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道屏障

肠道屏障

肠道屏障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5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3821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动物营养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肠道屏障的相关文献由1627位作者贡献,包括印遇龙、江青艳、游金明等。

肠道屏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2.5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3821 占比:97.30%

总计:14205篇

肠道屏障—发文趋势图

肠道屏障

-研究学者

  • 印遇龙
  • 江青艳
  • 游金明
  • 陈海龙
  • 于勇
  • 侯永清
  • 卢曦
  • 张灏
  • 曾悦
  • 有江秀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艳艳; 潘礼龙; 孙嘉
    • 摘要: 目的:利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和Al(OH)_(3)诱导小鼠食物过敏模型,通过灌胃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 trisulfide,DATS)探究DATS对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5周龄左右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食物过敏组(FA组)和DATS组(FA+DATS组),实验组分别于第0天和第14天腹腔注射0.2 mL含50μg OVA和1 mg Al(OH)_(3)的无菌生理盐水,并从第28天开始每隔1 d灌胃50 mg OVA(溶于250μL无菌生理盐水),连续6次。利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检测小鼠小肠黏膜通透性;利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测定小鼠空肠组织中辅助型(T helper,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5和IL-13的基因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 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OVA-sIgE)和小鼠肥大细胞蛋白酶1(mouse mast cell protease 1,mMCP-1)水平。结果:FA+DATS组小鼠相比FA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下降,体温下降幅度减小,血清中OVA-sIgE、mMCP-1水平以及空肠中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极显著或高度显著降低(P<0.01、P<0.001),食物过敏症状和肠道屏障损伤得到缓解。结论:补充DATS可以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效减轻食物过敏免疫反应,从而缓解食物过敏症状特征。
    • 焦宇洲; 杨欢欢; 卢垚; 史聪聪; 徐晓娟; 蔡旭旺
    • 摘要: 旨在探究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肉鸡生长性能、存活率、盲肠损伤、粪便卵囊排出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肉鸡(罗斯308)180羽,随机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NC)、感染对照组(PC)、70 mg·kg^(-1)盐霉素添加组(SAL)、E.faecium 1.0×10^(8) CFU·kg^(-1)添加组(EA)和E.faecium 2.5×10^(9)CFU·kg^(-1)添加组(EB)。NC和PC组饲喂基础饲粮,SAL、EA、EB组在分组后即开始饲喂添加盐霉素和E.faecium的饲粮,持续至试验结束。在15 d时,除NC组外所有试验组的鸡均口服感染1.0×10^(5)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通过分析平均日增重(ADG)、克粪便卵囊数(OPG)、盲肠损伤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盲肠屏障相关分子(iNOS、MUC2、Occludin、JAM2、ZO-1)的基因表达量来评价E.faecium的抗球虫效果。结果表明:1)相比于NC组,EA和EB组可以显著增加感染前ADG(P0.05);3)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存活率分别为100%(NC)、58.33%(PC)、83.33%(SAL)、58.33%(EA)、75.00%(EB);4)相比于NC组,PC组肠道iNOS、MUC2、Occludin、JAM2和ZO-1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而SAL、EA、EB组均能显著提高iNOS的表达量(P<0.05);EB组肠道MUC2、Occludin和JAM2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PC组(P<0.05)。综上所述,E.faecium具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屏障相关分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 许志俊; 罗锦花; 詹剑华; 程兴; 黄凯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90只大耳兔,随机分5组,18只/组。对照组A:饮水;烫伤组B:烫伤后,0.9%NaCl注胃,10 mL/次tid;低剂量组C:烫伤后,予四君子汤注胃0.2 g/mL,10 mL/次tid;中剂量组D:烫伤后,给1.0 g/mL四君子汤注胃,10 mL/次,tid;高剂量组E:烫伤后,给5.0 g/mL四君子汤注胃,10 mL/次tid,喂药后在第1 d、第3 d、第7 d,沿着兔子耳缘静脉注射空气安乐死,将部分回肠组织HE染色,观察不同组兔肠黏膜病理学形态变化,行酶联免疫(ELSIA)法,检测不同组黏膜中的TNF-α、IL-1、IL-10的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可知,A组的回肠黏膜正常无改变,而B组随着时间进展,兔回肠黏膜病理学形态下可见炎性细胞大量弥散在烫伤的组织附近,绒毛结构全部被破坏,周围组织明显肿胀及渗出。在C、D、E组给药组疗效与时间和浓度正相关,且在D组中第7 d回肠黏膜明显恢复,与A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与A组对比,B组中肠黏膜内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反而IL-10显著降低。在D和E组中TNF-α和IL-1β逐步下降,第7 d降到最低;IL-10逐步升高,第7 d达到峰值,D组效果更佳。结论严重烫伤后回肠黏膜在7 d内黏膜的损伤及炎症标记物水平逐步加重,加味四君子汤在促进回肠黏膜功能恢复均有一定疗效,最好疗效浓度为1.0 g/mL,作用时间为7 d。
