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防痨协会2016年全国学术大会
中国防痨协会2016年全国学术大会

中国防痨协会2016年全国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珠海
  • 出版时间: 2016-04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会议文集:中国防痨协会2016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地区实施期间及项目结束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 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选取全球基金项目地区实施期间(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和项目结束后规划实施期间(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项目地区项目实施期间和项目结束后规划实施期间耐多药可疑者筛查率分别为85.7%和88.7%,项目结束前后耐多药可疑者筛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8%和69.1%,两组存在一定差异(P<0.05);耐多药确诊率分别为20.2%和12.5%,两组存在一定差异(P<0.05);广泛耐多药确诊率分别为5.6%和2.2%,两组存在一定差异(P<0.05). 结论:通过项目地区结束前后耐多药肺结核发现对比分析,我省在规划状态下开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基层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有关政策开发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 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库存、缺货及过期破损等情况,了解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供应管理现状.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现况调查相结合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全省13个地市2015年4个季度药品用量报表数据,分析季度末库存可使用时间,季度末药品缺货比率和药品过期破损率,通过2015年年终调查13个地市25个县区结果,分析账物相符情况. 结果:全省免费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季度末库存量平均可使用时间4.1~7.7个月,平均缺货比率1.7%~9.2%,平均过期破损率0.02%~0.3%;38个被考核单位账物相符率均为100%.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省药品管理的监控和评价,为制订和完善适合我省抗结核药品的供应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1-2015年间我省肺结核患者结核菌耐药特征分析,进一步掌握我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十三五"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省12个市(州)108个县(市、区)中所有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及MDR-TB高危人群痰标本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氧氟沙星和卡拉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对其耐药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筛查的6158例患者中,总耐药率为43.10%,初治患者耐药率为32%,复治患者耐药率为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P<0.01),任何耐药顺位为INH>Ofx>RFP>Km.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占耐药患者比例为30.97%,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占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18.13%.男性患者耐药率为45.19%,高于女性患者(x2=21.06,P<0.01);农村患者耐药率为45.77%,高于城市患者;30~60岁年龄段患者耐药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结论:我省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及MDR-TB高危人群耐药率高于全国水平,且高于2010年我省第五次流行病学调查水平.45~60岁农村男性患者是我省耐药防控的重点人群.
  • 摘要:目的:评价复治肺结核新方案与复治标准方案的疗效,及满疗程停药后随访3年的疗效,探讨如何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失败和复发率. 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国内22家结防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共同参与,选择菌阳确诊的复治肺结核,排除MDR、XDR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以及对治疗有影响的合并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1~3组为试验组,4组为对照组,1组使用高剂量方案,2组长疗程方案,3组个体化方案和对照组采用复治标准方案.评价3个试验组新的复治方案与标准方案满疗程的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后随访3年的复发率等. 结果:各组满疗程治疗成功率在1组和3组最高,分别为84.9%和80.2%,对照组为62.2%,1组和3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率:x2=13.114和6.692,P=0.004和0.010);治疗失败率在1组和3组最低,分别为4.7%和8.1%,对照组为19.5%,1组和3组的治疗失败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40和4.595,P=0.003和0.032),且2组失败率高于1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6.624P=0.010).各组满疗程胸部病变x线吸收好转率在试验1、试验2和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显著统计学意义(x2=6.145、5.409和16.777,P=0.013、0.020),且3组高于2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07,P=0.043);胸部病变X线恶化率4组有统计学意义(P=0.033).3年累计复发率占随访例数的6.2%(15/241),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27).多因素分析提示复治开始治疗时多耐药复治肺结核复发的风险是没有多耐药复治肺结核患者的4.914倍(OR=4.9195%CI=1.62~14.89),是复治肺结核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随访3年累计复发15例中有8例用复治标准化疗方案,8/15. 结论:适当提高剂量和延长强化期(1组)比标准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愈和治疗成功率并减少治疗的失败率;重视复治肺结核中的多耐药患者,它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复发的影响. 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完成诊治且随访2年的15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前PZA的药敏试验结果分为PZA敏感组(114例)和PZA耐药组(36例). 结果:①疗程结束时,PZA敏感组和PZA耐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25%和88.89%(x2=4.039,P=0.044),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9.12%和94.44%(P=0.143,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空洞缩小率分别为89.01%和70.37%(x2=4.248,P=0.039).②PZA敏感组和PZA耐药组停药后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57%和6.25%(x2=0.028,P=0.867). 结论: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PZA耐药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对2年复发率无影响.PZA耐药患者空洞改善情况较差.因此肺结核患者治疗时应当对PZA耐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予以重视,加强对患者PZA耐药性的检测.
  • 摘要:目的:总结新疆2013-2015年结核病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结核病规范化培训情况,探讨新疆新型结核病防治体系中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人员规范化诊疗培训新模式及方法. 方法:通过对2013-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对全区开展结核病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结核病规范化培训实施情况总结分析,进行学员问卷调查、课堂交流、课后实地交流及培训效果评价. 结果:随着新疆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开展,基层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结核病临床诊疗培训初见成效,结核病诊治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要优化培训方式,加强培训力度,逐步探索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结核病规范化诊疗培训新模式及方法. 结论:新疆结核病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的结核病规范化诊疗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结核病规范化诊疗培训力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寻找新的培训思路,从而不断提高各级结核病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的结核病诊疗水平.
