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748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民康医学、中国肺癌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中国防痨协会2016年全国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787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凤仙、于亚敬、刘伦旭等。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7482 占比:99.96%

总计:767784篇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研究学者

  • 崔凤仙
  • 于亚敬
  • 刘伦旭
  • 宿亚敏
  • 朱余明
  • 杨全全
  • 熊健
  • 王芹
  • 薛占微
  • 丁洁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恒贻; 王超; 程峰; 刘鹏飞
    •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NSCLC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患者行单孔VATS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双孔或三孔VAT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孔VATS治疗早期NSCLC具有临床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较轻及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潘晓娟
    •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机联合高频背部叩击辅助排痰对促进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05—2021-05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高频背部叩击辅助排痰,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机联合高频背部叩击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4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中机械振动排痰机联合高频背部叩击辅助排痰,能提高排痰效果、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张迪; 王东伟; 郭忠宝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2、12、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T_(0)(麻醉前)、T_(1)(术毕)、T_(2)(术后12 h)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 h,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研究组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低于对照组的29.55%(1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可降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 任继美; 李春香; 邬会超; 杨尊; 栾德义
    • 摘要: 目的:探讨带导向和固定装置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胸腔闭式引流术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承德县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引流方式分为传统组与双腔CVC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双腔CVC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5±0.68)d、(23.76±5.41)h、(3.42±0.85)d,均短于传统组的(4.79±1.03)d、(46.35±10.28)h、(5.79±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导向和固定装置的双腔CVC胸腔闭式引流术能有效缩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NSCLC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疼痛,安全性高。
    • 王家鹏; 马丹; 曹蔚; 李祥; 李德刚; 孔令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肺癌患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给予观察组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给予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疼痛因子水平,术后12、24、72 h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则长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则低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6、6.443、3.937、2.605、2.832,P<0.05)。术前,观察组NE (56.93±10.32)ng/L、SP (3.31±0.65)μg/mL、Cor (49.89±12.36)ng/mL、PGE2(76.54±9.89)pg/mL,对照组NE (56.84±10.26)ng/L、SP(3.36±0.66)μg/mL、Cor(49.66±12.28)ng/mL、PGE2(76.89±9.87)pg/mL,术后24 h两组血清NE、SP、Cor、PGE2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E(145.62±12.37)ng/L、SP(7.41±1.32)μg/mL、Cor(132.89±15.47)ng/mL、PGE2 (155.21±24.11)pg/mL较对照组NE (176.54±23.11)ng/L、SP (9.64±1.56)μg/mL、Cor (152.06±16.49)ng/mL、PGE2(183.39±30.26)pg/m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5、7.156、5.560、4.776,P<0.05)。与术后12 h相比,术后24、72 h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8、5.265、9.064,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99%)低于对照组(2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5)。结论 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肺癌患者术后创伤及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还可减少患者疼痛状况。
    • 鲍杰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PL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11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PLT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5 d的IL-6、IL-10、hs-CRP及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的IL-6、IL-10及hs-CRP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IL-6、IL-10及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的P物质、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P物质、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LT术式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较好,还可改善其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值得推广。
    • 刘辉
    • 摘要: 目的探究持续小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苏醒、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并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拔管后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表(SAS)分值;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的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SOD水平较对照组高,MDA、MP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减小其产生躁动的风险,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压。
    • 余宁琴; 李亚清; 李敏芳; 向素英; 郭竹英; 陈小铨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个案护理对肺隐球菌病并发肺不张患者胸腔镜术后的效果。方法:对纳入病例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个案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疼痛护理、咳嗽排痰护理、呼吸锻炼护理、中医功法八段锦锻炼、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调护。结果:经过护理,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肺不张恢复,患者出院后继续门诊,电话随访提示患者情况良好。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肺隐球菌病并发肺不张患者胸腔镜术后症状。
    • 黄金华; 袁磊; 曾建强; 叶永强
    •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两点与单点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点组(n=32)和两点组(n=32)。单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于第5胸椎行TPVB,两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分别于第4、第7胸椎行TPVB。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心率、血压于术前基础值的20%左右。比较两组TPVB的操作时间、阻滞平面,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舒芬太尼的用量及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术后48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点组患者TPVB的操作时间长于单点组,阻滞平面优于单点组;两点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丙泊酚总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单点组(均P0.05);两点组术后2 h、4 h、8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单点组(均P0.05);两点组术后48 h PCIA按压次数少于单点组(P0.05)。结论与单点TPVB相比,两点TPV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阻滞平面更广、镇痛效果更优、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 刘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两点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胸椎旁阻滞两点法。比较两组在麻醉诱导前、术毕和术后24 h的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变化情况,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IL-10、MMP-2和MMP-9浓度在术毕和术后24 h均呈明显升高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0浓度在术毕和术后24 h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P-2和MMP-9浓度在术毕和术后24 h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h、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6,P=0.075<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两点法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免疫抑制,减少肺癌的转移与复发,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