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主动隔振

主动隔振

主动隔振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30156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地震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第十六届全国海事科学技术研讨会等;主动隔振的相关文献由71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琳、张志谊、张磊等。

主动隔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0156 占比:99.86%

总计:130338篇

主动隔振—发文趋势图

主动隔振

-研究学者

  • 何琳
  • 张志谊
  • 张磊
  • 陈学东
  • 刘永光
  • 付永领
  • 娄宇
  • 杨铁军
  • 李小清
  • 罗东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建坤; 南江红; 翁艺航
    • 摘要: 对航天器或者雷达天线进行隔振是减少其受到振动载荷的有效方法。采用一种基于3-SPR并联机构的稳定平台进行主动隔振。建立上平台坐标系、下平台坐标系、全局坐标系,分析推导3个坐标系的姿态变换矩阵,将3-SPR并联机构作为稳定平台进行运动学和静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包含下平台和上平台同时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及其静力平衡方程和静力传递矩阵,提出主动隔振原理和隔振控制方法,并进行算例验证。为该并联机构稳定平台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昌耀鹏; 周加喜; 徐道临
    • 摘要: 在主动隔振系统中,执行机构输出的主动控制力与系统隔振性能密切联系.为研究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对双层主动隔振系统进行优化来获得最优系统参数,分析优化前后双层主动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及主动控制力,验证优化方法的可性行.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双层主动隔振系统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隔振性能,并分析了系统参数对主动控制力输出的影响.其次,建立综合性的优化目标评价系统的隔振性能,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双层主动隔振系统进行主动控制,对比优化前后的隔振性能及主动控制力,其结果表明:优化后,隔振对象的位移,与中间层的相对位移及主动控制力分别减小了32.7%,67.5%,55.4%.因此,双层主动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 张庆伟; 俞翔; 闫政涛; 杨理华
    • 摘要: 针对隔振系统受到强烈干扰或冲击,导致控制器输出信号超出作动器工作电流范围,使控制系统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饱和抑制算法。首先对电磁作动器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作动器会随电流增大产生磁饱和现象导致进入饱和区。然后在FXLMS算法基础上引入抑制因子对控制权系数更新进行修正,从而增强在受到强烈干扰或冲击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作动器饱和影响,对双频激励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在受到冲击时展现了良好的鲁棒性。
    • 邢士博; 吕书锋; 宋晓娟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动滚子推杆移动凸轮机构的线性负刚度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静力学分析,根据要实现的线性负刚度条件,设计了凸轮的理论廓线及实际廓线,然后将该装置与正刚度弹簧并联形成主动隔振系统,建立了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隔振系统的隔振特性。结果表明:引入线性负刚度装置后,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隔振频带变宽,高频激励下的隔振效果改善。
    • 许军; 温焕飞; 马宗敏; 金晨; 牛刘敏; 董诚; 王慧云; 王旭东; 董震; 孔融智; 秦丽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大气下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NC-AFM)表征样品形貌的分辨率及纵向检测灵敏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偏转检测方法的新型非接触式噪声溯源抑制模型及多级隔振的机械振动噪声主动隔振装置.通过多源噪声抑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实验环境下传递到实验装置的高低频振动由69 nm有效的衰减至0.03 nm以下.结合光偏转理论,系统在大气下的探针检测灵敏度为156.4 mV?nm-1、电压偏转噪声密度为2.24μV/√Hz、偏转噪声密度达到了17.72 fm/√Hz.系统噪声得到有效的抑制,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 刘晶磊; 梅名彰; 王洋; 张冲冲