  • 摘要:目的:分析我市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市13个县(区)2011-2015年登记报告的所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从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及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我市2011-2015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逐年下降,涂阳患者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比例逐年下降;涂阳肺结核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病,其中以15~和25~年龄组居多,构成比分别为21.22%和21.6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农民占71.24%,学生占8.81%,且发病时间多在第一、二季度.结论:我市结核病防治任务艰巨,农村仍然是重点地区,学生结核病发病应引起重视,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 摘要:监狱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作为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各级管理部门都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体系中,兼并身心两治的原则,强化狱内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上海监狱对在押结核病患者的管理,采用科学管理、规范治疗,严格督导,有效转介,努力提高监狱结核病的治愈率,降低监狱耐药结核病的发生率.提高监狱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之能更好地参与改造,体现了上海监狱针对这样特殊人群的关怀,更是对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上海监狱结核病的管理,是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直接指导以及上海市肺科医院为技术的支持下,并根据上海监狱医疗布局特点,打造形成了结核病诊治的“三个中心”建设,即新收犯监狱为新收入监罪犯结核病的初筛检查中心,监狱总医院为结核病的诊疗中心,周浦监狱专管监区为结核病的康复中心,积极开展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形成了全程全覆盖的结核病防控体系。,监狱对结核病的治疗与控制任重而道远。关键是监狱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加大医疗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提高结核病诊疗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监狱内结核病的发病与传播,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 摘要:目的:分析湖南省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患者治疗情况,为今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分析2011年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湖南省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及治疗转归情况. 结果:共确诊37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85例纳入项目进行标准化方案治疗,纳入率75.6%.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治疗)60.7%.女性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治疗)最高(69.7%),死亡患者均为男性,<20岁年龄组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治疗)最高(73.3%),≥60岁年龄组治愈率最低(44.4%).不同登记分类中,初治失败治疗成功率最高(81.8%),复治失败治疗成功率较低为47.9%.不同性别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不同登记类别和根据用药史分类后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年龄越小、既往用抗结核药物越少的患者治疗成功率越高.加大政府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统一管理治疗、定期电话随访和心理支持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对早期广泛耐药肺结核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标准耐多药结核病方案治疗早期广泛耐药结核病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126例.根据治疗前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分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组、早期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TB)组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组.其中MDR-TB组50例,pre-XDR-TB组52例,XDR-TB组24例.所有患者采用含有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组成的治疗方案,完成6个月注射期治疗. 结果:纳入研究126例中,氨基糖苷类耐药31例(24.6%),氟喹诺酮类耐药69例(54.8%);MDR-TB组痰菌阴转率82.0%,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55.8%,XDR-TB组痰菌阴转率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10,P<0.001);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MDR-TB组(x2=8.146,P=0.004);pre-XDR-TB组痰菌阴转率较XDR-TB组高(x2=4.661,P=0.031). 结论: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氟喹诺酮类药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临床治疗时应开展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检测.采用标准耐多药方案治疗,pre-XDR-TB治疗效果较MDR-TB疗效差.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传播的需求,为核心信息开发提供依据. 方法:设定城镇社区居民、农村居民及初中学生三组目标人群开展调查,通过问卷填写收集目标人群对初步拟定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理解力及重视程度的相关回答,并围绕对核心信息的理解程度、重视程度、知识获取方法等主题进行小组深度访谈. 结果:城镇居民组及学生组对核心信息的理解程度及重视程度均高于农村居民组;所有接受调查者均对核心信息中的结核病可疑症状、应就诊渠道、防护方法等信息更为重视,而认为结核病疫情在世界的排位情况以及结核病治疗疗程信息不够重要.对耐多药、飞沫等部分专业名词认为不大容易理解.对使用痰盂收集痰液等信息认为不够实用,缺少可操作性. 结论:拟定结核病防治宣传的核心信息时,应考虑不同目标人群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因素;针对农村居民的核心信息应简明或配有帮助理解的图画;核心信息应重点围绕未患病大众的关切点进行设计.
  • 摘要:针对当前结核病信息化管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结合北京市朝阳区结核病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患者从发现到完成治疗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而且实现了诊疗与社区管理的有效衔接,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患者及督导员的实时管理.笔者通过介绍朝阳区结核病信息化管理模式运行现状,朝阳区结防信息化建设的使用有效的促进了结核病门诊医疗管理建设,为开拓新业务奠定了基础,同时实现诊疗与社区管理的有效衔接及信息共享,加强对患者及督导员的实时管理,同时实现了药品管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虽然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应用的加深,让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结防信息化建设深入下去,在今后的二期建设中不仅增加身份证自动识别录入功能,减轻手工录入的工作,同时扩展业务范围,患者服药提醒、质控等功能也将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中逐步实现,使其功能愈加先进和完善。让结核病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好的为患者、为医务人员服务。
  •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2010-2015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统计、整理、分析2010-2015年新疆综合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的各类相关报表及报告. 结果:新疆2010-2015共报告结核病252243例,总报告发病率为188.89/10万.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但相对集中于3~5月和12月,占全部病例的40.06%.新疆14个地区发病率占前4位的是喀什(2428.79/10万)、克州(2071.34/10万)和田(1594.31/10万)和阿克苏(1297.73/10万).这4个地区均为新疆南疆地区.报告病例最多的年龄段为59~79岁,占全部报告病例的57.24%(156215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11∶1.占结核病发病总数前3位的职业为农民(70.64%),家务及待业者(8.12%)、离退人员(7.05%). 结论:新疆疫情形势仍较严峻,特别是在南疆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 摘要:目的:评价国产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将18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FDC制剂和板式组合药,并进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药品用量和成本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7%、89.1%,停药率为2.2%、9.8%(P值均<0.05);治疗依从性在药物接受程度、服药感受和方式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痰菌转阴率2个月末和3个月末分别为91.3%、93.5%和93.5%、95.7%.疗程末X线摄片吸收显效率和有效率为69.6%、58.7%和93.5%、87.0%,空洞闭合率和改善率为57.1%、45.5%和85.7%、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和26.1%,以上P值均>0.05.药品总用量FDC比组合药在强化期减少42.14%,继续期却增加86.96%,全程仍增加44.82%.治愈1例病人平均成本FDC比组合药增加99.70%. 结论:FDC与组合药疗效相当,但其在治愈率、停药率和治疗依从性以及减少耐药方面更显优势,尤其适合南方人群服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建议加强宣传、降低成本、改进技术以减少继续期药品用量.
