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龄
增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9251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老年医学与保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等;增龄的相关文献由96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香美、王洪复、白小涓等。
增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251篇
占比:99.33%
总计:49582篇
增龄
-研究学者
- 陈香美
- 王洪复
- 白小涓
- 李林
- 周贤惠
- 孙雪峰
- 李耀东
- 汤宝鹏
- 王培昌
- 王蓉
- 谷红霞
- 金慰芳
- 吴晓军
- 唐玉
- 孙超峰
- 张丽
- 张健
- 张家华
- 张彬
- 杨莹
- 石丽君
- 许国军
- 赵丽
- 金锡御
- 黄大伟
- 严祥
- 于新凯
- 于花
- 刘世雄
- 刘小雨
- 刘纯
- 叶伟
- 叶翠飞
- 吕杨
- 夏向南
- 左群
- 张一民
- 张严焱
- 张丹凤
- 张兰
- 张凤成
- 张勇
- 张汝新
- 张疆华
- 徐辉
- 朱伟荣
- 李方晖
- 李春海
- 李艳
- 杨艳
-
-
王琰;
许亚平;
王前;
罗欢欢;
赵育洁;
牛思泉;
胥良;
郭志坤
-
-
摘要:
目的:探讨增龄对大鼠心成纤维细胞(CFs)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1月龄、3月龄大鼠CFs,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变化;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nanog、sox2、oct4、scal-1和c-kit的表达差异,利用成脂、成骨、成心肌诱导液检测各组CFs多向分化能力差异。结果:培养的各组CFs均表达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符合心成纤维细胞特性;贴壁2~4d时,各组CFs处于对数生长期,4~5 d时处于平台期,5~6 d时处于下降期;贴壁2~6 d时,新生组CFs生长速度高于1月龄组,1月龄组CFs生长速度高于3月龄组;各组CFs均表达nanog、sox2、oct4、scal-1、c-kit,nanog的荧光定量结果为新生组>3月龄组>1月龄组,sox2的荧光定量结果为新生组>1月龄组>3月龄组,oct4的荧光定量结果为新生组>1月龄组>3月龄组,scal-1的荧光定量结果为1月龄组>新生组>3月龄组,c-kit的荧光定量结果为1月龄组和3月龄组>新生组,而1月龄组和3月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CFs在多向诱导分化后,均有成脂、成骨、成心肌能力。结论:增龄可影响CFs的生长速度和多种表面标志物表达量,但对其多向分化潜能并无明显影响。
-
-
付婉瑞;
古再丽努尔·卡德尔;
冯颖
-
-
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增龄相关肌少性肥胖的潜在靶点基因及生物调控途径。方法运用4大基因信息数据库,筛选调控增龄、肌少症和肥胖的基因,使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寻找核心基因及调控模块,并预测相关的miRNAs。结果共筛选出984个共同靶点基因,分子功能集中在蛋白结合,细胞组分定位主要在细胞外,肿瘤通路、PI3 K-Akt信号通路、肿瘤miRNAs通路有较多的靶点基因富集;PPI分析显示,TP53、EP300、STAT3基因为核心基因,IL-6/STA T3功能网络为关键协调模块。miRNAs预测显示,miR-26b-5p、miR-155-5p等可能在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TP53、EP300、STA T3基因以及IL-6/STA T3网络可能是治疗增龄相关肌少性肥胖的靶点。
-
-
马刚;
王疆娜;
宋祺鹏;
张翠;
孙威
-
-
摘要:
目的探究增龄对健康女性楼梯行走过程中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女性(青年组)与老年女性(老年组)各20名,运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与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楼梯行走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利用动态稳度(MoS)、关节力矩、关节刚度对楼梯行走的姿势控制能力进行量化评定。结果在楼梯行走过程中,两组受试者的下肢关节力矩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在上楼梯过程中,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的伸髋力矩峰值、伸膝力矩峰值、屈膝力矩峰值和跖屈力矩峰值明显下降(P0.05),后向MoS明显降低(P<0.01)。结论增龄能够降低健康女性楼梯行走时的步态表现及力学特征,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撑迈步,同时对质心的控制能力下降,造成动态稳度降低,下肢关节刚度下降,跌倒风险随之增加。建议老年人强化下肢训练,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协调性与控制能力,同时在楼梯行走中适当采取“重心后移”的策略以降低向前跌倒的风险。
-
-
吴洁;
崔占琴;
韩瑜;
李文静
-
-
摘要: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增龄性变化。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为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CCK-8检测HPDLCs的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HPDLCs衰老情况。3组细胞均分别给予0、1.5、3、6、12、24、48、72 h体外持续静压力机械刺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提上清液中OPG、RANKL的表达。结果体外持续静压力刺激后,牙周膜细胞OPG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及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RANKL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OPG/RANKL比值随加力时间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结论体外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上调牙周膜细胞OPG表达及OPG/RANKL比值,下调RANKL表达。
-
-
蒋中业;
曹国欢;
张一民;
倪震;
温天皓;
邵佳;
苏浩
-
-
摘要:
目的:观察增龄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干预对大鼠有氧运动能力、骨骼肌线粒体BNIP3、PI3-k相对表达量、线粒体数目、ATP浓度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梳理上述指标与骨骼肌增龄性退变的关系。方法:8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20)和HIIT干预组(H,n=20)。C组不运动,H组以50%、.70%和90%VO_(2max)对应的速度交替进行50 min/天、5天/周、持续16周的运动干预,并根据VO_(2max)测试结果调整运动强度。在基线值(0周)每组各取4只大鼠,在干预的第8、16周结束后的24 h每组各取8只大鼠,剥离大鼠比目鱼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比目鱼肌线粒体ATP浓度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试.BNIP3和PI3-k的蛋白表达。结果:16周增龄过程中,C组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的时长和VO_(2max)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组上述指标在第8周和第16周时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5)。H组比目鱼肌线粒体ATP浓度在16周时显著高于C组和基线值(P<0.05),各组大鼠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变化。H组线粒体数目在8周和16周时均显著高于C组和基线值(P<0.05),但各组大鼠自噬体数目在组间和组内对比中均未见显著性差异。C组和H组BNIP3在8周和16周时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5)。C组PI3-k在16周时显著高于基线值(P<.0.05),H组PI3-k与基线值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16周HIIT运动可以提高增龄大鼠的VO_(2max)和有氧运动能力,作用机制或与骨骼肌线粒体数目增加、ATP浓度升高及自噬加强有关。
