阈值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穴位针刺和假穴浅刺都能改善FD患者近端胃容受功能和胃排空功能,穴位针刺对FD患者近端胃容受功能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假穴浅刺.
-
-
杨玉奇;
聂晶;
贺双艳;
唐笑凤;
李琴玲
- 《第十六届中南实验动物学会科技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胃舒颗粒对小鼠胃排空、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考察胃舒颗粒对小鼠营养性半固体糊状食料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影响;以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考察胃舒颗粒对大鼠胃液分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胃舒颗粒中、高剂量组胃残留率显著降低,胃肠推进率明显或显著提高,胃舒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对胃液量和胃液总酸度影响不明显,胃舒颗粒中、高剂量组胃蛋白酶活性明显或显著增强.结论:胃舒颗粒能促进小鼠小肠蠕动和加速胃排空,能增强胃蛋白活性.该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