  •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肺结核患者化疗过程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提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方法:收集2013-2015年门诊管理的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对患者的户籍、职业、年龄、性别、护士监督督导化疗次数、发生断药原因等进行归纳、分析和识别门诊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结果:采用excel表格统计,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性别:P=0.3264,户籍:P=0.2982,职业:P=0.0969,年龄:P=0.1021;三年间断药差异分析:P=0.6,即三年资料之间差异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诊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因素、护士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费用因素. 结论:分析门诊肺结核患者管理的风险因素,重点提出管理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对门诊肺结核患者化疗过程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上海口岸输入性结核病的现状,为输入性传染性结核病卫生检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9至2015年上海口岸入境居住1年及以上外籍人群进行传染病监测,采集胸部影像学诊断疑似活动性肺结核人员连续三天的空腹晨痰,经分枝杆菌培养及鉴定后,对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进行5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耐药性测定.计算指标包括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 结果:2009-2015年上海口岸入境居住1年及以上接受传染病监测188578人次,胸部影像学诊断疑似活动性肺结核人员495人次,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263/10万.经细菌学检测确诊传染性肺结核89人次,传染性结肺结核发病率47/10万.耐药顺位为异烟肼(20.7%)、链霉素(18.3%)、吡嗪酰胺(15.5%)、乙胺丁醇(11.0%)、利福平(8.5%). 结论:上海口岸输入性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和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低于中国水平,但与华东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海口岸输入性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耐药率与中国结核病耐药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海口岸输入性传染性结核病疫情现状不容忽视,有必要建立口岸特色的防治措施,有效地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 摘要:目前,在中国乃至全球,结核病的感染率及发病率明显增多,而且患病人群越来越趋向年轻化.目前看来,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慢性传染病.如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减少或减缓耐药结核病的产生等艰巨任务正摆在面前.只有做好肺结核防治工作,完善肺结核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肺结核疫情,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应依据病理情况、药物特点等合理制定,以促使病灶愈合、防止复发。抗结核药物治疗强调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肺结核这一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因相互传播引起疾病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实施一系列战略措施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降低结核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致力于在2030年终止结核病疫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趋势,糖尿病的出现导致了结核病患病率、复发率甚至死亡率都显著提高.因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使结核病治疗效果不佳,这提醒为了实现终止结核病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糖尿病的治疗与控制.2011年,WHO和TheUnion推出了《治疗与控制糖尿病与结核病的合作框架》,为对抗上述两种疾病的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了指导,例如双向筛查,治疗最优化,糖尿病、结核病联合治疗以及感染控制等,但依然需要深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也将使可以更快更准确地确诊结核病患者,同时也将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以及做好结核病预防工作,糖尿病与结核病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在一些结核病高发地区,快速增长的糖尿病负担,使得我们在终止结核病的计划中不得不重视糖尿病的地位。的确,支柱一与支柱二详细地阐述了确认并有效治疗同患两种疾病患者的重要性,以及在结核病预防方面认清并强调致病因素的必要性。关于双向筛查,优化治疗方案,整合糖尿病与结核病治疗设施以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依然需要明确的答案,有了这些答案,将会更准确、更及时地确诊结核病,改善治疗质量,增强预防效果。在结核病终止战略中,其中一项内容是要使结核病患者家庭不再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这一项承诺也将帮助减少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结核病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强调了包含糖尿病在内的,其他疾病对结核病产生的影响。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威胁。
  • 摘要:探讨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措施.对35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给予用药指导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注意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只要选取敏感药物,规范治疗,加强用药管理,可以提高治愈率.
  • 摘要:目的:分析鹰潭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TB-D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05-2013年鹰潭市3县(区)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对TB-DM患者的临床特征、转归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TB-DM患者登记率从2005年的0.64/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27/10万(P>0.05),占同期登记肺结核患者总数的比例从0.45%上升至1.80%(P<0.05);男性患者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5~75岁为主(66.3%),两种疾病并存比例随年龄段增大而增加;TB-DM患者痰涂片阳性率56.6%、空洞率49.4%、治疗成功率78.3%;糖尿病先于结核病发病比例(89.2%)高于结核病先于糖尿病(10.8%). 结论:TB-DM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两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应加强两病双向筛查工作,提高两病的治疗和管理水平.
  • 摘要:目的:分析多器官结核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早期发现多器官结核病提供借鉴. 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4年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的多器官结核患者(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结核病为多器官结核病)的年龄、性别、诊断、居住地、体质量、症状、延迟诊断和诊断检查等主要信息. 结果:患有多器官结核病18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几乎各占一半;平均年龄为(31.79±13.92)岁,年龄以15~29岁组最多,占62.30%;男性患者45.83%,女性患者40.85%,体质量小于标准体质量;患者结核病全身症状以食欲不振比例最高,为79.23%,其次是发热为66.67%,再次之为体质量减轻为59.02%;患者延迟诊断的平均天数为(54.07±91.45)天;结核病累及的器官最多的是肺为91.26%;其次是胸膜为55.74%,再次为脑膜为43.72%. 结论:根据本分析的结果,结合性别、年龄、体质量和症状等特点,将有助于多器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
  • 摘要:目的:监测高校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发病情况,为校园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连续7年(2007-2013级)对高校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高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28.08%和10.96%.各年间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1.46,P<0.001);强阳性率呈波动性下降,各年间的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74,P<0.001).2010-2013级新生阳性及强阳性率明显低于2007~2009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448.633,P<0.001;x2=2916.00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少数民族、城镇来源、无卡痕、有肺结核患者接触史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7年间新生体检共发现无症状肺结核患者40人. 结论:高校新生来自全国各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不同,应加强新生体检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学生的管理.