    • 摘要: 为研究混凝土排桩桩长、埋深和桩间距对主动隔振的影响,以振幅降低比作为评价指标,将振幅降低比小于0.5的区域定义为有效隔振区域,进行混凝土排桩室外试验.基于本文试验条件,详细分析上述因素对隔振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隔振区域均有影响.桩长与瑞利波波长的比值越大有效隔振区域越大,但比值为0.5之后,再增加比值有效隔振区域增幅不大,当比值为0.76时,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有效隔振区域.埋深与瑞利波波长的比值越大有效隔振区域越小,当比值为0.32后,不存在有效隔振区域,较小的埋深可以取得很好的有效隔振区域.桩间距与瑞利波波长的比值越小有效隔振区域越大,当比值为0.27时,有效隔振区域已经很小.
    • 付源; 李树森; 刘九庆; 赵勃
    • 摘要: 为了解决扫频过程中隔振器不能很好地隔离扫频频率在0Hz和固有频率之间的平台基座惯性力的干扰,提出一种双级驱动主动隔振系统的可调反共振频率控制器.对双级驱动主动隔振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可调反共振频率控制器及参数设计等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设计的双级驱动主动隔振系统建立其运动学模型.接着,基于系统的反共振频率特性提出了可调反共振频率控制器及其参数设计.然后,分析可调反共振频率控制的隔振性能.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从0到初始反共振频率,闭环传递率小于-15 dB.此外,通过改变控制器的参数,附加的反共振频率可以在0 Hz和初始反共振频率之间调节.且在附加反共振频率附近,闭环传递率小于-30 dB.利用该控制器,有效载荷的扰动幅度从4 mm·s-1衰减到0.5 mm·s-1,平台基座的冲击扰动降低了87.5%.双级驱动主动隔振系统配合可调反共振频率控制器可以通过跟踪扫频干扰实时调整反共振频率点,可应用于半导体制造业超低振动要求的扫频环境,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
    • 陈若愚; 贺玉婷; 胡腾军; 罗东云
    • 摘要: 对于0.1~10 Hz频率谱段的超低频振动,一般需要采用主动隔振来保护精密仪器的测量与使用.主动隔振是将干扰源先通过振动传感器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放大器将电信号传给自抗扰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传输到作动器产生一个与干扰源相反的力,将振动抵消而达到隔振目的.文章阐述的主动隔振采用了自抗扰控制技术,自抗扰控制技术的优点为原理简单、入门简易、适应力强、基于误差消除误差等.其技术对于传统PID来说又有改进之处,如抗干扰能力强,在同种条件下同比传统PID调节参数更加简单和实用,能满足精密仪器的主动隔振需要.
    • 杨鸿杰; 刘磊; 李新国
    • 摘要: 针对量子科学实验、时频传递实验等项目研发的先进载荷对微振动频谱积分的特殊指标需求,研究一种分离式主动隔振技术.分离式隔振技术将卫星划分为载荷模块和服务模块,考虑两模块之间柔性连接线缆和限位弹簧,首先建立两模块的动力学模型.随后,设计基于加速度反馈的六自由度隔振控制器,考虑执行机构控制和驱动电路的电气噪音,在时域和频域仿真分析载荷模块对服务模块的振动隔离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主动隔振后载荷模块三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在0.5~200 Hz内积分值小于2μgn.最后,分析主动隔振控制器参数对载荷模块加速度功率谱积分指标的影响.分离式主动隔振可为我国超静科学卫星的振动隔离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 张庆伟; 俞翔; 杨理华
    • 摘要: [目的]针对振动控制中多频激励的传统自适应滤波算法控制效果不佳,以及工程中传感器不易安装和通道耦合等原因导致参考信号失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反馈式多线谱控制算法.[方法]首先,使误差信号通过级联自适应陷波器,并根据自适应算法更新陷波器参数来估计多个信号频率;然后,合成各参考信号,对相位进行补偿,通过Hilbert变换得到另一路参考信号;最后,进入并行控制器完成幅值更新,实现振动控制.[结果]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精确估计频率信息,合成可靠参考信号,对30,37,60和110 Hz线谱均取得了20~40 dB能量衰减.[结论]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振动控制中参考信号失配和多线谱振动的问题,有效减弱和抑制了低频振动能量传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