    • 邹潇潇; 李晓逸; 王全宇; 罗永康; 谭雨青
    • 摘要: 目的:综述乳脂球膜(MFGM)调节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方法:总结有关MFGM与肠道健康的研究性论文、综述及书籍等。结果:MFGM可保护并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屏障及肠道炎症的相关蛋白表达。结论:MFGM具有调节肠道微环境、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改善肠道炎症等有益功能。
    • 呙于明; 刘丹
    • 摘要: 维持家禽肠道健康对家禽发挥最大的生长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饲料生产已进入"后抗生素"时代,研究建立符合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需求的综合营养技术体系来调控家禽肠道健康势在必行且完全可能。文章先简析了家禽肠道疾病的病因及其危害,再从供给清洁饲料、抑杀或阻断病原微生物、坚固肠道屏障和增强免疫机能等多维角度来论述防控肠道疾病的技术方案,以期保障"后抗生素"饲料时代养殖业提质增效。
    • 郑文贺; 闫超
    • 摘要: 目的探讨地锦草总黄酮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脓毒症组、地锦草对照组和地锦草组,每组各20只。地锦草对照组和地锦草组在手术前用地锦草总黄酮溶液作为唯一饮用水,持续2周,使每只大鼠的总摄药量均衡;其余2组用注射用水自由喂养。脓毒症组和地锦草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模型,空白对照组和地锦草对照组仅开腹取出阑尾后还纳,不进行结扎和穿孔。评估4组大鼠24 h生存状态,采用终点显色法测定各组血清内毒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回肠黏膜屏障结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回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回肠黏膜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电镜下可见脓毒症组肠黏膜表面的微绒毛稀疏,有脱落现象,细胞间紧密连接打开,上皮细胞损伤严重,细胞器结构消失;地锦草组肠黏膜表面微绒毛排列尚整齐,紧密连接仅出现局部的结构模糊,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细胞器结构尚存在。TUNEL染色法显示,脓毒症组回肠黏膜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现象;而地锦草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24 h死亡率、血清内毒素、TNF-a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地锦草组24 h死亡率、血清内毒素、TNF-a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地锦草总黄酮可保护脓毒症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肠源性脓毒症预后。
    • 葛鹏; 许才明; 罗亚岚; 郭颢雅; 张桂信; 陈海龙
    • 摘要: 阳明腑实证是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症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现代医学认为,肠道屏障损伤是阳明腑实证的病理生理基础,其本质可能是肠源性内毒素导致的内毒素血症,发病环节常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互重叠,最终导致休克、脓毒症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随着肠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阳明腑实证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清晰。归纳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阳明腑实证在病理基础方面的联系可为其提供新的科学内涵及治疗思路。
    • 俞仪萱; 鲁星妤; 张静怡; 董慧静; 胡紫馨; 李嘉; 薛崇祥; 崔慧娟
    • 摘要: 综合葛根芩连汤相关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梳理葛根芩连汤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葛根芩连汤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向正常状态转归,双向调节菌群多样性,上调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属,下调Tyzzerlla属等机会致病菌属,抑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等致病菌属,且这种作用的发挥受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影响。葛根芩连汤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增加体内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减少肠道炎症因子,加强肠道紧密连接,形成生物屏障,维持肠道屏障和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发挥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 蒋小铃; 何毅怀; 万典纬; 刘霞; 邱隆敏
    • 摘要: 慢性肝脏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负担,每年死于慢性肝脏疾病的人数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3.5%。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肝病密切相关,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或加重肝损伤,但内毒素血症在肝损伤中的具体作用目前仍不明确,结合最新肠⁃肝轴相关研究发现,内毒素在肝损伤进展中的作用还可能被严重低估,本文重点综述内毒素血症在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指导慢性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张琳琳; 鞠芳
    • 摘要: 急性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疗效,增加其治疗费用,而且延长治疗时间,甚至中断放疗,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机制、病理表现、药物预防和治疗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提供决策思路和药物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