  • 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效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耐多药肺结核发现、诊断、治疗及管理方面的经验,为我省下一步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收集项目执行期间季度报表、月报表及月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09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累计登记耐多药可疑者6336例,进行痰培养的可疑者6270例,占98.96%(6270/6336);确诊耐多药患者730例,其中纳入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治疗341例,纳入率为46.71%(341/730);治疗成功率为33.2%. 结论:我省通过项目的实施,积累了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经验,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管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
  •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地区新型肺结核防治服务体系防治工作模式.将结核病诊断治疗职能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剥离,由定点医院负责诊治,疾控中心负责规划管理和评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负责患者的转诊与追踪,服药督导.变原来的疾控中心单打一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开展结核病防治(简称"三位一体"). 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研究,选择2013年旧模式下的工作和2014年推行"三位一体"后的工作作对比. 结果:2013年可疑者就诊率低于2014年;2013年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延误率由34.55%降低到2014年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P<0.05). 结论:农村地区新型肺结核防治服务体系("三位一体")更好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解决农村地区疾控机构缺少临床执业医师和机构人员资质不合法的问题,从而优化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
  • 摘要:老年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呈增长趋势,其发病率是非老年成年人群的3倍,老年结核病患者已成为结核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总结了老年结核病流行特征,老年肺结核肺部病变的X线摄片表现多不典型,症状与肺内病变的损害程度不相符或与肺部原有其他疾病混存在一起,难以分辨。低于中青年(90.3%),HRCT在早期诊断老年肺结核优于痰涂片和培养,对于高度疑似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3.化学治疗,老年结核病治疗原则要考虑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不能一律采取标准化疗方案,而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摘要: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每年约有900万新发病例,160万死亡病例.中国是世界上结核病第二大高负担国家.老年人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人类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结核病患者比例持续上升.特别在偏远贫困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显著.为了应对严峻的结核病防治形势,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和完善公共健康服务减免部分诊疗费用.然而,许多贫困的老年结核病患者仍然面对高昂的医药支出而陷入进一步的贫困状态,老年贫困人群在结核病患者中占有较大比重,建议政府加强结核防治工作对老年贫困人群的关注。国家在保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减免力度与范围,为老年贫困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扶持救助和人为关怀。在贯彻实施综合医改方面,建议将精准扶贫的要求融入到结核病防治政策措施中,通过政策推动、项目扶持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服务,增强农村结核病患者的医疗保障力度,有效引导农村结核病患者合理就医,消除农村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同时,加大在农村地区的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结防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足够的硬件条件。
  • 摘要: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新发感染率是衡量社区结核病控制成效的重要流行病学指标之一.既往文献中所报告的结核年新发感染率数据多来自基于儿童感染率的估算,针对全年龄段人群的结核新发感染率数据比较缺乏.二、方法在中国不同结核病疫情地区的农村人口中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调查结核年新发感染率及持续性感染的形成.在我国不同结核病疫情地区的农村人口中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调查结核年新发感染率及持续性感染的形成。调查对象中每年发生结核新发感染并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大约为1.5%,提示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继续加强结核感染控制的必要性。结核感染重点人群(密切接触者、老年人等)是我国结核病控制的重要目标人群。
  • 摘要:加强结核病服务体系建设是新的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和2013年正式实施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对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1年以来在构建新型服务体系中尚存在机构职责需要细化、完善的工作衔接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方法、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治不规范、没有肺结核医保补偿的特殊政策、患者医疗负担沉重,定点医疗机构无补偿机制、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患肺结核风险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开展系统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根据“十二五”规划和《管理办法》有关机构职责的要求,分别对定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研究。根据中盖结核病项目二期的设计理念,结合全球基金项目等经验,并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研究确定了结核病患者就诊流程、机构间的服务流程,以及各机构间的合作机制。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原则和条件;明确各级疾控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岗位设置;明确结核病防治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具体服务内容和要求;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工资待遇。
  • 摘要: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新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的出台,如何创新服务方式、减轻患者负担,迫切需要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江苏省从2000年起,结合卫生防病体制改革,开始了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的探索.以镇江市为例,介绍我省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做法,包括健全政策保障,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常态化运行,拓宽统筹渠道,创新结算机制,合理管控医疗费用,规范多级、多部门督导和管理制度,支出约600万元。患者诊断时间和诊断敏感度大幅度提高,LED显微镜的使用在涂阳患者发现的敏感度上有了大幅的提高,涂阳患者的检出率同比增加了7.58%;线形探针快速检测,将原先单耐利福平患者的发现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7d,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模式在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肝炎及艾滋病的患者治疗管理上得到延伸。
  • 摘要:截止2015年底,北京市共设有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17家.除3家将结核病诊疗工作委托给定点医院外,其余均为"防治一体"的结防所模式."防治一体"防治所模式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临床医务人员短缺、诊疗服务能力滞后.诊疗服务能力的严重不足降低了患者的信任度,导致确诊患者收治率从2009年的73%下降到2014年的52%.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改革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根本任务是提高辖区结核病诊疗能力,首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改革迫在眉睫;结核病防治体系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结核病诊疗能力;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能否再次实现“防”、“治”之间的紧密结合;“院所合一”能够解决上述2个关键问题,但可能只符合特定的历史阶段需要;改进“三位一体”模式,在结核病定点医院设立公共卫生岗位,履行治疗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责,可能是改革的正确方向。
  • 摘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中国需要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宣城市肺结核疫情发病数居一类传染病的第二位.2012年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宣城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全市"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布署.本文旨在分析我市《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指出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依法防控力度仍需加强。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各部门依法履职、依法防控的督促,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加大对结核病依法防控的力度,定点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不足,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需不断完善。建议加强对定点医院结防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的保障,并制定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医防合作、各司其职的良好工作状态,结核病的管理需要不断适应医疗机构的工作流程。建议国家在今后的方案制定时,一是能简化工作流程和手续,对患者信息的收集尽可能与医疗机构的HIS系统相兼容;二是规定治疗原则;三是抗结核药品由各定点医院采购,纳入医疗保险、新农合统一规范管理,扩大肺结核免费救治覆盖内容。建议由省卫计委、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专属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医疗保险、新农合政策,并提高报销比例,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建议要加强结防人员队伍建设与人材培养,提高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维持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的稳定。
  • 摘要: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管理模式包括住院治疗管理模式、门诊治疗管理模式、社区治疗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1993-2010年发表的35篇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管理文章中,27篇采用"住院治疗管理模式",8篇采用"不住院治疗管理模式".
