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
美术史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4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世界各国艺术概况、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273篇;相关期刊618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中国收藏、美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世界图纹与印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城市设计发展前沿高端论坛等;美术史的相关文献由1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友者、刘晓路、朱万章等。
美术史
-研究学者
- 吕友者
- 刘晓路
- 朱万章
- 曹铁娃
- 曹铁铮
- 李丹崖
- 水天中
- 薛永年
- 陈平
- 巫鸿
- 康·格桑益西
- 李建群
- 李方重
- 李福顺
- 李艳青
- 李超
- 温肇桐
- 胡西林
- 范景中
- 邵大箴
- 陈履生
- 黄小峰
- 丁宁
- 乔志强
- 冯博一
- 刘晓丹
- 刘晓达
- 刘纲纪
- 周积寅
- 姜丹书
- 姜岩
- 孔令杰
- 孙克
- 巫鸿1
- 张敢
- 彭锋
- 徐伟
- 徐声
- 徐建融
- 曹意强
- 李倍雷
- 李松
- 梁嵩
- 涂小琼
- 秦可人
- 罗仕明
- 聂崇正
- 苏阿嫦
- 邹建林
- 陈丹青
-
-
费泳
-
-
摘要:
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刘海粟、乌始光、张聿光等人于上海乍浦路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1915年迁至上海西门外江苏省教育会右首新屋,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院。1918年2月,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校。
-
-
顾苏苏
-
-
摘要:
随着近年来美术史对明代绘画的深入研究,晚明画家宋旭(1525-1606后)⑴及其作品也逐渐被学界所关注。宋旭,字初旸,号石门。浙江崇德人,隆万年间以画名重海内。后来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
-
-
张浩
-
-
摘要:
从古籍文献来看,早在西晋时期中国人就开始注意图像在美术研究叙述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由于图像运用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弊端,因此导致了图像的运用在后期美术史研究中的衰退,进而美术史的研究就呈现出了重文轻图的失衡境况。直至20世纪西方学者基于图像学美术史研究兴起,图像的意义才重新被引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深入分析图像信息并使之与文献资料相互佐证又重新成为美术史研究的新方法。此后,以巫鸿为代表的美术考古与以方闻为代表的基于典型作品建立风格序列的研究方式也逐渐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
-
-
聂崇正
-
-
摘要:
二0二二年的第一天,元旦,家中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拿起接听,一个熟悉的声音说:“是老聂吗?”我马上就说:“黄老哥,是我。”黄老哥即黄文昆,是我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老同学之一。一九七三牛仔从宣化部队锻炼后分配在北京的文物出版社工作,与我太太庄嘉怡成为了同事,故而我们之间十分熟悉,包括声音,一听便知。
-
-
熊红丽;
李娜
-
-
摘要:
美术史是高校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强化美术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阐释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科学遵循教学设计原则,提出了推进主题式教学、拓展课程思政教学渠道、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等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美术史的教学,真正落实完善美术史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
-
李军;
李公明
-
-
摘要:
2022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下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新书发布暨跨文化美术史方法论学者座谈会”于线上成功举行。来自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技术史、文博学、文学、伊朗学、印度学等不同领域的21位重量级学者相聚云上,围绕已经出版的三辑《跨文化美术史年鉴》,就全球史和跨文化美术史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对话。
-
-
刘颖(文/图);
卢彦(文/图)
-
-
摘要: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是两个并无联系的概念。美术作品代表艺术,可体现良好的人文,社会经济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可展现财富的积累。但通过美术史的分析可发现,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在美术作品的背后都蕴含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本文围绕着美术对社会的作用以及美术作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究。
-
-
-
张正刚
-
-
摘要:
绘画的构成结构是图式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我重视绘画性的出发点。读美术史,总是可以在经典作品的形式中看到画家鲜明的构成思路。15世纪,弗朗切斯卡以完整的形式和出色的空间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精彩诠释了艺术、几何和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他深信只有在那些极其明晰而纯净的几何体结构中,才能发现最美的东西。他从数学观念出发,对构图和形体做几何方式的简化。把重视透视看成是绘画的基础,创造出弗朗切斯卡式的“建筑结构式的构图”。
-
-
成海军
-
-
摘要:
美术史是美术形态下的人类文明史,有其自身的形式语言和特殊的欣赏方法,美术史教学应该区别于一般理论学科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立足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讨论当下高校美术史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美术史以文本为中心的教学困境,进而提出展览馆与美术史课堂结合的新型课堂构想,即展览管式美术史课堂,以期开拓新型课堂模式。
-
-
蒋七二
- 《世界图纹与印记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图形印本身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门类,并表现为现象的演变史及其观念的发展史两个方面.本文分别从中、西方古代图形印的造型方式、印面图像、形制这些不同的现象层面展开比较研究,探讨这几种现象层面所反映的观念的异同,并将这些观念的异同进行梳理,构建出中、西方图形印的观念发展史.比较揭示了中国文人图形印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世界图形印史上的独特地位.
-
-
-
-