-
-
王云会;
邓玮
-
-
摘要:
心肌纤维化是老化心脏的重要特征,其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可损害心脏结构。在增龄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及纤维化类型不同。老年男性总心肌纤维化程度(替代性纤维化 + 反应性纤维化)更高,但以哪一类型为主尚不清楚,而老年女性以反应性纤维化为主,这可能与雌激素、雄激素对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影响有关。因此,探索性别影响增龄所致心肌纤维化的因素,为将来针对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抗纤维化治疗靶点,进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
-
朱明雪;
匡海学;
兰辛键;
梁华
-
-
摘要:
目的 研究增龄雌性小鼠肝蛋白组学变化,寻找增龄相关核心差异蛋白,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增龄机理,为衰老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靶位.方法 使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法)、LC-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2月龄、3月龄雌性小鼠间差异蛋白.结果 两组对比鉴定到差异蛋白数369个,其中182个表现为上调,187个表现为下调.筛选后得到核心DEP中与增龄相关的差异蛋白共7个.结论 差异蛋白的挖掘与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衰老机制及发现潜在的标志物,为衰老的预防及增龄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位.
-
-
申潇竹;
方琪
-
-
摘要:
心源性卒中是由各种原因的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且栓塞于脑动脉系统时出现的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30%.目前为了寻找栓子可能来源于心脏的证据,需要大量的辅助检查.良好的血液生物学标志物对急诊医生快速判别缺血性卒中类型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突破.脑利钠肽在心室肌和下丘脑均有分泌,可能是脑、心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桥梁,但其在心源性卒中诊治方面的应用仍十分局限.文中对脑利钠肽水平与心源性卒中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和展望.
-
-
赵凡迪;
常紫荆;
沈彩凤;
乔清晨;
郜康;
徐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增龄性因素对大鼠疼痛行为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年龄大鼠建立牙齿移动模型,于加力4 h、1 d、3 d和7 d时观察大鼠整饰行为反应并处死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牙髓内NGF、IL-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青少年组整饰行为时间在1 d高于成年组,3 d及7 d时低于成年组;NGF表达量在1、3,7 d均显著性低于成年组;IL-1表达量在3 d和7 d时显著性低于成年组.结论 牙髓组织内NGF及IL-1参与了正畸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增龄性因素可能会促使大鼠正畸疼痛形成速率放缓,疼痛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剧.
-
-
杨翔;
罗杰;
万文辉;
李翰卿;
贡歌;
张瑗;
陈阳希;
刘瑜;
张兴虎
-
-
摘要:
目的 探讨增龄对人体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Treg)、CD4+T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年人(20~45岁)、中老年人(50~75岁)及高龄老年人(≥80岁)各40例,分别检测3组外周血CD4+T、CD4+CD25+Foxp3+Treg的绝对计数,并计算后者占前者的百分比,同时检测并比较3组人群外周血IL-2、干扰素-γ(IFN-γ)、TNF-α、IL-10和IL-17水平.结果 高龄老年组CD4+T细胞绝对计数较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中老年以后人体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明显增高,随着增龄,其占CD4+T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高龄老年人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计数、IL-2、IFN-γ和IL-17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增高,说明老年人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衰老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
-
赵丽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增龄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显像法对青年、中年、老年三组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胃排空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点胃窦部面积、绘制胃排空曲线计算胃半排空时间.结果:三组的胃半排空时间分别为52.1±4.237,49.7±5.738,51.2±6.458,(min),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时间点的胃排空率比较,于15min时间点,青年组与老年组的胃排空率分别是11.7±1.6,18.5±5.0,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及其他时间点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
-
-
郭宏林;
王培昌
- 《2010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目的:北京市宣武医院健康体检人群DNA聚合酶δ随增龄的变化,分析其与增龄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各年龄组健康人群白细胞mRNA及蛋白水平DNA聚合酶δ的变化。结果:北京市宣武医院健康体检人群DNA聚合酶δ mRNA及蛋白水平随增龄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结论:北京市宣武医院健康体检人群DNA聚合酶δ随增龄的变化满足衰老生物学指标的主要判读标准之一,有可能成为衰老生物学一项新指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