  •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的工作报告,全球2014年有96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150万例死亡患者,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占全球结核病患者例数的58%,非洲占全球的28%,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最高的区域发病率为281/10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是全球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全球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相比1990年,结核病死亡率下降了50%,发病率下降了42%,基本实现了WHO的结核病防控目标。结核病的有效防控依赖于科学、合理的结核病诊断策略。目前WHO推荐的分子诊断技术有线性探针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线性探针检测技术。在这些国家的结核病防控战略中,86%将Xpert MTB/RIF用作HIV合并感染患者的初始检测技术,90%以上用作耐药结核病高风险患者的初始检测技术,81%用作儿童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初始检测技术,70%用作肺外结核的检测技术。南非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WHO及各国际组织在结核病诊断策略方面给予了各项支持,报告最后将分享南非过去结核病诊断策略的经验、取得的成效,并介绍未来结核病诊断策略的展望。
  • 摘要:2011-2015年我省新发HIV感染及AIDS患者7495例,目前全省可随访的10159例患者分布主要在皖北.安徽省HIV与Mtb双重感染的防治从2010年9月开始起步,开始覆盖国家确定的7个重点县,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步扩展到全省,针对结核病防治与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定期培训尚无常态化,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配备,我省利用省级专项经费和继续教育项目每年有1~2次的培训,但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双向筛查的费用。过去基本在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双向筛查,随着“三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更多的定点医院承担了门诊诊疗的服务,双向筛查的经费落实和协调,是当务之急。定点医院不可能免费长期承担这项任务,HIV感染与AIDS患者筛查结核病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全国HIV感染与AIDS患者中结核病患者检出率约6%(2007-2011年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HIV感染与AIDS"防治项目地区数据)。我省2015年重点县和示范区为1.16%。门诊医生的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诊断技术要尽快普及使用。
  • 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艾滋病、疟疾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空间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分析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聚集性、绘制疾病风险地图等方面,在疾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肺结核作为一种传染病,与当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特征等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而这种空间相关特点成为空间统计学分析的前提.扫描统计量方法不仅能动态分析肺结核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可以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和方式来研究和认识肺结核,并从其发生和流行的立体环境观察其时空传播的规律。国外广泛应用扫描统计量方法对肺结核在时间、空间或时空方面表现出来的聚集性及聚集性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研究提示肺结核在时间、空间上具有特定的分布模式,其分布特征随环境与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应用扫描统计量方法进行肺结核发病分布的研究,但对肺结核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还较少研究。今后人们可以从区域水平及个体水平收集肺结核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比较研究中确定的肺结核发病聚集区域与非聚集区域的结核病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特征、生产生活方式等,进一步探讨肺结核聚集区形成的原因,从而改进肺结核防控策略,降低肺结核疫情。扫描统计量方法在预测肺结核的暴发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结果还可探测正在发生的区域传播、确定近期传播和识别传播链。目前,在国内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及GIS、GPS和Rs的发展和完善,扫描统计量方法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应用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
  • 摘要: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459/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88/10万,西部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为了解西安市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笔者对2011-2013年全市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发现,西安市2011-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9.59/10万和14.67/10万,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率居于全国偏低水平。和其他地区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相关报道比较,略高于上海地区,但低于河北邢台等地。从发病率变化趋势来看,全市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和涂阳肺结核发病率从2011年到2013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从52.98/10万下降到47.58/10万,涂阳肺结核发病率从21.52/10万下降到10.14/10万。但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随年份虽有下降但较为缓慢,涂阳肺结核发病率随年份下降趋势明显,从人群分布来看,全市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男性患者例数均多于女性,年龄高峰均为15~24岁,职业分布均以农民发病最多,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其他省市地区一致。从患者来源来看,全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来源城郊区和郊县略有不同。城郊区主要以转诊为主,郊县以追踪和因症就诊为主。这也提示人们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患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国家的免费政策和免费治疗机构,认识到肺结核不进行规范治疗的危害,提高患者转诊后主动到结核病定点门诊就医的积极性。
  • 摘要:肺结核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是对患者治疗过程的有效管理.要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坚持规律用药,完成规定疗程,才能达到消除传染源、阻断流行的目的.DOTS(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策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但DOTS策略实施在广大的农村仍有相当大的难度.寿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简称"结防科")从2010年开始对登记管理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村医督导与家庭成员督导相结合的两种管理模式,进行对照观察,以探索适合寿宁县农村特点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化疗管理新模式,通过家庭成员督导和村医督导的患者,两组在完成治疗、规则服药及治疗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督导组、村医督导组治愈率均超过了WHO规定目标和我国有关部门要求的治愈率达到85%的目标,与应金枝等的报告相近。说明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家庭成员的责任督导,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总之,开展家庭人员督导管理肺结核患者的工作,在做好结核病患者和家庭督导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有利于建立起患者与结防机构之间的合作诚信,强化了双方在化疗管理期间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了相互合作战胜疾病信心和毅力。对保证了化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对于有效治疗传染源、提高治愈率、控制结核病流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为了解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核病学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评价《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执行情况,为制订下一个10年规划奠定基础,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开展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流调"),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胜利社区为我省的4个流调点之一,我市结核病发病特征发病率高,可能与工作条件差和生活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活负担重、居住环境、营养状况、身体素质差等因素有关,患者由于不享受医疗保险,患病后受经济情况限制首诊不能到大的医疗单位就诊,使部分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使传播时间延长,大多为男性,由于男性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生活压力大负担重,文化程度低,健康认识不高,经济收入低,平时没有做过健康体检。针对以上我市结核病流行情况,今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免费政策;二是加强与综合医疗机构的合作,做好转诊、报告工作;三是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摘要: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实施结核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后,结核病的报告、转诊及追踪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各级综合医院向属地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转诊登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规,为了解这一策略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评价该策略的有效性,探索其影响因素,现对我所2009-2013年的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进行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转诊到位率:2009-2013年滕州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与滕州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创新健康教育发现模式,通过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优先干预策略来提高患者主动发现力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肺结核及疑似患者的发现。滕州市自2009年以来除了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及墙体画宣传等常规宣传措施外,不断寻求新的突破。2013年在全国首先开通了专业机构微信宣传平台,既提高了宣传健康效果,增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也近一步加强了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合作,促进了肺结核及疑似患者的转诊、转诊到位及追踪工作效率的提高,探索利用综合医院和乡村一体化的组织优势:滕州市为全国农业人口大市,85%以上的肺结核患者在农村。根据这一特点,积极探索利用综合医院和乡村一体组织优势,强化综合医院接诊医生的转诊意识,提高乡村医生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警觉,使乡村医生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早期鉴别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将其推荐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缩短了患者诊断和治疗延误,提高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肺结核的质量。
  • 摘要:监狱是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元.监狱对罪犯实行集中关押,属于人员密集之处,因此结核病在狱内发生传染或爆发的几率比社会上普通人群要大许多.由于狱内罪犯教育程度、家庭背景、个人素质等的不同,狱内疾病防控难度较大.为全面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高结核病患病服刑人员生活质量,应当重视监狱结核病防治各项工作,切实采取多项措施提升防控水平.安徽省监狱管理局一直以来将狱内结核病防治工作作为狱内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向各监狱下发《司法行政系统羁押场所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指导各监狱做好狱内结核病防控各项工作,开展定期体检,建立罪犯电子健康档案。对检查出疑似患病罪犯及时联系当地医院进行进一步深入检查,确保及时发现狱内结核病患者,防止出现交叉感染,严格做到对狱内传染病罪犯隔离治疗管理,单独关押,联系当地及疾病防控中心规范治疗,积极开展标准化医疗机构创建活动,争取五年内使各监狱医疗机构全部达标,全面提升狱内医疗机构水平,加强重视,提高治疗管理水平。严防出现狱内大范围交叉感染甚至爆发,要高度重视结核病罪犯的筛查、治疗和管理工作,倡导推行DOTS全程督导疗法。从而保障狱内结核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监狱财政负担。
  • 摘要: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多药率为9.20%,其中初治耐多药率6.22%,复治耐多药率19.30%。涂阳肺结核患者总广泛耐药率1.20%,其中初治广泛耐药率1.04%,复治广泛耐药率1.75%。估算我省有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约2600例,每年新发患者约1000例。安徽省的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全省推进是从2014年底开始,原全球基金项目覆盖了3个市,从2014年底全部结束,为应对严峻的耐多药防治形势,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领导重视和落实政府承诺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保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医保政策的落实和工作经费配套必不可少,整合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省财政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多渠道筹资,保证患者的诊疗费用和患者的激励费、交通费、医务人员的管理费,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实施动态管理、省级制订了耐多药季报制度,分析各市每季度耐多药筛查、发现患者情况、医保政策落实情况,并以通报形式发到全省各地,省级针对薄弱市加强督导力度。
  • 摘要:中国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130万例,死亡13万例,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尽早挖掘潜在传染源、加强结核病防治是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北京市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存在多样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在服务地理分布和人口数配置方面均未达到较好均衡性.昌平区与全市一样,同样面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诸多挑战,结合发病趋势预测,规划制定、人力资源配置、机构建设等方面将更加科学.本研究拟采用一种精密度较高的短期预测模型——ARIMA模型,分析北京市昌平区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数据,以期早期预测该区未来肺结核的发病例数,为更好地推动该区结核病防治措施的改进及防治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北京市相关机构预防措施的策划和筹备提供新思路.
  • 摘要:近年来随着蓬莱经济发展,矿山、工厂逐年增加;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外地劳动力涌入蓬莱,使流动人口逐年增加;他们的流动性容易导致疾病的流行和传染病的暴发,威胁周围人群的健康.而流动人口由于经济状况、就业特征、卫生意识及流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患肺结核后很难及时就诊进行规则治疗.目前,流动人口肺结核问题已成为我市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我市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现将项目执行前后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登记及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了解项目控制工作的效果,蓬莱市结合项目实施,积极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模式。通过项目执行,流动人口就诊率有了大幅提高,较项目前增加了3倍多。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新登记率也增加了3.4倍,有32%初诊患者是到结防所就诊。这与项目的大力宣传及激励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治疗管理上所有新涂阳患者都实施了全程督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患者丢失或迁出由项目前的41%减少到22%由于流动人口多为农民工,经济收入不稳定,且健康意识较差,治疗管理较难落实。但只要政府重视支持,做好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医疗机构严格执行肺结核归口管理工作、强化转诊意识、尽可能减少确诊延迟和治疗延迟,加强患者治疗过程的督导和定期随访,就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对流动人口患者更要注重隐私的保护,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关心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根据患者工作生活环境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项目管理措施,如采取电话督导等人性化、个性化帮助让患者消除顾虑,使病人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另外,加大激励约束机制也可促使病人配合治疗管理,取得满意效果。
  • 摘要:随着《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和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合肥市按照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要求,自2012年起逐步在全市推行"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肥东县按照省、市要求,于2012年9月在合肥地区率先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医疗机构负责初筛转诊、定点医院负责确诊收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全程管理的"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为我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肥东县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实施三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肥东县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即着手对县医院的感染科门诊进行改造,辟出专区建成了符合规范要求的结核病防治专科门诊,同时从相关科室选派业务好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到结核病防治门诊工作,为我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肥东县作为合肥地区率先实行“三位一体”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模式,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学,肥东县卫生局为平稳过渡,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对“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模式作出了积极探索,主要做法:一是为结核病防治专科门诊的顺利移交,县疾控中心与县人民医院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同时对县医院结防门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结核病防治专业技术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二是选派出县疾控中心原结核病防治门诊的相关专业人员,在移交后的前3个月到县医院结核病门诊,采取“一对一”传帮带的方法,帮助建立有效工作模式,以达到更加方便病人就诊和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三是加强对县医院结核病防治门诊工作检查指导,保持密切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四是每月定期召开县医院结防门诊、检验、放射、内科、药房、新农合报销等相关科室人员工作例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 摘要:信息化建设已深入医疗卫生各个领域,但是不同机构、不同业务条线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重复采集、资源严重浪费,数据采集不规范、难于汇整、利用、无法深入分析,导致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极大限制了结核病信息的共享.因此,上海市在积极推广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依托上海市"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建设了覆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区域医疗信息的共享整合,充实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利用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发现结核病患者进行报告、随访,使业务管理全面信息化.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16区(县)1105例新登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 方法:2015年1-7月,对北京市所辖16个区(县)1105例新登记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运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调查问卷由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联合北大六院精神卫生学方面的有关专家共同设计完成.调查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及吸烟饮酒史,同时了解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疾患现况及相关的社会支持现状.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来分析结果.实际发放1119份调查问卷,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105份. 结果:1105例肺结核患者,K10总分值平均为(15.6±6.0)分,11.8%(130/1105)心理健康状况状况较差,84.4%(933/1105)心理状况较好.平均年龄(35.7±13.8)岁.男性占67.1%(742/1105),女性占32.9%(363/1105),男性与女性比例是2∶1;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占61.7%(682/1105),已婚占55.0%(608/1105),学生、干部和教师占28.0%(309/1105),本地户籍占47.2%(522/1105),城镇职工、居民和新农合医保占58.6%(648/1105);近1年来63.4%(701/1105)与家人一起居住,28.7%(317/1105)与邻居之间很少关心或者不交往,10.3%(114/1105)与同事之间很少关心或者不交往,69.1%(764/1105)遇到烦恼问题一般不求助别人,30.3%(335/1105)的肺结核患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是女性(OR=1.72,95%CI=1.23~2.42)、遇到烦恼不会倾诉(OR=1.55,95%CI=1.04~2.29)和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OR=1.86,95%CI=1.32~2.61),P值分别为0.0016、0.0296和0.0004.患者K10得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应该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拓宽健康教育途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等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全社会对肺结核患者的支持度.
  • 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开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和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曲靖市某高校在校就读的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栏、宣传册等途径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统一问卷,对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知识: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0.79%提高到干预后的85.49%,结核病核心信息的9个题目干预前后每题的知晓率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获得结核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知识讲座、宣传栏及学校健康教育.(2)态度:对于正在治疗的结核病患者需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确认该患者的传染性消失后方可复学的由干预前的83.2%提高到干预后的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7,P<0.05),如果同学、室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98%的学生选择劝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接受治疗.(3)行为:对于尽早发现和治愈结核病患者等4项措施,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89、88.97、11.24、10.86,P值均<0.05). 结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结核病知识水平、建立积极正确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有显著作用,是高校预防控制结核病有效可行的方法.
  • 摘要:目的:为了解浙江省普通居民对肺结核早期临床症状的认知情况,揭示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我省更好地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省11个地市中选择了11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600个家庭作为研究单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对咳嗽、咯痰、咯血、胸痛、盗汗、消瘦或乏力、发烧、气短或气喘等肺结核常见症状的认知情况等信息,采用Epidata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肺结核症状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浙江省普通人群对肺结核常见症状的认知水平为27.1%,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者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文盲者相比,小学(OR=1.41,95%CI:1.04~1.92)、初中(OR=2.09,95%CI:1.53~2.86)、高中(OR=2.81,95%CI:1.95~4.06)和大学(OR=3.94,95%CI:2.52~6.14)均与肺结核症状的认知程度有关联;与农民相比,医务人员、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也是影响认知水平改善的促进因素,OR值分别为9.02(95%CI:5.02~16.20)、2.24(95%CI:1.16~4.32)和1.42(95%CI:1.01~1.99).与人均收入小于1.5万元者相比,人均收入≥1.5万元是认知程度改善的促进因素(OR=1.38,95%CI:1.18~1.62);就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方式而言,主动学习、广播、报纸或杂志、传单或折页、电影或电视、网络、听说及学校等都是对肺结核症状认知改善的促进因素. 结论:浙江省公众对肺结核常见症状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职业、文化程度、收入和信息的来源与途径等都会对该认知程度产生影响.
  • 摘要:目的:了解扬州市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研究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及三者间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属筛查工作,为促进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面对面的形式,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60名扬州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46名,进行有关基本情况,结核病核心知识、信念和行为及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王凯验和四象限分析. 结果: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8.3%,正确信念持有率为33.7%,正确行为持有率为59.3%;在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正确率欠佳.不同学历的接触者结核病知识和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越低的接触者,其知识(x2=11.41,P=0.01)和行为(x2=15.28,P<0.001)得分越低.居住在城市的接触者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居住在农村者,而行为得分则恰好相反.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交叉重叠的关系,落在第Ⅰ、Ⅱ、Ⅲ和Ⅳ象限的人群比例分别为51.1%、16.5%、19.0%和13.4%. 结论:扬州市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信行状况较差,应对其加强结核病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且着重加强对日常灭菌方法、结核病预防方法、正确对待患者态度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而且应重点关注低学历及农村人群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6个调查点不同特征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抽取6个调查点,使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知晓率调查方案》统一调查问卷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共计调查900人. 结果: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5.8%.城区居民总知晓率(70.2%)高于农村居民(87.0%);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核心信息总知晓率(80.4%)高于未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68.4%).5条核心信息中知晓率较低的两条是:第四条"中国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部分免费政策"(48.0%)和第五条"肺结核大部分能治好"(62.3%). 结论:应结合结核病防治知识地区性知晓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自身思想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因此,只有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履行自身职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人们自身身心健康,推动社会良好且和谐的发展.所以怎样在这一新形势背景下做好结核病防治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文章对现阶段结核病防治所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升结核病防治所的文化建设,加强结核病防治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创新,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工作队伍建设,进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性,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结核病防治所的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和水平,新时期背景下的结核病防治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凸显了出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进而提升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水平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好务。
  • 摘要:历史上,结核病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一度成为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建国初期,在中国曾得到有效的控制,但20世纪80年代末起,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再次成为人类关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结核病死灰复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由于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HIV的感染、免疫制剂的广泛使用和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以致产生耐药性等主要原因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卫生知识低下,日常生活中的不卫生行为习惯,如随地吐痰、没有及时接种卡介苗.住房拥挤,没有经常开窗;还有些人没有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一些结核病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治疗,使得人们无法及时发现传染源并彻底治疗传染源,也就无法保护健康人减少或免受结核菌的传染,健康教育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结核病控制工作属于公共卫生范畴,必须发动全社会参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达到促使人们了解结核病知识,增加自我保健能力,促使广大民众自觉地采纳防治结核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民众健康水平。如果大多数的人不了解结核病流行危害性和加强结核病工作的重要性,结核病防治工作就会被淡忘乃至削弱,疫情就会蔓延,人们从接受知识转化到改变行为要经过信念的确定和态度转变过程。健康教育就在于知识的传播基础上利用教育、干预手段促进态度的转变和信念的确立,并帮助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达到获得健康的目的。通过对核心人物宣传树立正确结核病防治的认识,纠正所在社群里同伴朋友的错误知识和看法,以促进在群团中建立对健康行为的正确态度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 摘要:为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关注结核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对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2011-2013年登记肺结核患者实施群体健康管理服务,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播疾病,因有持续性的咳嗽、咯痰等症状而容易被歧视,且肺脏受损,肺循环和全身机能减退,使生产劳动能力下降;个别还影响日常生活,人群生命质量下降。个别患者家庭特别贫困,只能靠社会各界救济。总体目标是恢复健康。尽量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规则治疗。治愈疾病,改善生活,改善健康行为,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县CDC培训县直和乡镇工作人员,及时向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机构)反馈患者登记、痰检和治疗转归等情况。通过现场督导、电话督导、门诊咨询、短信与微信等方式进行督导管理和健康教育。县CDC、乡和村专职干部定期和不定期督导与随访,就治疗、行为结果等情况反馈给县CDC,县CDC根据结果、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健康管理方案,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标准方案开展化学抗结核治疗。同时,依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辅助治疗。督导服药,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督导复诊查痰,合理改善患者营养素的摄入,宜清淡饮食。除主粮外,多吃奶类、蛋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新鲜蔬菜、水果、薯类等。注意每天或每餐调整菜单。
  • 摘要:肺结核是中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国结核病发病例数为130万例,占全球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同时,2007年全国耐药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5.7%,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25.6%.估算在全国肺结核患者中,每年发生的耐多药患者约为12万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每年发生的耐多药患者数约为8万例.对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知,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疗程长,对患者及其家属易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肺结核患者的精神状况因自身疾病与外界环境的双重影响而不容乐观,觉得自己的存在只会为他人增加负担。因此,尝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很有必要,能够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愈率,相关文献也得出类似结论。综上所述,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除了对发现的患者进行积极抗结核化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心理辅导与沟通,可大大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从而提高治愈率。
  • 摘要:我省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仍然独立设有结核病防治所的省份之一.2000年在省结核病防治所原门诊部的基础上设立了省结核病医院,2009年更名为湖南省胸科医院,并形成了所院一家、防治一体的机构格局.近年来,始终坚持"以防促治,以治助防,防治并举"的"防治一体化"工作理念,并利用医防合作优势,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结防知识宣传体系,为提升结防事业社会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良好医媒关系,寻找合作共赢的结合点,把握舆论新闻热点,引导媒体助力结防宣传,坚守自我宣传阵地,努力发挥传统宣传模式优势,结防宣传要取得好的成绩,终究还是要靠全社会的配合和共同努力。
  • 摘要:2015年10月18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下发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卫办基层函[2015]880号,以下简称《规范》),并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范畴实施,同时提供相应的服务补助经费.《规范》对肺结核患者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考核标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基层日常疑似肺结核患者推荐转诊、督导服药、随访管理等行为,补充和完善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简称《指南》)中相关内容.服务补助经费地发放有利于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性,为提高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系统治疗管理率,《规范》对肺结核患者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考核标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基层日常疑似肺结核患者推荐转诊、督导服药、随访管理等行为,补充和完善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简称《指南》)中相关内容。服务补助经费地发放有利于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性,为提高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系统治疗管理率,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总之,《规范》在基层实施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只要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规范》定能在基层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真正发挥其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作用。
  • 摘要:在中国结核病防治中心的指导下,由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资助,美国家庭健康国际组织(FHI360)于2012年与云南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云南省防痨协会合作开展耐多药结核病预防与管理项目(CAP-TB项目).项目旨在:(1)对公众开展结核病和(或)耐多药结核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2)对结核病和(或)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如流动人口、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以提高早期患者的发现;(3)对结核病和(或)耐药结核病患者开展依从性教育咨询及心理支持;(4)对医务人员开展结核病和(或)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关怀的能力建设.通过近4年的合作,CAP-TB项目点上建立了首个以结核病和(或)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相互支持的“57天地”、24小时结核病400服务热线电话(400-060-5757)、开发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个案管理系统、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及管理,加强了对社区患者发现和后续管理工作,率先探索建立了“以结核病和(或)耐药结核病患者为中心的关怀与支持”模式,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耐多药患者接受治疗的比率明显上升,治疗期间丢失率显著下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为了了解全国大众结核病防治知晓情况,为"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中的健康促进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2015年全国各省与"十二五"终期评估同步进行了知晓率调查,各省均按照国家级制定及提供的统一方案抽样并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3191份,结果显示:(1)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3.5%。(2)东中西部地区的结核病防治知晓情况有差异,以中部知晓程度最高,达78.8%,而西部知晓程度最低,为68.5%。(3)不同性别人群对各条核心知识的分条知晓率及总知晓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年龄人群中,20~29岁人群组的总知晓率最高,达79.2%,而15~19岁、30~39岁、40~49岁人群组的总知晓率亦均达77%以上,而50岁以上人群组则总知晓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60岁以上年龄组总知晓率仅为67.1%。(5)对城镇及乡村人群知晓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人群知晓程度高于乡村人群。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